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苏州高新区大墩在抢救性发掘中发现少量遗迹遗物。春秋中晚期竖穴土坑墓4座,均出土原始青瓷器。所出土一件陶鬲具有典型北方陶鬲的特征,应是北方文化因素向这个地区渗透的反映。明清时期墓葬5座,均为夫妻合葬墓,规格均为苏州本地区明清时期墓葬制度之常规。另在大墩遗址南侧严山的北麓,发现有东周以来的遗址堆积,有待今后的考古工作的验证。  相似文献   

2.
岔沟陶鬲与峪道河三足瓮的时代问题张德光(山西省博物馆)一陶鬲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古代炊器,它延续时间很长,变化亦很大,是考古界研究古器物分期断代的一种重要资料。石楼岔沟遗址H1发现的陶鬲,原发掘报告定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在当时是已知发现较早的陶鬲,因而...  相似文献   

3.
山东地区龙山文化晚期的陶鬲,相对国内其他地区来说,出现时间较晚。从目前已经出土的素面陶鬲位置来看,基本上是沿着古代济水的走势发展的,已有研究显示这或许和大规模的族群迁移有关。在山东地区已经出土的陶鬲中,外形呈素面的占绝大部分,具有浓厚的当地文化特色。在龙山文化后续的岳石文化中,几乎看不到素面陶鬲,这也为年代的推算提供了参考。本文首先阐述山东龙山文化,介绍素面陶鬲的来源和背景,而后就其分布情况进行论述,最后以山东德州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陶鬲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湖北广水巷子口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巷子口遗址是随枣走廊东南部一处重要的东周时期遗址。西周初年,周王朝在汉水的江北地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分封,形成许多小方国,汉阳诸姬文化在这里才得以兴起和发展。巷子口遗址出土的鬲、盆、豆等与随州擂鼓墩1号墓、2号墓和庙台子遗址、叶家湾遗址、梅鹤子塆遗址以及枣阳周台遗址所出土的同类器特点相同,陶鬲与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周台遗址和广水黑洞湾春秋早期的陶鬲有一定的继承关系,而与汉水以西的襄樊真武山和其他楚文化遗址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巷子口遗址应是曾国的一处村落遗址。巷子口遗址的发掘,揭示出随枣走廊东周时期曾国的文化面貌,对研究曾国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郴州,是湖南省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上游,南与广东毗邻,东界江西,西邻广西,北达中原。境内溪流密布,丘陵起伏,自古是粤、桂通至中原的必经之地。近几年来,郴州地区文物事业管理处为配合基建工程施工,清理发掘了一批东周时期的墓葬,现将出土有陶鬲的墓葬简报如下。郴州所辖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而本文介绍的这批出土陶鬲的墓葬,仅相对集中于郴州市区内高山背(小地名)方圆约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高山背处在郴州市内的东北部,地势相对较高,郴江水从东向西而流。一、墓葬形制这批随葬陶鬲的墓葬共…  相似文献   

6.
陶鬲的制法与器物的类型学研究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白水下河遗址2005年发掘出土的30余件陶鬲进行细致观察,分析其制法,进而将这批陶鬲进行分型和讨论。从制法细节来看,不同的制法导致了器物形态的具体差异,将制法与形态结合,可以这批陶鬲可分为五型,但难以分式,通过地层出土频率的统计,可以发现这些器物的数量变化体现了一种非单线进化的器物演进过程。这一器物的演进过程反映了技术、人和考古学文化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襄随地区包括汉水中部平原、河谷,南阳盆地南部和随枣走廊,这一带存在相当丰富的两周化遗址,大量的陶鬲在发掘中出土。本作将陶鬲分为六型九段,并探讨其基本特点、演变和化传统。在此基础上,作认为楚化渊源于中原周化。  相似文献   

8.
《文博》2018,(6)
宝鸡郭家崖遗址北区共发现战国时期秦墓葬37座,与以往发掘的秦墓葬相比较,极少见到与其匹配的秦人生前居址,而此次发现的"聚落型"墓地在宝鸡一带秦墓发掘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此次发现的秦墓葬均为屈肢葬式,多为东西向;墓葬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偏洞室墓、直线洞室墓三类;葬具有木质棺椁、生土二层台与棚木搭建的棺室,以及瓮棺葬三类。出土器物包括陶鼎、陶釜、陶罐、陶鬲、陶壶、陶甑、铜带钩、铜镜,还有少数礼器如玉器残块、兵器如铜箭镞及生产工具如铁铲等。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一座秦墓瓮棺葬较为特别,虽然瓮棺器形显现秦文化特征,但同出的一件铲形袋足鬲却是戎式风格,这为最终确定研究该墓地属性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2011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地区文物局、巴里坤县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清理了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沟遗址的6座小型墓葬。6座墓葬均属早期铁器时代,地表有盆状石质封堆,葬制有仰身直肢葬、二次葬、扰乱葬,部分墓葬有马、羊等动物殉牲。本次发掘出土了一批陶、玉石、青铜、铁、金质的容器、工具、装饰品等随葬器物,为研究石人子沟遗址古代墓葬与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
1974年5月16日,陕西省宝鸡县贾村塬上官村生产队农民交给宝鸡市博物馆三件铜器,据告是在该队饲养室后边取土时发现的。宝鸡市博物馆派人多次到出土地点调查,收集到同一处出土的一件完整石磐和一些石磐碎块。在生产队附近和新开渠道两岸发现很多西周及春秋时代的绳纹陶鬲足碎片。看来这个地区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处遗址和墓葬区。附近还屡见汉至宋代的遗物出土(图一)。  相似文献   

