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第三世界工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市场的扩大,导致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国家的人均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然而,证据清楚地表明,在第三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城市和乡村以及社会经济组织之间,产生了不平衡的经济增长.在过去的25年中,控制经济资源或政治权力的集团的经济利益增长不平衡导致了相对甚至是绝对的贫穷.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济上不断扩展、融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上不同价值观相互激荡的过程。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经济霸权是其在网络时代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根源。第三世界国家为了复兴本国的经济,不得不融入全球化中,于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对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严重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伦理和文化。  相似文献   

3.
1984年3月5日,李先念乘专机离京,沿着"丝绸之路"上空西行,开始了他自1983年6月担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陪同出访。行前,李先念指出,之所以选择巴基斯坦、约旦、土耳其和尼泊尔这4个第三世界国家作为首访目的地,是因为"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过去有着相似的遭遇,当前又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任务"。中国政府将"大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双边合  相似文献   

4.
随着苏联的解体,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在这种条件下,建立和发展我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关系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如何利用当前对我国十分有利的国际环境,发挥国内经济优势,适应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大气候,积极发展与独联体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具  相似文献   

5.
后冷战时代第三世界的战略性转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冷战终结、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政治格局及国际关系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极化趋势下第三世界的战略地位如何,命运、出路何在?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了第三世界概念的"过时论"、"消失论",国内部分人士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前途亦感忧心忡仲。不可否认,冷战结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第三世界的总体地位,而且由于世界呈不均衡发展、演进态势,整体而言第三世界比发达国家在发展问题上面临更多的难题。但是,冷战结束后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更给第三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这一战略位移走势,本文从第三世界历史底蕴的积淀到现实机缘的再现…  相似文献   

6.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4,(4):F0002-F0002
正1974年4月6日,邓小平率中国代表团赴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周恩来总理到北京机场,和几千名群众一起,专程为前往纽约参加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举行盛大的欢送仪式。4月10日,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全面阐述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以及我国的对外政策。指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赞同和支持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改变目前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的主张和合理的改革建议。强调: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国际角色定位的转变、美苏冷战的展开、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国际社会对人权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国际转向,促使美国的种族问题日趋国际化。为了维护国家形象和"世界领袖"地位,并努力把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到资本主义阵营一边,美国政府不得不重视保障黑人权利。在布朗案等系列黑人民权诉讼案中,司法部代表美国政府以"法庭之友"身份提交书面陈述,从美国外交和国家利益的角度要求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在布朗案中,最高法院在多个方面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从而最终作出了推翻"隔离但平等"原则的判决。美国充分利用这一判决结果和有利的国际舆论,改善国家形象,提升国家声誉。美国政府对布朗案判决的政治利用取得了一定效果,而国际舆论也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的黑人民权改革。  相似文献   

8.
在尼克松执政时期,环境成为美国外交的主要议题之一.尼克松政府通过北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国际组织,围绕环境监管、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主题进行外交活动.尼克松的环境外交体现出其先行一步的外交构想和具体的环境行动.美国的环境外交因先于其他国家而取得了国际环境领域的有利地位,并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初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达到一个高潮.不过,尼克松的环境外交更多地着眼于美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形势和现实利益,与第三世界为实现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环境主张形成了明显的对照.  相似文献   

9.
臭氧层损耗问题与国际社会的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社会对臭氧层损耗问题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但在如何建立有效的臭氧层保护机制问题上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发达国家内部特别是美欧之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分歧。这些分歧从根本上反映了国际经济竞争与国际环境合作需求之间的冲突。臭氧层保护机制的建立是科技界与决策者密切合作的结果 ,同时也是各国妥协和合作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领导中国人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不信邪,不怕压,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争取和平,发展国内建设.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邓小平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及时提出以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际和平环境更多地吸收对我们有利的东西,集中精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90年代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积极推动国际政治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适时同各大国建立各种类型伙伴关系,从战略高度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实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把对外开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并高度重视在新世纪国际关系中软国力的竞争,使中国居于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 ,国际学术界关于冷战历史的研究一直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重点 ,而亚洲及第三世界则往往被当做边缘因素来处理。西方学者对中国在冷战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则更像是雾里看花 ,常常不得要领。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 ,中国在冷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身就不易定义。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比 ,中国的力量有着明显差距 ;而仅仅把中国归类为第三世界国家或是美苏争夺的对象也有不妥 ,因为中国的重要性大大超过了一般第三世界国家 ,而且从本质上看 ,在阵营选择上又未受美苏斗争的太多影响。在朝鲜战争、台海危机、越南战争这些冷战中不多的“…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方之间陷入冷战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开始对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实施封锁禁运,东西方经济联系被人为地割裂开来。为了打破美国的封锁禁运,促进东西方经济合作,在苏联政府的支持下,由东西方国家的一些民间组织和进步人士发起,于1952年4月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经济会议。新中国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上极大地拓展了对西方国家的贸易渠道。  相似文献   

