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17年1月,创刊已一年之久的《新青年》杂志在第2卷第5期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月后,第6期旋又推出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由此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2.
张克  黄强 《炎黄春秋》2012,(1):54-57,83
《世纪桥》杂志2010年20期《赵尚志李延禄:冰释前嫌携手抗日》一文,应是报刊上首次披露东北抗日斗争时期两支同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之间发生的骇人听闻的缴械、枪杀事件——即1935年夏,赵尚志带领三军(即后来的抗联三军)一部突然包围李延禄领导的四军三团团部驻地,缴了三  相似文献   

3.
你站在桥上看风 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 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 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 梦。这首题为《断章》的著名诗篇,在中国现代诗坛,真可谓名闻遐迩。其作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卞之琳。 卞之琳是江苏省海门县人。1910年12月8日出生在县城东边20多公里的一个江边小镇──汤家镇上。这是一个乡村知识分子的家庭。他的祖上为了躲避战乱,从江南溧阳迁徙到这里,以开设染坊为业,曾在崇明北沙一带兴旺一时。但是,到了他的父亲卞嘉佑这位落第举子接管家业时,染坊已经日渐衰败。他的父亲又不善于经…  相似文献   

4.
提到抗战英烈,人们肯定会想到张自忠。国民党政府曾在抗战胜利后不久把荣字第一号“荣哀状”发给张自忠的亲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也在1982年4月16日向张自忠的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无疑,张自忠是一位功勋卓著、流芳青史的民族英雄。然而就在张自忠辉煌壮烈的一生中却也有过一段至少是不太光彩的短暂经历,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中接替宋哲元担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一节。张自忠曾经被当时的人们认作是汉奸或有附敌嫌疑,甚至差一点被送上军事法庭。但是自从1940年5月张自忠舍身殉国之后,有关他的“汉奸”或“附敌”之说便陡然声消迹匿。许多  相似文献   

5.
一桩学术公案的真相——评余英时《〈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翟清福耿清珩1954年8、9两月,香港《人生》半月刊第8卷第6、7、8三期连载余英时先生的《郭沫若抄袭钱穆著作考——〈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以下简称《互校记》)。作...  相似文献   

6.
静松 《江淮文史》2013,(4):147-152
提起陈炯明和孙中山,我们自读书始,便留下这样的概念:陈炯明背叛孙中山,背叛了革命,并炮轰总统府,孙中山流亡中山舰。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这桩公案真相到底如何?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流居香港的陈炯明亲拟挽联致悼:"唯英雄能活人杀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战再战,公仇私谊,全凭一寸赤心知!"从中我们或可见一丝端倪。  相似文献   

7.
与文坛无涉     
《江淮文史》2001,(2):16-16
1934年,《人世间》杂志开辟了“作家访问记”专栏,并配合刊出接受采访的作家的肖像。该杂志的编辑写信给鲁迅先生,要求应允前去采访,并以书房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再摄一张鲁迅先生与夫人许广平、儿子周海婴的合影。  相似文献   

8.
文坛三老     
季羡林先生拜年自从季羡林先生住进301医院,我心里就一直惦记着,但也不敢随便打扰。2003年2月,老人成功做了腿部的手术,术后情况非常好,我觉得心里踏实多了。不过后来,一直未得到他出院的消息,眼见都春节了,季先生还一直未回家,就又惴惴不安起来。  相似文献   

9.
文坛杂忆     
1980年11月,人民学出版社将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重印出版后,畅销一时,许多报刊纷纷发表评论章。《艺报》拟请李健吾先生撰。  相似文献   

10.
范吕解仇公案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瑞来 《历史研究》2013,(1):54-67,191
围绕着如何看待同是仁宗朝名臣的范仲淹与吕夷简的关系,在二人过世之后发生的范吕解仇公案,从北宋到南宋,聚讼纷纭。经过今人绵密研究,可以说大抵尘埃落定,然于欧阳修书写范吕解仇的微言大义,似未有明确揭橥。探究范吕结仇与解仇的经纬,以及踌躇年余才写下范仲淹神道碑铭的欧阳修的心曲,进一步分析南宋考据派与义理派对此事的不同认识,可以看出,于事实,无论是范纯仁所坚持的未解仇,还是欧阳修主张的解仇,都是不同认知层面上的事实。摆脱历史上二人是否解仇的纠结,透过宋代历史的大背景来审视范吕解仇公案以及后世展开的争论,由这一公案引出的历史事实如何认定、历史如何阐释的问题,则或具有广泛意义上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1.
残酷的年代和温馨的童年我跟父亲(注:沈从文)虽然生活了很长时间,但是记忆真是奇怪得很,相隔越遥远的岁月,回忆起来倒越显得清晰。我小时候,全家生活在云南,最初是在城里,后来为逃避日军的轰炸就到农村租了一个房子。父亲每个礼拜到昆明城里去上两天课。那一段路父亲先是坐一个小时的火车,然后再骑马走十里地。每次父亲从城里回来,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光,他总是带我们出  相似文献   

