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明弘治年间朝廷在赣州设立南赣巡抚加强对南岭山区的动乱治理。南赣巡抚下辖跨越四个布政司的广阔巡抚辖区,看起来辖区广阔,职权却为中央限制,施政常受阻碍。嘉靖末年,南赣巡抚为加强动乱治理与拓展施政空间,提议在邻省广东设立新县划入江西赣州府,此举立刻引起广东官员集体反对。虔粤双方此后围绕平远设县事宜展开争夺。以该次设县争端为中心,通过梳理南赣巡抚在明代中后期为了打破施政困局的种种努力,讨论明代中晚期南赣巡抚的巡抚辖区以及职权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2.
明代兵备道是安定地方的重要军事层级。嘉靖四十一年,为应对岭东惠潮地区“矿贼”的跨省流窜及倭寇侵扰,南赣巡抚奏请置伸威道驻于赣州府平远县。后因地方形势变化,平远县改隶潮州府,广东巡抚重置,伸威道由“两属”于虔粤二抚转为专属广东巡抚,其管辖区域维持在惠潮二府以内而不再跨省,驻地也从平远县迁至惠州府城。粤东地方安定之后,出于统一惠潮地区兵备道事权的考虑,伸威道于万历五年被裁革。伸威道作为岭东诸兵备道的一支,由广东按察司佐官整饬兵备,却又同受南赣巡抚与广东巡抚节制,其统属、职责、辖区、驻所的变动运作是明中后期两属辖区兵备道的代表,伸威道的废设与分化调整也体现了明中后期广东惠潮区域地方复杂军事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由于赣闽粤湘四省交界的赣南地区历来盗寇频发,明代弘治八年设置南赣巡抚,在此背景下,赣南乡村修筑了大量仿县城形制的"土城"以防守自卫。这些"土城"主要分布于粤赣交通路线上的赣江上游章江一带,其在修建与命名上需官方认可或批准,并逐渐成为集军事防御、生活居住、信仰祭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似城聚落"。当地宗族"聚族自保"与"聚族而居",族群"保""居"与"土城"建置成为这一地域乡邑空间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我们这里说的宁都地区,指江西省的宁都、瑞金、石城三县,间或联系到左右“邻居”。关涉的时间,定为明清时期,主要是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换言之,所论历史事件的时空范围与南赣巡抚特区一致,是我对“南赣特区”研究的继续。明朝设立南赣巡抚,划出偌大的一个特区,最直接的动因是社会剧烈动荡,盗寇严重。为什么南赣特区多盗?致盗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要认清南赣特区的这个老大难社会问题,必须深入考察最基层的社会经济关系。南赣特区的地域很大,其内部还有地区差异,本专论宁都、瑞金、石城三县,因为它们有较多的共性,清代曾把它们划为一个行政区——宁都直隶州。考察这个地区的佃农抗租活动,能够具体揭示“客家基地”的基层社会动向,而这正是“客家”这个大课题中的紧要部分。在客家研究园地里,前辈学罗香林将宁都、瑞金、石城三县列为“非纯客住县”(见《客家源流考》第四节);而现在的一些客家论中已将它们升级为“纯客县”。本不对宁都等县是否“纯客县”问题进行讨论,只探索这里社会演进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5.
以府署衙门方位而名的街道 府东街 明洪武年间太原府署建于新寺街(即原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至省级机关幼儿园一带),府衙之东这段街道便命名为“府东街”。 明宣宗临位后,便设“巡抚”一职。山西省巡抚部院便建在太原府衙之东的府东街东段北侧(即现省政府所在地),因巡抚部院简称“抚院”,巡抚署亦称“院署”,府东街位于院署之西,遂更名为“院西街”。 辛亥革命后,山西军政府“都督署”设在巡抚衙门,于是“院西街”又改名为“都督府西街”,都督府以东,即当年的龙王庙街、道门前街合并,统称为都督府东街。  相似文献   

6.
明代的应天巡抚,直接渊源自洪熙元年设于南直、浙江二省的巡抚。至宣德五年初设时,其辖区应为南直隶应天等十一府州,而非以往学界认为的仅辖苏州、松江、常州三府。正统间,因浙江巡抚的废置,加之出于综合督理太湖流域税粮、水利事务的需要,其辖区遂长期扩展至浙西杭州、嘉兴、湖州三府,统十四府州之地。湖广承天府在嘉靖十四年后一直属湖广巡抚辖区,从未隶应天巡抚管辖。学界所习称的嘉靖十四年至隆庆初应天巡抚一度辖有承天府这一“飞地”的说法,并不足以凭信。这一观点的产生,源于研究者受到了现行《明世宗实录》中相关记载的误导。  相似文献   

7.
正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南京兵部尚书、两广总督兼巡抚等职。王守仁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弟子极众,影响深远,在诗坛上也自成一家气象,以道德文章名高千古,更以其卓越的军事奇才震古烁今。《明史·王守仁列传》称:"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相似文献   

8.
(一) 清代沿袭明代的政区建制,但较之明代发展的更为完备。清代定地方政区为省、道、府、县四级行政机构;省、府、县为发展完备的地方行政建制,道为发展尚不完备的行政建制。清代,省的行政长官为总督和巡抚,领布政、按察二使;其驻地为一省首府(即省会)。总督一般辖两省,也有辖一省或三省者;有的省设总督兼巡抚,有的省只设巡抚,不再设总督管辖。省一般辖三四道,个别亦有辖六七道者;道设道员,通称道台。道一般辖两三府或直隶州、厅,亦有一府设一道者;府设知府,州设知州,厅设同知。府一般辖七八县,亦有多  相似文献   