11.
梁王城遗址位于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李圩村西,位于京杭大运河东岸,北邻山东省,共计发现西周墓葬71座,兽坑12座,其中马坑10个,牛坑、狗坑各1个。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墓向以东西向为主,有的可能有葬具,有一定数量的腰坑;有21座墓葬出土了典型陶器,随葬品的组合以单鬲或鬲、簋、豆、罐(罍)的组合为主,不见鬲、罐组合或单罐组合,还出土有典型的周式鬲。墓葬的形制与随葬品特征揭示,这批西周墓葬应该是殷遗民墓葬,直接来源为殷墟文化。  相似文献   

12.
邢台西关外遗址是1954年发现的(原称新兵营遗址).在同年与次年的两次调查中,我们会采集到石镰、石铲、蚌锯以及陶鬲足等遗物多件.1957年在曹演庄遗址发掘完毕后,在该遗址的东西两面曾试掘了四条探沟(编号S.S.T 1.2.3.4.面积80平方米),获较完整遗物144件.兹将所获材料报导如下:遗址位于市西关外约半里处,东靠火车站,南距曹演庄遗址一里,中间有一条小河(据县志记载名小黄河)穿过,将遗址分成东西两半,面积约9万余平方米(插图).从试掘情况看,这个遗址的地层西部很单纯,只有一层殷文化,厚2米.东部文化层较厚,最深处3.85米,在殷文化层之上还有一层西周堆积,可惜此层被扰相当严重,出土物也不多.西周层: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较完整的有陶鬲一件,形制基本与邢台曹演庄遗址出土的工式鬲(晚殷)相  相似文献   

13.
1992年10月,迁安县夏官营镇马哨村农民在村南小山子商代遣址西侧取土时,于地下0.5米处发现铜鼎、簋各1件。同时出土还有陶鬲、罍。鬲为夹砂褐陶,方唇,侈口,袋足。通体绳纹;罍为夹砂灰褐陶,折肩,斜直腹,平底。可能是一座小型墓葬的随葬品。现将两件铜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形制最具代表性的陶鬲为切入点,对罗山天湖商代墓葬出土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和墓葬葬俗进行了分析,认为罗山天湖商代墓葬与晚商殷墟类型存在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正是晚商中心文化势力衰落的一个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紧靠长江下游南岸边的江苏丹徒大港镇,该地北临长江,南为丘陵环绕,确是古代人们很适宜的生息之地。这里既有不少的商周时期的湖熟文化遗址。同时在丘陵低山上近来又发现了一些西周墓葬,出土了较多青铜器和陶瓷器。安徽屯溪地处新安江的上游,是皖、浙、赣三省交通要冲,四面低山丘陵环抱,奕棋村在市西5公里新安江的南岸,在50年代末亦发现几座西周墓,同样也出土了不少的青铜器和陶、瓷器。这两地墓葬出土的器物,由于它们同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都有些与中原同时期的器物有相类似之处,但它们又是同处于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在地方文化的影响下,又有其共同的地  相似文献   

16.
马竹山  方向明  陆敏仙  程杰  杨根文 《文物》2012,(6):4-16,1,2,97
戴墓墩遗址位于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遗址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2001年3月,平湖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小范围的发掘,已发现1处良渚文化红烧土堆积和5座良渚文化墓葬,随葬器物有陶器、玉器、石器等。发掘表明,这是一处良渚文化祭坛和墓地的复合遗址,5座墓葬的年代为良渚文化中期。此次发掘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陶器,其中带盖宽把陶杯是良渚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7.
高领袋足鬲是先周时期广泛分布于关中地区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器物。这种器物最早发现于宝鸡斗鸡台,解放以后在关中地区的先周时期遗址与墓葬中普遍都有出土。比较重要的地点有长武碾子坡遗址、刘家墓地以及沣西遗址。因其年代与分布地域,在过去的先周文化探索中,高领袋足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有的学者认为以它为代表的遗存属于先周文化,另一些学者则将其归人姜戎文化。之所以造成这些认识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18.
湖南宁乡炭河里商周古城出土的几件陶鬲不应是西周晚期或战国早期鬲,从地层来说,它们属商末周初地层;从类型来说,与江西九江神墩、湖北圻春毛家咀等商周遗址所出鬲有相似之处,又演变为双堰塘的鬲。而神墩遗址的碳十四年代印证了其自身商晚期的时代,双堰塘遗址的碳十四年代也证实了其自身周初至周中期的年代。楚式鬲虽然总体来说是二里头文化三期以来即受中原文化影响并结合南方鼎的风格而生,而商末周初之时早期楚式鬲有一个从东而西的推进环节。  相似文献   

19.
南京博物院  镇江博物馆 《东南文化》2021,(1):80-87,中插2-中插4
丹阳双眼墩土墩墓现存两座土墩,均为“一墩一墓”形制.两座土墩均遭盗掘,出土遗物不多,其中D2发现器物群(Q1) 一处,出土一组共10件器物,包括印纹硬陶坛、印纹硬陶罐、印纹硬陶瓿、夹砂陶鬲、灰陶盆各1件,原始瓷豆5件.根据墓葬形制以及出土遗物,推测其时代为西周晚期.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文物》1998,(12)
199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陶寺遗址附近的下靳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480座,其中A类墓为长方形小型竖穴墓,出土陶、玉石、骨角器等遗物,以彩陶瓶和镶嵌绿松石的手镯为罕见。下靳墓地A类墓的年代相当于陶寺墓地早期,是继陶寺遗址之后临汾盆地的又一较重要的考古发现。本期刊发了简报。近年来,在成都平原地区多次发现古代城址,本期介绍的温江县鱼凫村遗址即为其中之一。1996年秋,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等单位对该遗址做了较详细的调查和试掘,可以初步将该遗址分为三期,其中城垣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