12.
正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中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代文坛巨匠,诗人、作家、剧作家韩北屏虽已去世,但他的声音、笑貌犹在,他的丰富文学作品依然为人民提供着精神食粮。出生清贫,弃商从文韩北屏原名韩立,后易名。发表文章时用过露珠、宴冲、欧阳梦等笔名。1914年出生于江都(即扬州),住在仁丰里五巷4号,青少年时期常在扬州、镇江两地度过。但他最钟情于古城扬州,他对故乡的一  相似文献   

13.
《神州民俗》2009,(7):14-14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有两部电影,恐怕是没齿不忘。一部是《城南旧事》,其中的插曲“长城外,故道边,芳草碧连天……”谁都会哼上几句。还有一部是《原乡人》,影片中感人至深的情节,谁都曾挥洒过泪水。  相似文献   

14.
残酷的年代和温馨的童年 我跟父亲(注:沈从文)虽然生活了很长时间,但是记忆真是奇怪得很,相隔越遥远的岁月,回忆起来倒越显得清晰。我小时候,全家生活在云南,最初是在城里,后来为逃避日军的轰炸就到农村租了一个房子。父亲每个礼拜到昆明城里去上两天课。那一段路父亲先是坐一个小时的火车,然后再骑马走十里地。每次父亲从城里回来,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光,  相似文献   

15.
萧军、端木蕻良与骆宾基都是东北很有才气的作家,在30年代因萧红关系互相认识,后来却成为“仇人”,这是为什么? 萧军与端木蕻良曾是萧红的前后丈夫,骆宾基是萧红去世前44天的陪伴者。萧军和骆宾基都认为端木自私、虚伪,端木对两人的看法不详,因为他生前没有写过这方面的文章,认为这是他本人的隐私,无须公布于众。事实究竟如何呢?到了90年代,终于有人去访问端木,但这时端  相似文献   

16.
正"两个凡是"是中国当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一桩公案。除了在政治层面,官方以决议的形式做出结论,认为华国锋推行和迟迟不改正这个"错误方针",严重阻碍了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纠正;注1在事实层面,大量著述也都做了大同小异的历史叙述。关于"两个凡是"的流行说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两个凡是"始于华国锋1976年10月26日的讲话;第二,"两个凡是"有四个"版本",经典的"版本"是1977年的两报一  相似文献   

17.
1983年,在中组部青干局任处长的李志民找到我,说中央大力平反冤假错案,解放一大批干部,这些干部多年关监狱、住牛棚,与世隔绝,对文革中的红卫兵怎么回事不太清楚;他希望我写个东西,介绍红卫兵的起源和发展。我推脱不过答应了,但提出:各行各业都有红卫兵,很乱,我只写学校的红卫兵;红卫兵起源于中学,我对中学红卫兵不了解,只能写大学的红卫兵;其他大学的红卫兵我也不了解,只能写我就读的清华大学的。李志民同意了。  相似文献   

18.
名人信件重沐天光2003年,北京,《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中华读书报》消息:潘家园古旧书市场上出现一批著名文人的手迹,多为胡适、叶圣陶、陈梦家、沈雁冰、郑振铎等人的亲笔书信。其中有1925年郑振铎写给江苏海州人吴鲁星关于《镜花缘》研究的六封信,每封信上都有吴鲁星的印章,夺人眼眸。书商还同时出示了吴鲁星写给《郑振铎文集》编辑委员会的捐赠信,出价共6万元……1958年10月17日,时任国家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率中国文化代表团飞赴莫斯科途中坠机失  相似文献   

19.
女真本是落后的少数民族,建金以后才慢慢进入奴隶社会,文化上相当贫瘠,“与契丹言语不通而无文字,赋敛科发,刻箭为号,事急者三刻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三九《初兴风土》,中华书局1986年版)。然而,“金用武得国,无以异于辽,而一代制作能自树立唐、宋之间,有非辽世所及,以文而不以武也”(脱脱:《金史》卷一二五《文艺传序》,中华书局1975年版),表明后来女真人在文化上的造诣非同寻常。而这皆得益于女真在征辽灭宋的过程中对先进文化的积极吸收。宇文虚中与金初文坛@李禄峰$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蔡…  相似文献   

20.
文坛健将蒋百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百里不仅是著名军事家,而且在文学上颇有建树。聪明绝顶誉为“神童”蒋百里,名方震,晚号澹宁,笔名飞生、余一。浙江海宁人,光绪八年(1882年)农历九月初二出生。祖父蒋光熙(号沐公)是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建“别下斋”藏书楼一座,贮书10万册,刻印《别下斋丛书》、《涉闻梓旧》等多种书籍流传于世。父亲蒋学煦(号壶隐),因生下来缺左臂,沐公不喜欢他,送他到寺庙出家做小沙弥。长大还俗学医,悬壶济世,娶浙江海盐秀才、名医杨笛舟的独生女杨镇和为妻。她是贤妻良母,又通文墨,成为蒋百里的启蒙老师。蒋百里13岁时父亲亡故,与母亲相依为命。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