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但培良,字幼湖,贵州广顺州(今贵州长顺县)人。其父但明伦,官至两淮盐运使,以评点《聊斋志异》而闻名于世。但明伦有三子,但培良是第三子。但氏是贵州著名世家,与湖南益阳胡氏家族关系非浅。但培良娶胡达源的女儿胡春芝为妻,成为湘军将领胡林翼的妹婿。  相似文献   

2.
清代初年的《聊斋志异》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蒲松龄倾注毕生精力的这部“孤愤”之书,二百余年间,能识揭其蕴底者要数贵州的但明伦了,号称“但批聊斋”。但评可算是贵卅柏b一大誉事。但现在贵州,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评论家。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市文学评论界均有著文肯定但明伦评点《聊斋》独占鳌头,认为他是位颇具慧眼的评论家。北京、上海、山东亦出版但批聊斋,在1994年山东齐鲁书社重新整理再版的《但明伦批评聊斋志异》2100O册,据说书一出被一抢而空。时值我到贵阳图书贸易公司一走,发现案几有一…  相似文献   

3.
正陆文夫笔下,经常会写到故乡秦兴与靖江。他的童年生活,既饱受战争侵扰,也目睹和感受了独特的地方民俗、家庭的亲情温暖、童年的自由乐趣。这些生活,又常常与美食相伴,培养了陆文夫对食物的兴趣,也是他成为美食家的基础。1986年1月,江苏作协在扬州开会,午宴设在富春茶社。陆文夫为店家题字:"果然家乡风味。"(徐颖宏《"天下名馔集于富春!"》)陆文夫不是扬州人,他出生泰兴。但历史上,泰兴曾为扬州辖区。所以,扬州一直把陆文夫,当成"扬州名人";而陆文夫有时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四年春天,江苏省教育厅编审室主任易君左写了一本《闲话扬州》,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不料却引发了扬州各界人士的不满,还打起了官司。 最后易君左在报纸上登启事,向扬州人民道歉,上海中华书局将全部印好的《闲话扬州》销毁,易君左也因此被撤职了,这样,《闲话扬州》的风波才算平息了下来。  相似文献   

5.
<正>清代中期,中国的画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画家团体,后人称为"扬州八怪",他们一改清初四王吴恽传统的摹古画风,上承八大、石涛,以直抒胸臆为境界,不拘成法,以画寄情。在当时的扬州除了扬州八怪之外,还聚集着许多意趣各异的画家,仅仅在《扬州画苑录》里就记载了清代扬州画家共557人,他们以扬州人为主,其余或是扬州周围县市的文人,或是长期生活流寓在扬州的外乡人。他们由于所处的阶层不同,个人审美的情趣各异,绘画的风  相似文献   

6.
<正>扬州王氏是中唐崛起的文化世家,堪称唐代扬州第一望族。尽管扬州人对唐代王播的名字比较熟悉,对"饭后钟""碧纱笼"典故耳熟能详。但对唐代的这个王氏家族则了解不多,尤其对这个家族"一门四进士两宰相"更是知之甚少。王播同其弟王炎、王起皆为进士,侄子王铎也是进士。《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一书收录的唐代扬州进士仅九人,王氏兄弟独占其四。"一门两宰相"也殊为不易,王播和其侄王铎,都曾两度出任唐朝宰相,在扬州历史上尚无先例。王播居官10年,历经唐穆宗、唐敬  相似文献   

7.
扬州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时期的一个重要城市,在中外交通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若干年来,中外历史考古界人士对古扬州城的发展和变迁做了不少调查研究。但考古发掘工作,建国后才零星做了一些,到1975年开始进行范围较大的正式发掘。1975年,我院和扬州博物馆、扬州师范学院对扬州唐城遗址手工业作坊的发掘,引起了考古界的重  相似文献   

8.
依陌  大海 《旅游纵览》2008,(3):63-65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就因了李白的这一句吟诵,扬州这个清丽娇媚的城市便占尽了一个季节的先机。虽然诗中说的是农历的三月,但时下,杨柳吐绿,暖风轻拂,我仿佛听到梦里的江南在轻声的召唤,于是迫不及待地上路了。原本打算坐船去,却被告知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不免感叹,坐一条船于烟雨蒙蒙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高速路上去了。  相似文献   

9.
扬州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距今已有2400多年,由于地处江淮中心,依托长江、运河,水陆交通发达,人文荟萃。在漫长的岁月里,扬州的历史曾几度繁荣和辉煌。早在唐高祖时,国库的收入主要来自以扬州为中心的江淮一带。到了康乾盛世,世界上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有10座,我国占其六,而扬州位列北京、南京之后居第三。经济与社会的昌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的传统文化多名家少大家,这是江苏的文化现象。但乾嘉时期的阮元却是难得的文化大家——做官近50年,政绩卓著,"四海具瞻尊为山斗,同朝钦羡望若神仙",是扬州名人中在政治、水利、科技、文化上都有建树、有作为的硕儒贤相,世罕其匹。不仅在当时达到了时代文化的巅峰,而且一直激励着后人思考该如何对待文化,研究文化,传承文化,他无愧于扬州形象大使的称谓。他的遗踪遍布扬州邗江、仪征,除毓贤街的阮家祠堂、槐泗的阮元墓,其他遗迹也是文化人中现存最多、最完整、最有特点的。遗存虽多呈蜂窝状的特点,但其多、密、涉及门类之广,扬州历史上十分少见。本文不研究他重视文化的全部,仅拾遗补缺,采撷其遗存中大家容易忽略的一鳞半爪,让他思想的闪光点启发今人。  相似文献   

