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沛鸿(1888—1967),广西南宁市人,名的中国现代教育家。早年留学英、美、德等国,加入中国同盟会。四度出任广西省教育厅厅长,曾任广西大学校长、广西教育研究所所长。五次出国考察教育。先后创办国民基础教育、国民中学、西江学院,致力于建构“民族教育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的百年历史沧桑巨变中,先进的中国仁人志士为了救国图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出生在南国古城南宁津头村的雷沛鸿,十年留学英美、五次出国考察、五度主掌广西教育行政,敦品立行,教育救国,千秋传铭。  相似文献   

3.
雷沛鸿先生与民族教育马清和编者按:马清和女士现年88岁,是现代著名教育家雷沛鸿先生的遣孀.近年曾以个人积蓄4万元资助设立"雷沛鸿教育基金会",今为该会及"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会"顾问。61年前的1933年10月,我27岁,毅然离开富庶的家乡,离开相依为...  相似文献   

4.
我保留着一张珍贵的照片 ,在办公桌台玻里压着近10年了 ,我舍不得把它换下来 ,因为照片记录了戴保清先生受香港教育家戴中家父的委托 ,于1991年前来参加“南宁市沛鸿学校”命名大会 ,他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辉光、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丁廷模等区、市领导在主席台就座 ,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后他给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会捐了款。戴保清先生祖籍广西陆川县 ,出生于风景秀丽的祖国南疆边陲靖西。现为香港旅都企业有限公司董事经理 ,同时担任广西区政协委员 ,南宁市、玉林市政协委员 ,辽宁省丹东市政协特邀委员 ,自治区和南宁市工…  相似文献   

5.
沛鸿零忆     
1963年雷沛鸿(前右)和夫人马清和(前左)在上海留影编者按:1998年,是著名的民主人士、赤诚爱国者和教育学名家雷沛鸿先生诞生110周年,雷沛鸿,字宾南,于1888年2月11日零时(清光绪十三年丁亥除夕子时)出生于南宁市津头村,父超流(字季元)母何氏,沛鸿行六。他幼怀爱国之心,革命之志,18岁加人同盟会,1911年参加著名的黄花岗起义,为民主主义革命贡献了力量。辛亥革命胜利后,投身教育事业。曾以近10载年华留学英美,潜心于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学习和考察,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1年学…  相似文献   

6.
一革命先驱和教育家黄齐生先生1946年坠机殉难,迄今已五十年。回想与他生前的一段交往,依然历历在目。抚今追昔,悲感交集,感慨万千。黄齐生先生的一生,从他当学徒起,至最后殉难止,我们可以很客观地说一句:是平凡而伟大。这里,仅从我与他多年的接触交往,谈谈我对他的印象和认识,以表示我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我与黄先生的认识,是从1933年在上海附近的徐公桥开始的。那年,我在广西办理民众教育工作,并代表广西出席在山东邹平召开的全国社会教育年会,同时被派赴各地考察社会教育。当时的广西教育厅长是雷沛鸿先生,他是一位社…  相似文献   

7.
雷沛鸿始而追随孙中山,在两广参加辛亥革命;继则在新的历史时期,从教育与社会互动的角度,诠释国民革命的真义,理论上将辛亥革命与民众教育相发明;并在行动中以教育为工具,在广西全省继承和光大孙中山遗教,反映两人思想深层的内在联系,也足以证明孙中山思想在近代中国教育领域的久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万里(1904—1979),原名瑞图,字允甫,别署曼庐、曼福堂、百花村长等,晚号大年,江苏省武进县人。从1935年起至1979年逝世,马万里先生长期在广西从事美术活动和美术教育工作。1960年任广西史研究馆副馆长。  相似文献   

9.
王定,原名廖基豪,广西全州人,1923年生,肄业于具有革命传统的桂林和江师范。1947年入我党领导的香港达德学院学习,1948年1月,参加西江游击队,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调回广西,先后担任过游击大队长、参谋主任兼联队长等职。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代中期,贵州大学和贵阳医学院先后创建;抗战期间,大夏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湘雅医学院等校迁黔复校,一时间贵州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名家学者基苹于黔,大大推进了一向闭塞落后的贵州文化教育的发展。规定居台湾的张志韩先生任贵州教育厅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台湾《黔人》杂志,总编辑李永久先生1985年采访张志韩先生的文章,对张氏生平作了介绍,摘叙如下。张志韩先生是贵阳人,生于1900年(庚子年)。早年就读于贵阳南明中学。在班上是高材生,每试必冠同传,每学期都保持甲等第一名,是南明中学的学生会长。当时正值“五…  相似文献   

