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农村复兴运动的高涨,农村合作实践中出现大量商资归农现象,并由此推动中国农村合作运动进入"极盛时期"或"农业合作社数量猛进和性质有所变更时期".这一现象不仅为中国合作运动史上之新鲜事物,亦为"中国独有之现象",故在社会各界特别是知识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商资流入农村问题"或商资归农利弊关系的讨论.而当时重要的新闻媒体天津《大公报》或发表社论及报道或刊发有关人士对这一问题的评论文章,积极参与了这一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其讨论的目的在于为中国农村合作事业寻找一条可行之路,并以此复兴农村、振兴民族.不过,由于这场讨论本身是"社会失序时期"理论界的一种反映,所以有时人曾讥讽其为"合作者不合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农村复兴运动的高涨,农村合作实践中出现大量商资归农现象,并由此推动中国农村合作运动进入“极盛时期”或“农业合作社数量猛进和性质有所变更时期”。这一现象不仅为中国合作运动史上之新鲜事物。亦为“中国独有之现象”,故在社会各界特别是知识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商资流入农村问题”或商资归农利弊关系的讨论。而当时重要的新闻媒体天津《大公报》或发表社论及报道或刊发有关人士对这一问题的评论文章,积极参与了这一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其讨论的目的在于为中国农村合作事业寻找一条可行之路,并以此复兴农村、振兴民族。不过,由于这场讨论本身是“社会失序时期”理论界的一种反映,所以有时人曾讥讽其为“合作者不合作”。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总书记,曾经领导青年时期的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场反对帝国主义、铲除军阀、改变中国社会的大革命运动。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大革命失败了,但它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促进了民族的进步。陈独秀后被中国共产党开除党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农村合作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合作主义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合作主义者认为,人类不存在阶级差别,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区分。他们主张通过建立合作社把消费者联合起来,以自助互助的精神,协同合作的力量,来确保他们在社会上或经济上的地位,并幻想通过发展合作社的办法解决社会问题,取消利润,去除剥削,使资本主义自行灭亡,和平建立一个世界大同的合作共和国。把这种主张付诸实践便成为风靡世界的合作运动。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合作主义的美妙理论所吸引,在五四运动思想大解放的鼓舞下,将合作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一副良药,从西方拿来,很快传播开去,并起而行之,根据合作学理组织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如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生产合作  相似文献   

5.
美国政府为支持清末禁烟运动,发起上海国际鸦片会议,并与中国代表一道,促使会议通过声援中国禁烟的决议。这既与当时美国国内兴起的反麻醉品运动和治理菲律宾有着直接关系,又与美国对华鸦片政策及美国扩大对华贸易有关,同时也是因为出现了有利于中国禁烟的国际背景。美国政府在清末禁烟运动中与中国的合作,不但有力地推动了清末中国禁烟运动和国际禁烟运动,同时也是晚清中国参与多边国际外交活动的一个成功范例,是晚清中美特殊关系的一个具体表现;它表明晚清中外关系除了侵略与反侵略主题之外,尚有正常的国家关系和国际合作之内容。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于民国合作运动的研究多着眼于经济维度的考察,忽视了作为运动主体的农民心态与行为的研究。民国合作运动的历史表明,农民并不总是响应政府的号召,而是从自身的利益和角度出发来审视这场运动,在整个运动中,农民表现出了观望犹豫的怀疑心态、敷衍搪塞的应付心态、投机取巧的功利心态、厌恶憎恶的恐合心态以及偷工减料的耍滑心态。对于农民心态史的研究,可以丰富民国合作运动的多面性,揭示被遮蔽的社会事实,对于关照当下的社会现实亦具有十分重要的资鉴。  相似文献   

7.
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时期参与的民主宪政运动极大地推进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深刻影响了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走向。追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意愿是民主党派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根本动因;国民党的独裁专制统治是其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直接原因;国内外要求民主的强烈呼声是其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外在动力;共产党的引领和帮助是其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重要条件。民主党派经过民主宪政运动的历练,日渐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民主党派经过民主宪政运动的实践,对民主的理解更为深刻,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本质认识得更加清楚;民主宪政运动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成功实践,为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及民族主义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即1919年前后的几年,是中国社会异常活跃的年代。广义五四运动,是指五四时期的多种国民运动,既包括“对外的”新外交运动(梁启超所谓“作为外交的国民运动”),也包括“对内的”新文化运动、新社会运动和新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9.
华洋义赈会的农村合作运动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洋义赈会为防救农村灾害,为复兴农村,而倡办了农村合作社。这逐渐为其他注重农村的团体所仿效,从而形成了民国时期的农村合作运动。该运动中,华洋义赈会的成效最为突出,对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辉煌的历史画卷是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晶。但是,1927年春夏之交,正当大革命蓬勃发展之时,国民党以残酷的“清党”运动,使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给中国带来了灾难性的社会后果。 第一,生机勃勃的中国大革命被葬送。 中国大革命的根本任务,第一是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相似文献   

