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彦峰 《丝绸之路》2022,(3):134-138
中国画的核心语言是笔墨,它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国画美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西方绘画的融入,使我们对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新的认识。只有充分了解中国画笔墨的特征和价值,才能对传统中国画笔墨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文章通过阐述中国画笔墨的艺术特点,剖析笔墨语言在中国画创作中的意义和生命力。针对新时代下中国画笔墨传承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关中国画笔墨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为弘扬中国画笔墨精神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邵华 《神州》2012,(28):183-183
从古至今,中国画色彩经历了从“随类赋彩”,“以色貌色”,从有色发展到“无色”形成了中国画色彩独有的设色面貌和色彩系统。随历史的演变,以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情趣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中国画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中,中国画色彩的再回归该走怎样的道路,是当代中国画众多问题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冬霞 《神州》2012,(26):218-218
探究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必须结合当时的历史与文化,只有在纵观近代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当代的中国画;中国画发展也同时受到现代艺术与前卫艺术的冲击,找到中国画与西方现代艺术和前卫艺术结合点成为当下中国画家深思的问题;中国画的发展需要我们努力学习以充实自己,并认真研究和思考新问题,还要在不断探索中寻找中国画未来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4.
易建华 《神州》2012,(17):207-207
笔墨之美是中国画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方式,也是中国画的精髓。"笔墨"不仅仅是作画工具,更是中国画技法的代名词。本文通过分析笔墨在中国画的关系,重点探讨中国画的用笔和用画的技巧,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的品评反映了中国画的审美追求。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与自然万物都是生生不息的,所以传统中国画特别注重生命感的表达,在品评中注重“神”和“气韵”,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神格”和“逸格”为最高品级。  相似文献   

6.
吴岩 《丝绸之路》2011,(14):80-85
透视准确是绘画作品成为艺术品的必要条件。本文从人类透视理论的发展轨迹阐明了绘画透视理论的渊源和概念体系,分析了中国画散点透视理论,并探讨了散点透视理论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丽华 《神州》2011,(6):84-87
当前的中国画(山水画)的出现了种种弊病表象,有些甚至既无中国画传统美学精神也无东方艺术神韵。面对这种时局,阮荣春教授及时提出了用"院体精神"来拯救中国绘画。本文对阮教授的"院体精神"进行了简略分析并作出了主观肯定,我们要在革新与创造中弘扬"院体精神",让中国画(山水画)走出"低谷时期"并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8.
崔师瑜 《神州》2014,(15):51-52
中国画讲究笔墨的韵味,在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一要点,中国画的用笔和墨色的变化是中国画民族性的风格,只有中国画的笔墨纸砚才能描绘出其精神。笔墨对画家的要求也很高,通过画家的生活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情景交融的创造方法与笔墨的追求达到天道合一的笔墨境界。  相似文献   

9.
儿时的我一直生活在城市之中,一直在疑惑为什么中国画会一直钟情于山水相比于西方画注重于写实,中国画则往往注重写意。  相似文献   

10.
工笔重彩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色彩运用上工笔重彩与水墨写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传统工笔重彩在颜色上的运用仅限于中国画颜料,而中国画颜料的表现力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选择更好、更多的颜料成为当代工笔重彩画的一项重要工作。水彩颜料与中国画颜料有着很多相同之处,运用水彩颜料代替中国画颜料进行工笔重彩创作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举措,将对当代工笔重彩画创作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孙少菊 《神州》2013,(3):108-108
中国画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越来越为当今世界所瞩目。把这一文化瑰宝延续传承下去,是历代教育领域应尽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在基础学前美术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中都安排了一定比例的中国画教学,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来说,同样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画在当代的文化角色充满了深厚的意味,它一方面是传统和民族的代表,具有独特的身份标识;另一方面又被深厚的传统所拘囿,容易自恋,难以挣脱藩篱。因此,如果不进行语言的革新和创造,中国画在美术领域的长跑中可能被淘汰。然而,中国画的魅力的确与众不同,它既尊崇传统,又与时俱进。"美在其中"展览的三位画家罗彬、毛宗泽、刘春冰,在传统的笔墨中注入新的语言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创新是当前国画界同仁最为关注的问题。在此我首先表明我的立场,我是站在中国民族化的立场上、站在传统中国画的立场上来谈谈个人的管见。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14,(6):I0009-I0009
深冬里听说中国画学会《中国画学刊》创刊号出来了;初春便收到编辑部寄来的两期新刊。一拿上手,仿佛捧的是一团雪——难得的干净。  相似文献   

15.
对于传统中国画作品来说,不论是从创作还是鉴赏的角度看,大家都早已习惯地形成了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艺术理念。因此,中国画专业人士所俗称的“色彩”,实际上是指作品中墨的固有色——黑色以外的其它颜色。将墨的固有黑色从整个色彩体系中独立出来,不被当作“色彩”看待,显然是不尽符合色彩学原理的,但它却是中国画这一特殊学科本质规律的客观反映。纵观近现代浩如烟海的中国画名家  相似文献   

16.
尹小晨 《神州》2014,(3):217-217
一幅好的中国画,不但应该准确传神的画出对象的特征,而且应该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国画的学习及创作,以立意为先。中国画的立意法则主要体现在造型,线条,色彩几方面。对于中国画的学习,一要对中国优秀传统作品和今人的名作广泛的临摹,二是对自然界生动丰富的形象有广泛的写生,才能使画新意深。  相似文献   

17.
陈婧男 《神州》2011,(12):168-168
绘画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主观思想和审美理想。中国画的形成和发展依附于中国传统的审美体系和文化理念,其中,哲学智慧和艺术情怀的结合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笔墨程式化是中国画艺术的重要原则和艺术经验,它在不同时代面临着或继承、或抛弃、或西化改造的现实纷争,折射着中国画艺术发展的时代困境。本文提出笔墨程式化是中国画艺术的独特遗产,理应审慎对待,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全盘否定,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其进行重新思考,并在笔墨内涵、时代语境和传统文化修养三方面强化研究,吐故纳新,求新图变,以此来推动中国画艺术的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2017新年伊始,"水墨汤湖——湖北当代中国画小品邀请展"在汤湖美术馆开幕。"水墨汤湖"作为美术馆的新年贺岁展,连续三届的展出,都引起了业界的瞩目和热议。在参展的艺术家中,既有年近九十的画坛耆宿,又有在全国美展崭露头角的70后学院派新锐,值此,品读、思考与研究,对繁荣和促进湖北中国画创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中国画中的小品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画幅不大,多为一尺见方,亦称"小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14,(6)
<正>深冬里听说中国画学会《中国画学刊》创刊号出来了;初春便收到编辑部寄来的两期新刊。一拿上手,仿佛捧的是一团雪——难得的干净。这期约稿的议题是:"中国画从中国文化中继承什么?"题目够大。前两期的议题分别是:"当下中国画缺失了什么?"、"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