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21日,受江苏电视台“七夕东方情人节”文化论坛邀请,知名性学专家李银河在南京新街口做了一场“关于爱情”的讲座。据《金陵晚报》报道:在这场讲座后的观众交流环节,李银河对于“多边恋”、“一夜情”、“乱伦”等敏感问题所持的态度,“前卫得令现场很多观众瞠目结舌。最后几位老人实在听不下去,激动地站起来和李银河唱起‘对台戏’,观众也有许多异议。”题为《李银河憧憬“多边恋”前卫性观念南京惹众怒》的这篇新闻,在新浪杂谈等几乎所有各大网站的论坛上,都引发  相似文献   

2.
田泓 《环球人物》2015,(5):54-55
他出身政商望族,从政30年,进入安倍内阁后屡屡向中国挑衅人物简介中谷元,1957年出生在日本高知县高知市,曾在陆上自卫队服役。2001年任防卫厅长官,2014年12月任防卫大臣。几个月前,时任日本自民党副干事长、众议院议员中谷元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信誓旦旦地表示“日本感恩中国以德报怨”“中日一定要友好”“日本国民不会答应国家走向军国主义道路”等,如今刚刚当上防卫大臣,他就立马变脸,不仅扛起了军国主义的大旗,还小动作频频,屡屡向中国挑衅。  相似文献   

3.
2015年12月8日,国际友人伊莎白教授百岁诞辰的前一周,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责任编辑王翔谦、宋妍妍在其北京住所拜访并采访了,尹老以及她的两个儿子柯鲁(Carl Crook)、柯马凯(Michael Crook)。这位精神矍铄的“世纪老人”,带给我们太多的故事、情趣、惊喜和赞叹!  相似文献   

4.
《环球人物》2020,(1):14-21
2019年12月21日,《环球人物》“初心 你好2020”年度盛典在人民日报社报告厅举行,座无虚席,反响热烈。过去的一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全中国最响亮的口号,也是最美丽动人的画卷,它在华夏大地的每个角落铺展,无数人在初心的引领下步履坚定地前行。  相似文献   

5.
不止一次地问每个采访到的老人,“两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遭难的?有的老人说是在“文革”,也有老人说是在“反右”。潘国定等人之前提到的飞行英雄潘国定,世界华人飞行圈子里的一号人物,美国人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是飞行天才。“文革”前几  相似文献   

6.
张颂甲 《百年潮》2006,(7):52-56
47年前的1959年12月9日,作为战争罪犯的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同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共四人,被第一批特赦释放了。他们于当天离开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成为新中国的公民。对这四位极富新闻色彩的人物,中宣部决定分别派记者进行采访,写出访问记,分别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北京《大公报》发表。后三位新公民的采访,由新华社总社记者负责,而采访溥仪的任务则落实到大公报社。大公报社总编辑常芝青同志(原任《晋绥日报》、《光明日报》总编辑)派我前去采访溥仪。  相似文献   

7.
“中日关系的僵局,关键在于两国的决策层和底层民众。大使是两国间沟通的桥梁,如果‘顶层’和‘底层’的问题不解决,光靠大使的努力是无法融化‘冰层’的”12月25日,日本新任驻华大使木寺昌人接替丹羽宇一郎正式履新。12月14日,木寺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他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喜欢中国的大使”。  相似文献   

8.
1955年10月8日,一艘美国邮船靠在了香港码头。 一位身材不高、眼睛明亮、仪表严肃、年纪约40多的男子,像要会见什么特别重要人物似的,急匆匆地走下舷梯,双脚稳稳地站在了祖国的土地上。他不由地痛痛快快地舒了口气,像是在说:回来了,终于回到祖国来了! 他,就是从美国归来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的钱学森。 1 钱学森于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3岁时随父亲到了北京,先后在女师大附小、师大附小和  相似文献   

9.
李银河不愧是性学领域的先驱。在中国大众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渐渐提高的时候,她又用这种方法,把LGBT群体中的少数派跨性别者推到了公众眼前  相似文献   

10.
一.一次震撼心灵的讲演1990年解除幽禁之初,张学良和夫人暂时留住在台北寓所休养,是年8月中在寓所接受了日本NHK广播协会记者的专访。采访的详细报道于12月6日发表在日本《产经新闻》上。12月17日我大陆许多日报均有转载,不须赘述。在采访当中,日本记者突然向张将军提问:“先生  相似文献   

