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2021,(1)
正米黄釉瓷器的存世量相对较少,但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米黄釉瓷器是江西吉州窑和福建漳州窑的产品。随着景德镇考古工作的开展,现已证实景德镇在宋元时期也生产米黄釉瓷器[1]。2015年和2018年在浙江湖州凡石桥遗址出土了一批宋元时期米黄釉瓷器[2],部分标本见图一~六[3],与景德镇窑址出土的资料能够相互印证。考古发掘出土及博物馆所藏的宋元时期米黄釉瓷器以作为礼器、祭器的瓶和炉为多,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曾赴肯尼亚做过一个课题,对其沿海部分正式考古发掘的古代遗址中出土的中国瓷器进行考古学调研。我们收集了37个遗址中出土的所有中国瓷器,大概有10700多件瓷器,做了产地和时代的判定,加入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中国瓷器出口环印度洋地区的发展阶段。研究发现,中国瓷器的外销呈波浪式的发展,有高潮,也有低谷。我们还分析了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大体有几个高峰  相似文献   

3.
下寨城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下寨村北,发现了寨墙、灰坑、灰沟、墙基和道路等多种遗迹,并出土了大批量清代瓷器,包括青花、青瓷、粉彩瓷、白瓷和黑瓷等,其中部分瓷器底部有款识,时代集中在清嘉庆和道光两代。部分瓷器制作精良,当是民窑瓷器的精品。关于瓷器的来源,应该是江西景德镇窑系生产,至于其运输方式,水运当是最便捷的运输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坝窖藏是一处重要的瓷器窖藏遗迹,出土了包括瓷器在内的众多遗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中坝窖藏出土瓷器为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和重庆本地窑口的产品,相对年代集中在元代中晚期。结合川渝地区元代窖藏出土状况,中坝窖藏埋藏成因应与元末明玉珍入川战争有关,绝对年代应在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初前后。分析中坝窖藏出土瓷器,上述窑口产品以及器型上以碗、盘、盏、碟为主的日常饮食器具是川渝地区元代中晚期人们日常生活所用器具组合的客观反映,为探讨外来窑口产品在川渝地区的内销状况以及重庆本地制瓷业在该时期的发展状况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5.
元代北方各地所出瓷器不仅数量较多,而且产地也遍及南北各名窑,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器物本身和当时的贸易情况两方面。本文在分析各遗址出土瓷器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并对比漠南、漠北、西域三地出土的瓷器后认为,在上述地区各元代遗址出土的瓷器只能说明元代北方各地区、各阶层已普遍使用瓷器,出土瓷器的各元代遗址都是这些瓷器的最终使用地而非贸易中转站,并不存在所谓的"陆上陶瓷之路"。  相似文献   

6.
赣江河床发现的洪州窑瓷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4年4月,江西丰城市砂石公司掘沙船在赣江老蛤石上游200米处挖沙时,从河床打捞出沉船木构件及一批东汉青瓷器。其中50余件瓷器至今都较为完整,只是口部或底足微残,或是表面的釉色有部分剥落。器类有鸡首壶、双唇罐、盘口壶、罐、四系或六系罐、坛、盆等。将这批打捞出土的青瓷器与洪州窑东汉港塘遗址出土的青瓷器及江西东汉时期纪年墓出土的青瓷器相互对照、比较,可以确认:这批沉积于赣江河底的东汉青瓷器,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的洪州窑创烧时期的青瓷产品。  相似文献   

7.
巴中地区出土的宋代瓷器主要为青瓷器,少量的白瓷和酱釉瓷。根据出土瓷器釉色、形制变化和器物组合,将巴中地区出土的宋代瓷器划分为北宋早期和北宋晚期到南宋两个阶段。巴中地区出现这种以青釉系瓷器为主色调的特征,主要是因为米仓道使用功能的多样化与巴中地区的地理条件和地理位置决定的。巴中地区没有瓷窑址的发现,故而巴中地区出土的瓷器多考虑为外来的器物,尤以龙泉窑、景德镇窑、广元窑为主,其运输方式多为水路。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九日,宝丰县大营镇蛮子营村(图一)农民欧阵廷、欧国政和李本顾等人在村东取土时发现一窖藏瓷器,他们马上报告了县文化部门。县文化馆当即派人赶赴现场并做了初步调查。在距地表1米深处,一摞瓷器叠放在一起,最上用一大板沿洗覆盖。通过对广大群众认真宣传文物法令,群众将出土的47件窖藏汝瓷全部献交国家。但由于出土不慎,部分瓷器已破损,现已全部修复。  相似文献   

9.
依据现有考古资料,新疆出土的瓷器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而后宋代、元代均有瓷器出土,清代则为出土历代瓷器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者。文献资料中则有明朝瓷器以朝贡贸易的形式进入新疆的记载。由此可以勾勒出历代瓷器在新疆的流布范围、种类、规模,显示出中央王朝经营西域的重心,以及当地人群陶瓷使用逐步普及化的过程。清代新疆本土瓷窑业的出现,是瓷器生产技术实现普及的标志,反映了多民族融合与文化一体化的史实。  相似文献   

