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玛丽莲·梦露,一位世人皆知的美女。虽已香消玉殒44年,却依然是很多美国人崇拜的偶像。如今,好莱坞再次迫寻梦露所代表的“美”,并把目光锁定4位美女。那么,谁能接梦露的班,成为“当代梦露”呢?  相似文献   

2.
苏斐 《湖南文史》2012,(9):28-29
提起玛丽莲·梦露(1926-1962),风情万种、妖艳迷人、放荡不羁、仪态万方、“唯美主义者”、“香艳之星”、“性感女神”等词语呼之欲出。尽管梦露在36岁风华正茂之时香消玉殒,至今却仍是一个能激起世人兴趣的永恒话题。从无名演员到“世纪性感巨星”,梦露的成功路上,少不了一个不索取的男人。时值梦露逝世50周年之际,特选刊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驻颜之痣     
《山茶》2011,(5):28-28
长期以来,玛丽莲.梦露脸上那样的性感小痔常被视作没料到象征。如今,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开展的研究表明,其中还存在另一种联系。身上长有超过一百颗痣的人,衰老速度可能比其他人慢,表现为皱纹较少,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业更低。  相似文献   

4.
奇香发面饼     
主料:面粉辅料:蒜调料:黄油、孜然、花椒、黑胡椒、芝麻、酵母、泡打粉烹制方法:1.取半斤面粉放入7克泡打粉、少许白糖、黄油、5瓣蒜蓉,取4克酵  相似文献   

5.
晋华 《旅游》2015,(3):110-113
佛经上说,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加工和使用香料的国家,烧香的历史早于西周。而佛香文化以其不朽的品格,独特的魅力,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传统中家家户户都供奉着一只香炉,在礼佛与祭拜祖先时,拈香一炷,藉着缭绕的烟雾,传达心中的那份敬意与追思。地处晋冀咽喉之处的太行水乡古镇娘子关,有着韵味独特的北方风貌和山清水秀的南国景致。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古朴的边塞文化曾使这里手  相似文献   

6.
逸香万里     
继强 《华夏地理》2004,(8):22-23
今天随处可得的香料以前可是世界上最珍惜的宝贝.为了控制欧洲的香料贸易,欧洲各国曾经发生过数次战争,犯下了骇人听闻的暴行.而香料贸易甚至导致了欧洲在东南亚各国的殖民统治.在古埃及,来自亚洲的香料被用于制造保健药和防止尸体腐烂.15世纪末,利润可观的香料贸易吸引欧洲人到非洲、亚洲和美洲掘宝,并由此改变了整个世界.Tagliacozzo教授曾经在印度洋的边缘包括东非、印度、东南亚、中国、日本等地,沿着以前海上的香料贸易线采访了当地的香料贸易者.而本刊编辑艾绍强先生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告诉我们很多关于中国香料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腊鱼香异乡     
离开家乡这些年,除了对亲人的挂牵,最让我想念的恐怕就是故乡那香喷喷的腊鱼了。我的家乡在湖北省石首市的一个小镇上,依堤而居,堤外就是滚滚的长江,长江九曲回肠的一段就从这里经过。这一带也是江汉平原上最肥沃的土地,是真正的鱼米之乡,近邻洪湖就是因为一首《洪湖水,浪打浪》而闻名全国。在我的家乡,每年临近冬至,到处都要干塘,到处都要开湖,把水塘里的鱼全部打捞起来,把湖泊里的成鱼尽可能地打捞起来。一到干塘开湖时节,到处都成了鱼的世界,一年一度的腌鱼就隆重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8.
云岭茶香飘     
《世界》2013,(9):106-113
蒸汽机车一声长鸣,喷出浓烟逶迤穿过茶园和柚木林。让我们告别大吉岭、告别1881年,开启漫长而奇妙的旅程。  相似文献   

9.
万岁 好莱坞     
《世界》2010,(7):20-20
如果有机会走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你最想找到谁的印记?梦露的高跟鞋,成龙的大鼻子,加州州长施瓦辛格12英寸长的太脚印、米老鼠或者怪物史莱克……全长约4公里的星光大道上有2393个各人印记,  相似文献   

10.
邓平模 《西藏人文地理》2006,(2):F0005-F0005
一位妇女在自家楼顶的晒台上劳作,旁边有孩子们在嬉戏玩耍。他们居住的白色藏房是乡城的特色民居,墙体用泥土夯筑而成,一般三层:一层住牲口,二层为厨房、卧室、经堂,三层为晒台和库房。当地人将房子刷成白色,一为崇拜白色,二为美观,还能护墙。刷墙所用颜料是当地的一种白色泥浆,每年春节,老乡们都会重新泼染房子,房子看上去总是新的。认识四郎次仁是在康定的一家小吃店里,当时国庆黄金周刚过,送走了一拨拨的旅行者,溜溜的康定城恢复了它宁静自在的小城本色。四郎次仁坐在我的对面,津津有味地吃着一碗肥肠粉。这位中年男子来自甘孜州乡城县的热打乡,有着黑亮的脸膛、浓密的胡须、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头发和微微发福的肚子……  相似文献   

11.
一粒一香     
<正>不是“一粒香”,不是“每一粒都香”,是“一粒一香”!初见这四个字,是在一次好友聚餐时。欢饮至微醺,一碗碗米饭冒着热气摆至桌前。捧碗起筷,突然看见那青花瓷碗上印着四个精巧的艺术字:一粒一香。怔怔间,惶恐地将饭碗放回摆正。来不及喜悦和赞叹,便有朋友夸张做陶醉状:“刚才喝酒没醉,现在看到饭碗上的这四个字,也真是醉了!”  相似文献   

