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占起 《神州》2012,(12):106-107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在他的文章《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为师者,对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古人且把德育放在首位,可见古人对德育的重视。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的我们依然没有忘记德育工作,现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就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黎忠信 《神州》2011,(6S):24-24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可见,德育与语文教学是联系统一、相辅相成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将德育贯穿于始终。  相似文献   

3.
龙飞 《神州》2013,(3):54-5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声乐教育是实现德育的重要途径①。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曾说:"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一首好的歌(乐)曲,常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  相似文献   

4.
王雪坤 《神州》2013,(15):117-117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完整的、有生命力的学习生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有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都应该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和激情。一、微笑的课堂,学习的开端。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如果再加上死气沉沉  相似文献   

5.
贺晓燕 《神州》2012,(9):387-387
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教语文、学语文,也要教做人、学做人。其实学语文和学做人二者是统一的。通过语文课学生既学语文、又学做人,是由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是由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决定的,也是由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传道与为己并兼是传统书院的办学宗旨。传道即道统传承与创新,其实质就是如何"为学"。"为己",就是成就自己,完善自我人格,实际上就是如何"做人"。在书院教育中,"为学"与"做人"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书院在其讲学方面,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讲学形式与独具特色的会讲制度,体现了书院追求规范宰制与精神自主的平衡。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从书院文化传统中借鉴其办学宗旨的精神实质,处理好为学与做人的关系;吸取其讲学方式的精神内涵,处理好规范与自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刘鑫 《神州》2013,(11):105
《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听、说、读、写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毛春平 《神州》2013,(5):148-148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语文的责任和义务,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重智轻德,忽视德育的目标;渗透方式呆板,缺乏有效性;渗透结果评价难度较高,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德育渗透的目标;明确德育渗透的内容;掌握德育渗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秀珍 《神州》2013,(14):116-1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德育渗透:认识语文学科的教育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在语文教学设计体现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10.
吴晓娟  陶君 《神州》2012,(31):123-123
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能有效地增强语文素质教育的效果,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但传统的说教方式已经不适应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如何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是一门值得探究的艺术,本文分别从审题、课堂表演、课堂朗诵、课文小结等几个方面研究德育的渗透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敖莹霖 《黑龙江史志》2013,(17):274+276
作为儒家德育文化的发源地,与国外相较,我国在当代中学生道德教育中并没有将儒家优秀德育思想渗入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没有专门的教材来传承这一文化。特别是《经济生活》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版块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化,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无道德的"经济人"。本文以高一《经济生活》为例,论述如何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要素,并同儒家德育思想"义"相结合进行道德教育,致力于培养有道德的"经济人"。  相似文献   

12.
李改梅 《神州》2012,(6):109-110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语言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我校德育的校本课程,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抓好德育工作,深挖语文教材资源,有机地渗透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3.
郭庆芳 《神州》2013,(14):77-77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将德育更好的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呢?结合我所授学科特点及经验我认为:在语文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使得各个学科之间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如果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教学也是失去立德树人的精神支撑。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智育结合,文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教实验版)》的课程目标,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阐明:新课程应该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在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曾有苏联教育家说:"游戏对孩子来说就是学习,而学习对孩子来说就是劳动"。游戏化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学习。我们教育需要这样的游戏!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介绍的游戏手段,供同行们参考、指教。  相似文献   

15.
张果蕾 《神州》2013,(26):19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从1912年起至今,60年里致力于语文教学和语文学科的编辑出版工作,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文学为人生"、"易读性"等教育观点,关于我国语文教育的利弊叶圣陶先生写下了大量文章,后收集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个集子里,上下两部分有100多篇。这本著作凝结了先生毕生在语文教育方面研究的结晶,任何  相似文献   

16.
武耀红 《神州》2012,(18):61
语文教学就是教人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还得教学生会学:语文教学要有"趣",情境熏陶,以情动人,艺术教学,以美育人;语文复习要得"法",精讲精练抓落实,以点带面引学生,试卷讲评重效益,思路技巧授学生。  相似文献   

17.
钱丽 《神州》2012,(12):54
教学法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性,不让学生亲自对教材下一番功夫,就不可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上,梁启超当众宣讲了有史以来"最坦诚""最直率""最另类"的证婚词:"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  相似文献   

19.
马蓉 《神州》2013,(9):116-116
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教学过程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形成过程。可是在传统教学中,小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就其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单一化。众所周知,社会在飞速发展,教改在日益深入,教师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不能适应形式的发展,必然造成学生厌学这种情绪。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关键在于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精神才能得以发挥,语文课才能上得生动活泼,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依井方 《神州》2013,(26):127
探索"以人为本"德育理念指导下的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目的就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寻求德育的新途径、新思路,真正把德智结合在一起,最终使学科教学成为德育的主阵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