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6年春,兰州大学生物系部分师生在靖远县吴家川一带野外工作中发现一处岩画,作了初步记录,将摹本送给我馆。我们派人去那里作了实地调查。岩画位于靖远县吴家川以北(图一)的山岩上。这里沟壑纵横、岗峦起伏,山丘高度一般为20—30米。山丘的地貌特征是红砂岩上覆盖黄土,红砂岩断裂的部位形成崖面,经长期风雨剥蚀已呈茶黑色。岩画集中刻划在两个红砂石崖面上。崖面比较平整,没有发现人工平整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境内多沙漠、戈壁,其间近百座大小山脉纵横分布。山脉附近,往往有水源,绿地,是游牧民族的栖息场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西花山岩画地理位置、自然状况、岩画内容等方面的描述和分析,且从岩画内容上与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作一番比较,旨在进一步探索中国古代岩画文化的奥秘。  相似文献   

4.
胡雪 《丝绸之路》2012,(22):71-74
黑山岩画全称黑山摩崖浅石刻岩画,位于嘉峪关西北约8.5公里处的黑山峡谷陡崖峭壁上,为远古时期黑山地区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真实记录.现共发现分布于黑山石关峡口、磨子沟、蕉蒿沟、四道股形沟、红柳沟、交河沟六处战国至明代时期的岩画164幅.黑山岩画反映的时限跨度大,时空关系复杂,涉及部族较多,画面所反映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动物、人物、佛塔、植物,还有大型的操练、舞蹈场景,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学、宗教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多种学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贺兰山岩画是视觉语言的具体表述,在这一表述形式之外,它是无法存在的。这一表述形式本身具有生存论和存在论上的价值。无论是从被视知觉感觉到或经验到的意义和物体或现象来看,还是就贺兰山岩画自身生存的具体语境而言,整个贺兰山岩画视觉语言系统都可以被区分为独体岩画和合体岩画两个子系统。前者指内部有着一定结构关系的、相对独立存在的、意义相对完满自足的单个岩画形式,后者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岩画形式结构的、相对独立存在的岩画形式。贺兰山岩画里绝大多数是合体岩画形式。  相似文献   

6.
贺兰山岩画是视觉语言的具体表述,在这一表述形式之外,它是无法存在的。无论是从被视知觉感觉到或经验到的意义和物体或现象来看,还是就贺兰山岩画自身生存的具体语境而言,整个贺兰山岩画视觉语言系统都可以被区分为独体岩画和合体岩画两个子系统。前者指内部有着一定结构关系的、相对独立存在的、意义相对完满自足的单个岩画形式,后者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岩画形式结构的、相对独立存在的岩画形式。  相似文献   

7.
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岩画中,虚幻动物形象是我们常见的内容之一。从画面形象及作画技法来看,作画者凿刻的画面形象完好,凿刻点细密均匀,图形外缘凿点极少。从中可看出作者作画态度认真精细,作画技法娴熟。说明画面中的奇特动物形象旨在表现一定的思想内涵,绝非作画者笔误。现就这一问题笔者谈出自己的看法与诸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8.
宁明花山岩画病害受环境因素的作用明显,风化类型复杂多样,有化学风化、物理风化和生物风化。物理风化的主要原因是日光直接照射岩画立壁、高湿度环境下水分的凝结与蒸发等。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是溶蚀产物在岩画表面富集形成各种岩溶形态,其中水在化学风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花山岩画能够产生风化作用的生物因素有高等植物、地衣、苔藓、微生物四类,但生物风化短时间内不会对岩画构成直接危害,不是目前保护岩画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花山岩画所处特殊的地质地貌和自然环境,治理花山岩画风化病害的难度大,应采取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再明 《丝绸之路》2009,(10):12-14
甘肃省平川区境内发现有两处黄河岩画,分别为白杨林黄河岩画和野麻黄沙岩画。本文对白杨林黄河岩画的图像、图案、内涵进行了介绍和考证。  相似文献   

10.
谢耀德 《丝绸之路》2011,(19):16-22
康家石门子本身就是个神秘之地。它的神秘还在于几千年前的古人留下的神秘莫测的巨幅生殖岩画,更加令人浮想联翩,欣然之,向往之,看过之后又令人惊奇之,兴叹之。  相似文献   