11.
岑沫 《文史春秋》2009,(10):25-41
毛泽东与李济深,从相识相知,到共谋天下事,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统战关系,长达35年。 为了追寻毛泽东与李济深这段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笔者广泛披阅关于毛泽东、李济深、柳亚子等人的历史传记、名人回忆录与文史资料,并得到了广西图书馆原馆长麦群忠先生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2009年3月及7月,笔者两度专程到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先后采访了李济深的表弟、曾在李济深麾下任军需官、解放后曾任民革梧州市委主委及梧州市政协副主席、现年97岁的周泽棣先生和现年76岁的李济深侄女李燕芬女士,聆听了许多关于李济深的鲜为人知的轶事。 追溯起来,毛泽东与李济深的友谊桥梁和革命纽带,却是李济深家乡的六堡茶。本文将其中相关故事钧沉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1948年,时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的李宗仁先生为广西合山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改组10周年特刊题字。一位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为何在当时国共生死决战的关头还想到为一家煤矿企业题字?其中的缘由却鲜为人知。合山煤矿(今为广西合山矿务局)煤炭资源的发现和开采始于1905年。开采后的前30年先后到合山来开发煤炭资源的刘统丞、龚政、姚宝之、任廷扬等人,均  相似文献   

13.
李锡厚、白滨著《辽金西夏史》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所出《中国断代史系列》中的一种。该系列的著者都为治各断代史的大家 ,如杨宽之于战国史、林剑鸣之于秦汉史等等。李锡厚、白滨先生多年来一直从事辽金史及西夏史研究。两位先生先后合著有《中国政治制度通史·辽金西夏史》(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二十五史新编·金史·西夏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 ) ,李锡厚先生又著有《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辽金卷》(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 ,白滨先生又著有《党项史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 )、《中国通史》(西夏部分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相似文献   

14.
黄质夫先生,江苏仪征人。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先后任江苏省立第五师范界首分校主任、南京中学乡村师范科主任、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校长、江苏省立栖霞乡村师范校长。成绩卓著,受教育部指派,率中国教育代表团赴日本考察。1937年“七七”事变后,栖霞乡师被迫解散,黄先生来到贵州。1938年1月,  相似文献   

15.
自从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设册亨县建制(当时叫州同,其中1925年1926年称知事)起,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止,121年间,先后有82人到册亨任县长(州同、知事)。82人中,惟独涂月僧先生任县长期间,有故事在民众口中流传至今。谓之“百里挑一”,可见他是与众不同的县长。永垂史册的涂公月僧去思碑1939年7月1日至1941年4月,涂月僧先生在册亨县任县长,历时三年。册亨县老县城在今册阳村,城西面的钻山,离县城不到一公里,在公路右侧的大岩山石壁上,有一面高高的石碑,上书“涂公月僧去思碑”。这是一面削壁磨山做碑的工程。碑高1.5米,宽80公分,凿壁深度…  相似文献   

16.
过火炼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次如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是事实。 1997年9月,我应邀去了广西大瑶山参加《文史春秋》作者座谈会。金秀是瑶山的中心,聚居的瑶族有茶山瑶、盘瑶、坳瑶、山子瑶、花篮瑶等五个支系。当年费孝通先生就曾五上瑶山,探索这块神奇的土地。  相似文献   

17.
李拂一原名李承阳,字复一,笔名拂一,李先生祖籍广西桂林。其父李瑞应于清朝末年由广西桂林宦游至滇,流寓云南,曾先后受委为永昌府(保山)、普洱府电报局长及思茅国际电报局长等职。  相似文献   

18.
武昌起义前,孙中山先生为推翻帝制,拯救祖国,从1895年10月至1911年2月,先后在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发动领导了10次反清武装起义,其中在中越边境地区就有4次。他认为在边陲地区发动反清武装起义,易于得到海外的人力、军械的应援,且可进可退,于是在1907年3月下旬在越南的河内设立指挥粤桂滇三省起义领导机关。孙中山原在新加坡协助筹办  相似文献   

19.
钱廷昌先生系无党派爱国人士,1929年生于贵州省盘县,1949年12月参加工作.政协黔西南州委员会1982年4月成立以来,钱廷昌先生历任黔西南州第一至第五届委员、第二至第五届常委,先后任黔西南州台胞台属联谊会常务理事、副会长、黔西南盘江八属海外联谊会副秘书长兼联谊委员会主任.现任黔西南州政协常委、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钱廷昌先生虽已年迈古稀,但一直情系台湾,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联谊活动做了许多工作.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广西公费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地处抗战大后方的广西对公费留学生的选派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详尽的政策规程,既遵照中央政府的有关规定又密切结合当地的实际;组织了严密的留学考试,从报考资格的审查到最后的复试录取都异常严格;救济了困难的国外留学生,在保证公费留学生学习费用的同时,还对国外的部分优秀自费留学生进行救济;争取了较多的派遣名额,省政府多次以建设广西为由向中央政府请示进言,力争尽量派遣国外留学生,使出国留学人数增加。此时期,由于广西特殊的地理及政治地位,公费留学生的选派呈现出派出人数多、留学科别集中于实科、组织管理严密等特点。广西在抗战期间对留学生的派遣取得较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广西为抗战的大后方,受战争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主持广西省政的新桂系出于多种目的,对地方文化教育建设和高级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公费出国留学政策,对留学生的考选较为严格,保证了出国留学人员的素质;抗战时期主持广西教育工作的头面人物基本上是留学生,特别是教育家雷沛鸿等留学归来人员的作用和影响,促进了留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