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元夕节简称元夕,春灯节简称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  相似文献   

2.
<正>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相似文献   

3.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元宵话灯     
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人民古老的传统节日,名为“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节”。上元,是农历正月十五最初的叫法。因为这天夜里放灯,所以也叫“元宵”、“元夕”、“元夜”。元宵放灯,由来已久。据记载,二千年以前的汉朝,即有此风俗。至唐代,就已盛行。...  相似文献   

5.
李亚妮 《沧桑》2014,(5):115-118
我国重要节日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主要有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等活动。台州元宵习俗与各地习俗有相同之处,又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十四夜过节,吃糟羹,观针刺无骨花灯、橘灯以及"间间亮"。这些独特的元宵风俗,具有英雄崇拜色彩,浓郁的慈孝之风,鲜明的橘文化等台州地方历史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元宵、七夕、中秋……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有关月神的节日,其中,元宵,又是保留了最纯粹民族精魂的民俗,值得我们去触摸它的生命底蕴。月圆“一年明月打头圆”,元宵节既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是春节结束的庆祝之日,在中华民族的节庆民俗生活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最早的元宵节起源于秦汉年间,秦末已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可见元宵节是从“敬神送年”这一民族风俗演变而来的。汉代,刘恒平息吕氏家族叛乱,恰巧是在正月十五日。刘恒为了庆祝胜利,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一时间,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彩灯布满了大街小巷。相传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开始有了街头放灯的习惯,从那时开始,正月十五元宵节也被称之为“灯节”。唐代玄宗时,每逢正月十五就在宫廷中用绢丝扎成二十节、高150丈的灯楼,上面悬挂珠玉金银穗坠,铮铮有声。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渐渐南移,元宵节的中原文化色彩之中日益融入了长江以南的许多民间文化元素,特别在今天的江苏地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风情。到了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规定从正月初八挂灯,到正月十七收灯。当时王侯封地都扎制万盏“鳌山灯”,唯独南京在午门前扎制规模更加宏大的“鳌山万岁灯”,数万盏灯彩叠为山形,另有数百伶...  相似文献   

7.
<正>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因为这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的圆月。历代元宵节都有观灯的习俗,又称"灯节"。这天,人们要出门赏月,点起彩灯,燃放焰火,耍龙舞狮,共吃元宵,同庆佳节。而吃元宵又有意味团圆、圆满之意。  相似文献   

8.
<正>狂欢俨然成为元宵灯节的显性内涵,但从原始文化意义上来说,元宵节习俗在于驱邪攘灾和求取子嗣1。元宵节的狂欢发生在正月十五月圆之夜,月主司生育,月也成为我国重要的生育神之一2。故历史时期的元宵灯节活动纷纭,主题大致有:"灯""食""娱""祭"以及"求嗣"。从而,在"闹元宵"的背后,平添了几分庄严和更深层次的需求。"求嗣"亦即"求子嗣""乞子",既可专指祈求儿子,也可以同时指代三种不同的民俗活动:祈求  相似文献   

9.
《风景名胜》2012,(3):146-147
元宵美食十四夜羹十四夜羹一般以猪耳朵、猪尾巴、毛芋、豆腐干、豌豆、鸡肫、香菇、蘑菇、冬笋、年糕、胡萝卜等为原料,切成丁,煮熟后加入玉米粉或者番薯粉搅成羹,再加入葱花,香菜等,一大锅色香味俱全的"十四夜羹"就做好了,这是仙居百姓正月十四元宵节晚吃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10.
符号 《纵横》2002,(11)
武汉有一首儿歌『纠纠辫,打红线,开茶馆,卖汤元;汤元蚀了本,回来打连滚。』 原来民间风俗农历正月十五吃元宵。到袁世凯想做皇帝的时候,觉得元宵(袁消)于他不利,下令改叫汤元。 武汉儿歌所说的纠纠辫,是三五岁小姑娘  相似文献   

