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考古学界对长江中游地区的屈家岭文化与大溪文化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讨论的主要焦点是一些同志认为屈家岭文化是从大溪文化发展来的,也有些同志则认为屈家岭文化不是从大溪文化发展而来,它与大溪文化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还有些同志认为屈家岭文化是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笔者根据已发表的部分有关资料和近几年在长江中游地区工作中所接触到的有关资料,就屈家岭文化与大溪文化关系的讨论中涉及到的某些问题,谈点个人一些不成熟  相似文献   

2.
安乡划城岗遗址地处湘北,是大溪文化分布区内经发掘的重要新石器遗址之一。关于该遗址中一期遗存的文化性质,发掘报告认为属“屈家岭文化早期”,但考古学界一直有争议。近年来,随着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关系问题讨论的深入,论争各派逐渐都把讨论焦点集中到鄂西湘北地区是否存在屈家岭文化遗存,是否有屈家岭文化早期遗存叠压在大溪文化之上的地层关系这二点上,有些同志甚至认为,这二点应是解决两文化关系之争的关键。这样一来,划城岗中一期  相似文献   

3.
鄂西地区大溪文化的去向和屈家岭文化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西地区大溪文化的去向和屈家岭文化的来源沈强华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江汉地区是一个重要的考古文化区。七十年代末以来,这个地区的新石器考古研究蓬勃发展,对一系列重要的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经过多年论争,...  相似文献   

4.
《考古》一九八五年第七期发表了《屈家岭遗址下层及同类遗存文化性质讨论》一文。文章中认为屈家岭遗址下层文化遗存与大溪文化晚期遗存是同类遗存文化性质。前者包括朱家咀和放鹰台、钟祥六合遗址中层墓葬以黑陶为主的遗存。后者包括有湖北松滋桂花树遗址晚期墓葬,公安王家岗遗址第四层墓葬,枝江关庙山遗址第三层,湖南澧县三元宫遗址晚一期,澧县丁家岗遗址T_3晚期墓葬,安乡度家岗遗址墓葬,安乡划城  相似文献   

5.
论大溪文化与其它原始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溪文化是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一支新石器时代文化。据碳14测定的数据,大溪文化距今已有5700至5200年左右的历史。它略晚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早于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而与苏鲁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年代接近。根据目前发现的情况看,大溪文化主要分布在川东鄂西的长江沿岸。分布的大致范围是,西至川东的巫山县,东到湖北的监利,北达荆门的汉水以南,南抵湘北洞  相似文献   

6.
关于石家河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问题,考古学界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认为二者属于继承发展关系,即石家河文化是从屈家岭文化继承发展而来。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天门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大面积发掘,获得了较为丰富的资料,本文拟从这些新的资料出发,对石家河文化早期与屈家岭文化晚期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一些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白九江 《江汉考古》2003,1997(2):46-54
由于鄂西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面貌复杂,对于该地区是否存在屈家岭化长期以来存在激烈的争论。本选取湖北宜昌中堡岛作为典型遗址入手,运用化因素分析法,对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材料进行了分析,区分出大溪、屈家岭、哨棚嘴三种化因素,并进而对三种化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其结论对于该地区相当于屈家岭化时代遗存的辨识和定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考古工作者近年来在河南省一些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文化遗存,引起了中外考古学界广泛的注意。它与在河北武安县发现的磁山文化大体同时,又有很多互相类似的特点,对探讨我国原始社会的文化面貌以及农业、畜牧业的起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关于裴李岗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虽然还不很全面、不够深入,但已有一些同志对此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最近,李友谋同志的《中原新石器早期文化问题探讨》一文  相似文献   

9.
在湖南湘江流域、广东西部、广西东部这一辽阔地域内发现的先秦越人墓所反映出的越族青铜文化,具有许多相同的文化特征和浓厚的地方色彩,这早已受到考古学界的瞩目。然而,对于这些地区越文化的具体族属,过去一直缺乏综合性研究。近来,朱建中同志在《试说湖南先秦文化与西瓯的关系》一文中,把这一广大地区的发现联系起来探讨其族属,颇有见地。不过,他认为包括湖南境内在内的越文化的族属当为古代的西瓯,这一点似还值得进一步讨论。本文认为,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来看,无论是湖南还是广东西部、广西东部的越文化,都是百越之一支——杨越创造的。  相似文献   

10.
屈家岭文化早期向北扩展,占据了豫西南地区,晚期更是影响渗透到豫南、豫中、陕东南等地,甚至波及晋南地区。在这种北渐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渐进性和地域性特征,这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有关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近二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虽然学术界对其中某些文化遗存的归属等问题尚有争议,但对该地区文化发展的大体脉络已取得一定的共识。随着调查和发掘资料的日趋丰富,以及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已有必要对这个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变迁过程作一个系统的考查。本文拟在前入研究的基础上.在对于该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大溪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变迁的状况进行探讨.以期寻出该文化发展变化的一些规律。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一、大溪文化的分期反映的变迁过程目前学术界对大溪文化的分期,有二期说①、…  相似文献   

