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庆艳  刘春娟 《神州》2014,(12):30-30
本文通过对二战后美国三部名著中的蓝领形象进行分析,总结了二战后美国名著中蓝领形象的作用与意义。二战后美国名著中的蓝领形象,是对社会和个人的出路抱着悲哀和失望态度的年轻一代的形象。借用美国女诗人格特鲁德?斯坦的“你们全是迷惘的一代”的语句,“迷惘的一代”后来演变为一个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也成了那些找不到出路的青年人的总称。  相似文献   

2.
黄飞扬 《神州》2010,(10):33-35
80后,是一代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最严格时期出生群体,如今,这个群体已经成长为社会发展的中流之辈。有人说他们是“充满希望的一代”“幸福的一代”,也有人认为是“垮掉的一代”、“麻烦的一代”。相对于70后的80后,80后这代人正赶上了大学毕业不包分配,可以自己选择,可以远走高飞,于是创业的路通向四面八方。  相似文献   

3.
林荫 《旅游纵览》2017,(8):54-60
<正>"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是杰克·凯鲁亚克在其作品《在路上》中的一句话。这本被誉为"垮掉的一代"的《圣经》小说,开启了美国公路自驾旅行的先河。在美国这个车轮上的国家,山姆大叔的子民们用车轮丈量每一寸土地,特别是那一辆辆高大炫酷的房车,为公路增添了别样的动感亮丽风情。Tourism Overview55  相似文献   

4.
来信     
中华"80后"让人激动以前说到"80后",由于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第一代,也是"独生子女一代"和"温室中长大的一代",很多人认为,他们只会过小资生活,不爱国,不懂政治,甚至有人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  相似文献   

5.
上路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杰克·凯鲁亚克说。年轻的凯鲁亚克喊出这句话时,已经是在遥远的60多年前。1951年,他写出了被称之为美国"垮掉一代"的圣经《在路上》,1957年正式出版,然后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直到今天,他的话依然不断在被引用,包括我现在的这篇卷首语。由于职业的原因,每个月我都要阅读大量的旅行稿件,阅读那些在路上的风景、见闻、经历和感悟,内心不时因为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一张图片而蠢蠢欲动。坦率地说,我讨厌那些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匆匆而过的游记,更希望看到深入风景和打动内心的个人独特体验,但无论表述的  相似文献   

6.
梁燕燕 《神州》2012,(18):6
保尔·柯察金的共产主义新人形象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人生写照更是激励了无数人奋勇前进,成为几代人难以磨灭的记忆。开拓进取、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尽管它有着诸多的良好品质,但却未能挽回其悲情命运,本文主要从生活的时代环境背景、各种遭遇等入手,分析其悲情形象。  相似文献   

7.
金山扶桑祭     
游客到了旧金山,例必参观金门桥、渔人码头、唐人街之类;唯有金山人知道,旧金山最最好玩的其实是金山人自己。尽管"垮掉一代"早被风吹雨打去,嬉皮士仅剩下残渣余孽,同志之都的同志们也大都驯化成了"割皮"(guppie,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近代以来倍受列强欺凌,国家形象往往与"赢弱"、"可欺"联系在一起。即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的积弊,新中国的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仍然十分有限。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中美实力上的巨大差距,美国对中国的多次警告置之不理。然而抗美援朝战争的事实证明,在维护国家权益上,不仅是物质因素的比拼,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同样不可小视。当遇到侵略势力威胁  相似文献   

9.
王睿恒 《历史研究》2016,(4):80-97,190,191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宣传机构战争信息署在中国设立分部,全面负责对华宣传。为促进美国战争目标和对华政策目标的实现,战争信息署中国分部通过一系列对华宣传项目,将中国描绘成一个正在崛起的抗日英雄国度。这种中国形象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中国是一个全民抗战的英雄国度;第二,中国是肩负国际责任的世界大国;第三,中国正在走向以美国为模本的"改革"之路。美国试图通过对战时中国国家形象的展现,鼓舞中国民众的战斗士气,同时向中国民众灌输大国意识和国际共同体理念。为了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战争信息署构建的中国形象经过特殊剪裁,没有完全反映中国现实,它体现了美国对中国想象与认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军舰帕奈号在中国长江被炸到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美国对日本的态度逐渐转变着,同时也开始深入的关注了中国的抗战.在这一时期,中国人在美国人眼中的形象也在悄然的改变着.美国媒体和中国政府在美国的宣传活动,促进了中国人的抗战形象在美国民众眼中的变化.中国抗战得到了美国民众舆论的支持,从而获得了美国大批的物质援助.  相似文献   