13.
正从一种宏观的历史角度来看,西方殖民帝国的崩溃和非西方国家的崛起,是20世纪国际舞台上最引人瞩目的大事之一,对随后的国际格局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国际政治中存在的很多现实问题,可以追溯至非殖民化时期的东西方关系以及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所扮演的角色。自20世纪初伊始,美国关于殖民主义问题的基本设想,尤其是针对原欧洲殖民地非殖民化的政策变化,及其对后殖民时代美国与第三世界关系所产生的影响,都成为美国外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新独立的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  相似文献   

14.
顾伊  陈淳 《文物世界》2001,(1):18-24
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会面临如何妥善保护本国历史遗迹和物的严峻问题。而世界各国在处理发展和保护这对矛盾时,都有根据自己的国情而采取的一些成功经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国也开始对自己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调节,与国际接轨,以适应日益频繁和密切的国际交流。而他国的各种成功经验也为我国所重视并加以科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战后以来第三世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归纳总结了西方城市化主要理论,并用第三世界的发展过程加以检验。研究表明,由于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差异,第三世界城市化过程不能从西方城市化理论中得到解释。文章还对进一步开展第三世界城市化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旅游科学》2008,22(2):20-26
本文以目前东北亚区域的国际旅游交流的实际层面和所处水平为焦点,在分析其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同时,探讨未来在这一区域有关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国际旅游合作的模式。本文还就如何振兴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圈和构筑东北亚区域六国旅游合作框架进行初步的论证,并对其将来所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城市是工业化的产物,第三世界城市的兴起应当被看作是殖民扩散的影响,而不是当地城镇自然发展的产物.本世纪初,除西欧和北美以外也存在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可它们主要是与西方殖民主义缕连的港口和矿业中心.它们在各国形成一种双重经济的上层,这种经济是外加进来的经济,仅仅和以乡村为基础的传统农业体系有着微弱的联系.其结果是非洲、南亚、东亚的城市人口百分比低.尽管第三世界的城市增长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但其增长速度要比西方国家快得多.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大量移动是主要原因,而工业发展随之而来的就业机会则是  相似文献   

18.
刘晓玲 《攀登》2013,(5):65-69
金融危机之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并不乐观,无论是缓慢的复苏现状还是不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都需要各国坚守全球合作这一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然而,长久存在的南北矛盾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合作侵害主权的担忧使得合作的深入蒙上了阴影。面对此种困境,世界各国特别是北方国家需要保持公平互利的心态参与国际经济,发展中国家要意识到经济的增长必须以经济主权的合理让渡为代价,更重要的是,为了对抗发达国家的强势,只有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实现“南南合作”,才能早日实现公平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个地区内若干国家通过条约组成集团,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不同程度的紧密结合,国际上称之为“走向一体化”。作为国际现象,这种一体化趋向是战后历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在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中,这种国家集团也是联合反霸的一种形式和力量。目前,以欧洲共同体为表现形式的西欧联合,已是无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20.
张杨 《世界历史》2012,(4):69-78,159,160
20世纪60年代,随着冷战扩展到整个第三世界,美国更加关注亚非拉国家第二、三代青年领袖的重要作用。肯尼迪执政时期,美国政府着手整合各部门各自推行的争取第三世界青年领袖的项目,并最终完成了"青年领袖项目"的政策规划和机构建制。同美国心理战的总体战略目标一致,"青年领袖项目"亦致力于赢得目标群体,使其选择亲美反共的道路,并影响其所在国家的政治走向。尽管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青年领袖项目"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并未见明显成效,但美国对第三世界青年进行的意识形态输出和文化灌输活动,最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道路选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