11.
刘璐 《黑龙江史志》2013,(19):251+254
虚拟互联网空间技术普及所产生的网络社会为网络社会运动提供了其发生发展的场域,使得社会运动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紧密联系。本文从网络社会运动兴起的现象描述出发,探究其行为方式和运动机理的变化,解释中国网络转向的原因,认为网络社会运动的决定性牵动因素依然是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民国乡村建设的动力源于近代社会组织,这既决定了其社会运动的基本特性,也规定了社会建设为其重心。由于政府力量的介入和主导,1935年后乡村建设面临歧路之分,并于1937年后终被演变为政府主导的农政,其社会建设主旨遂消解于无形。乡村建设是一个应运而生的社会运动,它也确乎构成整个国家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的根基所在。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国家以及学术的共同动员和参与,乃至如何在合作互动中适度区分社会与国家的界域,以保持其久远的活力和目标之实现,是一个时代性命题。对它的认知和反思,具有超越乡村建设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永祥 《安徽史学》2005,10(6):55-61
以成立中国电影文化协会为标志的中国电影文化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运动从兴起到抗战全面爆发,始终得到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和直接领导,无论是电影创作与生产,还是电影理论批评,都显示出中国电影发生了巨大转变.很多本身即为共产党人的左翼文艺工作者,通过与电影界的交往、合作,广泛吸纳电影界人士加入左翼阵营;而当时的电影演员也大多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这一运动,他们通过发表电影评论,开展电影创作,使左翼电影深入社会各阶层,大大传播了中共的主张,发扬了进步电影艺术,推动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显示了中共夺取新的文化阵地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1958-1964年的英国核裁军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1964年的英国核裁军运动,是一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颇具影响力的社会运动。运动的基本目标是反对核军备竟赛,主张推迟、禁止、甚至完全取消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核试验,削减核军备。它反映了战后英国社会对核武器和核战争前景的恐惧心理。但运动内部,尤其是运动的组织领导者成分复杂,对战争的理解、英国的防务政策以及运动的战略和策略分歧广泛而深刻,从而造成内部协调和合作的困难,最终导致运动的衰落和解体。  相似文献   

15.
沈寂 《安徽史学》2008,45(1):54-63
在1903年的拒俄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由爱国而革命,在运动中所形成的军国民教育会,是我国知识界革命团体的先行.它的运动员回国组织发动了一次武装起义,同时创导暗杀朝廷官员,对社会造成巨大震动.1905年在东京,主动与孙中山合作,组织中国同盟会,是我国近代革命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1949年8月,驻留香港的国民党立法委员和中央委员黄绍竑等44人联合发表政治声明,号召忠于三民主义、忠于中国人民的国民党员,立即与反动的国民党政权决裂,与中国共产党彻底合作,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共同努力。声明发表后,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员纷纷响应,形成了一个广泛的脱离旧政权运动,时人称之为“香港起义”。  相似文献   

17.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陷入日军魔掌,为安全计,宋庆龄离沪南下香港,组建“保卫中国同盟”,鼓励并争取世界所有爱好和平民主的人士,从道义上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医药、救济物资供应中国。其中卓有影响的,是为支援“工合”而发起的“一碗饭运动”。 “工合”,是“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简称。全面抗战爆发后,东南沿海大城市相继失陷,大部分机器工业或付之战火,或被日军掠  相似文献   

18.
国民政府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原因与理论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士杰 《民国档案》2000,1(1):92-95
1931年的江淮大水灾促成了国民政府对华洋义赈会卓有成效的合作救灾工作的重视,并在很短的时期内将华洋义赈会的一整套做法推广到长江流域,如果说这是国民政府发起农村合作运动的直接原因的话,那么在内外重压下的乡村社会经济破产就是其根本原因。 (一)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被日益严重的农村问题所困扰。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的经济冲击日甚一日。中国不仅成为它们的商品市场,而且还变成它们的原料基地。1918~1927年,外国商品输入总值以关平银计算,由55489万两上升为 101293万两①。这些洋货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海外潮人移民形态的演变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汕地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根据有关资料,中国大陆以外的潮汕籍以及持潮州语系的华侨华人及海外同胞(以下简称为“海外潮人”)的数量在一千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印度支那及港澳台等国家与地区,以东南亚为主,现已遍布世界各地。海外潮人的迁徙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打破东南亚原有社会经济格局的长期历史过程中,使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经济利益变成经济、文化上的合作,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取得瞩目的成就,为中国海外移民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历史记录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后的日本学界,在日中战争史研究领域有两个倾向,一是把中国民众的抗日运动视为"本质上的民族主义运动",以此作为日中两国研究者进行讨论的基础;一是重视日本人的战争责任和罪行。伴随国际性研究交流与合作的增多及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日中战争史研究范式发生转换,学界更为积极地以崭新的视角从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及军事等方面重新审视这段改变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战争。在此背景下,历史问题或许不再只是对过去的反省和道歉,也可能成为国际协商的课题,从而实现研究范式的进一步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