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于天津滨海新区来说,大沽船坞的重要性就像英国港口城市阿尔伯特船坞与城市利物浦的关系,它是滨海新区遗产群中的重中之重。这里曾是北洋水师舰船维修基地,也是经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批准而建的我国北方第一家近代船舶修造厂。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大沽船坞日夜为北洋水师赶修舰船。其后,在大沽船坞又先后制造出中国首批仿德一磅后膛炮、马克沁重机枪、"大沽造"步枪等军用设备。国家文物局曾经提出要将其与马尾、江南造船厂联合申请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2.
1874年日军犯台,清廷屈辱议和。此事引发朝野震荡,海防筹议因之而起。海防议后,清廷决定"两洋并举"并开始外购舰船,泊船之所、修船之坞渐成必须,水师基地的选址因之产生。大连湾因其区位价值并"形胜天然"的地理特点,也因其在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为英军所觊觎而备受关注。在廷臣疆吏的吁请下,北洋水师"以大连湾为坐营"几成共识,但在实地勘验后,李鸿章又发现大连湾有缺陷。在海防经费拮据短绌并"船数无多"的境况下,大连湾水师基地的建设被搁置,而"先择著名险要之旅顺口屯扎"。随着旅顺口的开山浚海,其战略价值为北洋官僚高度认可并大力推崇,旅顺战略地位随之提升,直至取代大连湾而成北洋水师总汇之区。大连湾最终沦为旅顺基地的后路防区而被稍加经营。  相似文献   

3.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内外洋面海匪活动十分猖獗,官方采取多种措施,试图恢复水师巡洋制度,诸如,谕令提镇大员必须亲自巡洋,重新修订水师巡洋会哨章程,千方百计整修战船炮械等,但收效甚微,事实证明清水师无力镇压海匪活动。基于疏防责任和被惩办的各种压力,福建和广东的一些文武官员开始与英军尝试合作。中英海军联合镇压海匪的做法,尤其是英国海军在中国洋面参与的缉匪行动和护商活动,不仅破坏了清代前期建立的巡洋制度,同时也损害了中国的近海行政和司法管辖主权,而且导致中国内洋与外洋的管辖观念日渐模糊。对于英国外交官的"帮同剿捕"建议,清廷一再发表谕旨,明确表示拒绝,但对英国的侵略行径又无力制止。  相似文献   

4.
《文史天地》2009,(1):70-70
邓世昌生前任北洋水师两大主力舰之一的致远号巡洋舰管带(舰长)。按北洋水师相关资料记载,邓世吕的武官阶级是总兵。在清代,武官的副都统和总兵为正二品大员(相当于中将),故邓世昌的官衔是非常高的。他的月薪是官俸1584两,船俸2376两,合计3960两。按光绪年间推算,当时大米每斤价格15文,折银0.015两;食盐每斤35文,  相似文献   

5.
北洋水师营务处总办罗丰禄的数十封未刊家书真实地反映了北洋水师上层在中日交战时的精神状态和内心活动。早在战争爆发前,李鸿章、罗丰禄等人,即从思想认识上将抵御外辱视作“开衅”,行动上则抱定“海上断不用兵”的宗旨。因此,在甲午战端甫开,日本大举进兵之际,北洋水师即奉行避敌自保的方针;当日本在辽东半岛登陆时,北洋水师则避往威海;最后,当日本在山东半岛荣成登陆时,北洋水师仍是“蠖屈于威海”,宁肯坐因待毙,也不执行光绪帝提出的遇有倭船即英勇出击的积极战略方针。罗丰禄作为营务处总办,主持时外交涉,是李鸿章与北洋水师之间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在战事吃紧、形势危殆的情势下,罗氏不在筹划战事上用心思,却整日苦苦思念妻妾,家书络绎,几无虚日。他甚至利用在北洋的关系网,在荣成战役爆发前夕,将其侄从“康济”练船上撤退下来,送其还家。这种弥漫于北洋上下的畏惧、自私、不负责任的心理状态,是导致清廷在与日军较量中惨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1906年(光绪三十二)2月,上海吴淞口外丁兴山附近海面上,几艘打捞船正日夜不停地忙碌着。料峭的寒风不时掠过船舷,把悬挂着的船旗吹得“啪啪”作响,打捞船也不住地在海涛中摆动。在这些打捞船中悬挂有丹麦国旗,原来,这是丹麦捞船公司在打捞北洋海军的“海天”号巡洋舰。提起“海天”号,是令清政府十分心痛的一桩事。自从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清政府手中便再没有一支能够作战的海军,而西方列强的骄横与几乎有海无防的局势,时时让清政府感到心焦与不安。时清政府中不断有大臣上疏光绪皇帝,要求重振海军。袁世凯就曾说:…  相似文献   