11.
李惠珠 《旅游纵览》2013,(4):112-113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过程中,旅游形象(TIS,又叫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南安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资源,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将"成功故里、海丝源头"作为南安的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海西新城、魅力南安"的旅游形象。突出史迹、宗教、生态、休闲等各种旅游特色精品,带动南安整体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韩流"对韩国旅游形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技术分析了"韩流"对韩国旅游形象的影响程度,并探讨了访问意向与实际到访、游后评价以及旅游形象之间的关系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品牌化中的旅游形象与旅游口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山  王铮 《人文地理》2006,21(2):5-11
本文从旅游地品牌构建的角度对旅游形象进行探讨,得到以下认识:首先,旅游口号是定位口号和营销口号的统称,它们分别表述旅游形象中的理念形象和营销形象。其次,旅游地(品牌)形象规划可分为"确定质量方针--定位理念形象--设计营销形象"三个层次,其中质量方针诉求"内部市场"、营销形象针对"外部市场"、理念形象则是"内"与"外"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再次,旅游地品牌是一个属性--利益--价值的阶梯,其中定位口号传播旅游地品牌属性,营销口号传播的则是旅游地品牌利益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帆 《神州》2014,(14):23-24
在传统的文化中,狼背负着臭名昭著的“恶狼”名声,是“凶狠残暴、忘恩负义”的代名词。进入20世纪,鲁迅的一系列作品以深刻独到的视角实现了狼形象的初变。80年代以来,狼得到了更大比重的刻画。本文将在对以往文学中“狼”形象梳理的基础上,联系社会文化背景,对这一系列流变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刘琳  张蕾 《神州》2012,(15):2
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厄内斯特·海明威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以自身的经历和经验创造出的一系列"硬汉子"形象。这些硬汉形象最明显的标志是:他们能够在厄运到来时都有平静地想自己的命运挑战,能够在破碎处站起来。从他们身上,读者可以受到精神的鼓舞,获得无穷的奋斗力量。文章以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在其作品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线索,对"硬汉形象"展开论述,从而总结出这些"硬汉"的性格特征——竞争意识与挑战精神。最后揭示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对欧美文学的影响及其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在发展,文化也要相应的发展,目前文化的传播中图书馆是一大主要的途径。在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今天,必须要加快图书馆文化的培育,对其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发扬图书馆文化。为了让图书馆的形象可以深刻的留在人们的心中,可以采用相关的方法来塑造图书馆形象。本文就图书馆文化的培育和图书馆形象的塑造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图书馆形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阐述了图书馆形象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重要作用,对如何塑造图书馆形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何雨秋 《神州》2014,(12):6-8
《圣经》塑造了许多对后世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人物形象,其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入木三分。其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的矛盾性引发了学者们对其中女性地位和形象的思考。米利暗是《圣经》中形象比较复杂的女性形象,本文将对米利暗形象的三个切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形象思想除了已有论著概括为爱好和平的外交形象等七个方面以外,还应包括光明正大的党的形象、集体团结的领袖形象、"四有"新人形象、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张咪 《史学月刊》2023,(7):63-73
美国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地区的清教徒基于自己的宗教观念塑造印第安人的形象。随着印白关系的演变,清教徒建构的印第安人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在初遇印第安人、改造印第安人、与印第安人作战这三个不同阶段,清教徒分别建构了“撒旦的仆人”“祈祷的印第安人”“恶魔的化身”三种印第安人形象。这三种形象都是清教徒对印第安人的“他者想象”,反映了清教徒自身的处境、焦虑和期待。清教徒对印第安人的恶魔想象,推动了美国种族主义和白人至上观念的发展,对美国的族群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