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冯小琦 《收藏家》2000,(9):20-25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有着友好交往的历史。一、中日文化交流与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自秦汉以来,中口两国就有着频繁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国先进的物质文化——建筑、雕塑、漆器、织锦、陶瓷、服饰、绘画、书法等以及制造技术陆续传播到日本。唐代是我国陶瓷进一步发展时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瓷器品种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2.
葛华 《收藏家》2006,(8):55-57
地处东亚地区的中、朝、日三国,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相互交往,促进了各自的文明发展。三个国家的陶瓷艺术在着釉、装饰、造型、烧制技法等诸多方面,相互影响、不断融通,从而形成了这一地域内陶瓷艺术有别于世界其他地域的特有风貌。日本陶瓷工艺起源于具有神秘审美意识的绳纹土器,它是日本最早的土著文化。到弥生时代,由于中国文化的冲击,日本社会进入文明时期,弥生土器间接地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造型纹饰趋向于精练简洁,表明日本民族审美意识的变化。进入古坟时代,在朝鲜半岛新技术影响下产生的须惠器使日本告别了露天烧陶的历史,其烧…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传世品中有不少高品质的中国烧制的“天目”(黑釉茶盏)?,可谓世界级的宝藏。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所藏国宝油滴天目即为代表作之一,是南宋时期建窑的产品。除了这类建窑产品,金代华北地区制作的油滴天目在日本也有传世品。本文就此两类油滴天目的区别、传入及被接纳与使用的情况等进行考证,以阐明油滴天目在日本历史上的意义及其具体面貌。引言日本传世品中有不少高品质的中国烧制的“天目”(黑釉茶盏),是世界级的宝藏。其中,被指定为国宝的天目茶碗最具代表性,例如分别藏于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藤田美术馆、大德寺龙光院的3件曜变天目,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所藏国宝油滴天目以及相国寺所藏国宝玳玻天目(玳瑁釉天目)等。  相似文献   

4.
崔鹏 《文物世界》2009,(6):74-76
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景德镇自古以来以陶瓷工艺著称,通过精美的陶瓷艺术,卓越的制瓷工艺,千年积淀,最终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确立了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瓷都”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5.
张驰 《文博》2004,(1):55-59
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先辈已经生产和使用陶器。经过漫长的积累,到了商周时代,陶器的烧制技艺有了显著提高,并创制出覆以高温釉层的原始青瓷。到了东汉末期,浙江上虞小仙坛地区烧制出真正的瓷器,于是中国制瓷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崇尚素  相似文献   

6.
正明清两代近600年的时间,中国江西景德镇之所以被称为世界陶瓷的生产中心,享有"瓷都"的美名,就在于烧制青花瓷器的成功。元代中晚期,全国多个地区相继烧制出了青花瓷,但只有景德镇烧制的最为成功,并从此改变了陶瓷发展的历史。究其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改变了瓷土的配方。在原来的成份单一瓷土中,  相似文献   

7.
唐朝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中国和日本两国的文化就有密切的联系,两国人民互相往来,两国文化互相交流,对中日两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有两千多年友好关系的历史,文化与经济的交往,十分频繁。自古以来,两国之间给予对方的影响,也十分深远。中国古代文化曾大量移植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新的思想文化潮流也相继传播到中国。很多风俗习惯及文化传统一脉相通,源远流长。因此中日两国及两国人民之间,都怀有深厚的情谊,中日两国  相似文献   

9.
徐海生 《南方文物》2000,(4):109-110,126
“中国陶瓷自古以来一直是世界最高水平的杰作,全世界的都企求它,各国的窑都曾竞相进行仿制。”(日本出光美术馆馆长1989年5月在中国故宫博物院与日本出光美术馆联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陶瓷之路”展览上的讲话)。中国陶瓷器的生产,源远流长,对世界陶瓷的生产起着深远的影响,为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残酷的斗争、生死的抉择无情地烛照了一切人的灵魂。在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忠贞奸佞、人妖正邪,泾清渭浊,了了分明。抗战时期,文艺界口诛笔伐、声讨逆贼的活动,即是一例。 日军侵占北平后,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和文化侵略,鼓吹“中日两国的文化提携”。1938年2月9日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社在北平召开所谓  相似文献   

