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志的立足点在于区域性,它具有极强的区域特性。地方志书作为区域历史人文宝库,蕴涵着当地人民创造与继承民族文化的历程,而这种民族文化在地域视野上总是作为区域文化而存在,与特定地域的人群之间凝结的是不可分割的文化情感。《阿克苏地区志》在编纂过程中注重其区域历史地理的记述,增强了志书的历史厚重感。本文试图运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方志学、地缘政治学等相关的理论,谈谈《阿克苏地区志》如何应用历史地理学特别是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以提高志书的质量,增强志书的历史感,达到存史的功能。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2.
《浙江方志》2002,(4):59-59,47
专题是对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里重大事件的专门记载。在新世纪新修第一部市志启动之初,我们就十分重视专题的调研工作,旨在提高志书的质量和品位。  相似文献   

3.
地方志书是反映一地情况的综合文献,因反映现实,必然述及历史,因为历史是现实的基础,现实是历史的形成。志书从历史的发展看现实的形成,从历史的根源看现实的渊源,故不少人认为地方志书就是史书。但是细想一下,志书并不是纯粹的史书,因为志书的最终目标还是反映现实。这样,志书在历史和现实之间似乎就有一种说不清的关系,如何处理历史和现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方志的一个重要体例是横排竖写,即横排门类,纵述历史。纵述历史是志书的经,是志书的主体。志书纵述得好不好,关系到志书能否实现其资治的主要功能。纵述历史不是将历史资料简单地排列,而应该反映事物兴衰起伏、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否则读者、后人从中看不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能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即达不到资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总述是地方志编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部志书的总体概述。撰写总述的目的是让读者对志书有个全局性的简明扼要的了解,对志书起提纲挈领、宏观认识、思想引导的作用。提纲挈纲,就是把对贯穿志书内容的主题、主线、主要资料准确明朗地展示出来,便于读者抓住全书核心内容和历史传承;宏观认识,就是展示出来的历史资料虽然是简洁的,但却是全面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在新编志书中运用口述历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介绍口述历史的发展及其重要性基础上,结合《深圳市志》指出新编志书应重视运用口述历史,理由在于:首先,口述史料可提供一种"民间观察",可复原许多历史细节,以与正史相对照;可填补档案、文献资料中的缺失,以复原历史的完整性;可保留较多的原生态,以增强志书的可读性;甚至在特定条件下也可纠正"死无对证"的档案、文献中的重大谬误。其次,新编志书运用口述历史是快速反映当今信息化时代的需要。指出口述历史在新编志书中设置方法有:精选口述片断载入,丰富正文记述的细节;精选口述事件载入,补充正文记述的情况;精选个体口述资料,与综合记述相互印证;篇幅较长、比较宏观的口述史料收入全书附录。还指出将口述历史纳入志书必须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准确性,二是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林仪 《福建史志》2009,(3):27-29
地方志是包容一个地域在一定历史时段各方面史实的地情书、国情书。要使志书达到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该地域的历史和现状.按照方志基本体例科学地设置修订好志书篇目.是修志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志书篇目是志书基本结构的总体设计.它勾画出志书的轮廓,成为搜集资料的目标与向导.形成志书编写的提纲,最后作为出版的目录。  相似文献   

8.
志书纂辑的历史资料是否丰富、真实、准确,决定着志书的使用价值,既是志书质量的核心,又是志书生命之维系。在志书的存史、资政、教化诸功能中,存史是最基本的。志书记述全面、客观、翔实、可靠,才能谈得上为领导决策科学化服务(即所谓“资政”)和为社会服务(除了“教化”,还应包括为经济建设、文化研究等服务)。新方志首届熹书由于存史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直接影响了志书的质量。续  相似文献   