11.
金秉英,1909年出生,1996午去世,2009年12月15日(农历)是她一百周年诞辰。 1964年,55岁的金秉英定居镇江。在30多年的桑榆暮景中,除“文革”前夕在一家技校代过一段时间语文课、“文革”结束后一度参加市政协妇女组活动外,平时深居简出,不事交游,少为人知。可就在她生命的最后两年多时间里,却突然成了新闻人物。有十几家媒体采访她、报道她,刊发她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人物简介袁裕来,1966年生,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被称为“行政诉讼第一人”,其微博言论也备受关注。他起诉过300个行政机关,上至国家发改委,下至市县街道办采访前,袁裕来曾在电话里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律所就在宁波公安局对面大楼。2015年1月31日下午,当记者赶到宁波公安局,在对面几栋楼上却没看到那块“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的牌子,最终在询问楼下商铺后方得其门而入。袁裕来有点无奈地告诉记者:“前阵突然通知说不让挂了,可能是担心不好看吧。”  相似文献   

13.
《南方人物周刊》2011,(45):22-25
2011年12月16日下午,由《南方人物周刊》、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雪花中国·2011魅力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举行,50位2011中国魅力人物最终揭晓。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导演张元问李银河:为什么对性感兴趣?李银河想了半天,回答了一句:做性研究的人都特别地道,不假正经。张元点点头,似有同感。这样的问题被问得多了,李银河也开始正儿八经地问自己。为此,她专门写了  相似文献   

15.
李华 《百年潮》2007,(3):61-63
苏联曾经长期盛行个人崇拜,人们对领袖人物的过分颂扬始于斯大林时期。20世纪20年代,在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反对派相继被击败后,斯大林在党内的最高地位得以确立。随后,国内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开始流行起来。192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50岁寿辰,报刊上连篇累牍地刊登文章,把斯大林吹捧为“列宁的唯一助手”,“列宁事业的唯一继承者”,“活着的列宁”。1934年,《真理报》在当年第一期上用两版篇幅刊发了前反对派主要人物之一拉狄克撰写的长篇文章,文中称颂斯大林“是列宁最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曾随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访华的12岁“网络神童”凯斯·佩雷斯日前又来到广州洽谈业务。就是这样一位带有神奇色彩的人物,两年前就成立了自己的网页设计公司,而且业务已扩展到整个北美洲和亚洲。现在,已拥有25位重要的北美客户,包括柯达,MSNBC等大公司,而且在美国有7家办事处,年收入在6位数以上。该公司已成为加拿大最好的50家网页设计公司之一。为什么小小年纪竟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网络神童”是怎样造就的?两年多来,各种猜测颇多,有的说是“机遇造就”,也有人说是“后天培养”。综合权威媒体的采访资料以及孩子出身地本国的生活信息,我们终于解开了这个谜:  相似文献   

17.
2009,那般仓促,却又这般充实。 于我个人而言,窃以为一年中所有经历的感动、震撼、惊悚、沉默,既归结于“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这份工作,更归结于以各种形式、方式,出现在我采访中的每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18.
作为《武汉晚报》“人物”周刊记者,我曾采访过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和邓小平的长女邓林。这是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在采访她们的过程中,也不乏一些有意味的细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李伟近照杜朝由摄这是1948年深秋的一天,地点是无锡的风景胜地台园,当时国民党政权的命运已如游丝,真像“燕居危巢,鱼游沸鼎”,淮海战役的败象已现,不知怎样蒋介石夫妇竟有心情来游览太湖,大概是借游览消除心中的郁闷。我在隔晚接到同业(记者)的电话,他故作神秘地说:“有一位重要人物,夫妇两人到了无锡,宿于田园。你想去采访吗?”我忙问:“这人是谁?”他沉默片刻,说:“蒋介石与宋美龄。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呀!”当下两人言定,翌日清晨在田园门口相会。为着弄清楚蒋介石夫妇此次无锡之行的目的,当晚我又接通了无锡参议会议…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的1944年,时在欧洲战场采访的埃德加·斯诺,与其中国好友、现代著名作家萧乾在法国巴黎邂逅了。当时,斯诺曾颇为动容地发过两句肺腑之言:“中国真正是我第二家乡”,而“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