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的父母于1942年结婚,当时父亲22岁,母亲17岁。从父母结婚时的全家合影看,由于有祖父经商,家境还算可以。在日军侵占山西兵荒马乱的那个年代,又有几家能够照得起像。  相似文献   

2.
<正>也许是少年时代学习过大提琴演奏,尽管当时难以忍受那没完没了的练琴,永远也拉不完的教程,但培养了我日后对音乐的兴趣。偶尔,我也会哼唱几句好听的歌,静静地听一段音乐,欣赏之余,甚至还会评论一番。  相似文献   

3.
照片上这对夫妻是我的父亲母亲。1956年,订婚达8年之久的父亲母亲在上海结婚。母亲逝世19年后的2004年,76岁的父亲在弥留之际将珍藏了近50年的结婚照郑重地交给我大哥保存。大哥请人将照片翻拍,让我们五姊妹每人拥有一张。  相似文献   

4.
照片上这对夫妻是我的父亲母亲。1956年,订婚达8年之久的父亲母亲在上海结婚。母亲逝世19年后的2004年,76岁的父亲在弥留之际将珍藏了近50年的结婚照郑重地交给我大哥保存。大哥请人将照片翻拍,让我们五姊妹每人拥有一张。  相似文献   

5.
此行益阳,为纪念母亲百岁冥寿。老一辈人过生日,兴的是农历。母亲诞生于丁未年正月十八,到今天整岁百年。  相似文献   

6.
《中华遗产》2010,(10):146-147
推荐专家 林小安·宋文京·张学栋 推荐理由 宋文京(青岛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7.
只有走近,我才能看到草原的美;但无论我走得多近,都看不到草原最深的美。  相似文献   

8.
如今,大多数旅游者来到呼伦贝尔,是为了看看美丽的草原、森林和湖泊:而研究中国北方民族史的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更感兴趣的却是鲜卑人与蒙古人南迁与西迁的足迹。  相似文献   

9.
此行益阳,为纪念母亲百岁冥寿。老一辈人过生日,兴的是农历。母亲出生于丁未年正月十八,到2007年3月7日整岁百年。纪念即回忆。母亲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35年。她去世的时候我15岁,二弟11岁,三弟7岁。  相似文献   

10.
5月24日,父亲去世一周年,母亲去世是在5年前的9月11日。离端午节还有几天,我去看望姑妈和舅舅,他们是父母那辈还健在的亲人。姑妈姑爷两个88岁的老人住一间约15平米的小屋。83岁的舅舅起居条件宽松得多,却是出租屋。他们高寿且生活能基本自理,除了严谨的生活规律和子女牵挂,更是一种在平淡与清静中修练的福祉。  相似文献   

11.
逸芳 《古今谈》2009,(4):69-74,79
一提内蒙古,就让人想到草原,想起那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可是内蒙太大了,有许多地方都很难去,这一次文史馆组织大家沿着东北的边境线走了三省,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海拉尔、满洲里一带。  相似文献   

12.
黄方毅 《纵横》2014,(12):26-30
灵哨百札,一部紫红色封面纸夹,里面装有一百几十封信及诗词,是上世纪40年代初我的父亲黄炎培与我的母亲姚维钧的相恋情书。  相似文献   

13.
赵福宏 《旅游纵览》2008,(10):32-33
初秋的清晨,我们从满洲里出发,驾车沿中俄边境公路向北驶去。草原像一望无际的绿色地毯铺满广袤大地,羊群像一簇簇白莲花般洒落在公路两旁……  相似文献   

14.
我父亲汪小川自离休直到身体状况完全不支为止,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埋头写作。我偶尔在夜里两三点钟看到过他在灯下伏案笔耕不辍,搞不清他是尚未入睡还是已经起床。我佩服他的勤奋,却没有关心过他写的是什么。从小到大,我们眼中的父亲不是写字就是看书,我们已经习惯了。  相似文献   

15.
写给父亲的文集为什么本书以"父亲与毛泽东对话周期率"命名?为什么本书最后要附上父亲1945年所著《延安归来》?1958年10月,已经历土改镇反、统购统销、工商业改造尤其是  相似文献   

16.
黄方毅 《江淮文史》2012,(5):4-22,1
“黄炎培周期率难题”执笔人姚维钧 上个世纪有两部同为夫妻合作,又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著作。一部是1937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与其妻海伦的合著《西行漫记》,首次介绍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及其领袖们;另一部是1945年黄炎培与夫人姚维钧合作完成的《延安归来》,向世人介绍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同时又向共产党领袖毛泽东提出“其兴也淳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前者影响之大,超出中国,传遍世界;后者传颂天下,影响之久,到了21世纪的今天仍不时为人提起,被称作“黄炎培周期率”或“黄炎培周期率难题”。  相似文献   

17.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今年是父亲尹之本诞辰100周年、母亲黄华诞辰99周年,此时,我们兄妹4人心中对父母的那份思念如潮水般奔涌!我们的父亲尹之本、母亲黄华都出生于泰兴贫苦农民的家庭。父亲的家庭是大革命时期三泰地区共产党创始人沈毅的一个联络点,祖父、叔祖父、大伯都是早期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8.
我常常怀念着父母亲,—对毕生致力于青藏高原建设的新青海人。父母亲既是同庚,又是同乡,二人均于1926年农历十月初一出生在湖北  相似文献   

19.
父亲     
Koa 《南方人物周刊》2014,(17):112-112
母亲出嫁那年,只有20岁,而父亲已经62岁。这段婚姻并非为了爱情,仅是我外婆想要一个大城市的女婿,在乡亲中有面子。据说那天,外婆把母亲领到索未谋面的父亲家就头也不回走了,一分钱和一句话也没留下。一年后,有了我。到05年父亲去世,他共陪伴我13个年头。  相似文献   

20.
不写母亲     
我3岁的时候,母亲得了严重的神经病。我稍大一点后,父亲对我说:你妈的病根是‘文革’时留下的。大字报贴在她身上,是她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所致。父亲半蹲在地上,红着眼眶,对我说这番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