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学者云:"时尚只能在两个维度上寻找,一个是最新,一个是最旧,而后者比前者更稀缺。所以古董必将成为最大的消费时尚。"(《南方周末》2007.5.17郑也夫《解密消费的历程》)。从中央电视台每周数次的《寻宝》、《一锤定音》等栏目,到每年一度轰动全国已办多届的赛宝大会,直至地方电视台如河南电视台的《华豫之门》,北京电视台的《天下收藏》,广西电视台的《收藏马未都》等各种传媒开办的收藏、古玩鉴赏、艺术品投资等栏目及民间收藏热的兴盛可以  相似文献   

2.
乱世金银,盛世文玩。当此盛世,随着大众经济收入的显著提高,对精神生活也提出新的要求,许多人喜欢上了收藏文物字画,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加入到收藏文物的大军当中。在这种热情的催生下,各地的文物市场、拍卖行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生长起来。大型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专场成交金额动辄过亿,《写生珍禽图》、《研山铭》、《出师颂》等精品,更是不断创出天价,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老拙 《收藏家》2000,(3):63-64
书画家多收藏书画,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也不例外。因为被画名所掩,至今似无人称张大千为收藏家、鉴赏家。其实,张大千收藏古代书画,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当代名列前茅,说他是大收藏家、大鉴赏家,名副其实,并非过誉。应该说,张大千收藏古代书画有其过人之处,有的颇富传奇色彩,足资后人借鉴。八十年前,青年张大千由上海回四川,在重庆用三千银元向收藏家卢雪堂购得元倪瓒《岸南双树图》,这是有记录可查的张大千收藏的第一幅古代名画。后来他把画带到上海给老师曾熙看,曾熙称赞其眼力。翌年,他在上海看中了一位江西画家收藏的几件书画,议定价格一千二百元。他交了四百元定金,正在等待四川老家汇款,而江西画家急于回原  相似文献   

4.
<正>前一段时间,在网上信步溜达,突然见到淘宝上有一枚"德利公司"壹元币(图1),让人刚刚买下,出售者不知道这是一枚非常少见的俗称"常临币"的常州地区民间临时流通币,而是错把它当做为普通的民国铜元中的上海地方代用币售出,尽管要价不菲,但买家见多识广,博闻强记,并不还价,直接下单,干脆利落。让人感慨、唏嘘,一枚罕见的连《常州地区临时流通币》(简称"袁谱",香港文化中心出版)和《常州钱币收藏研究》(珠海出版社出版)两  相似文献   

5.
石渠宝笈与古代书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皇家收藏较之私家丰富得多,而且数量超过前期。清内府的书画藏品,都经专人鉴定,尤其是在乾隆时期,曾数次组织书画名家和鉴赏家对藏品逐一进行鉴定和品评,并区别出上等、次等两个等级,分详简逐一著录。由于乾隆皇帝酷爱书画,他本人常以鉴赏家自居,往往喜欢在书画上自加品评、题诗,加盖鉴藏印章。故而,他把清廷内府所收藏过或者鉴定过的书画作品,命大臣记录下来,编成一部专门书籍——《石渠宝笈》。《石渠宝笈》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编四十四卷。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分书画卷、轴、册九类。每类分上、次两等,将认为…  相似文献   

6.
中央档案馆坐落在北京西郊,院内树木葱郁、房舍整洁,给人一种庄重、静谧的感觉。因为要将十年前解救莫斯科人质危机时的有关信函交与中央档案馆,我来到了这里。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热情地接见了我。在给我颁发了收藏证书后,他拿出一本38cm×27cm的红色包装物品,笑着对我说:"作为对你的收藏回赠,馆里决定给你一份礼物。"我看着包装上印着烫金大字"毛泽东中学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右下方刻有"中央档案馆藏"的字样,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衢州市文管会收藏一件杭州西湖雷峰塔所出造像砖。砖长36、宽18、厚6厘米。砖面用泥条堆塑佛像一尊,盘膝入静,神态肃穆。其上有泥条粘题记:"天下兵马大元帅、吴国王钱俶,造此佛拾八尊,舍入西关砖塔充供养。"(见图) 雷峰塔一名始见于《成淳临安志》,"宋郡人雷姓居焉",因以名之,也有称之为回峰塔、黄妃塔的。塔砖题记"舍入西关砖塔充供养",可见雷峰塔当时称为西关砖塔。  相似文献   

8.
《新疆钱币》1996年第一期刊载了习学胜先生《新发现的一枚小天罡银币》一文,文中提到习先生收藏的银质小天罡,币面上有四个满文,不能识读。  相似文献   

9.
新力 《丝绸之路》2003,(2):40-41
《学报》的朱金晨先生邀我写一篇收藏为主题的散。这可把我难坏了。我这个人从小就不知道去收藏什么:比方说外婆家曾有好大一橱明清朝代的红花碗蓝花碗什么的,可那些红花碗蓝花碗终于在我今儿一个明儿一个乒乒乓乓的响声中全没有了;  相似文献   

