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长     
贾桂梓 《文史月刊》2008,(10):66-69
《工作着是美丽的》,这是女作家陈学昭写的一篇小说。小说的名字比内容更深刻地打动了我。我是从小学一口气读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30年来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978年改变我命运的高考。1982年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根本用不着自己操心,国家就给分配了工作。当时,年仅20岁的我没有多少权力观念,  相似文献   

2.
我叫爱新觉罗·连绅.有很多人一听我的姓名,就问我跟清代皇室有没有关系。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告诉他们.我的祖上是清朝开国元勋的豪格。从豪格被封为武肃亲王后,我的家族世代袭亲王爵位.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我的玛发(满语爷爷的意思)善耆被封为肃亲王爵。  相似文献   

3.
京官朱通     
自从处于半退休状态后,就很少去北京了。因为我怕见京官,哪怕是亲友中的京宫。但是我却常常会想念前中宣部研究室主任朱通。他是个老资格的京宫,却没有一点京宫味。与其说他是我的上级领导,不如说是一位可敬的兄长。朱通不像大多数京官那样喜欢别人称呼其宫衔。因此相识近三十年,从年轻到现在我就一直叫他老朱。  相似文献   

4.
一、取得成功却被工会觊觎 我出生于1935年,高中毕业后继承家业从事过一个阶段的农业。23岁结婚并生下长女,但因感到就这样在农村务农人生没有希望。就在1961年作为农业见习生远渡美国。那一年我25岁。  相似文献   

5.
我1945年毕业于陕西省西安技艺师范美术劳作科。因为在西安找不到工作 ,我就回到了家乡 ,先后在母校崇实中学和蒲城县二中等校 ,教美术劳作课两年。1946年冬 ,我和同学张西昌在蒲城县开了个中国画作品展 ,当时 ,我以为只要把画挂出去就有人买 ,可是到最后也没有一个人来买。只有蒲城县国民党驻军的一位师长看中了我画的《虎》和一张《仕女》画 ,说等我们画展结束后 ,要我送画到他们的司令部。我共得了当时国民党的法币2400元 ,这是我第一次画展的收获。回家后 ,父母很高兴 ,说我的画能卖钱 ,说我两张画就相当于他们半年的劳动收…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的佛教解放 我出生于1921年,10岁就进了汉口的栖隐寺,16岁正式剃发。武汉解放前夕,街上谣传共产党要强迫僧人还俗,我虽不大信,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就在口袋里放了一把刀。一直放了一年多时间,结果什么事都没有。  相似文献   

7.
我这九十年     
难忘的校园生活 1915年11月3日,我生于福州市一个破落的中产家庭,有一姐一弟。父亲高渠畲供职于泉州中国银行,平常不在家,每年只有春节才回家团聚数日。因此,我很少与父亲交流。母亲张佩芳没有什么文化,长年念经吃斋。平日操持家务,闲时爱打麻将。在她的影响下,我幼时也染上打麻将的习惯,过年过节常一赌为快。上学后,我就再也没有打麻将了,甚至打扑克,我也觉得是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徐君慧本名李子英,出生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年,而我出生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年。我有时想,这一年月的巧合不正是隐含着一个天理吗?没有父亲就没有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果说我能够作为新中国成长的见证人的话,我父亲就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解放与幸福的时代见证人。  相似文献   

9.
我因病在外休养,获知大年同志不幸去世的消息较迟。我回忆,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他80大寿的纪念会上。次年我自己就患病住院了。后来我外出休养,行前向他电话告辞,他嘱我好好养病,并问及手头有什么工作。此后就没有联系了。今春得知不幸的消息后,感触很多。大年同志从事和领导近代史研究数十年,他在学术和学科建设上的建树很多,但我手边没有任何字材料,所以只能就记忆写一点与我有些关系的他对近代史学科建设的贡献,以表示敬意和怀念。  相似文献   

10.
闫坤沐 《人物》2018,(1):174-175
P:为什么会对中国东北感兴趣,甚至跑到大荒地村住两年就为了写一本书? M:我是1995年作为“和平队”的志愿者来到中国四川的,两年后到了北京。写上一本书《再会,老北京》时,我住在大栅栏的胡同里,还在大栅栏小学当老师。学校里一些学生不能在北京参加中考,小学毕业就要回到家乡生活。我很好奇他们都去了哪里,所以想了解中国乡村的变迁。但我并没有找到相关的书.就想自己去写一本。大荒地村是我妻子的家乡,那里生活着她的一些亲戚.  相似文献   

