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占彪 《攀登》2005,24(12):134-136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党今后的重要战略任务。我国社会长期处于二元结构甚至三元结构的现实,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居于基础地位的乡镇工作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成体和平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和谐乡镇建设显得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孙延永 《攀登》2005,24(Z1):114-116
城乡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对统筹海西州城乡协调发展进,而构建和谐海西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董军 《沧桑》2010,(5):60-61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其重点就是调动占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积极性,只有在农村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的协调发展的首要条件在于让农民成为治理农村社会的主人,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与乡村社会治理也就成了一对需要深入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梁代生 《攀登》2005,24(Z1):59-61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青海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更是促进民族地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积极探讨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枉会的特殊性,有利于我们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探索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之本,是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广大公众安居乐业的战略问题.面对西部地区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效促进劳动力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孙延永 《攀登》2005,24(12):114-116
城乡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对统筹海西州城乡协调发展进而构建和谐海西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卢翎平 《神州》2013,(16):44-44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时先导。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然而,本文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围绕乡镇文化站建设,对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及其构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伟 《攀登》2005,24(3):20-23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其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特征,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努力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政治保障、精神支撑和社会条件,促进“三个明”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梁代生 《攀登》2005,24(12):59-61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青海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更是促进民族地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积极探讨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性,有利于我们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探索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韩海珍 《攀登》2008,27(6):92-9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之本,是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广大公众安居乐业的战略问题。面对西部地区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效促进劳动力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连云春 《神州》2013,(12):161-161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的群团组织,是维护劳动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政治团体,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工会组织应着重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激发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带领广大职工群众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前列。一、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党  相似文献   

12.
肖长东 《攀登》2005,24(Z1):83-85
统筹城乡发展是加快农牧区全面小康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决策,也是城乡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的前提.青海省作为一个农牧结合的省份,贫困基数大,发展不全面,城乡差别明显,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为指导,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实现青海城市、农村、牧区的共同发展,是当前构建青海和谐社会过程中需重点研完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蒋小鹏 《攀登》2005,24(Z1):130-131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企业,和谐企业离不开和谐社会.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油田企业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首先必须使自身成为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14.
张洪勋 《沧桑》2008,(3):83-84
本文从法治层面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进行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各种社会关系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法治为基础。社会主义和谐法治的基本价值是公平正义;和谐法治的基本内容应以权利为本位;和谐法治的实现机制——立法、执法和司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一地社会要素的分析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提出二轮志书社会部类篇目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参与区县志的实践,介绍社会部类的篇目设计及其各卷的编写要点.特别阐述了街道与社区的区别和目前社区的存在实际、提出区县级志书不宜设社区卷,应设街道(乡镇)卷,立足街道(乡镇)角度记述社区概况、社区事务及其管理.  相似文献   

16.
张秀英 《攀登》2005,24(2):53-55
乡镇负债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隐患。导致乡镇负债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固家所采取的一系列不合理的宏观政策是导致乡镇负债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化解乡镇负债,必须对一些宏观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特别是要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17.
刘金燕 《神州》2014,(18):242-242
大学生群体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即将步入社会,成为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因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犯罪是社会关系失调的表现,未成年人犯罪不仅意味着个人与社会的严重冲突,而且更意味着社会化、文明化的挫败。在我国急速转型的社会当中,大学生的行为呈现诸多问题,这一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思想和行为异化正在危及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巨大隐患。  相似文献   

18.
曾秀艳 《神州》2012,(21):140
基层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喜平  李成明 《攀登》2007,26(6):149-152
因社会结构不合理而产生的城乡差别、贫富分化、"三农"问题等一系列"社会病"开始显现,社会立法的缺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瓶颈。完善社会法,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是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北京市2001年和2012年16个区县教育医疗设施供需关系及二者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①教育设施"供不应需",供需差距增大;协调发展等级总体较低且有下降趋势;协调发展水平由"东高西低"向"南高北低"格局演变,空间差异增大。②医疗设施"供不应需",供需差距缩小;供需协调发展等级较低但有上升趋势,空间格局由"中心集聚"向"南高北低"演变,空间差异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