10.
史树青先生与启功、杨仁恺、徐邦达三先生齐名,为“四大文物鉴定家”,是“国宝”级的大师。当收藏成为一种“时尚”,并经媒体广泛宣传,各电视台“鉴宝”节目推波助澜,大有“旧时王谢堂前燕”,而今“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势了。然而,当收藏成为一种“文化”,一个有眼力、有学识,判断力准确的鉴赏家,那可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呢!前几年启老已作古,而今史老又离世,则痛感我国文物鉴定后继乏人,暂缺将帅人物也。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的眼里,一本杂志就像一档电视节目,《旅游纵览》就是一档精彩的节目。在这档节目里,杂志的栏目就是不同的"版块",比如深度涉足、女摄影家、行者无疆、生态大观等。节目有导演和节目嘉宾,在《旅游纵览》中,"导演"是编辑,"节目嘉宾"就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作者。在这档节目里,观众既可以学到专业的知识,也有太多开拓视野的新奇领域。这档节目,有专业精干的制作团队,有精心策划的专题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注重现实、崇尚实践的传统。不论是《道德经》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周易》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潜夫论》的"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亦或宋明理学所强调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如此等等,其精神实质一脉相承。"三教"也讲求实际:道,教人身处逆境时仍逍遥洒脱;释,将人的生前身后联  相似文献   

13.
《百苗图》是清代绘画记录当时各地苗族的生产、生活、娱乐和习俗等风情的历史图册,是珍贵的历史民族志。“百”是概数,含多之意,并不是指有百幅苗族画图,也不是指有百支苗族。《百苗图》形象再现了苗族支系的繁多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百苗图》原本已佚,后世转抄临摩者众多,据初步查寻,目前在国内外收藏尚存的《百苗图》抄本、印本估计不下100种。主要收藏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各图书馆现藏,在海外如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图书馆也有收藏。  相似文献   

14.
大玩儿家     
邓丁三 《收藏家》2013,(12):J0014-J0029
很早以前,艺术品收藏就成了封建皇室、贵族的专享。从清宫《造办处陈设档》、《石渠宝笈》中数不尽数的奇珍异宝,上溯到宋《宣和画谱》、《宣和书谱》,从唐太宗穷敛天下王羲之真迹上溯到秦始皇终于追寻到价值连城的随侯珠、和氏璧。  相似文献   

15.
叶星生,1961年进藏,从事美术创作、民间收藏工作40多年。这位西藏民间艺术品收藏家曾将收藏的2300件藏品义无反顾地捐给了国家,这在当时震惊了许多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叶星生还是一位妙笔丹青的画家。1979年创新布画《赛牦牛》获"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二等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世纪80年代,历时5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西藏厅设计创作《扎西德勒图》等七幅大型壁画,标志着"西藏壁画创作新的里程碑";2001年国画《古格神韵》获"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名作"金奖;2009年,布画《山神》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刚刚在香港举行的201 4年"亚洲杰出成就奖"颁奖大会上,叶星生荣获  相似文献   

16.
南京雨花石在全国一向有极大的声誉,历史上屡次掀起收藏、鉴赏的热潮,形成了奇特的雨花石文化现象,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及图片资料,对雨花石收藏试作综述。一、早期的“雨花石”收藏“雨花石”收藏已有六千年的历史了。在原始时代,“雨花石”作为“美石”之一  相似文献   

17.
收藏方志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文明行为与高雅风尚。随着全国志书数量和质量的逐步提升, 收藏方志的队伍也逐步扩大。笔者有多年收藏方志的爱好, 获得方志的途径有5: 一是常到书店寻觅搜寻; 二是去旧书店淘志; 三是俯身路边书摊拾志; 四是跟随修志进展, 不失时机收藏新版旧志; 五是收藏具有现实意义、有影响的方志。笔者收集的方志中不乏珍本。  相似文献   

18.
《石渠宝笈》是我国书画类工具书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清朝鼎盛时期内府收藏的书画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是中国古代书画鉴定、收藏、研究的必读之作。《石渠宝笈》共分初编、续编及三编,均以收藏地点分类,各地点目录下的作品按作者年代排序。本文对《石渠宝笈》收藏作品做了归纳统计,对其钤印、避讳以及成书等特点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1《人民日报》开辟收藏专版的启示2009年7月19日起,《人民日报》开辟《收藏》专版。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此举意义非凡。民间收藏至今在许多地方还未"登堂入室",许多地方政府谈起民间收藏还是讳莫如深,那里的民间博物馆和民间收藏组织仍处于"另册"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史惠鼎》、《(?)钟》中的两处字词进行了考释:把《史惠鼎》中的"褐化(?)"读为"遏过去怒",是遏止过错,除去怨怒之意;把《(?)钟》中的"埶"读为"杰",是杰出人材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