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文就中美两国对赫蒙人截然不同的族群界定与依据、赫蒙人在美国的生存适应与族群认同的状况进行了研究。对于20世纪中叶沦为难民后,陆续辗转移居美国的老挝赫蒙人,中国学者将其视为少数民族华人,美国官方却将其确定为与华裔、韩裔等少数族裔并列的独立族裔类别。美国赫蒙人虽然在血统的意义上可归属于具有中国血统的人,但其几乎不存在华人归属意识,也极少与中国发生社会联系。许多海外华人或海外具有中国血统的人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失去华人认同意识,并与中国社会浙行渐远。因此建议依据中国血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持、主观认同为华人、与中国社会的联系等“华人性”的几个维度去理解和定义“海外华人”。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调查和访谈资料为依据,阐述了印尼棉兰华人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棉兰华人因受周边华人社会影响,兼及殖民种植经济传统与移居型城市特点而形成的独有社会特征:政治参与具有华人社会传统特性;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并吸收了西方文化、土著文化;闽南语或普通话日常使用较普遍;经济上居于印尼社会和华人群体的边缘,实力有限;与其他族群相处较为融洽;以横向分化为主的华人社会,各群体间互动频繁,边界较为模糊。  相似文献   

3.
15世纪初,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居民开始移居暹罗。到20世纪初,华人移居暹罗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形成历史上华人向暹罗移民的高潮。不少华人与暹罗妇女通婚,定居于此,并遵从暹罗的习俗、文化,逐渐被暹罗人同化。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秘鲁为例,通过定量实证研究揭示了海外华人形象的微观内容构成及其不同维度对于华人群体评价和中国国家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秘鲁社会存在十五项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的华人形象内容,并在整体上可被分为三个维度:体现华人积极态度与情感的“秘鲁华人热情”维度、展现华人较高能力水平的“秘鲁华人能力”维度以及涉及华人负面形象的“秘鲁华人消极表现”维度。三个维度对于当地社会有关华人群体的好感度、认可度和接受度有着显著却不尽相同的影响,对于中国国家的好感度和呈现的期盼度同样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以国别为研究单元,明确华人形象内容、结构与影响,能够为改善移居国对华人群体的评价和中国国家形象感知提供更为明确的方向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1984年8月初,南洋学会在陈嘉庚基金会的赞助下举办了“早期华人移民美国及东南亚”研讨会。研讨会从政治、社会文化及经济三方面,探讨了19世纪华人移居美国及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都会区的几家华人基督教会为样本,分析了丹佛华人基督教会的历史与现状,教会的人员构成、参加教会活动的原因、教会运作模式及社会功能,反映了科州乃至美国中西部地区华人基督教会的基本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以丹佛为代表的科罗拉多州华人基督教会历史不长,规模普遍较小,组织结构较为简单。教会信众来源广泛,目前以中国大陆为主体,涵盖了两岸三地及东亚、东南亚等地华人。华人基督徒多从事医学、网络信息、矿业、会计和厨师等专业技术工作。尽管参加教会活动的华人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教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但作为丹佛华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人基督教会仍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社会组织,在团结华人,救助华人弱势群体,特别是在提供精神支持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前夕,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代表团代表200万欧洲华侨华人,赴北京参加盛典。对此我感触良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初,全欧华侨华人总数不过区区万余,加之散居在英、法、德、荷、意等十多个国家,更是微不足道。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从香港、印尼、印支三国等地辗转移居欧洲的华侨华人有所增加,但处于当时东西方冷战高压下,欧洲华人大多只能局促于当地经济缝隙中艰难谋生,对政治噤若寒蝉。  相似文献   

8.
柬埔寨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全国有 2 0多个民族。高棉族是柬埔寨的主体民族 ,约占其总人口的 80 %。华侨华人是当今柬埔寨仅次于高棉族及越侨和越南人的第三大民族集团 ,总人数约3 0— 5 0万人。华侨华人移居柬埔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他们不但是中柬友谊的使者 ,而且为柬埔寨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人们对柬埔寨华侨华人的情况特别是近况知之甚少。本文拟在评价柬埔寨华侨华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着重对世纪之交柬埔寨政府的华侨华人政策及华侨华人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移居欧洲的中国人急剧增长,加上原有的移民,目前欧洲华侨华人已达200多万人,欧洲已经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的重要聚居地之一。一方面,华侨华人的文化和经济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多元文化和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其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对当地社会带来较大冲击,引发了一系列冲突。这些事件引起人们对欧洲华侨华人与当地社会关系的极大关注:他们的经济环境如何?他们的政治参与状况如何?他们融入和适应当地社会面临什么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0.
196 5年是美国华人发展历史的分水岭。美国政府于该年修改移民法 ,承认种族移民机会平等。此后华人移民源源不断涌入美国 ,成为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移民群体。随着华人社会规模迅速扩大以及经济和专业实力的激增 ,美国华人开始积极参选参政 ,争取与其社会地位相当的政治权利。从移民到选民 ,是美国华人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的过程。假以时日 ,随着华人移民数量进一步激增 ,华人选民的政治影响力将有望接近美国犹太裔选民。  相似文献   

