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东部的海岸线,记忆着一段二百年的抗倭战争史,由战争而诞生的万里海防体系--"海上古长城",牵引着我们探寻的目光。 海上古长城的意义,在政治、军事上,也在地理、文化上,它绵延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气势,张扬着一个民族遭遇危机时昂扬的生命力。在著名的《房龙地理》里,中国的地理大势被描绘成一个半圆形的半岛,海上古长城正处在这个半圆形特殊的"口"上;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葫芦模式"里,海上古长城也恰在中国这个"大葫芦"的"口"上。因为特殊和敏感,海上古长城历来成了人们连绵不绝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攀登》2016,(5)
佛教的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丝路"是中国通过海洋对和合文化精神的践行。和谐与圆融是中国佛教和合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佛教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重特质,尤其是与东南亚与南亚等地区密切的关系,使得佛教在"海上丝路"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佛教固有的"缘起""中观"、"空观""涅槃"的教义理念是佛教和合文化坚实的理论基础,佛教所体现的"慈悲""平等""和谐与和平"既是佛教和合精神的流露,又是对"和合文化"的具体践行。佛教在古代"海上丝路"上的传播,为当今"海上丝路"和平发展,奠定了历史上的"佛缘"基础。中国佛教和合文化对推动"海上丝路"和平与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0月,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和李克强连续出访东南亚国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要"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同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决定;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4月23—26日,由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30余位学者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反思、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传播、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贸易、国家政策与海上丝绸之路、海疆文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开幕式上,彭卫、吴义雄分别作了大会发言,评述了近年来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经济交流频繁,多边贸易活跃,沿线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几乎都参与到这一商业活动中。但其中具有规模性,且在中西海上交通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商旅群体有地处中东的波斯、大食、回回等。在公元7—15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波斯、大食、回回商旅频繁往来东西,成为中国与南海、印度洋朝贡贸易中的主要参与者,构建了其时海上交通网络,促进了中国东南沿海诸港口的繁荣与市舶法则的颁行。系统梳理其活动轨迹,把握其于此中之作用,有助于对古代"海  相似文献   

6.
王本祥 《岭南文史》2014,(1):I0001-I0001
正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曾长期存在的、中外之间海上交通路线,以丝绸贸易为标志,成于秦汉,荣于三国隋朝,炽于唐宋,延于明清。学者们对"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理解,在道路起止时间、地域范围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对其历史存在却并无异议。我省凭借着海上交通中心的优越条件,积淀了丰厚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最早的始发港——徐闻、最大的贸易口岸——广州等诸多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颇负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甘肃省博物馆主办的《两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与英国》展览为切入点,从史料和文物实物的实证角度,从更为具象的社会发展观角度来分析中西文化交流。再从"中国元素"在当时欧洲的盛行,重点分析了中西文化交流在器物上的异同,阐释海上丝绸之路两端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古印度佛教向中国的传播途径除了陆路外,还存在一条海洋航路的通道,是通过西域僧人来华传教与中国僧人西行求法而实现的,依靠"海上丝绸之路"使僧人求法与传教夙愿得以实现。"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域外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与交往的海洋通道。它是由沿途一系列作为贸易网点的港口组成的国际贸易网。广州港是中印佛教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的重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阿拉伯人与乳香一起到来的,是对某种美丽密码的破译与传递,这不仅反应在女性的容貌上,作为海上乳香之路的中国驿站,扬州也在一直延续着对美丽的独特诠释。千年之美运河作血脉作为大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扬州自隋唐以来在全国交通体系中起着独特作用,兼得江、河、海运之便,是中国古代水陆交通枢纽地、漕运和南北物资的集散中心,也是"吞吐四海,沟通宇内"的"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  相似文献   

10.
八千里路云和月,抗倭战线长达1.8万公里; 三十功名尘与土,抗倭战争历经超过三百年。 这就是中国的海上长城--明朝沿海抗倭防线。在这个特虽策划里,我们将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历史和现实。 海上长城其实就是"海防",不过中国人采用了修筑城墙的防御战略:建设城楼卫所于险要之地,主要城市建封闭长城包围,藏兵于城墙之内,沿海岸线布防,从而形成一条巨大的"海上长城"。从更广的意义上说,物质的防卫工事、  相似文献   

