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实践的最终落脚点。几年以来,作文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流派纷呈。然而,作文教学长期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灾区。据调查,学生的作文状况堪忧的原因,不是不会写,而是实在无内容可写。究其根源,乃是平时不知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小学生习作一般应经历"积累—表达—修改"的过程。这一习作过程是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也符合小学生写作的客观规律。而目前许多学校的作文教学中忽略了"积累"  相似文献   

2.
彭德义 《神州》2013,(17):146-146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透过新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学生得生活实际和习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习作提供了素材积累,在这些生活素材的基础上,一篇篇优秀的习作诞生了。那么,怎样才能让扩大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习作素材积累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重在探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农村小学生自作素材积累。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透过新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学生得生活实际和习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习作提供了素材积累,在这些生活素材的基础上,一篇篇优秀的习作诞生了。那么,怎样才能让扩大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习作素材积累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重在探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农村小学生自作素材积累。  相似文献   

4.
张晓红 《南京史志》2022,(28):91-93
<正>当前,在初中学生的习作中,很难看到那些闪现智慧的作品,很多都是在教师提供的写作模式中套出来的,这样的作品或许在分数上占尽了优势,可是缺乏学生独立的思想,缺乏情感的融入。作文教学之路,漫长而又艰辛,但是表达了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充满了智慧之光。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的写作指导尤其重要,它更像一盏不灭的灯塔指引着学生的习作方向。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写作实际,通过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指导学生的细节描写,渗透情感,展开想象,不断丰富写作内容,从而建构良好的写作框架,让学生写出优美的文字,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  相似文献   

5.
曾雪梅 《神州》2012,(27):127-127
《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但习作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怕的原因很多:如对所写题目感到"无情可抒";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  相似文献   

6.
梁成莲 《神州》2012,(10):73-7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目前许多小学生的写作状况是:一提到作文就害怕,作文时无话可说,写不出来的同学不在少数,即使写作文也是敷衍了事,写作兴趣更是无从谈起。到了毕业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多少,而且语文综合素养也很差。因此,搞好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笔者对作文教学也摸索出一些方法,下面谈一些做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九月很好     
正快中秋了,阳历是九月。孩子的自然课本,要做九月天象的观察,特别是要观察记录月亮,从八月初记录到中秋节。每天夜里吃过晚饭,孩子就站在阳台等待月亮出来,有时甚至跑到黑暗的天台,仰天巡视,然后会看到他垂头丧气地进屋,说:"月亮还是没有出来。"我看到孩子写在习作上,几天都是这样的句子:"云层太厚,天空灰暗,月亮没有出来,无法观察。"最近这几天,连续几个台风来袭,月亮更连影子都没有,孩子很不开心,他说:"爸爸,这  相似文献   

8.
王华 《神州》2013,(33):122-122
只要说起作文,不少同学都感到头痛,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教室里常常"唉"声一片。很多同学抱怨作文"没东西可写"。我们必须承认,城郊中学的学生,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又限制了他们的视野生活面窄,再加上课外阅读量较少,语言积累较为缺乏,所以,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和基本的习作素养。怎样才能变"没东西可写"为"有东西可写"呢?办法是学会积累,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9.
正一、英语写作现状写作是语言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对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而英语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很多同学升入高中之后,对写作茫然不知所措。教师对写作教学不够重视,每次习作仅仅布置任务,缺乏针对性指导,平时教学不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学生语言输入量明显不足,学生对其学习和生活的大部分话题都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有的甚至产生了写作焦虑,不利  相似文献   

10.
他认为,中国企业大多缺乏信仰,导致制度很难落地茅忠群在企业家圈子里是出了名的"另类"。曾有媒体如此描述他:"当同龄企业家忙得两脚打转,茅忠群对工作的处理却沉稳依旧;别人忙应酬拼白酒,他却喜欢看论语;别人都在抢上市拼规模,而他却拒绝上市……""我就是这样,也不准备改变。"初见茅忠群,很难将这个略带腼腆的书生与  相似文献   

