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中 《郑和研究》2007,(4):16-18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在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始建于东吴赤乌年间,初名建初寺,代有兴废,名亦屡易,或为长干寺,或为天禧寺。至明成祖朱棣为报“父皇母后”之恩而承前代旧址,于永乐十年(1412)重建,易名大报恩寺。可惜的是,该寺并寺塔彻底毁于近代。现在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南京市政府决定重建该寺并寺塔。“大报恩寺”,顾名思义就是为“报恩”而建,那末,朱棣是报谁之恩呢?  相似文献   

2.
龚拜  潘群 《郑和研究》2008,(1):10-19
明代大报恩寺遗址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外长干里。永乐十年,明成祖敕工部在天禧寺旧址重建,依准大内宫阙,建九级琉璃塔,赐额“大报恩寺”;宣德三年寺成。大报恩寺为明代三大寺之一,建筑精巧,富丽堂皇,尤以大报恩寺塔为最。大报恩寺塔“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为焉”,被视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相似文献   

3.
金陵大报恩寺为明代南京的三大刹之一,寺内的琉璃塔又是中古时期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奇迹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文化、旅游、宗教等事业的发展,有关方面已启动了在原遗址上重建该寺、塔的工程。因此,理清其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也是必须从事的工作之一。本文主要是依据有关史籍和考古资料谈谈它的历史渊源问题。一是大报恩寺与塔的最早渊源,即阿育王塔,长干寺的始建年代.兼及长干寺与建初寺的关系问题;二是长于寺的废弃时间与宋代天禧寺在其旧址上重建的问题;三是明成祖朱棣为何选择天禧寺及舍利塔作为大报恩寺及琉璃塔的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4.
妙应寺又称白塔寺,位于北京阜城门内大街路北,始建于辽代寿昌二年(1096年),原名永安寺。元至元八年(1271年)重建,更名大圣寿万安寺,成为藏传佛教寺院。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再次重建,改名妙应寺。  相似文献   

5.
近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发掘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作为明清时期南京城的标志之一,大报恩寺自建成以来就有许多未解之谜,尤其是寺中的琉璃宝塔备用构件去向,至今仍是学者们争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正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拥有1700余年的建寺史,历经六朝时期的长干寺、北宋至明初的天禧寺,永乐以后成为明王朝的皇家寺院,在中国佛教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该寺清末被毁,成为遗址。2007~2015年,考古人员对遗址北半部进行了全面发掘。在此过程中,从明清时期的地层、灰坑,尤其是多口古井中,出土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寺院遗物,为研究鼎盛时期的大报  相似文献   

7.
郁郁 《风景名胜》2008,(9):17-17
事件2008年7月27日,南京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地宫遗址神秘面纱被揭开,从出土的石函内壁上的"长干寺"宇样以及众多的唐宋时期钱币来看,地宫被专家认为有可能与宋代初年重修的南朝长干寺有关。由于石函里的铁函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2月16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终于建成并对外开放,这无疑可视作南京人文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盛事。不过,随着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建成,一向被誉为"江东佛寺之祖"的建初寺,竟也同时被"修复"在遗址公园的东南侧,这倒有点让人莫名其妙。难道说,原本座落在长干寺(大报恩寺)西北面相距数里的建初寺也迁至此地?但遗憾的是,遗址公园门前的《碑记》,却已言之凿凿地告诉世人,将建初寺修复于此,乃是名正言顺地"原址复建":  相似文献   

9.
《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碑铭2008年出土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宋代塔基地宫中。碑铭刻写俱佳,保存完好,对于研究长干寺的历史沿革和宋初修造长干寺真身塔的详细情况,皆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出土的佛顶骨舍利为北宋译经僧施护所献,长干寺地宫独特的形制受六朝时期地宫形制的影响;用阿育王塔瘗藏舍利的形式,显受五代吴越国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0.
一、南京大报恩寺建筑布局的“三怪” 明代大报恩寺由明成祖在原天禧寺旧址上重建,建筑规格和布局依准按大内宫阙模式,建九级五彩琉璃塔,至宣德三年历十六年建成,建成后的大报恩寺成为明初南京三大寺之一,富丽堂皇,精巧绝伦,尤以琉璃宝塔最令人叹为观止。而大报恩寺的建筑布局也迥异于其他的皇家寺院,南京民间称其布局有“三怪”。  相似文献   