11.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数字化记录与应用研究项目,综合运用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全面采集左江花山岩画数据并尝试多种创新性技术。采用的无人机航测、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全景影像等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准确、完整地采集岩画精确空间数据、纹理数据等;并采用三维技术对岩画进行三维建模仿真,构建了一个服务于岩画研究、保护和展示的信息系统。所获得的成果进一步补充、完善和修正了前人在岩画记录上的不足,为岩画的研究、保护、展示、申遗等工作提供了精准的基础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12.
左江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左江及其支流的岸边石灰岩峭壁上。丰富的降雨和较高的气温加之石灰岩地质条件,使得峭壁上形成许多次生碳酸盐岩沉积物,也就是钟乳石。用U-系测年法测定与左江岩画有明确层位关系的钟乳石样品,以限定岩画创作的时代。研究者采集了龙州县沉香角和棉江花山,江州区陇娘山和达宁山,扶绥县岜赖山和吞平山,以及宁明县宁明花山地点的钟乳石作为测年样品。使用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对宁明花山的40个钟乳石样品定年研究表明,宁明花山的岩画年代可限定在1793±41年至1921±16年之间,但不能排除早期创作时间扩展到2668±22年的可能。然而,沉香角、棉江花山、陇娘山、达宁山、岜赖山和吞平山岩画地点的测年样品数量太少,仅有1-4个,而且这些样品的Th含量较高,230Th/232Th都小于20,使得测年结果系统偏老,需进一步采集更多样品,并做等时线分析才能获得可信年代。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绘制崖壁的地质、气候等因素,左江花山岩画出现了开裂等严重病害。在比较所有可选材料的性能后选择了天然水硬石灰作为面层抢险加固黏结材料,经过实验室配方研发遴选、无岩画表面实验检测、有岩画表面工艺验证与质量评估体系研究,明确了花山岩画抢险加固采用天然水硬石灰制备的材料体系及其工艺,为全面展开抢救性保护工程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介绍了仙居岩画的分布及画面内容,并主要从岩画的刻凿工具、图像特征、民俗学色彩等方面对岩画的制作时代作初步探讨,并从古越先民的农事意识、生活形态、宗教意识等方面对岩画的文化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庞颖 《丝绸之路》2013,(16):11-12
岩画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甘肃岩画研究课题,除了研究原始艺术的起源问题,还要花大量精力去研究图形本身所反映的原始人的特定心理趋向和创作方式。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现有的原始符号和文化境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甘肃省原始人类的各种不同造型意识和构形特征。  相似文献   

16.
闫晨波 《东方收藏》2023,(12):50-53
赤峰岩画资源十分丰富,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白岔河流域岩画调查开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调查和研究,如今赤峰岩画的全貌已较为清晰。赤峰岩画分布广泛、题材多样,其中风格不同、内容丰富的狩猎岩画再现了赤峰地区史前到历史时期的狩猎场景与狩猎文化,丰富了我们对赤峰地区不同阶段社会的认识,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黑山岩内容十分丰富,有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五人舞、六人舞、七人舞。舞者多头插羽毛装饰物,双手叉腰,翩翩起舞,有虎、牛、羊、马、驴、鹿、骆驼、雁等形象。这些岩画客观上反映了远古先民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和民族发展的兴衰。  相似文献   

18.
贺兰山岩画在世界岩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贺兰山岩画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若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将不复存在。但是,截至目前关于贺兰山岩画风化机理的研究甚少,从而严重制约了对其风化机理准确地、有效地科学认识。为此,以贺兰口岩画为研究对象,在风化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大风及沙尘天气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并结合冻融实验和风洞试验进行风化病害机理研究。研究发现,贺兰口岩画以长石杂砂岩为主,引起其风化的因素有温度、湿度、风沙等。其中,温度变化和风沙剥蚀为主要病害因素。该研究有望为全面了解岩画风化机理以及其后续保护工作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贺兰山岩画在世界岩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贺兰山岩画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若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将不复存在。但是,截至目前关于贺兰山岩画风化机理的研究甚少,从而严重制约了对其风化机理准确地、有效地科学认识。为此,以贺兰口岩画为研究对象,在风化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大风及沙尘天气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并结合冻融实验和风洞试验进行风化病害机理研究。研究发现,贺兰口岩画以长石杂砂岩为主,引起其风化的因素有温度、湿度、风沙等。其中,温度变化和风沙剥蚀为主要病害因素。该研究有望为全面了解岩画风化机理以及其后续保护工作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16年7月,在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既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第一个岩画遗产,也是我国第一个"有机演进的残遗(或化石)景观"这一文化景观子类型的遗产地。目前在左江流域共发现80余处岩画点,它们沿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密集分布。其中位于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密集分布的38处岩画,被选择纳入3个遗产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的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独特的图像表达系统、艺术创作所达到的美学成就、杰出的作画技术等方面。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岩溶地貌中、以岩画为核心、利用特定的自然环境而形成的"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正是在岩画艺术与文化景观这两个范畴都体现出的优秀品质的交融,造就了该遗产在全球范围内的突出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