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下半年,湖州市毗山附近河滩发现一件小型青铜斧。此斧长 54、方銎 30 × 12毫米(如图)。青铜斧在浙江以至湖州地区时有发现,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先秦吴越地区的称量货币。浙江湖州发现小型青铜斧@刘健平  相似文献   

2.
2004年、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在重庆巫山琵琶洲山包墓地发掘了52座墓葬,其中战国晚期至汉代墓葬42座、宋代墓葬1座、年代不明墓葬9座,出土陶器、铜器、铁器及石、漆、银、琉璃、铜钱等遗物共514件。琵琶洲山包墓地从战国中晚期一直延续至东汉晚期,为我们研究三峡地区汉代聚落布局、丧葬制度以及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3.
方学 《云南史志》2000,(6):54-55
建水历史悠久,文化蕴涵丰富,人文自然景观极佳,1994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燕子洞出土砍砸器、陶坠、陶弹丸等文物,经专家鉴定,距今已有3500多年,在坡头下白显村龙岔河谷出土的双叉刃铜锄和水塘寨、王家庄出土的一字形铜剑、半圆銎铜斧,表明早在战国晚期至西汉时.建水已跨人青铜时代。  相似文献   

4.
迁安市博物馆现藏一件直銎铜斧和一件竹节形铜灯台,均系征集而来,分别为西周初期和辽代晚期遗物。直銎斧为研究燕山南北地区青铜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竹节形灯台则填补了辽金时期随葬实用灯具的实物资料空白。  相似文献   

5.
2016年3-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长治、屯留等相关市、县文物部门对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余吾镇西邓村南发现的一批战国、汉代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10余座,主要年代为战国至汉代。从墓葬形制看以方形土坑竖穴墓为主,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铜器、铁器若干。屯留西邓墓地的发现为晋东南地区战国至汉代时期墓葬形制、埋葬习俗等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铁锸的使用提高了古代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本研究对广西古代墓葬出土的铁器进行了金相实验研究,主要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等研究方法,对广西战国汉代墓葬出土4件铁器等遗物样品进行了显微组织和成份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武鸣马头镇安等秧战国铁锸为生铁制品;桂平市大塘城汉代长铁剑为炒钢制品,汉代炒钢制品是广西地区的首次发现;桂平市大塘城汉代铁釜为生铁制品,短铁剑为块炼铁制品。武鸣战国铁锸标志着中原地区的农耕技术至迟于战国时期传播到广西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试论楚国铁器的使用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出土的早期铁器大都集中于楚国,目前出土的楚国早期铁器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10余件增加到40余件,时代上限从春秋晚期上溯到了春秋中期。楚国最早的铁器发现在今鄂西,开始使用的铁器主要为农具,还有一些小型利器。至春秋晚期,楚国已有了锻造的铁器。楚国铁器,从战国初开始容器变大,刀剑变长,新器形大量出现。到战国中期,精工铁器和铜铁合铸的铁足铜鼎流行。楚国大约从春秋中期开始冶铁、用铁,到春战之交,社会已进入了铁器时代。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河北徐水东黑山遗址出土的66件战国至唐宋时期铁器样品进行了碳十四年代测定、金相组织观察和夹杂物成分分析,认为该遗址内出土的铁器制作年代集中于战国两汉时期,铁器的材质全为生铁和生铁制钢产品.采用了铸造、退火、炒钢、淬火以及可能存在的灌钢等工艺,同时该地区至少在汉代已能根据不同的材质和工艺制作不同的器物.本研究为深入认识战国两汉时期太行山东麓北段的钢铁技术提供了新的科学材料。  相似文献   

9.
2000年8月,许昌市文物工作队配合基本建设在许昌市仓库路发掘战国、汉代墓葬58座,出土陶、铜、铁器199件,为研究许昌地区战国、汉代墓葬的葬制、葬俗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牛长立 《南方文物》2014,(1):101-114
<正>一、先秦时期青铜斧的已有研究及分类关于铜斧的专题研究,数量较为有限。齐晓光《夏家店上层文化空首青铜斧及相关问题》一文将十二台营子等不同文化类型直銎铜斧分为扇刃型和弧刃型,探讨了演进规律;朱永刚《中国北方的管銎斧》全面梳理、分类、编年中国北方管銎斧,讨论其分布区域特点、文化性质、形成机制、存续发展过程,所划类型为窄斧身和宽斧身,进而细分出长管  相似文献   