12.
最近十余年,由于考古事业的发展,长江流域文化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河姆渡文化被誉为七千年前的奇迹.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源地之一。可是,长江流域文化在向文明社会迈步之时,忽然落在黄河流域之后!这是怎么回事?原因在哪里?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经济活动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前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大,其关键在于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分折史前某一文化的经济类型,是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最佳途径。本文试以三峡地区的大溪文化为例,作出粗浅探讨。一、峡区大溪文化的经济活动对某文化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目前主要依赖对其生产工具中的农、渔猎工具进行总量统计并比较,也结合相大的动、植物遗存。迄今为止峡区经正式发掘井已公布资料的遗址有:伍相庙[1]、清水滩[2]、朝天嘴[3]、中堡岛[4]、杨家湾[5]、龚家大沟[6]和大溪[7]等,下文按生产工具和动植物遗存两部分进行分析讨论。(一)…  相似文献   

14.
屈家岭文化是以彩绘蛋壳陶器和彩绘陶纺轮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它自1954年在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发现后,经过三十多年的调查、发掘以及综合研究,它的性质、内涵及范围已逐步澄清。截止目前,属于屈家岭类型的遗址约数十处,主要分布在鄂西和豫西南的半山区丘陵地带的河流沿岸和湖泊周围。已经发掘的有湖北的京山屈家岭、郧县青龙泉、枝江关庙山、京山朱家咀,河南淅川下王冈、淅川黄楝树、浙川下集、镇平赵湾、信阳市  相似文献   

15.
试论屈家岭文化的类型与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前后至约公元前2400年之间,处于江汉地区屈家岭文化的先民们以其聪明的才智、辛勤的劳动和勇敢精神,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远古文化,其影响之深远、足迹之广泛,令后人深思。本文试图从屈家岭文化的类型问题及其与周围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探讨,就正于大家。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湖北湖南在长江三峡两岸,江汉平原西南部,洞庭湖北岸又陆续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大溪文化遗址.经过试掘和正式发掘的有十多处,发表了一批宝贵资料,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展了一些综合性和专题性的研究.如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仰韶文化的关系,大溪文化社会性质,大溪文化分期等.其中对大溪文化分期问题有几种不同意见,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有林向同志的三期说,何介钧同志的四期说,张之恒同志的五期说.这三种分期意见,不仅有粗分与细分之别,而且各期所归纳的遗址,包涵的内容,文化特征也不近同,甚至对大溪文化性质的认识也有差异.本文想以关庙山遗址分期为基础,与其它大溪文化遗址比较研究,来论述大溪文化分期(主要是从陶器方面分期),并分别对以上三种分期发表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作为参加大溪文化分期讨论的一种意见,以求教于同行们.  相似文献   

17.
自从一九五九年大溪文化被首次发现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长江中游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的收获.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大溪文化的面貌和特点已逐渐被人们认识.本文试图在这些收获和认识的基础上,对大溪文化陶器的陶色、陶质、制法、纹饰和器形等主要特点进行一些初步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大汶口文化西来,到达河南东部、中部甚至西部地区;湖北屈家岭文化北渐,到达河南西南部、南部和中部地区。两者在河南交汇,这在中国考古学上是独树一帜的。从地层叠压关系可以看出,它们往往介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反映了这一系列文化的消长、取代和变迁。大坟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深入河南所到之处,对与之相遇的晚期仰韶文化产生较大影响。河南的大坟口文化展示了黄河中下游古代文化的交流,而河南的屈家岭文化则连接了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9.
大溪文化的陶器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质地良好、相当美观,各类陶器究竟是怎样制作和烧成的,笔者正在进行研究。众所周知,黑陶是渗碳所致。然而经过渗碳的陶器不单是黑陶,在红陶当中,有一部分器物外表呈红色,内表却呈黑色或灰色;也有些器物外表的上部呈红色,下部却呈黑色或灰色;还有些器物在红色的外表上有三条或四条距离相近的竖直黑道,这些器物上的黑色部分也是渗碳的结果,只是渗碳  相似文献   

20.
试论大溪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川东、鄂西等地区又发现和发掘了多处大溪文化遗址和含有大溪文化遗存的遗址,出土有丰富的文化遗物。特别是通过对湖北枝江关庙山遗址和四川巫山大溪墓地大规模地发掘,为进一步探讨大溪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形态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笔者通过对关庙山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以及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有关资料,对大溪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形态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