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羲之 《湖南文史》2014,(12):37-37
黄公望(1269-1354)是我国元代伟大的画家,其晚年巨作《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兰亭”,但是,这位伟大的天才画家仕途却是非常坎坷,在元朝政府一次反腐的行动中,连科举考试的机会都丧失了。原来,元朝作为一个马背民族,在1279年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民族分为四个等级进行统治,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的人在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元朝以武力得天下,又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防范政策。大约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论及元代刑法的著作对元代刑法的论述往往失之偏颇①。本文试就元朝刑法的轻重和元朝有没有蒙、汉、回回等族通用的划一的刑法以及《元典章》中十余处“札撒”等问题作一番探讨,权作引玉之砖,以...  相似文献   

3.
元代海南黎乱频发,沉重打击了元朝政权在海南的统治秩序,后世史籍多将"黎乱"频发根源归结为元朝重用黎族土官及黎兵万户府的设立,笔者认为元朝统治者迷信武力、残酷压迫是导致黎乱频发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黄公望(1269-1354)是我国元代伟大的画家,其晚年巨作《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兰亭”,但是,这位伟大的天才画家仕途却是非常坎坷,在元朝政府一次反腐的行动中,连科举考试的机会都丧失了. 原来,元朝作为一个马背民族,在1279年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民族分为四个等级进行统治,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的人在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区别.黄公望属于南人,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当官.  相似文献   

5.
<正>在历代王朝对东北的统治中,元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元朝不仅将整个东北地区都纳入了分封制、行省制的体系之内,而且大大加强了对黑龙江下游、库叶岛、外兴安岭等东北边疆地区的统治。受蒙汉杂糅政治体制的影响,元朝在东北地区的封藩和辽阳行省等统治机构的设置,既承上启下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元代也是东北地区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蒙古族、汉  相似文献   

6.
从大蒙古国到元朝,大赦的施行逐渐变得频繁,成为蒙古统治者常用的一种政治策略,这一现象与元代的政治变迁息息相关。由于制度变迁以及特殊的政治环境,郊祀大赦在元代大大减少,皇权变更、政治动乱乃至不同政治势力间的政治博弈成为引发大赦的主要动因,大赦的政治实用色彩更加凸显。对于元朝统治者来说,大赦是其应对复杂统治局面的有效策略,有着重要的政治功能:宣扬皇权的合法性,获取民众的政治认同;消弭社会动乱,促成政治和解,稳定统治秩序;整饬政令,调整行政运行。作为一种"非日常"的统治手段,大赦在元代的治理实践中有着重要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它常常扰乱了行政与法律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弓手制度作为宋金控制基层社会的统治经验被元朝继承,纳入了"祖述变通"的制度建构模式之中。元代弓手设置广泛,按规定要以百分之一的比例从百姓中选拔。实际上,由于各地治安状况的差异,弓手的选拔与这个比例并非完全一致。弓手主要职能为巡捕,其内容主要包括:巡夜禁、巡捕盗贼、监视基层民众动向等。元代弓手制度表现出一些有异于前代的突出特征,最为明显的就是由宋代的乡役转变成一种特殊的户计,反映了元代由户计制度带来的民众职业与职役的固定化。元代弓手在职能运行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均表现出一些元朝的制度特色。元政府对其运行中出现的弊端也相应地做出调整和完善,反映了元代国家政权对维护社会治安和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再论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兼与沈卫荣商榷王献军元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历来为研究藏族史的学者所重视。50年代,韩儒林先生发表了《元朝中央政府是怎样管理西藏地方的》①一文,系统地论述了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治理。但是诚如韩先生在文中所言,由于诸多...  相似文献   

9.
正对元代蒙古人的统治,汉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当然是说蒙古人的统治非常严酷。除了征服过程中的屠城和残杀之外,王朝建立之后,蒙古人也以专注聚敛闻名。元世祖时期,先后重用阿合马、卢世荣、桑哥三人敛财,这三个人在历史上都留下了"暴敛无艺"的骂名。但是也有大量相反的记载。元末明初的江南士人叶子奇在《草木子》中虽然抱怨元代文人的政治地位低下,但是也说:元朝自世祖之后,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轻刑薄赋,兵革罕  相似文献   

10.
"四等人"制是元代提出的民族政策中一个重要制度,在史学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在研究中大多被用作是元代"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证据。然而在元代,民族间交往、民族间通婚加剧,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界限被打破,社会财富增加,"四等人"制作为主要的民族政策之一,恐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还是占主要地位的。  相似文献   