11.
2003~2004年,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新乡市火电厂251座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墓葬,出土一批精美的彩绘陶器、大型铁制生活用品、铜器等遗物.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组合,将墓地分为五期,从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为研究中原战国至汉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宝鸡地区凤翔县、陇县、宝鸡县县功镇周围,相继出土了青铜斧、锛、凿,根据形状分为四类,表述如下: 一、小型类: 1.斧,长77,刃宽48,长方銎39×25毫米,重188克。双刃,斧面、背穿孔,銎部有一道箍纹(图1)。 2.斧,长88,刃宽33,长方銎29×16毫米,重79克。双刃,斧面、背呈三角形穿孔(图2)。  相似文献   

13.
云南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物中,横銎兵器以其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而备受重视,堪称是滇青铜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本对其类型、年代及发展、铸造及其使用诸方面作了探析。认为横銎兵器出现于春秋晚期,发达于战国、西汉初中期,消失于西汉末至东汉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滇青铜化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1983年11月14日,山东泰安市旧县村农民在院中掘土发现铁器。经我们勘察,认为这里是一处窖藏。清理后出土一批铁器、陶瓷器。地层堆积情况如下:第一层为耕土层,厚0.2~0.5米。呈黄褐色,含大量汉代至隋唐时期的陶、瓷片,上部有较多的近现代陶瓷片。第二层厚0.5~0.6米。深黄色,含沙较少,结构较紧密。含大量战国及汉代陶片,为汉代文化层。以下就是较粘硬的黄色  相似文献   

15.
1993年10月.吴城乡桥背村村民张晓如在吴城遗址正塘山放牛,采集到一件青铜斧。该斧方銎、束腰、宽弧面单刃,合范铸造,外侧上端近銎口处饰一周粗弦纹凸起,其余部位素面。从腰部开始至刃部两翼张开,形成束腰宽弧面刃状,刃锋锐。器表呈黑色,平  相似文献   

16.
三足架和拔镰是在战国末期古蜀民接受制铁技术而创造的独特铁器。汉代以后,随着古蜀民的汉化,两种铁器广泛普及于四川地区的汉民族化中。这些铁器是为了解古蜀民被秦国征服后怎样经过汉化过程这一问题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张智勇 《文物春秋》2012,(1):9-14,45
东北地区直銎铜斧分布地域广泛,形式多样,本文对东北地区直銎铜斧的形制演变、区域特征、文化性质进行了讨论。以此为基础,通过东北诸区之间以及与中原地区、内蒙古长城地带、朝鲜半岛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之间的比较及相互关系的分析,对其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朱永刚 《中原文物》2003,8(2):30-44
管銎斧主要发现于我国北方地区 ,不仅延续时间较长 ,而且不同区域出现的形制也有所不同 ,暗示着文化谱系和人群流动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北方管銎斧的全面梳理和分类与编年研究 ,就其分布的区域特点、文化性质 ,以及形成机制和存续发展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2月,山东省沂南县砖埠镇任家庄村民在阳都故城遗址取土时,发现古代铜斧1件。县文化部门得知情况后,即赶赴现场调查,发现铜斧出土于距地面1米深的用大石条垒成的石墙东侧,周围无其他遗物。铜斧通体无锈,刃部锋利。长方形銎口,上部一圆形孔,广肩,弧形刃。身上部右侧近銎处有铭文12字,经李学勤先生释读,为:“廿四年,莒伤(阳)丞寺,库齐,佐平,聝”斧銎长8.3、宽3.9,高20、最宽处27厘米,重  相似文献   

20.
云贵高原李家山、石寨山、羊甫头、石碑村、赫章可乐、中水等战国秦汉时期典型墓地出土铁器的种类、器形以及时代、数量的变化,表明云贵高原的铁器化进程经历了初始(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早期)、发展(西汉中晚期)、普及(东汉时期)三个阶段;出土铁器的区域分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主要分布于黔西及滇东北、滇池及滇东南、滇西及滇西北的三大区域;出土铁器的种类、器形以及纹饰特征,特别是广为流行的铜铁合制器和输入与仿制的铁器制品,可以看出云贵高原早期铁器时代与相邻区域在铁文化领域的交流与传播,特别是北方地区、中原地区、巴蜀地区的铁器和制作技术的传入对云贵高原的铁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