10.
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定窑系瓷器,其中以金代定瓷居多。通过对出土的这批瓷器标本进行分类、分期、年代探讨以及工艺研究,认为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定窑瓷器大部分为金代大定年间,且以印花器为主,说明在这一时期印花工艺获得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长沙唐五代墓葬中出土有大量白瓷器,五代灰坑中也有白瓷器发现。这些白瓷器的出土,已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并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本文试就长沙出土唐五代白瓷的几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大家。  相似文献   

12.
孝感市博物馆馆藏瓷器孝感市博物馆我馆自1976年成立以来,收藏古代瓷器近百余件。本文选择部分特点明显的瓷器介绍如下:一、汉代瓷器盘口壶云梦罩子墩出土。藏品号0396,浅盘口,长颈,鼓腹,平底,肩部附两个半环形耳,腹部饰二道弦纹与布纹,下腹部施淡绿色釉...  相似文献   

13.
凤翔历年来出土了一批古代瓷器,均藏凤翔县博物馆。本文就其中属于唐、宋、金元时代的瓷器,择要者叙述于后。一、唐代瓷器五件白瓷碟一件。一九七五年六月纸坊公社高玉寺三队农民在该村南取土时出土于距  相似文献   

14.
《文物》2017,(4)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改封吴王朱■为周王,建藩开封,并在宋皇宫的旧基之上修建王府。王府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公园一带,地处现存明清城墙的中北部,今均淹没在潘湖和杨湖水下。遗址内清理出房屋、廊庑、城门等遗迹,并出土了大量陶器、瓷器、漆木器等,瓷器尤以青花瓷为大宗,多为生活用具,器形主要有碗、碟、盘、盅等。本文择部分明周王府遗址出土青花瓷器进行介绍,并对其进行初步研究。这批瓷器的发现为明清之际青花瓷器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2005年9~12月,考古工作者在成都金沙遗址雍锦湾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区考古遗存可分为商周、秦汉、唐宋、明清四大时段,其中唐宋遗存保存较好,尤以G037、G048所出土瓷器及其残片丰富而典型。瓷器绝大部分为生活用器,以碗为大宗且种类众多,还有碟、盘、盏、盆、罐、壶、灯等器类。G037出土瓷器的窑口主要是以邛窑为代表的本地青瓷窑,其年代在晚唐至北宋早期。G048出土瓷器以琉璃厂窑产品为主,兼有磁峰窑、金凤窑的产品,其年代在北宋中期至南宋。两沟出土瓷器品种差异显著,时代特征鲜明,是研究成都地区唐宋瓷器和城郊经济文化面貌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6.
哈曼 《收藏家》2012,(12):23-27
一受伊斯兰文化风格影响的瓷器始见于唐代,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现了装有5万余件唐代长沙窑、越窑外销瓷器的沉船,其中长沙窑中有部分瓷器用褐绿和红色彩料书绘阿拉伯文字及伊斯兰风格纹饰。如沉船出土的书写有阿拉伯文"我是安拉的仆人"的褐绿彩纹碗。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被称为瓷器之国,是最早发明和使用瓷器的国家。瓷器的发明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础。瓷器的产生与发展和其他器物一样,有着由低级到高级、由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根据我国目前已经发掘的材料获知,最早的原始瓷器出现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在商代早期的遗址中有少量发现,到了商代晚期才大量出现。滕州是山东出土先秦原始瓷器比较集中的地区。1982年,在滕州市庄里西遗址的滕侯墓中出土了1件西周早期的原始瓷罍。1986年在庄一、滕州出土先秦原始瓷器概况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17,(11)
<正>2017年9月29日,由故宫博物院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明代御窑瓷器对比系列展之三——"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弘治、正德瓷器对比展",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展厅隆重开幕。此展览系双方合作于2015年和2016年分别成功举办"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对比展"、"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扶余地区就有出土五彩和青花瓷器的报道.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吉林省考古部门又先后两次在扶余土城子发掘了百余座明代墓葬,出土了大量五彩和青花瓷器.但自1974年《文物》月刊9期报道了一件出土于扶余岱吉屯的带有"至正年制"款的五彩碗后,学术界对扶余地区出土的五彩和青花瓷器的年代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争论也十分激烈.笔者近几年对沿松花江流域的欢迎、六家子、嘎尔奇、达户村出土的五彩和青花瓷器的调查和排比研究,认为扶余地区历年出土的五彩和青花瓷器均为明代中晚期景德镇官、民窑制品.  相似文献   

20.
2014年8至9月,故宫博物院在南大库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发现了古代遗迹,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研究所随即进行了探方发掘与探沟清理工作。在探沟清理过程中,出土大量手工业产品、半成品及原料标本,包括瓷器、人骨器、海螺、玉器等门类。人骨器、海螺、玉器标本均为故宫内首次考古出土,瓷器标本中有一组来自同一个堆积单位,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御窑瓷器,其中康熙朝青花、五彩饮中八仙杯等器类为整理清宫旧藏所新见。探沟揭露的遗迹及出土遗物,为深入认识南大库区域建筑沿革与清代内务府库房管理制度,全面了解清康熙朝御窑瓷器的面貌,补充清代档案对内务府库房残损器件处理办法记录之缺,均具有积极意义。该项目对同类古代遗迹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具有参考价值。本文对本次探沟清理及瓷器标本整理工作的成果进行简要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