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元明火铳的装置复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火铳是古代用金属铸造的以火药气体压力发射弹丸的管形火器。明代的邱濬在《大学衍义补》(卷一二二)里说:"近世以火药实铜铁器中,亦谓之炮,又谓之铳"。最初的管形火器,发明于我国宋朝。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陈规坚守德安  相似文献   

2.
现代炮兵的主要武器——火炮,它是以炮身管通过火药在炮膛内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压力,把炮弹丸发射出去,在空中沿着抛物线的弹道形状飞行,落达到目标区域去爆炸的.但是这种火炮还是在军事上应用了火药和有了管形火器的发明之后才出现的.我国在没有发明火药以前,古代战争中也使用"炮".古时所谓炮都是用机发石的,如文选潘安仁"闲居赋"唐李善注记载说:"炮石,今之抛石也".炮者  相似文献   

3.
张家口市博物馆馆藏二级品中有铜火铳5件,铜火炮8件,共13件,均为明代火器,征集于张家口地区明长城所跨各县(包括市区)。现介绍如下:1、永乐七年九月造三箍炮,1980年3月张家口地区供销社废旧回收公司移交。通长50、口径10、銎径10厘米。呈长圆炮筒,略鼓膛,中置三箍,膛上引芯盖和座均佚,引芯孔径0.2厘米。口沿及銎边加箍。筒两箍间有阴刻铭文:“英字三千五百六号/永乐七年九月日造”,两行竖式,16字,真书(封二:1、拓片1)。2、永乐七年九月造三箍炮,1981年5月本馆从河北万全县水沟古长城征集。通长49.5、口径10、聚径9.3…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元代的铜炮,口径5.3厘米,炮长43厘米。在炮身上,还刻有“声震九天,射穿百步”及“至正辛卯”等铭文。由此可知:这件铜炮,铸造于元惠宗至正辛卯年,即公元1351年。它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的火炮。最早的火炮实物,铸于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上有铭文“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远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它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为古老的铜炮,比欧洲出现火炮早半个世纪。它重6.94公斤,长35.4厘米,分为头、尾和药室三部分。从头部安装石弹和火药到药室,尾部有火眼,可以点燃导线…  相似文献   

5.
涿鹿县发现明末铁火器1995年8月,涿鹿县五堡镇广恩屯村在维修该村观音殿时,于圣台下发现一批铁火器。其中,前装式火炮14件,三管火枪59件,雷10枚,散弹100多公斤。县文管所经过现场调查后,全部运回收藏。现将出土火器作如下介绍:火炮分四式:Ⅰ式(图...  相似文献   

6.
1989年,在安庆市长江路小学基建工地发现了太平军掩埋的一批火器,其中有5门为英国制舰载火炮。太平军把这种舰载炮用在两军对垒的陆地战斗中,说明当时太平军水师已趋于衰落,也折射出安庆保卫战时太平军之顽强以及战况之惨烈。  相似文献   

7.
吴悦 《文物春秋》2014,(2):73-74
1989年,在安庆市长江路小学基建工地发现了太平军掩埋的一批火器,其中有5门为英国制舰载火炮。太平军把这种舰载炮用在两军对垒的陆地战斗中,说明当时太平军水师已趋于衰落,也折射出安庆保卫战时太平军之顽强以及战况之惨烈。  相似文献   

8.
守护神是蒙古族萨满教中所信奉的神.这就出现了供奉神的偶像,使它们成为有形有体的神灵.早期的守护神主要是由毡子、布或木头制成的.后来经济条件好的人家用铜甚至是银等制造守护神形像.  相似文献   

9.
<正>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收藏有元明时期的铜质火器铳(炮)33件,其中除1件可能为元代外,其余皆为明代。这批铜兵器大多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张家口、唐山、邢台等地市征集所得,其中19件为有铭铜铳,是一批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手铳是明代火器中的一种,属火铳类,因口径小,身管细短,尾銎安有木柄,用手持握发射,故名。明代从朱元璋起就开始制造大批手铳,正德、嘉靖间制造的手铳最多。故宫博物院武备库藏有4件明代手铳: 洪武手铳(洪武十二年,1379年。图一):铜铸,全长45厘米,药室长6.5厘米,药室直径4.5厘米,口径22毫米,尾銎长8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56,(8)
上海市上海市文管会收到鸦片战争时期"靖夷"铜炮疏濬船海鲲轮,于1955年底,在南京附近疏濬长时时,发现了道光22年7月铸造的"靖夷"铜炮一件,经上海区疏濬队送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早在宋朝就大规模装备热兵器,到了明朝,军队已经整建制配备火枪,明朝末年,又成功仿制了从舰炮移植而来的更有杀伤力的红夷大炮,掀起了新一波火器热潮。明末著名火器学家焦勖和孙元化,分别在自己的著作《火攻挈要》和《西法神机》中,提出以口径为基数,按一定的比例科学设计火炮的各个部分。这是中国火炮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却没能在清朝发扬光大。一清朝的旧式火炮主要有武城永固大将军炮、神功将军炮、制胜将军炮、威远将  相似文献   