11.
<正>大报恩寺遗址位于今南京市中华门外秦淮河南岸,南至雨花台,东至南京晨光集团厂区,西至雨花路,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图一]。2007至2018年,为配合“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以揭露明代皇家寺院的面貌。其中,在遗址南区发现的一口清代古井(J26,图二),出土遗物丰富,是研究明清时期大报恩寺遗址的重要材料。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慈恩寺与大雁塔●王齐秀大慈恩寺位于今西安市雁塔路南端。这里原是隋代的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皇太子李治为追念母亲文德皇后“昊天罔极”的养育之恩而扩建,并敕赐“慈恩”,遂改名为大慈恩寺。该寺地处风景秀丽的晋昌坊,占晋昌坊面积的一半,为现存寺...  相似文献   

13.
侯卫东 《中原文物》2022,(4):120-125
巩县石窟是北魏宣武帝时期(483—515年)开凿的皇家石窟,此前的孝文帝时期此地已营建有希玄寺。北齐天保二年(551年)至武平二年(571年)的20年间,是巩县石窟寺民间造像的第一次高峰。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至永隆二年(681年)的21年,是巩县石窟寺民间造像的第二次高峰,该时期僧人和本县官吏积极参加造像,一批稳定的本地平民信众成为持续造像的主力,龙朔二年(662年)《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及其造像是平民信众造像的杰出代表。《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追记的北魏孝文帝希玄寺初唐时期已不再运行,香火没有延续下来。净土寺是初唐时期巩县石窟区域内保有香火的佛寺,北宋后期成为皇家寺院,与希玄寺没有直接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存的地面古代建筑,大都集中在山西,而山西省内的优秀古建,又多在雁北地区,善化寺就是其中之一。善化寺是一处气势雄浑,保存完整的辽金时期寺院建筑群,位于山西大同市区南部。寺院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当时称开元寺,五代后晋时改名大普恩寺。  相似文献   

15.
南京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古长千里地区,与中华门城堡隔秦淮河相望。该寺始建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系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母,感念生育之恩兴建。大报恩寺内建有五彩琉璃宝塔,高约78米,九层八面,塔体全部用白石和五彩琉璃砖砌成,精美绝伦,永乐皇帝赐名为“第一塔”。  相似文献   

16.
《中华遗产》2008,(9):12-12
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历史上曾被誉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明永乐皇帝朱棣为纪念生母建造了这座皇家寺庙地官。因此,考古学界猜测这里埋藏有众多惊世宝藏。然而意外的是,近日打开地宫后却仅发现大量唐宋时期的钱币。地宫内出土的一块石碑上写着“金陵长干寺塔身藏舍利石函记”、“宋大中祥符四年”等字样。  相似文献   

17.
大报恩寺遗址J26出土的白釉瓷砖和米黄釉瓷器较为特殊,值得重视。首先,在比对同时期出土标本并结合历史文献分析后,本文认为,大报恩寺出土的白釉瓷砖应产自明代景德镇。而1856年大报恩寺塔毁之前的文献,较少注意塔的白色建材,这一发现对探讨大报恩寺塔的建造方式与建筑面貌颇有助益。而对于米黄釉碗的认识,本文认为其时代当属明末至清代,可能的产地包括漳州和景德镇。米黄釉器在大报恩寺的出土,暗示了它在国内外贸易、文化交流中的坐标。  相似文献   

18.
明神宗万历年(1573-1620年)时期。佛教义学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学识广博、在士大夫层中影响较大、对促进居士佛教起过重要作用的有云栖株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漓益智旭等人。后世称为“四大高僧”。而憨山德清大师因为曾经是驻锡金陵大报恩寺的佛教界大德。他的生平事迹和佛学观点。以及他留给世人大量的文史资料。对我们研究永乐年建造的金陵大报恩寺的历史定位。具有关键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从17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洲人眼里,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又称“南京瓷塔”)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在欧洲声名远扬,被认为是仅次于万里长城的中国建筑。  相似文献   

20.
明代金陵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塔是由著名航海家郑和参与建造的世界奇观。大报恩寺的直接前身为建于吴末晋初的"长干寺",乃是南京地区历史最为古老的寺、塔之一。这里曾经是瘗藏唐三藏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之处,是明代南京唯一依皇宫建筑体制起造的佛教寺院,也是明代早期总管全国佛教事务的中央机构"僧录司"所在,拥有全国佛教管理和佛学中心之地位。该寺还与明成祖身世之谜及成祖夺嫡易位乃至建文出家失踪诸史事相关。在其长达16年的建造过程中,郑和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从而对该工程之完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