11.
1998年2月11日.北京城天清气朗.阳光灿烂。这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元宵节,也是佛教信众共为庆贺的神变节的最后一天。十一世班禅将于下午莅临西黄寺,主持神变节法会。这是十一世班禅坐床以来.首次主持法会。  相似文献   

12.
环球明信片     
《中国国家旅游》2012,(2):18-23
放天灯祈福是中国台湾元宵节传统民俗活动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在平溪举办的国际天灯节总会吸引无数的海内外人士参加。放天灯之前会在天灯上写满新年的期望或祝福。参加活动的民众一起点燃天灯,  相似文献   

13.
2009年2月9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这天上午,明媚的春光里,“2009北京春节黄金周旅游颁奖典礼”在新闻大厦二层报告厅隆重举行。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会长段强,北京市旅游局局长张慧光,北京市旅游局巡视员熊玉梅、副局长于德斌、副巡视员马树群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单位颁奖。  相似文献   

14.
春节是我国最大的民间传统节日。春节古时叫“元旦”。汉武帝时,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民间有关“年”的传说及春节习俗很多,现就大同地区的春节习俗略作介绍。 节日习俗 大同地区的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就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有时甚至于到二月二止。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这正是春节习俗的真实写照。 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悟道成佛。是日,大地霞光万丈,万物生辉,佛教徒们视该日为佛主的“成道节”…  相似文献   

15.
《旅游》2015,(2):78-79
“祛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的诗话生动刻画了古代人过元宵节时愉快的心情。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上元节”、“灯节”,是最重要的中华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这个节日的雏形就已经形成了。人们用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迎接新年里头一个圆月的到来,春节像一台大戏一样被推入最后的高潮。老北京的正月十五是街上灯最亮的时候,孩子们举上自己做的或大人给买的各式灯笼在街上玩呀、笑呀。路人还嬉笑道:“你们是照舅呢吧?(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是北京的一句歇后  相似文献   

16.
食色站     
古代"狂欢夜"在民国以前中国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清朝时期,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唐代中国的元宵节为期10天。每逢元宵节,特别是京城可谓万人空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书生学士还是老人小  相似文献   

17.
《文史天地》2008,(8):68-69
在民国以前中国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清朝时期,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唐代中国的元宵节为期10天。每逢元宵节,特别是京城可谓万人空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书生学士还是老人小孩,一概上街观灯。  相似文献   

18.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在青海,端午节有蒸三角花卷的习俗.这三角馍馍,也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青海高原没大米,不包粽子,三角馍馍是仿粽子形式做的,其意仍是投汨罗江,让鱼鳖虾蟹吃米粽而不要吃屈原的肉.这风俗是因大部汉人从南方西迁带来的. 正月十五元宵节送火把、越跳火堆儿和五月端阳各家各户插杨柳的习俗,据说是关公留下的.  相似文献   

19.
春节刚过,神州大地还到处弥漫着过年时欢乐的气息,人们余兴尚浓。到了正月十五夜,天边明月升起,地上灯火辉煌,早春的夜晚虽然寒风料峭,而复苏回暖的大地已是一片温馨的气象。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正月十五闹元宵”,城乡各地张灯结彩,歌舞游乐,吃汤圆,放烟花,到处洋溢着节日浓郁的气氛,人们特别珍惜这一良辰光阴,真可谓“春宵一刻值千金”。  相似文献   

20.
祁建 《中华遗产》2009,(2):14-15
“元宵节”即将来临,元宵又开始铺天盖地地上市了。然而,看花灯、猜灯谜的地儿比元宵销售点少得多。北京一些曾经有灯会传统的公园今年已无灯可看了。“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流传至今的吟咏“元宵节”的诗歌民谣,大都是在形容节日花灯的灿烂通明。曾几何时,“元宵节”不也是“灯节”吗?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这个节日中,自己做元宵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