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刘半农,原名寿彭,后改名复,号半农。1891年5月29日生于江苏江阴。刘半农是个多面手,多才多艺,虽然是以文学家名世,却是职业语言学教授,一个颇有建树的语言学家。刘半农只活了43岁,但在这短短的一生中,却创造了许多人间传奇。《新青年》杂志演"双簧"一个偶然的机会,醉心于通俗小说创作的刘半农在《新青年》杂志上看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大受震动,决定与旧文学决裂,投  相似文献   

2.
刘半农先生小传杨扬刘半农先生本名复,字半农,号阿曲。曲庵。原籍江苏省江阴县,生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5月27日。卒于1934年(民国23年)7月14日。享年44岁。半农的祖父与曾祖父于清同治年间为率众抗击围城清兵而牺牲。祖母寡居,家境困难,靠勤于...  相似文献   

3.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中,鲁迅和 刘半农功勋卓著,前者被誉为旗手,后者被称为闯将。那么,他俩的关系如何?以往一些研究文章,总是赞美鲁迅,贬低半农。事实上,这些文章有矢偏颇,更违背鲁迅意愿。 刘半农与鲁迅相识于1918年,当时刘半  相似文献   

4.
一 1932年5月13日,北平《世界日报》上刊载了一条重大新闻,迅即在文化圈与出版界激起反响.新闻题为“胡适等函请市府取缔翻版书籍”,全文刊出了以胡适为首,刘半农、周作人、冰心、俞平伯等联合署名的一封致市政府公开信,一致要求严厉打击翻版(盗版)书籍的印制与贩卖活动.  相似文献   

5.
3月3日至3月4日,全省地方志信息工作会议在江阴市召开。省志办主任方未艾、副主任牟国义,无锡市志办主任郑晓奇及各市志办分管领导等共50余人参加会议。江阴市史志办、扬州市志办等单位作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6.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不管男女和物的第三人称,都是用"他"来通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著名语言学家、诗人刘半农与周作人在闲谈时,提出创建一个"她"字,来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想法。1920年9月4日,刘半农创作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情诗,将"她"字入诗。该诗初始标题为《情歌》,1923年9月16日刊发于北京《晨报》的《副刊》。  相似文献   

7.
龙飞 《名人传记》2020,(2):66-66
刘半农才华横溢,他的妻子朱惠美丽贤惠。两人的婚姻颇为传奇。少年时代,刘半农随母亲到庵堂进香,遇到母亲的老友朱夫人和她的两个女儿。以后两家常在此见面。朱夫人很喜欢这个五官端正的男孩,想将长女朱惠许配给他。刘半农的母亲也看上了那亭亭玉立的少女。回家后她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丈夫因朱惠大儿子三岁而反对。朱夫人又提出可把次女许配刘家,刘家便同意了这门亲事。不久朱家二女儿患病去世。  相似文献   

8.
台静农与刘半农相识于1925年的秋天。 当时,刘半农结束了长达5年的留欧生活,携妻小回到祖国,重返北京大学,任国文系教授,兼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台静农虽说只是国学门的一名青年学子,但他在国学门“风俗调查会”兼任事务员(亦称管理人)之职,所以与国学门的诸位导师有着较为密切的接触。国学门下设“歌  相似文献   

9.
周作人曾给刘半农写过一封书信,体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作家。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到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这年9月25日,鲁迅郑重地给台静农回了一封信。他回信说:  相似文献   

11.
《媒妁史》     
王怀义 《民俗研究》2003,(3):199-203
如果从1846年英国汤姆斯创建“FOLKLORE”算起,民俗学科已经有156个年头了;在我国,如果从1918年2月12日刘半农在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征集处算起,到今天也有80多年历史了。我国的民俗学在80  相似文献   

12.
朱洪 《百年潮》2006,(12):56-60
鲁迅与刘半农分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和干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一些误会影响了他们的感情,阻碍了进一步交往.了解这些误会是如何一步步发生的,可以反映出这两位文化名人思想和生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3.
1992年在北京,由文化部、广电部、作协和音协等单位,联合主办过一个“刘氏三杰”纪念音乐会,以纪念刘半农的百年诞辰,刘天华、刘北茂的60周年和10周年忌辰。刘氏三兄弟在我国现代文化史,特别是诗歌、音乐史上所做之贡献是令人仰慕与爱戴的。本刊特将刘北茂生前忆其兄刘天华的记录,由刘北茂之子育辉整理后发表。刘天华(1895年2月4日──1932年6月8日),江苏江阴人,我国现代民族音乐事业的开拓者,杰出的民族音乐家。他出身于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其父刘宝珊系清末秀才,但积极倡导新学,曾创立家乡第一所新式学堂,开苏南地区新…  相似文献   

14.
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是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1925年,他的《汉语字音实验录》在法国获奖。本文"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引文中的"他"一作"她",与"伊"同用。"她"字为刘半农首创,后通用、入典。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作家。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到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  相似文献   

16.
张耀杰 《江淮文史》2014,(6):150-156
正2005年,我在台北《传记文学》10月号发表《北京大学与〈新青年〉编辑部》一文。随后,我把该文录入2006年出版的《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以下简称《历史背后》)第一篇。其中得出的结论是:《新青年》第4卷共6号的轮值编辑,依次是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胡适,出版时间为1918年1月至6月。第5卷共6号的轮值编辑,依次是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陶孟和,出版时间为1918年7月至12  相似文献   

17.
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杂志六大主编中的钱玄同和刘半农,共同导演了一出双簧戏:钱玄同假“王敬轩”之名,在《新青年》第四卷第3号上“通信”专栏发表了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对主张新文化的人进行攻击;而刘半农则以《新青年》记者名义,在《新青年》同期的编辑回信部分刊发了长达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对王敬轩所提出的观点逐一加以驳斥。钱刘二人导演的这出双簧戏,引发了新旧两派的激烈论战,震动了五四运动前中国的思想界和文学界。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父亲刘半农刘小惠我现在正坐在一张60多年前摄就的“阖家欢”面前,照片上是我的父亲刘半农和母亲朱惠,中间站立的小孩子,很象个小男孩的就是我。那是去英国以前的纪念照片。50年前,当我们全家大小被父亲的突然逝世震动得天翻地覆和痛不欲生的时候,我就想写一...  相似文献   

19.
朱洪 《纵横》2010,(5):53-56
1916年秋天,中华书局发生财政危机,刘半农辞去编辑,搬到上海铜仁路明厚里一号(今延安中路上海展览馆前),任上海实业学校和中华铁路学校教员。  相似文献   

20.
八十多年前,在我国所有书籍中,都找不到一个“她”字。那时的中文里,出现第三人称代词时,不管男女一律都用“他”字。因此,读者一碰上“他”时,往往产生疑惑———到底是男还是女呢?一眼无法看清,还得联系上下文,作一番推敲。后来,幸亏刘半农先生发明了“她”,一眼就大白了。鲁迅先生曾在《忆刘半农君》中说,“她”和“他”二字是刘半农先生创造的。并称誉这是刘先生“很打了几次大仗”之一。刘半农(1891—1934),名复,江苏江阴人,是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当时,他年纪不满三十,就已在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