9.
志书的价值在于存史、资治、育人。作为地情资料载体的地方志书,应以存史为己任,要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兴衰起伏。内容完整、资料丰富是志书内容记述的基本特征。资料的全面与完整,决定着志书利用价值的高低。但是,有些已经出版的第二轮志书,资料缺失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了志书反映历史不完整的缺憾,严重影响了志书的质量和使用价值。因此,地方志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资料全面、完整、准确是地方志书应具备的本质属性,也是关系志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当今信息时代,志书的存在价值在于其具有以存史为宗旨的特殊功能。存史是志书质量问题中最具决定性的问题。存史不足是首届志书一个遗憾,续修志书应认真引为鉴戒。续修志书应当树立自觉的科学的存史意识,更多地考虑如何存史、存什么史的问题。以新时期的历史为记述对象的续志,要下功夫增强分志的存史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翻阅一些县、区首轮修志编纂出版的志书.笔者发现,有不少县、区对一些后来被证明是失误甚至是错误的历史事件.采用要么简记几笔.要么干脆省略不记的做法,从而使一部洋洋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的志书.只记当地历史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而无惨痛的教训和所经历的挫折。  相似文献   

12.
资料性是地方志最基本的属性,志书选材与志书的质量好坏关系极大。要编好志书,很重要的是选材要兼顾好“全”与“特”。解放后首轮编修的区志,基本都注意了兼顾好“全”与“特”的要求选材入志。第二轮的续志,由于记述的是改革开放这一中国历史进程中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时间虽短,变化巨大,尤应注意兼顾好选材上的“□□全”与“特”。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真实的 ,不论是成绩还是失误 ,只有实事求是地记载 ,志书才能起到“资政、教化、存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地方志编纂工作中,志书的可读性往往被忽视,有的编纂人员将可读性与趣味性、宣传性、文学艺术性相提并论,认为强调志书的可读性会影响志书的客观性、记述性、权威性乃至志书的质量。这是对志书可读性认识上的误区。志书的可读性有着自身的表现形式和内在要求,它的可读性是指志书对波澜壮阔历史画卷的立体记载、生动再现,是指志书方便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志书文约事丰,信息丰富、生动、翔实,二是记述内容体现地方特色、行业特色、  相似文献   

15.
随着首轮修志的基本结束,续修志书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尽管志书的体例结构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已基本定型,但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的社会实践,在改革创新意识的激励下,第二轮修志冲破了许多传统的束缚,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6.
历史化名城底蕴丰厚,利用名城志书及修志过程中积累的丰富资料,编写名城地情书,有助于认识、宣传、建设、保护名城。由于志书受篇幅所限,名城志对历史化内容的记述具有局限性,恰为编写地情书提供了空间。名城地情书开发利用形式多样,开发利用要抓住几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陈桥驿先生是我国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他治学严谨,博采众长。他自喻是地方志的“大用户”,对地方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亲自参与旧方志的搜集、点校,亲身指导、编纂新志,并为多部志书担任顾问,提出了许多极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他与地方志结下了不解之缘,是方志界的挚友良师。喜逢陈先生八十华诞之际,本刊特发陈先生家乡史志界人士撰写的3篇章,以表达我们对这位学界长的崇敬与祝福.  相似文献   

18.
历史资料是编撰党史方志的依据。现在可收集的历史资料极为丰富浩瀚,有历史文件,大量的回忆录、调访资料,还有国外文献资料和敌伪档案。在编史修志中,搜集的史料越多,写出的党史志书越真实、生动、完整。如果讳忌疏忽某一方面的史料.就会给编史修志带来局限性。但在繁多的史料中,必然充满着矛盾和分歧,会给编史修志带来点麻烦。因此,在撰写党史或方志时,还必须科学处理各种史料关系,这是准确、真实、完整编写党史志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过程都存在着矛盾。各种矛盾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矛盾的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反映在志书编纂上,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就是一例。志书的内容就是志书记述时空范围内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情况;  相似文献   

20.
志书是对一个地区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录,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等方面,都有正反两方面的情况,有正确和成功的经验,也有错误和失败的教训。不仅有天灾,也有极其复杂的政治问题,这就决定了志书的编修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思想性。作为志书的编修者,必须把好四关。首先要把好志书编修的界限关,也就是说在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明确什么可修,什么不可修。第二要把好学科关,即按照方志学科的要求编修志书,不能违背志书特定的体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