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崚 《攀登》2006,25(4):152-153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今天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不可或缺的桥梁与纽带。正确把握舆论宣传的角度,遵循舆论形成、发展、传播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好网络这一平台,为正确舆论的传播开通有效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赵志杰  李娟 《神州》2013,(9):241-241
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和工具,已成为"90"后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传播新信息的重要媒介。然而由于他们仍处在青年初期,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没有完全成熟,缺乏自制约束力,因此网络在带给他们的学习生活的便捷的同时,也使其更快的沾染上不良的网络行为。文章通过分析其心理特点,以及网络行为特点,提出了规范"90"后学生网络行为的几点建议,以期网络能够真正为学生所服务。  相似文献   

3.
《南方人物周刊》2014,(37):14-15
在网络世界里,各种声音并存。哪个群体更具有号召力,哪个群体又最招人骂,一直众说纷纭。近日,由复旦特聘教授李良荣领衔的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14)》.项目负责人桂勇教授介绍,该报告数据收集工作历时8个月,覆盖1800名网络用户。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和发展,社会心理是意识形态的直接来源,顺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网络中"二元互动式"人际交往、人们对事物的"分裂式"认知表达以及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交融整合使社会心理的传播、发展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中原城市群县、市区节点为研究单元,基于引力模型与复杂网络模型,根据测定的城镇间引力量与城际直接的客运班次两类数据,对中原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特征进行比较与归纳。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突出了"双中心"与层次结构特征,引力与客运联系网络互为支撑,又各具特色,郑州与洛阳在城市群网络结构中的中心度较高,但对网络并没有绝对的控制力,城市群网络的集团化效应明显。城市群最大联系轴向有序,但空间网络结构并没有呈现较强的"长尾分布",城镇网络结构中心度分布有序性差。城市群引力网络子群体间的联系较弱,内部的联系密切,受行政区划的屏蔽或行政级别差异影响显著;而客运联系网络各子群体之间的联系较强,核心市区功能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6.
朱珠 《文史月刊》2012,(Z3):282-282
2012年1月19日开始,方舟子在网络上公开质疑韩寒的文学水准,韩寒也迅速回应,二人的论战在网络平台上迅速演变为两方群体的口水战.本文以参与"方韩大战"的网络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分析、归纳研究,从网络用户身份/认同的视角,还原网络用户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的身份认同建构机制的,同时探讨如何建设一个健康、成熟、理性的网络公关讨论空间.  相似文献   

7.
李慧  徐铁军  边娜 《神州》2011,(5):32-33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网络化"已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而高等院校是"网络化"的前沿。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是网络沟通与交流的主要参与者,在2010年4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统计,截至2009年,在中国3.84亿网民中,有50.7%的网民是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这个群体已经接近2亿,大学生网民是网络使用最活跃的群体之一,该群体在大部分网络应用上的使用率都最高。网络一方面网络以它的信息容量大、快捷性、民主性、包容性、  相似文献   

8.
任蕊 《神州》2014,(3):243+245
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探究"女神"一词走红现象的原因,主要从女神情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以及高校网站定位的心理依据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旨在说明高校"女神"的走红不仅在于"女神"本身青春可人的气质,更是由于传播者抓住了网民心理,开创了高校网站的新风气。  相似文献   

9.
马登春 《神州》2012,(9):37-38
网络是自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主流媒介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媒介”。然而,它不仅具备传播范围广的大众传播功能,还包括了更具亲和力的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是传播史上飞跃性的突破。新的传播环境下.受众的“去中心”化使得大众媒体的注意力减弱。也使网络意见领袖的产生更加容易。本文将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意见领袖”的理论应用到网络环境中,探究网络人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是如何产生并起作用的,并与传统意见领袖进行比较。通过分析网络意见领袖这一特定人群的产生原因、作用以及相比传统传播环境之下所发生的变化,从这一小的切入口,进而窥探现今网络人际传播所具有的特点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赵子林  王正 《攀登》2023,(2):72-78
网络民粹主义是民粹主义思潮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发展与变异。它崇尚直接民主,易造成“多数暴力”;鼓动群体极化,激化社会矛盾;解构主流文化,销蚀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一种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政治运动工具。防治网络民粹主义要认清和批判其人民观和民主的虚假性,同时,要做到标本兼顾,既要注重推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消弭民粹情绪的滋生,又要加强网络舆论环境综合整治,遏制其传播势头。  相似文献   

