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迎新 《黑龙江史志》2012,(20):31-32,39
<正>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文化遗产表现了社会文化进步、与社会文化进步有关的事物。现代而言,文化遗产具有艺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是人类证明自身智慧和身份,并涵养自身精神、智慧与心灵的最好标志和养料,能启迪并唤醒人们对于真正生活的回归和追求。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留住记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人  相似文献   

2.
知足     
丁杰 《文史月刊》2012,(6):78-79
近些年来,人们常常讨论现代人眼下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实际上,人们生活得幸福不幸福,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高低是没有关系的。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很高,但他也可能会感到生活得不幸福;反之,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并不高,他也可能会感到生活得很幸福。其实,人们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取决于每一个人有没有知足的心态,而并不在乎你挣了多少钱、你当了多大的官、你的生活水平有多高。  相似文献   

3.
<正>生活中,我们的世界被各种色彩包围着。色彩的世界充满无限神奇,尤其是光线色彩,它可见却不可触;它是自然物质,却被文明理化;它没有重量,却能撼动人的心灵。我们感知色彩,并在色彩中体验生命。色彩被称为城市的"第一视觉",也是构成城市文化个性的基本条件。城市色彩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过往和未来。在城市建设趋同的今天,城市色彩可以成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有名片。  相似文献   

4.
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观的矛盾及解决藏族传统文化中占据影响力最大的宗教文化本身属于稳定的、缺乏快速反映力的一种文化,所以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与现代化新型文化观之间发生矛盾。孙林发表在《中国藏学》去年第四期刊物上的《适应与变迁》一文,探讨了在我国藏族地区现代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去粗取精的研究和实践。文章介绍了藏族传统文化观的主要特征:1、宗教信仰强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2、人生观上,注重来世幸福,轻淡于现世的物质生活;3、在价值观上表现为为人处事重和谐忍让,甚至宁可放弃自己正…  相似文献   

5.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也不断地追求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日益为人民大众所喜爱。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的正确指引下,中国书画也迎来了历史上繁荣时期,近现代相继涌现出的大家有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陆俨少、何海霞、傅抱石,启功等等,他们都代表了近现代书画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清代瓷器的装饰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装饰是整个陶瓷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调节社会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方面起过一定的作用。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直至清代瓷器上的各种装饰,无一不体现着这一点。它是人类精神文化在物质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趋完美,成了美化人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整个清代的瓷器装饰,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创新,人物、花鸟、吉祥图案  相似文献   

7.
西藏白银     
作为和青稞、酥油一样承载藏文化传统的物质材料之一,在藏族生活与文化中,白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自白银成为贵重金属以来,在人类生活中就扮演了重要角色,藏族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8.
剪纸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及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人们常用剪纸进行祭祀、祈福、纳祥,驱鬼辟邪,美化生活。剪纸中的图形不单指图形,而是深刻地暗含着精神寓意。  相似文献   

9.
李蕾 《丝绸之路》2013,(6):108-110
民间艺术与当地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物质力资源,并稳定地在其区域中流传,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文化特征,故又被人们称为"乡土文化"。民间艺术就像民歌一样凝聚着劳动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祝愿、对美的追求,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本文对甘肃成县竹篮寨民间泥塑艺术的特色、传承及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民族间的文化活动越来频繁,博物馆是收藏文物的场所,是为人们提供艺术文化的场所。在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代表了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文明延续到今天,是为了能够让全球人民更好的了解文物代表的历史,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就要提高对博物馆文物的翻译水平。在本文中,作者从文化角度对博物馆文物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进行探索,为翻译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智娜 《神州》2011,(26):211-212
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消费,通过消费人们可以获得效用、经济福利乃至快乐幸福。市场经济为人类社会创造了空前的物质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消费和经济福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它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自然资源枯竭、不公平贸易等问题正在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平正义社会体关的建立。在这种背景下,近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种新的消费方式—伦理消费,这种消费及其生活方式尽管在目前尚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但它为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隐涵地指出了新的方向——道德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刘智娜 《神州》2011,(11):211-212
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消费,通过消费人们可以获得效用、经济福利乃至快乐幸福。市场经济为人类社会创造了空前的物质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消费和经济福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它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自然资源枯竭、不公平贸易等问题正在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平正义社会体关的建立。在这种背景下,近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种新的消费方式——伦理消费,这种消费及其生活方式尽管在目前尚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但它为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隐涵地指出了新的方向——道德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3.
我观尼玛     
郭长虹 《收藏家》2004,(6):J001-J001,J002
一般来说,具有特殊民族文化背景的艺术家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拥有别人不具备的特殊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财富,在全球化席卷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和心灵角落的今天,这一点尤其显得珍贵。但是,对异质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有时是不是会干扰了我们对艺术的单纯判断呢?面对一个描绘着我们不熟悉的文化历史和山川大地的艺术家,我们究竟是对艺术的兴趣多些,还是对他所拥有的特殊文化背景的兴趣多些?  相似文献   

14.
灯具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器具之一,是人类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物质形态体现。它不仅凝结着人类的技术和智慧,更是当下社会观念和思想形态的反映。汉代灯具在中国灯具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出土数量多且种类丰富,是汉代物质文化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它们和当地民族文化背景融合在一起,蕴含着诸多对人类文明史有着重大借鉴和纪念意义的故事和证据"茶叶这种神奇的树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或奢侈品,在人类历史的文明长河中,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情感、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发挥了并且仍在发挥着几乎无所不在的影响和作用;甚至影响着历史的进程,留下了无数印记和趣闻。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风流雅士、达官贵人,都不同程度地依恋它,各自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6.
杨宝超 《风景名胜》2021,(1):0038-0038
在社会经济水平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相应地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就不断的增强,所以对城市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自古以来,我国的建筑文明中其建筑特点以及设计艺术,都遵循着对大自然和世间万物的敬畏之情,并受到其中的影响,所以这也造成了在建筑美学中恪守着这样的金科玉律。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方志作为反映和记述区域文化的载体,不仅有物质层面的丰硕成果。而且有制度和理论层面的精神财富,还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源远流长的地方志堪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塑造着区域形象,留存着时代记忆,启迪着人类心智.担负着重要使命,是文化阵地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地方志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18.
楼秀余 《神州》2012,(2):208-208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物质生活或科学水平,都进入到一个较高的领域。但是,人类社会要进一步发展,已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9.
数千年来,我国的建筑,如同伟大的中华民族和古老中国文化的其它方面一样,一脉相承,一直不断的发展着,完善着,形成独特的体系,成为世界建筑宝库中珍贵的遗产建筑的首要作用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满足人们一定的审美要求。所以它既是物质产品,又是艺术作品;既是使用功能和美感作用的统一,又是科技和艺术的统一。在考虑功能适用、结构合理的同时,还要根据一定的美学法则,恰当的处理建筑体型、布局、内部和外部空间的组织,以及形式、装饰、色调等等,使其构成的建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2015,(1)
<正>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食材,它统摄着人类的行动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或许,我们今天不再喜欢笛卡尔意义上的"心—身"二元论,但是,对于心灵的丰盈来说,它与身体一样,无法承受资源匮乏带来的伤害。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的饥饿同样是不能忍受的。精神生活不但消费精神产品(信仰),它也在不断地制造精神产品。科学就是人类创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