11.
CHINA是“中国”的英名,CHINA的“C”小写的时候意思就是“陶瓷”。世界上很多国家把中国称为“瓷国”,而江苏陶瓷在我国陶瓷大家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常说的中国陶瓷有两都:“瓷都”是江西景德镇,“陶都”则是咱们江苏宜兴。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16,(9)
正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中国古代陶瓷精品。该馆位于著名的上野公园附近,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馆,也是日本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除了日本文物,还有上万件之多的中国文物,不仅数量多,而且不少被列为日本国宝,重要文化财产。时代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到清代的瓷器字画,无所不有。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笔者曾多次参观访问东京国立博  相似文献   

13.
隋洁 《黑龙江史志》2013,(21):169-170
当同样面临拯救民族危机的课题时,近代中国和日本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是什么因素导致一衣带水的邻邦产生如此大的差异?本文拟从传统文化的差异、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以及近代的教育差异三个方面入手,以《海国图志》在两国的不同境遇为例,探讨两国走向近代化的进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稻盛和夫是当代日本杰出的企业家,是面向21世纪日本经营思想的传道士。稻盛的青少年时代,经历了多重磨难与曲折,他以顽强不屈的毅力向多解的命运挑战,终于走出了一条令世人钦羡的人生坦途,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1955年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后入京都松风工业公司,从事新型陶瓷开发的技术工作,因研制镁橄榄石陶瓷和自行设计专门烧制特殊陶瓷的电热窑成功而绽露才华;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先后任董事兼技术部长、总经理、董事长;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任理事长,并设立“京都奖”;同年创立第二电讯电…  相似文献   

15.
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东亚大陆居民大批移居日本列岛。日本史书称他们为“归化人”。这些大陆移民在与土著居民共同劳动与拓植中,不仅广泛传播了中国文化,而且推动了古代日本民族崇外文化心态的产生。正是在这种崇外文化心态的支配下,日本民族大量移植中国文化,形成了多元复合的文化结构,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国际化是我们所处时代的重要趋势,直接影响与制约着世界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程。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文化立国”以来,日本的国际化之旅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和民族的文化演进轨迹与日本的国际定位遂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旨在通过民族文化价值观适应超国家的世界文化体系过程中的作用的剖析,力求从客观的立场上提出对日本文化现实的某些认识,并且努力使这认识接近这一文化的某些本质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风俗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日本的很多习俗,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两国的文化又都展现了各自的独特性。可以说,中日两国风俗文化既异常紧密,又个性鲜明。本文通过对莱菔的寻根溯源,并辅以中日两国与萝卜为主题的相关文物鉴赏,实现探寻中日莱菔文化即萝卜文化的初衷。  相似文献   

18.
建窑是宋代著名黑釉瓷窑之一,遗址在今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池墩村。它是应宋代“建茶”(龙凤团茶)的风行而兴起的以烧造茶盏为业的瓷窑。它烧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结晶釉,纹如兔毫,称为“兔毫盏”。 二十世纪初,建窑遗址出土的兔毫茶盏东传日本,在陶瓷学界激起了“天目茶碗”的研究热潮。其结果,在日本的陶瓷研究大系中,建立了一个以宋代建窑为主,包括同时代中国、朝鲜、日本其它瓷窑生产的黑釉瓷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天目’。 . 晚清以来,建窑遗址出土了底足刻有“供御”,“进(王戋)”字样的兔毫盏实物,说明宋代建窑曾经烧制过供宫廷御用的茶盏,这是建窑史上一件前所未闻的大事。其后,随着人们对这一著名瓷窑的实物遗存有了更多的了解,提出了一系列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其中  相似文献   

19.
周任静 《神州》2012,(29):36-36
《菊与刀》是美国著名女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利用文化人类学的原理,通过她自己的“文化模式”思维理论成功解读了日本文化形态之作品,其成就成为各国研究日本文化的经典。“菊”与“刀”这两个原本毫无关系的物体,因为日本走到了一起,它不仅仅代表了日本民族中矛盾的民族性格,更是日本民族刚柔并进文化模式的缩影。本文以《菊与刀》这本书为背景,通过文化人类学视角来研究“刚柔并进”的日本文化模式,并论及研究背后带来的重要意义,以及为以后研究所引发更多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任何成功的企业家都有独到的经营策略。稻盛和夫在经营中多次出奇制胜,就因为他采取了“平衡的”经营策略。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平衡的经营”的作用以及这种策略和日本民族性格的关系。通过比较日本人“平衡的资质”和中国人的“中庸之道”,本文还为分析中日两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