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太宗御碑     
《文物世界》1999,(3):16-16
在晋祠的参天古柏之中,掩映着一通稀世国宝碑刻,它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俗称唐碑。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主席在他著名的《沁园春·雪》一词中举到了中国历史上五个著名的封建帝王,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这其中的唐宗,就是指隋朝末年积极参加李渊太原起兵、后来成为彪炳史册一代圣君的唐太宗李世民。无论是在太原起兵反隋前后,还是后来成为一国之君,唐太宗的大半生都与太原有着一种解不开的情结。还在隋朝末年,当李渊作为隋朝之臣出任太原留守时,李世民是他唯一带在身边的儿子。当时,胸怀异志的李渊对李世民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如果撇开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不谈,仅就字面意思而言,即是说,太原是我们真正的祖籍。那…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里难得的一代明君,而他的明,主要就明在善于识人,善于用人。本文阐述的他与十八学士的关系,实在有许多发人深省之处。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御碑     
在晋祠的参天古柏之中,掩映着一通稀世国宝碑刻,它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俗称唐碑。  相似文献   

5.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中国历史上有口皆碑的一代英主。他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至理名言,为后代帝王所汲取和借鉴。他所统治的时代即“贞观之治”,生产发展,国盛民强,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影响的,尤其是在东亚地区更是名副其实的霸主。  相似文献   

6.
史式 《文史天地》2009,(1):32-32,33-36
如果有人要问:历史上有哪些好皇帝?我想:很多人都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他于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年号贞观,据说在这23年之中国家富强,百姓安乐。《旧唐书·太宗本纪》中说:当时“东至于海,南至于岭”,老百姓睡觉不必关大门,行旅外出可以不必带粮食,能够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这23年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7.
唐太宗李世民乃唐朝皇帝,隋炀帝杨广是隋朝君主,且杨广被缢杀时,李世民还是个10多岁的毛头小伙,8年后发动“玄武门之变”,迫唐高祖李渊禅位才做皇帝,他俩能有什么关系?但名的唐太宗“贞观之治”却确有隋炀帝的一份功劳。  相似文献   

8.
一凡 《文史博览》2010,(3):70-70
<正>贞观初年的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很高兴,散朝之后请几个大臣喝酒。都有谁参加了这次宴会记载已经不很清楚,但是门下省的副长官王珪反正是参加了。王珪是前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大臣,玄武门事变后,他也跟魏征一样,接受李世民的招安,成为贞观时代著名的大臣。  相似文献   

9.
一凡 《湖南文史》2010,(3):70-70
贞观初年的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很高兴,散朝之后请几个大臣喝酒。都有谁参加了这次宴会记载已经不很清楚,但是门下省的副长官王琏反正是参加了。王珪是前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大臣,玄武门事变后,他也跟魏征一样,接受李世民的招安,成为贞观时代著名的大臣。  相似文献   

10.
李世民(599-649),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为人聪明英武,胸怀大志。隋大业十三年(617)李渊“为太原留守时,群贼蜂起,江都阻绝,太宗劝举义兵,高祖乃命太宗募兵。旬日问且一万”。建唐后,受封秦王,任尚书令。以后统兵南征北战,完成统一大业。武德九年(626),发动“玄武门之变”,取得皇位,是为唐太宗。他是我国封建王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相似文献   

11.
沈淦 《文史天地》2014,(2):46-49
正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正月,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挥笔写下了类似于遗嘱的《帝范》十二篇,作为对皇太子李治的训诫之辞。在其中的《崇文》篇中,一开始就指出:"夫功成设乐,治定制礼。礼乐之兴,以儒为本。宏风导俗,莫尚于文。"确实,唐太宗不但亲冒矢石,南征北讨,武功赫赫;在文治方面,他也励精图治,开创了千古传诵的"贞观之治"。唐太宗从谏如流,任人唯贤,有一整套治国安邦之策,而尊儒崇文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唐太宗武德九年分封功臣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赵海滨 《史学月刊》2008,(10):125-127
在唐朝前期的政治舞台上,先后有两批功臣集团特别引人注目。第一批是在太原拥立李渊起兵反隋的功臣,这些人后来被称为“太原元谋”或“太原元从”。第二批是追随李世民参加“玄武门之变”直至把李世民送上皇位的功臣。为了区别于太原功臣,根据他们与唐太宗的密切关系,我们把后者统称为“亲信功臣”。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律史上占重要地位。贞观法制对唐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唐太宗结合以往经验形成自己的法律思想对唐朝后期的法律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满星 《文史天地》2013,(12):47-51
重同大唐,是华夏子孙的中国梦。唐太宗李世民执政23年,正如台湾柏杨先生评价的:“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5.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易经》)。唐太宗与尉迟算是历史个案。他们的关系是建立在生死之交上的,各有立场,而又彼此爱护,难为常态。在有关隋唐英雄的传奇故事中,李世民手下的三员勇将秦叔宝、程咬金和尉迟恭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李世民为什么能够把这  相似文献   

16.
正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总共有二十三年,期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治理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历史内涵很多,核心是天下大乱之后迎来的大治。唐太宗即位之前的几年时间里,隋末唐初的社会景象令人闻之悚然。隋末竭泽而渔的政策以及战乱的冲击,导致社会经济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以及世道人心极度黑暗,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但是,在  相似文献   

17.
费佩君 《文史春秋》2002,(10):40-41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当政期间,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呈现出“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今天,当人们称道唐太宗的功绩时,不能不提起他的“贤内助”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以她的贤明大度辅佐唐太宗安邦治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8.
话说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得了腹痛腹泻,一日数次入厕,弄得这位能征惯战的皇帝疲惫不堪,不能上朝处理政事,只能卧在龙床之上呻吟。御医院的御医更是手忙脚乱。根据皇帝的症状,御医辨证为湿热痢疾.什么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等等中医祖师爷《伤寒论》上治痢疾的名方都用上了,不但无效,反而病情一天  相似文献   

19.
高峰 《文史天地》2006,(4):34-37
唐宗宋祖,虽然稍逊风骚,但毕竟是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本文大约应属乐道者之一吧。  相似文献   

20.
咏萍 《中华遗产》2021,(4):66-71
一代英主唐太宗,设计了一个近乎完美的陪葬制度。不过,这个建立在君臣情谊上的理想国,注定昙花一现。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正月某日,唐太宗李世民率左右骑马出宫,匆匆前行。年近半百的皇帝看起来十分悲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