11.
网络信息对旅游者决策影响研究对旅游业信息化发展及旅游企业市场营销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本文对其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国外的网络信息对旅游者搜寻心理影响和网络评价信息、网络口碑信息对旅游者决策影响等研究已经成熟,其中,旅游者网络信息搜寻创新心理、网络评价信息对旅游者决策影响因素等是研究热点。国内在网络评价信息对旅游者决策影响研究方面比较薄弱,在旅游者网络信息搜寻创新心理和旅游者网络口碑传播动机研究方面文献寥寥。国外研究视角和方法多样,尤其擅长运用心理学、传播学及社会学等研究方法展开微观层面研究,国内研究多是根据国外研究分析及国内相关情况展开。  相似文献   

12.
社交网络是新时期最为快捷、广泛的信息传播平台,其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利用,也成为很多博物馆实现信息传播的重要选择。社交网络中,有一些知名用户由于其强大的影响力,他们关注时事,引导舆论,成为不可忽视的传播力量,很好地扮演了"意见领袖"的角色,同样也成为了博物馆应该加以重视和借鉴的优势传播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思考如何利用好这些社交网络中的"意见领袖",构建合理的合作模式,促进自身信息传播,对于博物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析网络与大学生健康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新时代的宠儿,自网络诞生以来,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这一新变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可以说是网络的最大消费群体,网络技术在带给他们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人际交往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分析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来认识大学生在现实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于海波 《旅游科学》2011,25(1):46-53
本文对利用网络话题获取定性数据的方法、对网络话题的分类、网络话题搜集方法的使用方式和适用范围等进行了探讨。网络话题方法根据研究者参与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不参与型、一般参与型与强势参与型三种类型,适用于取得多样的、深刻的观点内容。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以网络话题为样本,分析了我国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表达。研究发现:旅游者多数从心理和情感需求角度来叙述旅游动机以及旅游对旅游者个人的影响;我国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主要源于学习、探索、消除心理压力的需要。从网友的话题中还发现:旅游和旅行促进了某些旅游者对家与家乡的热爱,即通过外出旅游,认知了“家”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宋娇 《神州》2013,(16):180-180
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对在校技工学生的影响甚为突出,网络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及时发现网络传播的信息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田继艳 《黑龙江史志》2012,(24):70+75-70,75
<正>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中的隐私权保护,就是保护涉及个人档案信息的网络隐私权。网络隐私权虽然与传统的隐私权在保护重点上有所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仍存在共性。尽管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中的隐私权保护面临很多困难,但随着人们保护隐私权意识的增强,加之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侵  相似文献   

17.
王娇娇 《黑龙江史志》2013,(13):161+163
近年来,网络上关于"宅"的新用法层出不穷,"宅男"、"宅女"等已逐渐渐成了年轻人的口头禅。本文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梳理了"宅"字的新用法,并从社会时代、语言机制和文化心理等多个角度对其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对"感动中国"这一精神品牌栏目进行研究。"感动中国"自2002年播出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学术界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但是,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对精神品牌栏目进行研究的还很有限。因此,本文从全新的视角,以相应的传播心理学效应以及榜样与受众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并给出启示。  相似文献   

19.
当前以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介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新民谣”,与传统民谣不可同日而语。但民谣无论新旧,都是民众集体心理的一种折射,它们既体现着群体的模仿与盲从心理,又不乏天才般的独特创造,在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游戏中,将汉语的魅力发挥到极致。新民谣与时尚潮流紧密相连,其背后的传统因袭却更令人触目。透过它们风行过后留下的点点尘埃,我们总能窥见到那数千年恒久不变的文化心理积淀和传统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20.
魏泉 《民俗研究》2016,(3):92-100
无论古今中外,谣言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谣言之所以易于形成并被普遍传播,是因其根植于人性,善于迎合大众的心理、情感和利益诉求,因此谣言研究是涉及现代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市场学的重要课题。从文体角度出发,聚焦分析网络时代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体",对具有典型表征的"求转发体""拟名人体""微信体"等常见的网络谣言文章用语作细致深入的考察,可以为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辨识谣言,避免其造成危害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并对当下的谣言研究有所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