11.
《汉书》卷三〇《艺文志》"天文"题下著录《海中星占验》等6种著作共136卷。题名均首言"海中"。一些学者继张衡"海人之占"说,以为是航海技术经验总结。顾炎武《日知录》则判定"海中"即"中国",应与航海行为无关。然而考察《汉书》语言习惯,"海中"均指海上。《艺文志》"天文"类"海中星占"书之所谓"海中",应当不是顾炎武所谓"中国"。《淮南子》等文献所见以星象判定海上航行方向的情形,可以说明航海技术的进步。多种文化迹象表明,汉代"海上星占"书应包含海上天文观象的记录,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航海经验总结的性质,应当可以看作早期海洋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2月4—6日,"海上丝绸之路与环南海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功召开。会议主题发言中,方铁认为海上丝路与西南丝路、北方丝路,构成古代中国与外界联系的交通网络系统,也折射出中华文明同其他文明对话和交流的情形。戴建兵论述了"烂板银元"的流通状况。陆韧认为宋代铜  相似文献   

13.
正海上丝绸之路,曾经关联着古代世界的主要海域,承载着不同海洋文明间的碰撞与交流。商货与文化的海上流通,持续传递着"开放包容""和平互惠"的精神,谱就了一曲跨越海洋的悠远和声。至19世纪中后期,近代机械掀起的惊涛骇浪彻底打破了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平和宁静,全球性的资源争夺令传统风帆交流的美好记忆变得支离破碎,古老的"跨海和声"也随之成为绝响。过去百余年,自海上回溯沿海山区,自中国沿海拓展至世界各地,中  相似文献   

14.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复合的交通体系,在形态上则呈现为以重要港口为基础,由连接各港口的众多航线交织而形成的海路网络。以港口为核心,包含了重要航海基础设施、海上贸易品的生产设施及贸易和人文交流活动相关产物在内的整个广阔区域,成为构成海上丝绸之路整体形态最重要的"节点片区"。"节点片区"在物资、技术、人口、购买力等方面为跨板块的航行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同时它们也是这些交流的物化见证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在世界遗产的框架下,这些"交流活跃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独特价值最重要、最典型的载体。已经开展的中国"海丝"史迹的前期研究,对象包括9个城市的30余处遗存,基本涵盖了国际认可的丝绸之路遗产三个构成分类的内容,对"海丝"突出普遍价值有实质性、科学的、可清晰界定和辨识的贡献,其研究成果对当今世界的发展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贸易大船的"龙骨",是千千万万农民、手工业者、渔民、海商的衣食父母,甚至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和信仰源泉。当我们从遗产的角度审视海上丝绸之路时,它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的源泉,古代是,现代是,未来也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航段开展的水下考古:在福建平潭发现了装载五代越窑青瓷的沉船遗址;在福建连江、莆田、龙海、平潭、漳浦等海域发现宋、元、明、清各时期的沉船遗址;对广东"南海Ⅰ号"和海南西沙群岛"华光礁Ⅰ号"等宋代沉船遗址、广东"南澳Ⅰ号"明代沉船遗址以及平潭"碗礁一号"清代沉船遗址等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这些水下考古工作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对海上丝绸之路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5月30日至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考古系组织召开了"海上丝绸之路系列遗产国际专家工作会"。受主办方邀请,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委陆琼、清华大学教授吕舟、中山大学副教授朱铁权等专家学者参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副研究员燕海鸣代表柴晓明院长及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组参加了会议。会上,参会专家就海上丝绸之路的定义、时空框架、线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模式、沉船遗迹、港口  相似文献   

18.
<正>位于中国浙江省东部宁绍平原一带的越窑,是人类瓷器诞生的摇篮,世界制瓷技术发明的源头,古代"海上陶瓷之路"贸易主体制造的窑炉,它为人类文明历史进程、全球化贸易网络构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辉煌不朽的丰碑。越窑青瓷作为中国最早大批量销往海外的大宗贸易陶瓷,它与长沙窑瓷器、邢窑与定窑白瓷一起掀起了中国古代陶瓷外销史上的第一次高潮,成为人类开拓"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19.
自开通至唐、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同世界多个国家有了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明清时期,广东一带居民不断向海外移民,其中惠阳秋长籍客家人叶亚来沿着部分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华人甲必丹和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最高行政长官,被誉为"吉隆坡王"。功成名就的叶亚来不忘家乡,出资在其故乡秋长周田村建造规模宏大、工艺精湛的客家围屋一座,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试从叶亚来生活年代历史背景及其捐建碧滟楼建筑对其生平事略进行初步考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后,"一带一路"便成为国际热词,无人不晓。当此之时,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创建及发展,曾对古代乃至近代的中国产生过怎样深远和不可忽略的影响。自汉代以来,广东的徐闻、合浦(今属广西)就是海外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自东吴至南北朝期间,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逐渐移至广州。而生活在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开去的岭南人,惯于向海外拓展,甚至浮家泛宅,远涉重洋。清代时,海外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