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雪  杨咏梅 《沧桑》2011,(1):98-99,103
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形态,具有领土、主权独立、垄断合法使用暴力、民族主义政治文化和统一的国内市场这五个特点。中国民族国家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它的演变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强化中国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双重政治文化认同的困境——解读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小青 《安徽史学》2001,(1):38-40,46
本文试图从政治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解读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的困境。笔者认为,在近代国家观念建构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两个层面上,梁启超的政治文化认同出现了分离,即双重认同,这使其民族国家思想蕴含着难以克服的矛盾,进而使自己陷于两种选择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3.
戴宇 《史学集刊》2012,(1):100-104
日本史学界从"国民国家"①角度研究日本近代史,大致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在90年代末期形成高潮,且其影响持续至今。这除了受当时的西方相关理论著述如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霍布斯鲍姆的《传统的创造》和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等影响以外,也与20世纪90年代初期因苏联、东欧国家的解体,马克思主义史学影响减弱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关系。②为此,以国民  相似文献   

4.
民族国家是一种以民族为载体,以人文传统为纽带而形成的、享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共同体,它包括明确的疆界、共同的文化传统、独立行使的最高司法权,以及不可剥夺的公民权几个基本要素。英国民族国家从中世纪后期开始起步,当时王权倚重于市民阶级的支持,在建立新君主制的基础上冲破了教权至上的普世主义的束缚,摆脱了教皇和罗马教廷的控制。在17世纪的革命中,英国的清教徒秉持信仰自由的宗教信念,披着宗教外衣反抗斯图亚特的专制统治。在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从约翰.威克里夫发动的自下而上的宗教改革,到都铎王朝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再到17世纪的"清教革命"和"光荣革命",宗教因素长期左右着英国的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5.
培养近代国民是国民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具备民族特质和公民特质是国民的内在属性。甲午战争是日本进入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对外战争,"印刷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能够构成民族共同体的舆论条件。战争与媒体交互影响,使"日本人"的自我意识得以强化,对外形成了对朝鲜和中国的优越感和蔑视感,军人被英雄化、神圣化,围绕战争也形成教育方式多样性,民众由此达成了对天皇和国家的认同,甲午战争成为近代日本国民"民族"特质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国家资本及其国有企业是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和主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国家资本,是对前半个世纪官僚资本的否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初级形式。它并不是什么人幻想的产物,也并非机械地照搬“苏联模式”的恶果,而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矛盾演化的必然。国家资本及其国有企业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是中国工业化的主干。  相似文献   

7.
刘泓 《民族译丛》2004,(3):1-13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欧洲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步伐,剖析作为新型人们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属性与组织功能,阐释欧盟属下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研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文章认为,建立欧盟是欧洲人的一种理性选择;欧盟是一个兼有超国家政治成分和政府间政治成分的区域性人们共同体;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服务于跨国社会的利益,致力于超国家的治理,其成员国政府的长期利益将日益屈服于跨国社会的长期利益;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使张扬国家利益与维护民族个性的民族主义表现得更为顽强,超国家权力的扩大与成员国权力缩小的矛盾日益凸显;欧盟的建立并非意味着民族国家的终结,欧盟不能代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学术界对近代中国音乐和国民意识的研究成果颇多。其中,但兴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再诠释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0期)、王力平的《从孙中山民族革命实践的悲剧意识看近代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误区》(《暨南学报》  相似文献   

9.
论民族概念与国民概念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永浩 《满族研究》2003,(1):28-30,35
本文认为,民族概念与国民概念是两个本质上不同的概念。民族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民族学概念;国民则是一个政治学概念。民族成员与民族整体、民族分体与主体之间,没有权利及义务的关系,也就是不存在法律和政治上的关系;相反,国民与国家之间,存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也就是一种政治和法律关系。加强国民意识,对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ethnic group这一术语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广泛应用,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该术语的流行与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裂变的历史背景直接相关。同时,该术语也是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物,反映了西方社会“后现代主义”思潮中“认同政治”的“族类政治化”特征。本文就这一术语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流行的国情特点和社会背景进行一些分析,以期为全面认识和理解这一术语在西方国家的应用实践提供一种思路。文章认为,在理解和借鉴西方学术界有关ethnic group的概念及其理论时,如果简单地做出民族(nation)是政治概念、族群(ethnic group)是文化概念这一泾渭分明的判断,而忽视西方国家在应用这一术语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指称对象,就会因脱离国情实际而导致对这一概念及其理论的误读和应用于本土研究中的误导。  相似文献   