11.
与子 《贵阳文史》2014,(5):22-23
正今天是教师节。早上还未起床,学生们的短信就不断涌来(借此机会,我真诚地感谢你们——我可爱的学生)。匆匆起床,按照昨天自己拟的先后顺序,以电话或短信方式问候老师。真的是无限惭愧,过去一年,自己几乎没有问候过他们,但是,无一例外,老师们在接到我的电话后,并没有任何不愉快,相反表示最大的理解。我尊敬的周老师笑着说,尽管你一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一粒种子,一粒茄子种子。一天,我很幸运地被科学家选中,让我到太空去遨游一番,我兴奋得几晚都睡不着觉。我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家人,家人似乎很不赞成。妈妈首先站出来说:"呀,小孩子家家的,去那么远的地方干吗呀,那里没有水,没有阳光,没有空气,太危险了,不去!"可不管妈妈怎么阻拦,我还是决定去闯一闯。"五、四、三、二、一"火箭发射了,只觉得脑袋一阵发晕,就腾云驾雾地开始了太空之旅。地球上的东西越来越模糊了,我害怕极了,不知如何是好。等我适应过来后,就不怕  相似文献   

13.
张锡禄 《民俗研究》2006,(1):210-220
今天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终于来到了北京大学。1995年,康奈尔大学请我到东亚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我待了一个学期,我也在那里做讲座。当时在座的都是老外,当时就想,我应该有个什么时候,也把我自己辛辛苦苦调查出来的田野经验,讲给自己的学生,10年后的今天我终于来到北大了。在讲座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1966年,我初中毕业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我们只能离开学校,再没有上学的机会了,我只读到初中就没有读了,但因而我也有了永远念不完的书。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2月7日,一位串乡修理雨伞的工人带来一块铜质饼块,询问我这是何物?我即反问此物从何而来?他言道:是在乡下给一农户修伞,该户在屋后山坡植树挖坑时所得,修好伞后以此铜块作价抵我修理费用。是何物?我也不知也就没有  相似文献   

15.
浩劫没有使我绝望(下) 一天,有位好心的梨园姐妹惶恐地跑到厕所来,一见我就吁了一口气说:“怎么,伯华,你还没有死?外面都风传你自杀了。”我笑了笑,说道:“好姐妹,你应该相信我,我是不会轻易自杀的。要死,早几十年我就该寻死的,现在,就是被整死,我也不会自杀的,我要活着登台演出呢!”  相似文献   

16.
《百年潮》1997,(5)
年初我已动笔写回忆彭真同志的文章。这是因为我第一次见到彭真是在1937年,到今年整整六十年。他是我入党后的第一位领导人。这些年一直没有去打搅,但常常想念他。文章刚起了个头,就因为别的工作丽中断了,没有写下去。4月下旬出差在外地,有一天忽然听到彭真同志以95岁高龄离开这个世界的广播,原来准备在他生前写的回忆文章,只好写成在他去世后的追思了。  相似文献   

17.
周七月 《炎黄春秋》2011,(12):67-70
当下,"唱红歌"几乎成为专业词汇。对此,我倒有资格说点往事。我是唱着红歌长大的一代,因为自打我会唱歌,普天之下就没有不红的歌了。我母亲王昆是以唱红歌为职业的歌唱演员,她从唱《秋收》《翻身道情》,歌剧《白毛女》……再到《农友歌》,虽然她当过几乎十年的"黑帮分子",但她这辈子没有唱过任何一首不红的歌。我父亲周巍峙从上世纪30年代就参加革命,先是在上海搞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以何立山的笔名写过《上起刺刀来》等一系列抗日歌曲;后  相似文献   

18.
有首歌,叫做《那一夜》,男声唱: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那一夜我伤害了你。广告里面总听到,据说是下载彩铃用的。每次听到这首歌我就想问:前一个“那一夜”和后一个“那一夜”是不是同一夜?唯美回答说肯定是同一夜,因为没有拒绝,结果被那个男的伤害了。  相似文献   

19.
不抱怨     
正几年前,我的妈妈就担任了经理,每天在外面工作,几乎一个星期才能回来一次,就算回来了,也要忙她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来陪我。前两年,她又被提拔了,远在重庆,过好几月才能回家来看看我。我很想妈妈,有时候就躲在没有人的地方哭,哭得很伤心,学习上也分心了,成绩也下降了。她知道这个情况后,就哭着请求领导让她回常熟,一家人每天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可是过了半年,领导又让她管理几个城市的好多家分店。我发现她好辛苦呀!记得有一天晚上,她坐在写字台前不停地  相似文献   

20.
知道自己下学期要离开带了两年的学生后,心里有点儿割舍不下。可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就是这样,迟早要分开的。当学期要结束的最后一天,我故作轻松地去向跟我朝夕相处了两年的学生告别,就在踏进教室的一刹那,我被惊呆了:地上那用四十八支点燃着的蜡烛拼成了大大的三个字:“方老师”!两年来带班的酸甜苦辣不禁涌上心头,感慨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一个“后进生”带给我的感动“后进生”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我教过的明明同学,曾经是一名“后进生”。他一家来自农村,父母没有文化却又要为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