11.
论文将北美华人社区与广东珠三角侨乡在地方语言和通俗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二者之间的跨越太平洋文化关系密切。广府的通俗文化一直是北美华人社区的主流文化;北美华人的生活文化意识也是珠三角侨乡的地方文化特色。两者互相影响,互动演变。不过,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个互动的承传创新的关系出现了分化和演变。北美华人社区因为有大量新移民持续涌入而不断发展,而珠三角侨乡地区的侨乡文化形态,则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芒需要转型,比如依赖过去的移民历史文化遗产来开发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2.
华侨华人与广东侨乡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东是中国第一侨乡。海外华人对广东 ,特别是主要侨乡的影响 ,使其具有鲜明特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侨乡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快于其它地区 ,文化发展独具特色。从理论上认识华侨华人与侨乡的关系 ,是海外华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藉1931年至1933年《光华日报》及《槟城新报》的报道,讨论了粤籍人士谢湘任中华民国驻槟榔屿领事期内,在履行保护和管理华侨、组织劝导华侨捐款救灾、促进商务交流提倡国货、发展海外华文教育及履行国府任务等职责中的表现,探讨了其上任一年半被免职的原因及该事件所折射出的槟城华人社会的种种侧面。从槟城华文报纸对谢湘免职的不同立场,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问题,谢湘之被免职不仅与其任内的表现有关,还与槟城华侨社会不同方言群间的复杂权力关系有关,在深层次上凸显了福建方言群与广东方言群在主导当时槟城华人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被免职的谢湘极有可能是槟城华人社会帮权争斗下的一个牺牲品。  相似文献   

14.
人文地理学领域鲜有关注"饮茶听粤曲"这一独特的音乐文化景观,鉴于此,本文以百年茶楼——荣华楼的曲艺茶座为例,采取深度访谈及参与式观察、定性描述方法,用"凝视"理论探讨在他者与我者、"看"与"被看"的互动中,荣华楼曲艺茶座其空间功能的塑造及转变、其社会关系的建构及意义。结果表明:①对茶楼关注的焦点随时间发生转移促使经营者思考如何改造展演空间的功能达到维持经营的目的,致使粤剧粤曲展演空间原有功能被分割;②"凝视"是一种展演反思的作用力;3粤剧粤曲展演空间发挥着维系社会某一特定群体文化体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赵欣 《史学集刊》2007,(4):75-82
鸦片战争强制性地拉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1848年以后,随着北美至中国航线的开通,一部分居住在珠江三角洲的广东人在多种原因的驱使下,远渡重洋来到北美。在美国西部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华侨华人社区,使中国的古老文明渐次播散到美国西部各州。随着北美华侨华人的不断扩展,不同类型的华侨华人在不同的领域里(商业、建筑、科技教育、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许多文化领域里)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被动和主动传播。被动的传播形成了美国多元文化的文化飞地,主动的传播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文化的大熔炉里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交叉式的边缘文化。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随着大批旅美华侨华人陆续返回故乡,他们也把西方文明带回侨乡。它们与本土文化发生碰撞、冲突、融合,从而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侨乡形成了新鲜的、西方式的边缘文化。  相似文献   

16.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historical waves of immigration of the northern Han Chinese to the Lingnan region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lex and unique cul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Four ancient ethnic groups, the Zhuang, Cantonese, Hoklo and Hakka, have resided in this area for centuri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local culture, toponyms often survive changes in history and can reveal the tempo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ast and present in landforms and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 populations. In this study, two goals were sought: (1) the adoption of spatial smoothing and interpolation methods to reveal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Zhuang, Cantonese, Hoklo and Hakka toponyms based on comparisons among the proportions of those who speak various languages and (2)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among toponymic layers under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he influences of geographic factors using an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and a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相似文献   

17.
允许与严禁:闽粤地方对妇女出洋的反应(1860-1949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代中国出洋妇女 90 %来自闽粤地区 ,其中又以广府妇女、闽南妇女为最多 ,其次为客家妇女和潮汕妇女 ,而以海南妇女为最少。闽粤妇女移民模式可分为三种 :依附型迁移、被动型迁移和主动型迁移。所谓依附型移民是指随着丈夫和家人迁移的妇女 ,被动型移民是指违背本人意愿、被拐卖出国的妇女 ,主动型移民则是自愿出洋谋生或留学的妇女。闽粤地方政府、地方士绅、宗族和家庭对不同身份妇女出洋反应不一 ,并采取了不同的防范措施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不同伦理观念和经济利益的趋动下 ,闽粤地方对妇女出洋的推动或限制。  相似文献   

18.
Around the year 1891, four theatre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Guangzhou Prefecture. Three were located in the provincial city of Guangzhou, and one was in the town of Foshan. For a long time, Chinese operas were, on most occasions, performed either in private gardens or in public outdoor spaces. We may presume that the rise of these theatres as an urban phenomeno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would ultimately transform the form and style of opera performance in one way or another. However, material concerning the above-mentioned theatres is too limited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ir buildings, furnishings, stage and seat arrangements, lighting and sound effects, and other related aspects. It is therefore very difficult for us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hysical elements of these theatres and the style of opera performances. Fortunately,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some Cantonese merchants who were active in San Francisco hired a number of opera troupes from Guangzhou to travel to San Francisco and perform in American theatres. Some years later, they even built their own theatres in China Town especially for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opera. English materials describing these overseas performances and theatres allow us to have some idea of what a Chinese theatre might be like, and to speculate how these overseas experiences may have left an impact on local opera troupes back in Guangzhou.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cro-narrativ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by examining the multi-layered narratives in Cao Fei's Pearl River Delta Anti-heroes performed at the opening of the 2nd Guangzhou Triennial in 2005. I consider Cao's work as a hyper-realistic portrayal of the micro-narrative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in a mediated form highly influenced by the media, entertainment industry and popular culture of the region and Hong Kong. Theatricality, kitsch and the distinctive local essence of South China are revealed in the form of a TV soap opera and the use of colloquial Cantonese throughout the performance, along with occasional Putonghua or Mandarin. Language as a signifier of cultural politics has been deployed as an indispensable tool to empower the region within the broader body politic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