11.
元代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尽管历时仅近百年,但它却在继承唐、五代、两宋绘画艺术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其显著特点就是文人绘画的兴起。元代绘画重笔墨情趣,突出作品的文学性,着重体现诗、书、画的进一步结合,是中国画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以竹石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和大批专擅表现竹石题材的画家的出现,也是元代文人绘画大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显著特点。 元代画竹名家甚众。近人郑午昌先生在其所著《中国画学全史》一书中记述云:“元代四君子画,尤以墨竹为最盛。能作此类之画家,其泯灭不可考者不可知,以其可  相似文献   

12.
元代史学的成就及其特点,往往披人们所忽视。在出版的几部中国史学史专著中,对元代史学的成就,皆着墨不多,虽然也提到元代的史学的一些方面,但大多是附于所谓“正统”王朝之后,或分见于某些章节的段落中夹叙夹议,缺乏对元朝时期史学的系统介绍和给予以应有的篇幅。元朝是我国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一个朝代,它是继辽、夏、金和南宋等局部地方政权而统治全国的正统王朝,不能因为少数民族的入主而排除其王朝的正统的合法性和继承性。它是由长期分裂割据而走上统一的时期;它是多民族封建国家在政治上呈现出中央集权封建专制主义继续巩固和加强的时期;它是一个幅员广大,在中国史和亚洲史上由弱变强的一个国家。我们不应以旧史家的观点去对待元朝,更不应以此对待元代  相似文献   

13.
何世杰  李国亮 《沧桑》2012,(1):27-28
元朝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大一统王朝。在长达近百年的统治时间里,因民族歧视、官吏选拔别有它途等因素,轻视开科取士,致使科举制在元代出现中落。  相似文献   

14.
闫立群 《收藏家》2012,(8):9-16
元代是我国绘画持续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元代初年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为数不多。现收藏于吉林省博物院的《归庄图卷》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件元代画家何澄的传世珍本,它被中国绘画史专著列为元代著名画迹。这一绘画长卷在元代即被称为书画两绝之作,其绘画部,  相似文献   

15.
元代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元朝虽然仅有九十余年的历史,但绘画艺术却成绩斐然,涌现出众多艺术上颇具代表性的绘画巨匠,尤其在山水画方面,前期有赵孟頫、钱选、高克恭等,后继者有黄  相似文献   

16.
<正>有元一代,元朝与高丽由于特殊的"甥舅之国"关系,两国人员往来紧密。以往学界关于元丽关系的研究多侧重于政治层面(乌云高娃《元朝与高丽关系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陈高华在讨论元代文化史时,提到佛教与中外文化交流,认为元朝与高丽两国间的佛教交流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陈高华、张帆、刘晓《元代文化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乌云高娃提出在高丽忠烈王、忠宣王时期,元朝与高丽佛教文化交流密切(《高丽与元朝政治联姻及文化交流》,《暨  相似文献   

17.
另类郎世宁     
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在清朝宫廷中绘制了大量作品,题材多为纪实性绘画、人物肖像、动物和植物,风俗类绘画几乎未见。本文专门对收藏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羊城夜市图》轴一画,从绘画风格到内容做了分析,认为此图毫无疑问应当是郎世宁的作品,并且对画作的名称提出了看法,认为是画家对东方太平盛世的描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五代以前,中国古代绘画一直以成熟较早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为主,而当山水、花鸟画一旦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便得到迅速发展,以至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元代开始盛行水墨写意,而且出现了以士大夫画家主宰画坛的局面,创造了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很高艺术境界的中国古代文人画。元代的绘画就其主题意蕴、形式表征和审美取向来看,较之前朝两宋时代的绘画有着明显的分野,文人画的确立、成熟以至粲然大盛,是美术史上的一个革命性的伟大转变,它不但构成了元代绘画的主体精神,而且…  相似文献   

19.
钟茜 《东方收藏》2023,(5):42-44
清代从初期到晚期,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深刻影响着绘画领域的发展和变革,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画派在这一时期占据主流地位。但与此同时,江南地区部分带有民主思想、对现实不满的画家不愿墨守成规、一味因袭模仿,于是努力挣脱正统画风的束缚,在绘画上另辟蹊径,形成了“扬州八怪”这一画派。他们坚持创作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师法自然,借绘画抒发不同的情感和个性,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新气象,对今天的艺术创新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21,(7)
正元代花鸟画,随文人画的发展,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以"唐之边鸾,宋之徐、黄为古规范式"的花鸟画已渐入式微,代之而起的是以清淡的水墨写意为主的墨花、墨禽的流行,并成为一种时尚。出现这种新变化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此时仕途无望,画院取消,加之文人士大夫不堪忍受民族压迫,把绘画作为他们借物言志,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在艺术品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