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然 《文史月刊》2012,(Z3):127-128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从需要层级的视角阐释了人的需要与动机机制,本文从心理学的需要与动机的视角,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实现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30年来的汉代民间信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信仰是近年来学术界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但关于汉代民间信仰的研究成果却相对较少,这其中既有史料匮乏的原因,更与理论指导的缺位有关。近30年来文史学界在此领域的研究涉及民间信仰的主要对象、西王母信仰、伏羲女娲信仰、巫信仰、神仙信仰、民间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等问题。以往的研究固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亦存在不足。今后要加强对汉代民间信仰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研究,尤其要深化对地域性神灵及其文化功能的研究,也要合理借鉴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使得我们对汉代民间信仰的研究不仅要知其然,更要在深度分析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3.
在《旅游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采取理论授课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旅游心理学教学改革,力图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在生活工作中熟练地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旅游心理学主要运用心理学原理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规律。它是旅游各  相似文献   

4.
虚拟身份是当代身份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研究网络游戏中所呈现的虚拟身份问题是当代身份研究的必要途径。本文借用符号学的方法,以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游戏为研究案例,从多个角度厘清游戏中玩家人物的身份形成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房艳刚  刘继生 《人文地理》2007,22(4):6-11,54
由于城市的复杂性、系统性和不可逆性,对城市问题的诊断与解决也必须运用系统化、模型化的方法。本文综述了1980年代以来,城市模型研究在基础理论、模型方法、技术和研究内容上新的发展。认为当代城市模型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仍然沿用工业化城市的经济社会规律,研究已经被信息化和全球化所深刻影响的城市;复杂性科学理论的综合性不够;GIS与其它模型的集成度有待提高。未来城市模型的研究应着重关注新的城市变化,综合运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强化以GIS为平台的计算机技术。  相似文献   

6.
苏瑞娟 《神州》2013,(17):135-135
教学要讲究技巧,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安排,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进而成为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心理学科教学则应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创新能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本身就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在心理学教学中探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意义。一、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7.
张育人 《神州》2011,(17):42
当代教育面临着价值的失落与重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人的发展问题核心是生活意义上的问题,教育应不断丰富人的有意义的生活,而其本身也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实践。本文在反思教育价值之所在的基础上探寻教育回归生活的理论基础,也在实践层面思考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指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教育价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张育人 《神州》2011,(8):42-42
当代教育面临着价值的失落与重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人的发展问题核心是生活意义上的问题,教育应不断丰富人的有意义的生活,而其本身也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实践。本文在反思教育价值之所在的基础上探寻教育回归生活的理论基础,也在实践层面思考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指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教育价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特别重视人学,自孔子开探讨人的问题之先河以后,历代哲学家无不关心人的问题。“五·四”时期围绕着“科学”与“人”的关系的争论,更标志着这种讨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经过封建社会专制制度的漫漫长夜之后人的全面觉醒。在这场讨论中,各种人学思想应运而生,其中胡适的人学观点颇具代表性。他从人的本质、地位、价值,人的尊严、平等、独立及人的作用、使命、发展等多方面对“人”作了全面研究,形成了一个较系统的人学理论。这一理论是以对人的自然性的研究为起点,以对人的社会性的探讨为核心,以对人的个体性的揭示为归宿的。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摇篮,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思想,分析了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重要问题,提出了他的人的类本质思想,是建立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知识来源,对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及以人为本的科学观等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攀登》2013,(6):68-72
当前中国社会"信仰缺失"的现状常被归结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然而,究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已不具备在新的时空境遇下满足当代中国人信仰需求的内在品质,还是我们没有发掘理解其真正本质?本文在反思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境遇的基础上,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与特征,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真,并对新时期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专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1922——)在研究以经验自然科学为主的科学发展史中,提出一种关于科学发展的动力学理论。他认为科学的发展从动态角度考察,是通过“范  相似文献   

13.
顾久 《贵阳文史》2010,(6):8-11
重提李端禁.不因为他曾位居高官.不因为他是贵州走出去的历史名人;更绝非是要把他塑造为神坛上一个僵化的偶像。而是希望今天的人们看到这样一种精神理念.感受李端禁的精神境界、他的见识、他的人格。如何把李端菜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让他真实地活在这个时代.把他视作我们身边的一个长者、一个朋友.把他的信仰内化为千千万万普通人的人格力量.是我们重提李端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侯外庐是我国公认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 ,是与其走过的学术道路分不开的。他的学术道路具有开拓性的鲜明特点 ,从中可以领略到他的理论胆识、历史睿智和自强不息、不畏艰辛的“韧”的战斗精神。他走过的学术道路 ,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奠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 2 0— 30年代 ;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具体途径、建设中国特色的历史科学体系的 4 0— 5 0年代 ;坚持真理、不断进取、回顾总结的 70— 80年代。它们始终贯串着一条主线 :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指导 ,在历史研究领域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体系。他在历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科学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中国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认同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十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家把社会认同理论运用于少数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族群认同涉及到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成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族群关系,族群文化适应,族群之间的偏见、歧视和冲突,都与族群认同的发展有关。本文综述西方学者近年来对族群认同、族群认同发展、族群认同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新进展,旨在对我国的民族心理学研究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16.
谭伟林 《攀登》2009,28(1):23-26
分析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是西方分析哲学、经验主义的社会科学以及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产物。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相比,这种新的现象有着自身的特点;《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是分析马克思主义者的最新力作,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发展,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和不足。对于这种新现象及《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一书中存在的理论问题的剖析,有利于我们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  相似文献   

17.
福州地区最普遍的民间信仰是陈靖姑信仰、城隍信仰、泰山信仰、五帝信仰和尚书公信仰等。既为民间信仰,那么它的传播途径也自然在于民间.其中最大规模的是移民的传播。自明代以来.福州不断有大小规模的移民到台湾.福州民间信仰随之迅速传播到台湾。下面说说陈靖姑信仰和城隍信仰在台湾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改革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群众中具有高度一致性,改革后这一局面被打破。这种变化与这两个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土壤密切相关。在今天的信仰建设中要善于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通过科学的途径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已成为当代中国史学界内外所关注的新兴增长点。然而,由于相关的史学理论研究尚未健全,在跨学科研究已逐渐成为一种学术风尚的情况下,学科边界问题并未得到当代社会史学界的足够重视。同样是研究当代中国,相比于社会学等学科,学界有必要坚持其史学本位。在跨越边界去借鉴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之外,更有必要充分认识到本学科的独特价值。通过对《当代中国史研究》所刊载的相关论文的研究,梳理和总结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现有议题与边界,并与社会学等学科作方法论层面上的比较,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认知当前当代社会史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哲学总结和辩证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哲学思想内容极为丰富,集中体现在他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概括。这一概括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角度揭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一、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特色理论的哲学基础 邓小平曾说过:“比较实际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这是他政治观点的公开写照,也是他思维方式的核心所在。他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独辟蹊径地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新思路,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他不仅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为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持和发展,树立了光辉典范。可以说,邓小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统一的,统一于“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 众所周知,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一个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恩格斯说过,我们党有了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的。这个新的科学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