7.
正一、孙中山"向来革命之成败,视海军之向背"的经验总结清同治五年(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在福州马尾创办船政,建造轮船。并附设前后学堂,以培养造船和海军人才。同治九年七月(1870年8月),船政大臣沈葆祯奏请以李成谋为福建水师提督,将马尾厂自制的兵商两用船和英法购回的炮船编组为福建水师。随着船政学堂毕业  相似文献   

8.
在南京紫金山航空烈士公墓的纪念馆里,有一幅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亲笔题词“飞将军”的遗像。他,就是舍身殉国、驾机重创日军万吨级重巡洋旗舰“出云”号的空军勇士蔡振东。 蔡振东,湖北蕲春人,1906年生。12岁开始当店员,自食其力。北伐战争开始,他满怀救国救民之志,进入武昌无线电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在卫立煌、上官云相部担任报务员。5年的军旅生涯,使他感到为军阀混战卖命,没有前途。便愤然辞去军职回蕲春重操商务。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的内外洋四至界限非常清楚,大羊山与小羊山之间是江、浙两省的外洋分界线;位于北纬35°附近的车牛山岛是江苏与山东外洋的分界线;江苏的内洋的基线为海岸线和崇明岛岸线;江南的内外洋交界线大致在汇头、崇明岛东端、廖角嘴一线附近;外洋的外缘线则是帆船行走的航线,与现在上海至青岛的航线重叠。为了确保长江海口和帆船航线的安全,雍正、乾隆时期逐渐建立了比较严密的巡洋制度。汇头以东的外洋归苏松镇中、左、右、奇四营和吴淞、川沙二营共同管辖,佘山迤北的外洋归狼山镇狼右营、掘港营等巡缉。苏松镇水师对于长江海口附近的内洋和外洋进行了严密的分巡、总巡和督巡。我们从江苏巡洋的重要事例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巡洋制度从建立到基本完善,再到逐渐废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论船棺葬     
船棺葬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各地乃至太平洋群岛普遍流行的一种葬俗.本文广泛收集了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有关船棺葬的考古学资料和民俗学资料,进而论述了船相葬的分布、时代、族属和所反映的丧葬观念.文章认为,行船棺葬的民族均属蒙古利亚人种南亚类型,船棺葬俗实际是海洋民族的重要文化特征.船是海洋民族生产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死后以船为棺,目的是满足死者在想象的另一世界中的生存需要,并祈求死者福佑活着的人们,即行船棺葬的目的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它集中体现了海洋民族的信仰,追求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重庆"舰、"灵甫"舰系1945年8月英国按租借法案分别赠予和租借给国民党海军的。"重庆"舰原名"AURORA"(阿罗拉),是1931年建成的轻巡洋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中朝官民在黄海北部海域日益频繁的海洋活动,使双方对该海域的海界有了日渐明晰的认知。十九世纪中叶以前,无论是志书亦或航海官员,中朝双方的这一认知均主要集中于黄海北部海域"岛陆"的归属上。为保障岛屿安全进行的水师巡洋和由此形成的内海、外洋的区分,使洋面界域有了模糊认知,但相较"岛陆",该海域"水空间"部分仍保持"公共水资源"属性。近代以来随着中朝海疆危机的加深和海洋资源依赖性的增强,洋面归属问题提上日程。在此背景下,双方据《万国公法》将领海从"公共水资源"中剥离出来,并以《中朝商民水陆通商章程》作为对方渔民在各自领海从事渔业活动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海军起义,我曾亲身参与其事,光阴易逝,兹就回忆,记述如次。(一) 晚清海军,有大小舰艇40余只,分为巡洋、长江两个舰队。巡洋舰队以海圻、海容、海琛、海筹、建威、通济、飞鹰、联鲸、舞凤等舰及湖鹗、湖鹏等四鱼雷艇组成。海圻最大,有4300余吨,英国船厂制造,有二十一生的大炮。其次是海容、海琛、海筹三只姊妹舰,都是2900余吨,德国船厂制造,有十五生的大炮,  相似文献   