13.
刘澍 《文史博览》2013,(1):66-67
荒唐的武器:大炮可做鱼缸用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还在用刀、矛、弓箭等冷兵器,火器不过是用火绳点放的鸟枪、抬枪。而英军普遍用步枪,大炮则打霰弹、开花弹,杀伤力强。清军水师战船多为木船,吨位小,载炮少,加上偷工减料,与英舰自然不在一个重量级别上。  相似文献   

14.
1985年秋,丰润县韩城镇副一大队群众在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两件铜炮。其中一件残缺,只保留了炮口和炮尾。另一件完好(见照),总长64.5厘米,炮口内径2.8、外径6厘米,重21.2公斤。炮身刻有铭,为:“直隶总督纳,道光二十三年铸造。通字第二十号,三十筋炮位。监造官尹建功、酒成,匠赵亭。吃净药一两七钱,铅字二两二钱。”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丰润县韩城镇在宋、辽时期是辽国大将韩昌的点将台,现今镇北还有遗址保存。韩城镇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军  相似文献   

15.
2017年2—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今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奉节县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组成的白帝城遗址考古队对位于白帝城核心区的子阳城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发现并清理了一座南宋时期的兵器埋藏坑,集中出土铜、铁制兵器89件。根据兵器性能特点,分为冷、热兵器两类:冷兵器包括铁矛类近战兵器,铜弩机、铁镞类远射兵器;热兵器为铁火炮。结合文献记载,冷兵器中的铁镞应为大型弓弩所发射的镞,Aa型镞应为穿甲箭镞;热兵器A型铁火炮应以近距离投射为主,B、C型铁火炮应以远距离抛射为主,均属爆炸型火器。铁火炮是我国初级火器创制和使用阶段的重要代表,白帝城遗址出土较多保存完整的铁火炮,是研究我国初级火器制造、使用和功能的重要样本。  相似文献   

16.
介绍西夏陵区的几件文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一○一号墓的钢牛和石马 1977年9月,在西夏陵区一○一号陪葬墓中出土了两件造型生动、形象逼真的珍贵文物——铜牛和石马。铜牛,青铜质,长1.20、宽0.38、高0.45米,重188公斤。模制浇铸成型,内空心,腹中尚残留铁砂内模。外表鎏金,出土时部分鎏金已脱落(图版壹)。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0月.在武威城区一中巷家属院内,发现了一批西夏时期的窖藏货币。据知情者称:这批货币数量很大。货币出土后被民工哄抢私分,并且把出土的钱币拿到古货币市场买时。被一位收藏爱好者收购了一部分。并把这些钱币让笔者进行鉴定。在整理中,我们发现都是宋代货币,其中有西夏的汉文钱“皇建元宝”、“光定元宝”。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货币中还发现了一枚西夏的铜象棋子。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九八五年七月,滦平县金山岭长城在维修清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件明代铜火铳。这件铜火铳出土于砖垛口段长城的敌楼内,出土时铳内装有火药。铜铳长37厘米,铳口内径2.3,外径3.7,铳体均厚0.5厘米,重2.2公斤。 铜火铳由前膛、药室和尾銎三部分构成,通身铸有五道凸起的铜箍,前膛长22厘米,分两节,一节长,一节短。药室外凸呈椭圆形,长7.5厘米,最大外径6.5厘米,上有  相似文献   

19.
荡平炮     
一九七九年四月,霍山县落儿岭公社杨姓女社员在炮台山割草,于乱草丛中的土坑内发现了此炮。炮重158公斤,长107厘米,黄铜质。口径为直口,外口径12厘米,内口径7.5厘米。尾座座径5.8米厘米。腰身有两道轮箍,尾座四道轮箍。炮身上文字为楷书,从右至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中国火器史上最为纠结的一段历史。中国是火药和火器的故乡,但明朝时却要花尽心思偷学、引进两方的火炮。中国人曾经无比迷恋、呼为神器的“红夷大炮”真的能挽救国家于危亡吗?历史证明,明朝的城池大多是被他们自己引进的大炮轰开的.红夷大炮竟是“误国的利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