11.
阿里十八年     
<正>扬州农校创建于1956年,位于美丽的瘦西湖畔,我在那里度过了三年的美好时光。我是扬州农校的第三届毕业生,前两届毕业生大都分配在扬州本地,到了我们这一届,突然传出要在全国范围内统分统配的风声。我有点不相信——扬州农校虽然是一所农业类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但毕竟隶属于扬州市人民政府,在全省统分统配就了不得了,还在全国统分统配?  相似文献   

12.
扬州八怪     
余力 《文史月刊》2014,(2):73-73
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在扬州地面涌现出一大批画家,形成了一个画派。这个画派里人很多,但后代人只举出八个人做为这个画派的代表,称为"扬州八怪"。这八个人是谁呢?他们是:汪世慎、李鲜、金农、黄慎、高翔、郑燮、李方膺、罗骋。其实这八个人不完全是扬州人。他们是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扬州的,目的都是为了卖画。这八个书画家,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命运,他们都出身于贫寒的知识分子家中,有较好的文化素质。长大之后,他们虽然都各抱才艺,但在自己的道路上,都有着坎坷不平的经历。八人中黄慎、高翔、汪世慎、罗骋不曾当过官,是终身的职业画家。  相似文献   

13.
洪军  罗瑞勤 《铁军》2023,(7):14-15
<正>74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发起轰轰烈烈的渡江战役,向国民党残敌发起猛烈攻势。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将指挥部设在扬州,指挥东至泰兴龙稍港西至安徽裕溪口一线的渡江作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攻克南京,占领总统府,取得了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可鲜为人知的是,当时八兵团指挥部开设在扬州的一处花园的旧式木楼上,但究竟具体在哪个花园、  相似文献   

14.
顺治十八年(1661),王士祯出任扬州推官,发动了寄托缅怀故明深意的“青溪遗事画册”唱和,继之又发起了三次多人步韵唱和,其中“红桥”唱和试图在主题意蕴和创作词风上有所改变。唱和中的精神风貌及创作风格,虽得到了唱和中部分词人的认可,但其影响力却在多人步韵词坛上因缺少时代生命力而很快消逝。从王士祯首倡的扬州唱和可窥清初词人心态及清初词风之嬗递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扬州是隋唐铜镜的重要产地。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这一时期涉及扬州铸镜的相关文献,并结合考古发现中若干可能与扬州有关的铜镜实物,初步探讨了隋唐时期扬州铸镜业的兴起,上贡的不同形式及过程,铸镜的特征以及铸镜业的性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月朗 《文物天地》2011,(12):30-32
扬州玉雕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几千年历史变革中,随着扬州城的兴衰起伏,扬州玉雕也经历了几度枯荣.历代玉雕艺师创新求变,勤谨实践,将阴线刻、深浅浮雕、立体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于一体,逐步形成了体现、代表扬州传统玉雕特色的"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基本特征.历史上曾与北方玉雕形...  相似文献   

17.
扬州香粉在我国久负盛名,素有“六朝金粉”之称。就连曹雪芹写《红楼梦》也将扬州香粉大大地赞扬了一番。他借贾府平儿之口说,香粉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拍在脸上也容易白净,且能润泽,不像别的粉那样涩滞。贵为贾府的夫人小姐,可谓用尽了天下的胭脂花粉,扬州香粉能得到她们的青睐,足见其独到和精美之处。扬州历史上曾有过好几家著名的香粉  相似文献   

18.
石涛是我国明末杰出的一个大画家,他在艺术上的造诣是多方面的;不论书画、诗文以及画论,都达到高度的境界,在当时起了革新的作用。在园林建筑的叠山方面,他也很精通,《扬州画舫录》《扬州府志》及《履园丛话》等书都说到他兼工叠石,并且在流寓扬州的时候,还留下了若干的假山作品。  相似文献   

19.
黄彬琦  王旭 《中国地方志》2023,(3):107-117+128
中唐以来扬州、润州江面上的瓜洲规模逐渐扩大,最终同江北扬州相连,扬州滨江土地的增加与长江江面的收束使该地区政区变化频繁。江中沙洲时期,瓜洲分属于扬州、润州,并岸后以江为界,全属扬州。唐末以来扬州滨江区域逐渐发展,北宋初年通过割县与升州,扬州一分为二,长江两岸形成昇、润、扬、真四州两两相对的地域结构。南宋时期,瓜洲在某些时段遥隶镇江,以江为界与跨江遥隶代表着滨水区域两种不同的地域结构,后者重视对长江水域的控制,因此在宋廷构建江防体系与元军围困扬州的过程中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20.
正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中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代文坛巨匠,诗人、作家、剧作家韩北屏虽已去世,但他的声音、笑貌犹在,他的丰富文学作品依然为人民提供着精神食粮。出生清贫,弃商从文韩北屏原名韩立,后易名。发表文章时用过露珠、宴冲、欧阳梦等笔名。1914年出生于江都(即扬州),住在仁丰里五巷4号,青少年时期常在扬州、镇江两地度过。但他最钟情于古城扬州,他对故乡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