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漫画家森哲郎收集抗日漫画,“控诉”侵华日军4月9日,在温家宝总理赴日访问的前夕,一位特殊的日本老人来到了北京。他叫森哲郎,从1980年至今的20多年中,他来访中国50余次,目的就是给中日文化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的广州著名漫画家叶因泉(1903-1967),笔名叶些刹,台山县人;他是一位生活漫画家,有大量作品反映老广州民情.特别是平民百姓的生活、习俗和疾苦,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认识“九·一八”至“七·七”时期的胡适,是一个复杂而又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都逐步调整了自己的行动方针。作为知识界的泰斗,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代表,胡适的眼光也从前一个时期注意国内政治改良和文化革新,转向集中探讨如何对付日本的侵略,并以此为中心议题,发表了大量的言论。在对日武装侵略上,他主张取“委曲求全”的态度,通过同日本的直接交涉,避免对日作战,以待国际形势有利于我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2000,(4)
狭间直树教授主编的《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中文本,是我期待已久的一本书,也是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学者都值得一读的。谁都知道,中国思想界在近代经历了空  相似文献   

5.
解放前,首先揭露武汉大学“ 6·1”惨案的新闻记者陈仰平,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牺牲已45年了.他是解放战争时期武汉新闻界英勇就义的唯一烈士.陈仰平祖籍广西桂林,1925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28年以后,他父亲陈显功先后在汉口地方法院任民庭推事,在汉口当律师.他随父在武汉居住上学.1935年他姐姐、哥哥受“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影响,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陈仰平从小受姐姐、哥哥的熏陶和影响,有强烈的爱国心.1938年武汉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  相似文献   

6.
张雨 《文史月刊》2010,(6):56-57
<正>方成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也曾为自己写下自传。"方成,不知何许人也,原籍广东省中山县,但生在北京,说一口北京话。自谓姓方,但其父其子都是姓孙的。非学画者,而以画为业。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但宣读论文是在中国文化学会。终生从事政治讽刺画,因不关心政治屡受批评。  相似文献   

7.
黄尧是抗日战争中期到贵阳来的著名漫画家之一。1943年,通过贵阳画家吴夔的介绍,我认识了黄尧。那个时期到贵州来的漫画家还有叶浅予、丰子恺等,叶浅予喜欢到贵州外县进行采风,画了一些反映少数民族风情的漫画。黄尧则在贵阳的时间居多,他是一个很有风趣的文化人。当时不过三十出头,圆脸上架着轻度的近视眼镜,不管天晴下雨,不论酷暑严冬,他总穿着一件风衣,一个塞满画具、画本的皮包,从不离手。讲话总带着微笑,他是“下江人”,但总是学着讲贵阳话。在贵阳居住一段时期后,黄尧对这古老的山城,抗战大后方的重镇──贵阳产生了感…  相似文献   

8.
终其一生,金子光晴都不隶属于日本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相对而言,他比较具有世界范畴的眼光,而较少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立场。因为囿于日本本土的沉闷而希求一种解放的感觉,他对多元文化并存的五光十色的上海感到刺激和新鲜;因为并无对亚洲价值或东亚文化传统的强烈认同,他在对江南的历史旧迹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欣赏时,也并未流露出特别的迷恋和陶醉;因为具有世界主义视野和人道主义精神,当他在京津一带看到日本人飞扬跋扈的征服者的姿态时,内心感到更多的是愤懑和痛楚。透过其所描述的中国图像,可管窥当时日本人中国观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提起杨名时先生,可以说是朝野皆知.杨先生是大东文化大学及明治学院大学的教授,他的业余社会活动是传授和普及太极拳.他组建了日本“杨名时八段锦·太极拳友好会”及“杨名时太极拳连盟”,并亲任会长及总教练.会员现在约有70万人,会员中男女老少都有,上至90岁老人,下至少年儿童;既有平民百姓,也有社会名流,包括政界、财界、教育界、体育界和武术界等各界人士,支部遍布日本全国.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近代史上"辫子问题",错误认识主要有三:1.国民开始剪辫子,是清政府灭亡之后的事;2.晚清政府对剪辫子的人严厉处罚;3.晚清政府不考虑剪辫子。事实上,在晚清的最后十几年间,已经有不少人剪掉了辫子。据国民党元老张群回忆:在日本留学的日子,尚处于晚清时代,那时,他和好友蒋介石都剪掉了辫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