11.
李雪 《神州》2011,(6S):27-27
长期以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是老师们心中永远的痛。对于学生来说,只要一听到“作文”二字,高兴的面孔一下子乌云密布,一个个焦头烂额,咬着笔杆你看看我,我看看他,始终下不了笔。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的“内存”太少,没有生活源泉,加上学生家庭教育缺乏,文化底蕴浅,导致学生习作困难。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张凤林 《神州》2020,(1):130-130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在语文的教学中有几个大的部分,其中写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老师只是告知学生如何去做,对写作进行大篇幅的理论说教,或者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习作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小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而且对于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造成严重的遏制,不利于小学生的进步。本文对小学生习作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关于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看图写话的浅见。  相似文献   

13.
梁柱新 《神州》2012,(16):352-352
“作文难,难作文”这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也是小学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学生作文现状是:1、笔下无物,无话可写。2、语言贫乏,难写生动。3、主次不分,详略不当。4、结构零乱,缺乏安排。针对这不容乐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习作,带领学生走出这种不良的困境呢?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能力,但他们的作文往往缺乏情感内涵。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将重心放在对技巧的传授上,忽略了情感才是一篇作文的核心要素。基于此,在习作课堂中,教师应着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写出饱含真情的习作来真正打动读者。纵观当前高中生的作文情况,我们发现他们善于用技巧表达思想,却不善于表达情感。而在考场中,一篇饱含深情的作文,比起苍白的文字更容易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因此,  相似文献   

15.
凌丽芳 《神州》2013,(19):107-107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引导他们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并把积累的语言内化为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如何引导小学生加强语文的积累,加强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呢?本文就此问题而进行具体阐述,并从教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中、在生活中积累和运用语文等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张晗波 《神州》2014,(9):133-133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教育的目标,而学生的习作就是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充分体现。但习作教学一直是个难点,尤其是农村的习作教学仍然是所有教学课程中的一环薄弱环节,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农村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从“谱曲”、“填词”、“演奏”三方面入手,指导学生有效习作。  相似文献   

17.
陈现辉 《神州》2011,(9X):103-103
学生习作写不具体的另一个原因是缺少语言积累。语言贫乏,不足以承载思维,即使有了生活体验也难以顺畅地转化为有条理的文字,理应享受的成就感也只能变成不会写、不能写、不善写了。只要我们把阅读与积累作为一种任务,日长天久,学生的语言储备就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而当学生的阅读与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脑子里就建立起一座“语言仓库”,习作时,它就会像喷泉似的,喷涌而出。  相似文献   

18.
徐云 《神州》2013,(10):129
在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年轻人的渴求被认知心理导致他们唯恐别人不认为他们张扬,循规蹈矩的好学生被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嗤之以鼻,听很多老师感叹:"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诚然?否然!"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没有朽木不可雕的说法,那是源于教导者的放弃。"打是亲,骂是爱。"既然古来就有这样的俗语,我们又为什么不能进行教育惩罚呢?这只是教者爱护学生的另一种诠释。惩罚是门学问,更是  相似文献   

19.
王雪莲 《神州》2012,(19):282-282
在校园里,时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教师苦口婆心的劝学生努力学习,学生却一脸的漠然;某同学明显的犯了错误,却不服甚至抵触教师的批评;学生之间因产生矛盾而打群架,却相约而定,不允许任何人告诉老师;有的老师说,现在是学生们一个“阵营”,老师们是一个“阵营”,学生联合起来“防备”老师……种种难以理解的现象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心灵距离。那么,教师应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呢?  相似文献   

20.
幸福来敲门     
正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啥都不咋的,可是最近,幸福居然来敲我的"门"!幸福敲响了"作文门"。那天,郑老师在班上宣布上学期感恩书信获奖者,这可是全国的比赛,虽然我交了稿子,但根本不抱什么希望。"全国三等奖,恭喜……"没我名字,我就知道。一个貌似不可能实现的想法冒了出来:嗯哼,我会是二等奖吗?"获得二等奖的有……"还是没我,剩下的只有一等奖了!我?全国一等奖?这,这,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懒洋洋的我趴在桌子上,几乎要合上双眼了。"吴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