12.
进入8月,西宁街头的花渐渐稀落起来.早春里给高原人带来春天气息的丁香、榆叶梅和连翘,只剩下一身的绿叶,安慰着高原人对绿色的期盼和挽留之心.杨树、柳树和榆树依然用单调的绿色映衬着灰色的建筑.周末的早晨,卸下劳累走出家门,穿过地下通道来到十字路口,突然,一股淡淡的清甜的香味飘过来,是熟悉的槐花.停下脚步往旁边的树上看,马路边一溜槐树组成的行道树上开满了淡黄色的花.碗口粗的树干上,许多长长的树枝如同一只只手臂伸向了天空和四周,槐树特有的宽阔的树冠上椭圆形的叶子缀满了枝头.绿色的树冠,如同一顶硕大的碧伞,给来往的行人遮风挡雨.在绿色的树叶中,看到不少淡黄色、一串串、一簇簇的蝴蝶一样的花,花朵烂漫妖娆地开满枝头,一挂一挂地压弯小枝,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那柠檬般泛着绿意的淡黄色,使人悦目,心静,乃至忧伤.  相似文献   

13.
对我而言,旅行是一次直逼心灵、发现自我的过程.。暴走的历程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一次,我的目光投向了云之南。周游丽江:柔软的时光 去年十一月的一个夜晚,我终于来到了丽江古城。原来丽江的旅游不存在旺季淡季之分,往往是旺季不旺,淡季不淡。  相似文献   

14.
香书·臭书     
有人说:“书卷之气,心旷神怡。”还有人说:“人生是船,书香是帆。”得出结论:书是香的。于是,我双手托下巴,遐想:一古代才子,手握《诗经》,桌上一壶酒。才子凝视小桥流水,衣襟发带在风中飘逸,一群彩蝶被书的香气吸引,在才子身边翩翩起舞,不肯离去……于是,我也打开书,打开窗户,头发在飘动……不幸的是,一只苍蝇飞了进来。我看看桌子,除了一副眼镜、N本练习册外,没什么东西啊,我翻翻书,闻到一股再熟悉不过的臭味,才知道它是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5.
油浸橄榄香     
《世界》2013,(3):138-145
“爱琴海岸澄净阳光和成腥海风中颤动的橄榄枝”。 “某家意式小酒馆夏夜里闪耀着橄榄油清亮色泽的Carpaccio”。 “还有一位尤喜食橄榄油葡萄醋蘸面包,且因此而鹤发童颜丰肌清骨的老寿星”  相似文献   

16.
满城茉莉香     
谢阮虹 《世界遗产》2014,(10):50-55
<正>冰心先生曾在她的文章《茶的故乡和我故乡的茶》中写道:"我的故乡福建既是茶乡,又是茉莉花茶的故乡。解放前,四川、湖北、广东、台湾虽也产茉莉花茶,它的品种、窨制技术都是从福建传去的,花茶的品种很多,有茉莉、玉兰、珠兰、玫瑰、玳玳等,而我们的家传却是喜欢茉莉花茶,因为茉莉花茶不但具有茶特有的清香,还带有馥郁的茉莉花香。"生于福州的冰心先生,从小便在茉莉花茶的香氛熏陶中,感受着这个城市的文化。悠久的茉莉花种植与茉莉花茶制  相似文献   

17.
祁之羽 《收藏家》2000,(4):30-33
无字的情书人类对爱情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依现在的时尚,一张贺卡,一束鲜花,一枚戒指都可以表达青午男女的爱恋之情。而在“男耕女织”时代的旧中国,一种代表青春少女情感寄托的荷包,它的魅力却常能伴人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年华。提起荷包,即刻会使人想到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村外,小河边,一位妙龄农家姑娘,低头含笑,羞答答地把自己千针万线绣制的荷包送给他的心上人……荷包是无字的情书,是俊男靓女百年结好的信物,  相似文献   

18.
李日 《湖南文史》2010,(7):63-63
清末民初的政坛上,丑闻层出不穷,“日日言自强,不必其果自强也,招权纳贿,丧心病狂也如故;日日言立宪,不必其果立宪也,紊乱行政,隳坏国维也如故。周荣曜纳贿之案未息,而黄庆诰纳贿之消息又被流传;黄庆诰纳贿之言未已,而杨士骧纳贿之消息又被流传;杨士骧纳贿之案方结,而段芝贵纳贿之消息又被流传。以与国休戚之人,而汲汲焉营家私以自封殖,此一滑稽也。”这是革命家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1935年,25岁的当红女明星阮玲玉用毒药和一句“人言可畏”告别人世,27年后,她的美国同行、36岁的玛丽莲·梦露也莫名自杀(亦有政治谋杀论)。梦露生前曾说:“他们觉得冈为你出名了,他们就有权走上来对你说任何话,什么话都有,他们认为这不会伤害你的感情,就好像他们是在和你的衣服说话…样。”  相似文献   

20.
<正>寻找士人之香,实际寻找的是当时以清洁、芳香为身份象征的士人态度,以及形成这种态度的那段盛世辉煌。丁香的传入,像是异域香料进入中国的一个芬芳起点,由此,我们一方面可远溯汉代的士人之风,一方面也可探索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之初,中国人扬帆世界的影迹。随士风而盛行的鸡舌香国外有生物学资料记载:南洋群岛的丁香在公元前266年传入中国,几个世纪以后才被欧洲所知。中国人能比西方世界早几百年认识丁香,与汉朝国力鼎盛、士风盛行密不可分。丁香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