9.
明中后期,南岭因其特殊地形与区位成为盗贼汇聚之区。为治理该地,明廷采取了诸多措施,添设新县即为其中重要一项。南岭东部与中西部的设县行动颇多不同。东部的南赣自正德年间起先后添设十数县,而中西部的湖广南部山地,迟至崇祯末才有嘉禾、新田二县之设。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南赣、湖广两地巡抚治理效果的不同。设县作为重要的地方治理活动,不只代表着基层政区的变动,更与巡抚等高层职官的设置、调整和治理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唐中叶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闽粤赣三省交界地(以下简称交界地)的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一开发从赣南方面(明清两代包括赣州府、南安府及清代乾隆年间从赣州府分出的宁都直隶州)汉时已设县而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赣县、于都及其隶属地兴国、宁都、石城等县开始,沿闽西  相似文献   

11.
<正>清代历任福州府知府,同治十年版《福建通志》卷百之八《国朝职官·福州府》,只记到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史渭纶。此后地方史志多以此为依据,但对其后的福州府知府名单,均未作系统收集整理。现结合有关史料,对道光二十八年后福州府知府名单逐一考证疏理。一、庄受祺,道光二十八年十一月至二十九年十月(署)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闽浙总督刘韵珂、福建巡抚徐继畲《奏报委令史渭纶  相似文献   

12.
清初,康熙帝一改顺治朝对书院的压抑态度,实行劝学、重科举的政策,鼓励各省、府、州、县兴办书院。各地方官员为了兴教劝俗,培养人才,奠定本地科举基础,都积极捐资办学。因此,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两广总督赵宏灿、即将调任浙江福建总督的广东巡抚范时崇、来粤监临乡试并将接任广东巡抚的内阁学士满丕均率先捐银举办书院。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山东巡抚群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明清时期纂修的《山东通志》和部分府州县志,对山东明清时期巡抚群体进行实证性研究,介绍了山东巡抚一职的设置与职权,巡抚任命制度特点。从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文教建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其治省理政的历史规律,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政府管理改革等提供历史经验参考,对于当前全国省级党政领导科学治省理政也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谢作拳 《收藏家》2009,(6):11-17
李星沅(1797—1851年),字子湘,号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五年(1825年)举人,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五年任广东学政,旋任陕西汉中知府,历河南粮道,二十年任陕西按察使、年底调任四川按察使,二十一年五月调江苏按察使,十二月迁江西布政使,随即调任江苏布政使。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升任陕西巡抚。二十五年春调任江苏巡抚,二十六年八月任云贵总督,后兼署云南巡抚。因功赏加太子太保衔,并赏戴花翎。  相似文献   

15.
榆林新明楼魏忠贤铜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刘合心 《文博》2002,(3):69-80
塞上名城榆林,秦汉时为上郡,唐代则属银州。明正统二年筑榆林城,成化九年(1473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将延绥镇署自绥德迁至榆林,随后在成化、弘治、正德年间三拓其城,逐步形成现在的城市布局。康熙元年九月,清政府裁撤延绥巡抚,雍正九年设榆林府。1986年,榆林市(今榆林市榆阳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  相似文献   

16.
明代,凤阳巡抚通常兼任漕运总督,辖凤阳、庐州、淮安、扬州四府及滁、和、徐三州,驻淮安府。但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年间漕运总督与凤阳巡抚抚曾四度分设。《明实录》、《大明会典》、《明史》等典籍均未载明漕、抚分设时凤阳巡抚驻地。而地方志记载了嘉靖、万历年间巡抚的移驻地点。嘉靖年间漕、抚分设时凤阳巡抚基本以扬州府城为正式治所,其间因战事变化而短暂驻扎泰州、淮安等地。万历年间,巡抚移驻泰州,但有关志书记述尚有抵牾、疏漏、不实之处。笔者拟就此做考订、辨析。  相似文献   

17.
正县名是县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一个寓意良好的县名,往往可以提升一个县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笔者因从事平和方志工作,自然而然就对有关最初起"平和"县名的取义解释比较关注。平和置县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在巡抚南赣、平定漳南民乱之后,深知平和地处偏僻,政教不及,单靠武力之威是压不住寇乱,难于做到真正"民心归,天下平"。为谋求长治久安而向朝廷奏请设  相似文献   

18.
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府开泰县人。明天启元年,举于乡。历任教谕、县令、兵部员外郎、佥都御史巡抚湖广等官职其后,历官南明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总督云、贵、川、广西、广东五省军务,加太师,封定兴伯,后晋封侯。被清军俘获后,绝食七日,以身殉国。死后赐中湘王,谥文烈。开泰岁贡卢焯,曾有诗赞扬他说:“……绝粒早知头易断,捐躯犹有憾难磨。临危尚诵成仁语,岂愧文山正气歌。”  相似文献   

19.
《贵阳文史》2015,(2):10-11
<正>省府路,东头和西头分别与南北向的文明路、忠烈街和中华中路相交;富水路从中穿过,将省府路分成上下两段,下段路面和城里其他街道一样是柏油路,而上段路面还保持着70年前的石块"高级路面"的原貌。这条500米长的街道,自明代以来一真是贵州全省的行政中枢。明成化十年(1474年),贵州巡抚宋钦在此建巡抚都察院署,清代在此增设"抚台"、"抚军"、"抚院"衙门。清顺治十八年(1661  相似文献   

20.
清代江西赣南地区的退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江西赣南地区,包括赣州府和南安府的全部属县、乾隆年间从赣州府析出的宁都直隶州一州二县,以及吉安府的龙泉县(今江西遂川县)和建昌府的广昌县,它地处江西南部,是一个毗邻闽、粤、湘、赣四省交界之地的“万山线田”①之区。明中叶以后至清前期,这里曾接纳了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