11.
韦红 《民族译丛》2002,(1):55-61
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民族政治明显淡化。主要表现在:政府的各项政策已跳出“马来人优先”、“马来人特权”的窠臼,代之以强调多民族的共同发展与包容;国民的政治价值取向开始超越民族意识,逐渐走向理性化。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经济发展消除了民族冲突的经济根源;二是工业化和都市化使得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失去了现实基础;三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国民政府在获得对内政治的合法性过程中,1936年发表的五五宪法草案具有象征性的地位,即《宪法草案》第4条规定“中华民国领土”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在20世纪前半期的东亚政治空间中日本“殖民地帝国”侵占中华民国领域。但是自1945年8月之后,中华民国政治合法性却面临新的挑战。这就是在日本战败之前和苏军一起回东北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提出的双重民族主义。一种是如何对待苏联的中国民族主义,另一种是如何把东北地区的认同意识凝聚成为新的国民国家民族主义。处于转折点的1945年不仅构成了当今东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原型,而且还迎来了自身认同意识逐渐延伸到新的国民国家民族主义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3.
石德生 《攀登》2009,28(4):32-36
“国家与社会”理论作为研究社会运行机制的一种宏观分析框架,于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中国。由于研究者对“国家与社会”理论框架中“社会”一端的不同理解,使得“国家与社会”理论的中国研究呈现不同的特征。本文依据社会转型期前后中国“国家”与“社会”的职能及其关系变革,梳理了在当代中国研究中“国家与社会”理论所呈现的不同面相。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构建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主义是现代性的政治共同体意识与行动,民族主义塑造出了民族。民族主义强调他者意识,强调民族的政治权利,也强调民族内部的平等。民族主义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创建。民族国家被证明优于之前的政权组织模式,因此民族主义又成为现代国家合法性的来源。民族国家创建之后,民族主义依然存在,还会以爱国主义、分离主义等形式表现出来。对那些只具备了民族国家外表而没有实现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超越其他认同的国家而言,缔造或者深化民族主义在其未来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文物犯罪作为流失性文化安全威胁,它割断文化传承脉络,加速国民对自身文化源头和文化身份的忘却;影响文物社会教育、历史借鉴、审美愉悦、艺术启迪、科学研究等文化价值和功能的发挥;毒化文化生态环境,根绝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且严重伤害民族情感,耗损国家威望。故而,文物犯罪危及国家文化安全,务须高度重视,全力应对。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从脱离帝制走上共和道路后,就面临着如何调整好民族群体与国家对应的问题。中国历史悠久、族群众多,且关系复杂交织,使得这种调整的难度远超一般性国家的常规建设,但终以“多民族统一国家”而塑形,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即其高度的理论概括。当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再强化,乃是国家建设内在诉求与因应世界局势发展的合力所为。以民族群体之间的“共通性”为追求目标进而达到“共同”之境界,促使国家进入文明的高度发展,应当是二者对应关系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探讨辛亥革命前后蒙、藏等边疆地区的政治变迁。辛亥革命使“五族共和”、“中华民族”学说从思想变成了政治实践,实际上成为梁启超政治思想、价值体系的代行者。可以说,因辛亥革命而昌盛的“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观念作为民国初期政府整合中央与边疆地方的意识形态,对边疆地方的民族国家之认同影响极深。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非洲已有13个国家在人文交流、外语政策、市场需求、项目合作、平台推广等因素驱动下,通过实施引领性、支撑性、关键性及深化性举措推动中文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促进中文教育发展。中文纳入非洲国民基础教育体系,经历了自然发展和中非协同推进发展阶段。目前,非洲各国中文课程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方式以分阶段试点推行为主,各国中文纳入发展呈现层级差异。整体上,非洲中文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类型可归纳为潜在型、预备型、起步型、成长型、乏力型及稳定型六种。中文教育发展主要面临自主发展力量弱、多语竞争激烈等挑战。由此,本文提出加强政策沟通,推进纳入政策落地实施,完善中文教学配套资源,加大本土中文师资储备,强弱项固基本,推动中文发展由纳入转向深度融入六大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华夏民族与国家的演进和互动走着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由此形成古代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同一性传统及民族意识中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相一致的深层价值结构,同时也导致古代中国独特的政治地缘与民族地缘的特征。它使中国在国家与民族认同上呈现重要特点:即族别上的兼容性、民族统一与国家安全的一致性、文化的开放性。近代以降,传统家天下的国家与民族意识受到严峻挑战,其认同观念面临断裂和重新阐释、再塑的问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日本国家战略的"普通化"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冷战后日本国家战略的演变明确定义为“普通化”即成为“普通国家”的进程,探讨这种变化与中日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出“普通国家间关系”应该成为21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方向,并对形成未来双边关系机制的必要性做了相应阐述,认为这一分析框架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把握中日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