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晋兵部尚书任景述墓志考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晋故兵部尚书西河任景述墓志,1997年陕西省西安市西郊鱼化寨章浒村出土。1997年10月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志盖为覆斗形,篆书“大晋故西河任公墓志”,3行,行3字,共9字。四刹线刻蔓草及十二生肖纹,盖66×64厘米,志67×65厘米,志石附图,楷书39行,行38字,除空格外,共1383字(见图)。兹将墓志铭原文抄录,并标点于后。  相似文献   

2.
北魏崔宾媛墓志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钧 《收藏家》2012,(6):25-34
概况刻于北魏神龟二年(519年)。传1996年出土于河北元氏县。志石正方形,有盖。志石首题"魏故南赵郡太守李府君夫人崔氏墓志铭"。边长六十七厘米、正书三十三行,行二十二至三十三字不等,计一千零五十七字。  相似文献   

3.
云冈《太和七年造像题志》辨考赵一德《太和七年造像题志》,现在仍较完整地保留在云冈第11窟东壁的上部(图一),距地面有十余米。该志为磨壁石刻,呈长方形,横长约78厘米,竖高约37厘米,刻字24行,行14-16字,字大3×2厘米。此志,以其在云冈石窟榜题...  相似文献   

4.
吴葆勤 《文物》2020,(4):92-96
赫连山、赫连简墓志2014年出土于山西太原,于《文物》2019年第5期刊布发掘简报[1]。据《简报》介绍,两方墓志皆由志盖、志石扣合而成。赫连山墓志盖顶有3行阳刻篆书"唐故赫连君墓志之铭",志石方形,边长57厘米,楷书阴刻,自右向左共22竖行,行22字,计471字(图一)。赫连简墓志盖顶同样有3行阳刻篆书,文作"大唐故赫连君墓志铭",志石方形,边长54厘米,楷书阴刻,自右向左共23竖行,行23字,计482字(图二)。《简报》对两方墓志的释录及断句有可商处,今据拓片予以校补。  相似文献   

5.
任平  宋镇 《文博》2003,(6):62-63,80
《郑术墓志》,2002年于长安县镐京乡沣镐村出土。首题“大周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始州刺史清渊侯郑君墓志”,天和三年(568)葬。志为青石,正方形,盖为1??顶,顶面刻篆书阳文3行12字“大周开府清渊元公郑君墓志”,无边饰。志石每边长52厘米,厚约11厘米,刻文26行,满行30字,楷书。志石左侧又刻4行83字,均系  相似文献   

6.
笔已经论证过中国国家志编纂的理论依据、现实必要性、伟大意义、时机和条件等(见《黑龙江史志》2003年第2期《中国国家志编纂的伟大意义》、第3期《中国国家志编纂的时机与条件》,《广西地方志》2003年第4期《谈中国国家志的编纂》)。这些都属于舆论宣传和学术论证。更重要的是理论付诸实践,学术见诸行动,也就是国家志的编纂运作问题。当然,编纂国家志是国家行  相似文献   

7.
独孤浑贞墓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成仁村南0.5公里,机场跑道紧北的田野里,地面无封土。1993年冬被盗后被北杜公安派出所查获了墓志及部分陶俑。现就墓志介绍如下: 墓志青石质,呈方形。志盖覆斗形,盖顶边长38、斜刹7.5、唇7.6厘米。盖底边长47.5、厚13厘米。志顶、刹、侧、唇均无纹饰。盖顶亦无题铭。志石左侧有二行刻字是志石正面志文的一部分。志石线刻界格,志文阴刻,书体“隶楷”,共23行,行23字。字体俊柔飘逸,书法精灵(图一)。志文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宿迁金港花园建设工地发现一合明代墓志,青石质,志碑与盖皆为正方形,边长55厘米,墓主为陆凤。志盖阴刻楷书4行20字“明致事文林郎怀庆府济源县知县陆大公墓志铭”。志碑楷书31行,满行32字,共计887字,部分漫漶不清难以辨认。现将其录文标点如下,并作考释。  相似文献   

9.
<明故夏阳县主墓志>,1988年出土于西安市陕西省标准化研究所基建工地,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志石并盖一盒两石,青石刻制.志盖近方形,长68、宽66厘米.志盖阴刻篆书"大明夏阳县主圹志铭"3行9字,四周边饰花纹.  相似文献   

10.
正《广西地方志》期刊的应运而生和发展,与地方志事业的发展相伴而行。没有地方志事业的发展,也就没有《广西地方志》;同样,广西地方志事业能有今天的发展成果,也离不开《广西地方志》的反哺。2016年10月,《广西地方志》期刊满35年,出刊200期,我作为1986年《广西地方志》编辑部的老兵(笔名西贝),对期刊走过的道路,体会颇多。1981年9月广西通志馆恢复,由此拉开广西新编地方志书的序幕。1982年,广西已有62个市县建  相似文献   