14.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是为实现江南制造局的制造西式舰船利炮,学习西方技术的要求而开设的。该馆所出版的译著,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国人所能了解的西方科技知识的最高水平。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其仅作为翻译书籍平台的本身,可以说翻译馆的创办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30年前拍摄的影片《甲午风云》中,刘步蟾是一位贪生怕死、诡计多端、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然而近年拍摄的电视剧《北洋水师》中,却成了一位忠勇有为、壮烈殉国的英雄。哪种艺术处理符合历史的真实?《甲午风云》对刘步蟾的形象塑造有误,主要来自于英国人有误的“回忆录”《甲午风云》对刘步蟾这一角色处理的史料依据,来自甲午战争时担任北洋水师副提督兼定远舰帮带(副舰长)泰莱在战后写的《甲午中日海战见闻录》。泰莱(亦译泰勒),英国海军军官,军事知识与作战经验较丰富,尚忠于职守,但相当专横,有西方国家军官普遍存在的殖民…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了明代出海军巡洋会哨制度在沿海遭遇倭寇袭扰的背景下逐步完善的过程及其在海疆防务中的地位。作者认为出海军巡哨与沿海嘹探烽堠、墩台、陆上卫所营堡及巡检司军兵共同构成一多层次、有纵深的海疆防务体制,而巡哨尤关紧要。巡哨军信汛地以海中岛屿为中心,联点成线,梭织成面,增强了海上防务的主动性、整体性与内部战哨区的层次性、协调性,拓展了海上防御纵深,适应了海上防御特点。  相似文献   

17.
清前期,时人形容浙江海防形势喜欢用藩篱、门户与堂奥来描述,由外至内,分别是藩篱、门户与堂奥,与此对应的制度分别是巡洋会哨制度、海禁制度与保甲制度。这三个制度构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浙江海防体系。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江南和福建两个船厂难以单纯靠政府投入维系,所以在甲午之前这两个船厂就已经不具备造新船的能力了,甚至连北洋舰队的舰船维修保养都已经难以保证。而此时的日本,正激情满怀的建设着船厂和港口。时任政府首脑大久保利通和大隈重信鼎立支持三菱,在半官半民的三菱身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通过购买和学习欧洲先进造船技术,日本造船水平飞速发展。同时日本民间的蒸汽船运输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9.
雷艇是以水雷、鱼雷为武器的重要舰种,深受李鸿章重视。在北洋海军购置雷艇的过程中,洋人日意格、柏专敬等皆曾产生过影响,而李凤苞则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他通过对各大雷艇船厂的考察和交流,逐渐认识到鱼雷艇的作战价值,不断向北洋介绍最新的鱼雷艇动态和研究著述,并积极访觅优秀的鱼雷教习,促使李鸿章转变为中国官场的鱼雷艇迷,并将购艇重心逐渐转移到可以出海作战的大鱼雷艇方向。在北洋海军所拥有的14艘雷艇中,李凤苞实际负责了12艘雷艇的订购。其中,光绪六年2艘中鱼雷艇订购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德国舰船的物美价廉,是北洋海军和德国伏尔铿厂一系列大宗舰船交易的开始,在中国近代海军购船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有关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槍船”性质问题,近年来已有许多同志论及,但多语焉不详,我在1957年六月号“中学历史教学”曾撰文论述,因篇幅所限,言未尽意,今又搜得部分资料,勉成此稿,希望能得同志们的指教和讨论。(一) 槍船本是一种武器战船,但它又是一种武装土匪组织的代名词;它的特点是:“身狭而行迅”的“两头尖小轻船”,一般只能容坐四五人。所用武器,其先大致都是一些抬槍、鸟槍之类,后来有的则改用洋槍或“间有架小炮者”它的活动地区,一般来说大约先起于嘉兴,其后蔓延及湖州、苏州、松江、太倉所属沿湖地区各州县,而其中尤以南潯、周庄、同里、盛泽等市镇为最著。槍船的发生和发展我们还不能确定于何时,但据许瑶光所说:“道光之末,上恬下嬉,养癃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