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解生才 《中国土族》2015,(2):28-32,34
说到草原,人们总会想起鲜卑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古歌,然草原的壮观和魅力又何止于此。因受第三极高寒海拔的制约,青海的春季总是慢来几步,但到了七八月份,从南昆仑雄峰到北祁连山麓下的广袤草原,才会进入真正的黄金期。这个季节的青海草原千山芳菲,万水妩媚,到处是一派风光旖旎、生机盎然的瑰丽景象。置身于这天上人间的大自然中,草原的壮阔和美丽,的确让人心驰神往,痴迷如醉。  相似文献   

2.
民国青海民族社会是青海空间物候结构下草原生态社会与农业生态社会长期互动的结果,其具有恒量关系的物质结构与具有变量关系的文化结构共同构成了民国青海民族社会,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生态,并决定了对其进行调整适应的文化变量,外在文化变量充分适应物质恒量的发展,最终实现政治文化对民族社会的改造。  相似文献   

3.
李清源 《攀登》2005,24(12):65-67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青海地区生态优势、环境价值明显.但是其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突出。因此.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推动青海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青海意叉重大。  相似文献   

4.
徐明 《攀登》2000,19(5):69-71
改善青海生态环境.不仅是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保持青海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且对维持长江、黄河区域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均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然而,目前青海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依然严峻。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人们生态观念意识;对症下药,实施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5.
青海是一个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自身的发展定位和目标选择。为此,本文立足于青海的省情现实,在阐述小康社会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与可能性,提出了加快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青娟 《攀登》2008,27(6):137-140
生态补偿是运用经济手段实现资源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青海的生态环境在我国乃至亚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对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补偿措施并不完善。对此,本文就生态补偿的含义和功能、建立青海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必要性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青海草原畜牧业必须走出粗放型增长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梅 《攀登》2001,20(1):81-85
本采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青海1984-1999有关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长期以来,青海省草原畜牧业主要以粗放型增长为主的结论。无论从社会对畜产品需求的增长看,还是从青海省草原畜牧业自身的发展看,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必须走出业放型增长之路,尽快走上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集约型增长道路。  相似文献   

8.
赵英 《攀登》2012,(5):109-114
青海历来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共处、多宗教并存同传、多元文化交融互补的省份,从历史发展至今,民族关系始终是青海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期,青海民族关系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加强对青海民族关系新特点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研判,事关示范区建设目标的实现,事关和谐新青海建设的大局。  相似文献   

9.
在短暂的人类历史时期,祁连山南麓经历了由纯草原生态环境到半农半牧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各历史时期的战争、历代政府的农牧业生产政策、区域人口的增加以及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等人类活动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变迁过程的主要原因,研究该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过程,有利于正确认识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促进该地区今后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李清源 《攀登》2005,24(Z1):65-67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青海地区生态优势、环境价值明显,但是其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突出.因此,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推动青海可持续发辰、构建和谐青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型生产和生态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乃明 《攀登》2002,21(6):47-51,100
本文从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态系统的联系上提出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指出人类各种生产及其产业对生态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狭隘唯利生产方式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型生产和生态产业的概念,认为人类可以选择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生产和产业,既改善生态环境,又获得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吕志祥  刘嘉尧 《攀登》2010,29(3):96-99
我国藏族聚居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了其生态法治不仅需要先进的立法技术支持,更需要发掘藏族传统生态文明的"本土资源",尤其是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中所蕴含的生态规律等理性因素,这对解决当代藏族聚居区生态法治中的"高原反应"与内在伦理支持的缺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形成藏族聚居区传统生态文明与生态法治建设的深层脉动,才能真正解决其生态法治问题的"病源",构建具有藏族聚居区特色的生态法治,进而维护藏族聚居区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Alan R. Beals. Village Life in South India: Cultural Design and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 1974. 189 pp. Figures, illustrations, suggested reading, and index. $7.50 (cloth), $2.95 (paper).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松天 《攀登》2001,20(3):32-34
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回顾人类认识自然生态环境价值问题三个阶段的基础上,指出以工业明时代为背景产生的对于生产力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并对生产力、生态环境、生态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生产力概念、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生态明的内涵和发展方向作了新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5.
正初春的京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3月19日,一批关注生态事业的书法、绘画和摄影名家齐聚北京中国生态书画院,共同展出他们创作和拍摄的生态文化艺术精品,结合野生动物标本科普展览宣传,探讨生态艺术与生态保护的契合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路。中国生态书画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学敏,中国生态书画院院长张虎、常务副院长张世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赵胜利、中国野生动物保护  相似文献   

16.
正古往今来,描述生态美景的名言绝句可随手拈来,"杨柳散和风,青山淡吾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詹葡叶分飞鹭羽,荻芦花散钓鱼舟。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呈现给世人的皆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生态图景。生态之美,并不单指自然美(自然界本身具有的美景),它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生态中包括了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包括了动物、草木、菌类和许许多多的微生命;生态中藏匿着灵感、激情和信仰,藏匿着法则、传奇和故事。生态之美是人与自然因生命关联而引发的共感乐章,是人与  相似文献   

17.
<正>初春的京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3月19日,一批关注生态事业的书法、绘画和摄影名家齐聚北京中国生态书画院,共同展出他们创作和拍摄的生态文化艺术精品,结合野生动物标本科普展览宣传,探讨生态艺术与生态保护的契合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路。中国生态书画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学敏,中国生态书画院院长张虎、常务副院长张世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赵胜利、中国野生动物保护  相似文献   

18.
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生态文化书画摄影五人展》于2016年7月16日在北京中国生态艺术馆隆重开幕,中国书协副秘书长潘文海、著名诗人书法家吴震启、湖南大学教授蒋力余、书法导报副总编黄俊俭、全国政协委员赵广发、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光明日报摄美部主任雒三桂、中国戏曲学院中国画教授  相似文献   

19.
正"美丽中国生态科考"是由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与贵州省林业厅共同发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人居署、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一个生态公益系列品牌活动。计划用5~10年时间,科考穿越中国境内最典型的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11月,首站贵州石阡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活动拉开序幕。2015年11月下旬,贵州省石阡县一直笼罩在雾霭氤氲之中,给为期7天的"美丽中国生态科考"佛顶山大型跨  相似文献   

20.
Maan Barua 《Folklore》2013,124(2):213-223
Bihu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s in the northeast Indian state of Assam. Published accounts of the festival mainly deal with its rituals, texts and performance, and its ecological setting is often overlooked. This essay seeks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basis of Bihu and tries to understand how it has assumed its form through an interaction of culture and ec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