11.
石刻珍品元暐墓志唐冬冬元墓志,于1928年(阴历六月)在洛阳城北不远的盘龙村东南地出土,盖早失。志石镌刻于北魏武泰元年(528年)三月十六日。高、宽均85厘米,厚18厘米,正书。33行,行33字,无撰书人姓名。志石保存基本完好,现藏开封市博物馆。元墓...  相似文献   

12.
周阿根 《安徽史学》2011,(4):123-125
<正>任景述,后晋兵部尚书,五代时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其墓志1997年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出土,该志葬于后晋天福七年(942),志盖长、宽均64厘米,篆书,志石长67厘米、宽65厘米,楷书,39行,每行38字,计1381字,石藏陕西历史博物馆。1998年,王建荣先生  相似文献   

13.
西安西郊新近出土《隋元世斌墓志》一方,葬于隋大业五年五月二十四日。墓志无盖,志石高31.5、宽31.5厘米。志文无首行题,共九行,行八字,末行七字,楷书,有线刻界格,无撰书人名(图一)。志石原藏西安古旧书店,今藏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  相似文献   

14.
永泰公主墓志1960年9月于唐乾陵东南约三华里之陪葬墓中出土。正方形,体积较大,每边1.14米。志盖周围雕饰忍冬蔓草及十二生肖花纹,颇华丽,中间篆书三行,行三字,曰:"大唐故永泰公主志铭"。志文如次:(句点是抄录时增加的,每行之  相似文献   

15.
1986年4月,孟津县文管会征集到明福王朱常洵圹志一合。该志系1924年被盗出土,出土地点在该县南麻屯乡庙槐村南约500米处。该志长宽各79厘米,厚10厘米。志文楷书21行,满行25字。四边线刻飞龙纹,撰文者为朱常洵之子朱由崧(图一)。盖为盝形,篆  相似文献   

16.
契丹大字《北大王墓志》考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墓志的发现辽代北大王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旗昆都公社的一个辽墓群中。该墓在解放前已被盗掘,墓门打开。1975年冬,当地社员进山劳动时进入墓中,发现仅存的一合墓志,随即送至旗文化馆收藏。墓志青砂岩质。志盖上圆下方,呈圭形。中高94、侧高70、宽61、厚7厘米。正面中央刻篆体汉字"北大王墓志"一行(图一),背面正刻汉字二十一行(图二)。志石长方形,高96、宽62、厚6厘米。上刻契丹大字二十七行(图三)。由于志盖与志石形状不同,志盖背面第六行汉文底部还残存一个契丹大字"(?)",我们推测,志盖是利用一个原来刻有契丹大字的碑打磨后改刻的。  相似文献   

17.
1996年7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征集到唐窦展墓志一合,志出洛阳北郊白马寺镇帽郭村南。志文记载的窦氏世系及窦展从军征讨“安史”叛军的事迹,为研究唐代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一、窦氏志铭的形制和内容墓志由志盖和志石组成。志青石质,方形,边长39、厚8.8厘米。志盖为形,顶中间呈正方形,边长24、盖高7厘米。盖右上角残,竖刻阴文篆书“大唐故窦府君墓志铭”3行9字。志盖四刹饰卷云纹。志文有界格,楷书,20行,满行21字,计374字。现录文如下:唐故右卫兵曹参军摄卫尉寺主簿充军器判官扶风窦府君墓志铭府君讳展,字伯良。其先扶风人也。曾祖讳…  相似文献   

18.
1983年5月,仪征化纤工地发现一方宋代许世京墓志。 墓志为青石质,正方形,边长91厘米,志铭厚8.5厘米,志盖厚5—6厘米不等, 志盖篆“宋故奉议许君墓志铭”9字。(图一)志铭镌刻阴文楷书33行,每行16至33字不等(图二)共计951字,现将全文抄录于下:  相似文献   

19.
隋《李和墓志铭》于1964年在陕西三原县城东北约20公里双盛村东出土.志石呈正方形,每边长86厘米,四边侧面线刻山石,树木和奔跪的野兽.志文楷书,共33行,行34字,原题是“大隋使持节上柱国德广郡开国公李史君之墓志铭.”志盖为覆斗形,额题“大隋上柱国德广肃公李史君之墓志铭”,篆书4行,行4字,四刹线刻花草和对称的青龙纹饰.该墓志于1966年  相似文献   

20.
李致忠 《收藏家》2012,(12):45-48
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09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首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都披露了宋刻《龙川略志》六卷《别志》四卷。此书为宋代苏辙口述,其子苏远(远当为逊之讹)笔录润色而成。框高1.8、宽15.4厘米。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二三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