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县胜浦北里巷村麻织生产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博物院民族部于1984年间,先后三次对吴县胜浦北里巷村的麻织生产进行专题调查。 北里巷村位于苏州吴县胜浦乡东北约四公里,距唯亭镇约六公里。北里巷村和前戴村的南里巷隔横港南北相望,相距一华里,南北里巷村名也由此而来。清道光《元和唯亭志》卷一《都图》记载:北里巷属“东十九都副扇,依仁乡仁义里,三十七图”。解放后属唯亭区界浦乡。1958年成立胜浦人民公社,北里巷村为该社第四生产大队。1983年政社分开,恢复北里巷村名,属胜浦乡。至1984年底,全村共有182户,734人。解放前,北里巷村家家绩紵,户户织麻,麻织生产是该村的主要副业生产,现将调查情况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桂圆桥遗址位于四川省什邡市东郊回澜镇玉皇村二、三组,分布面积近3万平方米,中部有一条古河道(图一)。2009年4月,在什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2009年5~7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什邡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小规模抢救性试掘。2009年7~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德阳市博物馆和什邡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3.
板子桥是汉阳区月湖地区的一条异常巷陌.它位于雄伟壮观的江汉桥西侧百二十步,主巷为南北走向,北抵不舍昼夜的汉水,南边隔月湖堤与碧波荡漾的月湖相邻,长144米.  相似文献   

4.
青龙巷是一条婉蜒曲折的青石路面巷道.一端与横街相接,另一端通向司门口.因其地形几经弯转,宛若游龙,故取名青龙巷.30年代,此巷亦颇繁华.一则因山后(武昌旧城以蛇山为界,南面称山前,北面称山后)居民去长街或渡江赴汉口,此为必经之路(亦可经横街转民主路);一则因此巷有老谦记牛肉馆,以牛肉汤及牛肉炒豆丝著称,食客盈门.而最重要者,即此巷有舒莲记等三、四家扎彩店.每一扎彩店有一乘花轿,专供迎新娘之用.花轿平时放置在店堂之中,为一空架子.一有结婚人家预订使用,即三面装上红漆雕花木板,盖上顶棚,再用大红绸子扎成大小彩球  相似文献   

5.
西安城内东南隅的建国路,究竟是什么时候命名的,至今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一般似都认为是解放后才有的,比如,田克恭的《西安的建国路》就说:“远在辛亥革命后,修筑东大街时开辟了一段南北走向的较宽而直的路,人们统叫“玄风桥”(即今建国路)……西安解放后,这条路改名为“建国路”,只将路北西侧的一条半截巷定名为“玄风桥”(保持原玄风桥的名字),至今未改。”  相似文献   

6.
永康里     
永康里的位置和里份布局及其开发商 永康里在汉口水塔西南边,中山大道北侧、前进五路与前进四路之间。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有70多栋二层楼砖木结构石库门住宅。里份中有纵横8条巷道,各宽3.5米,总长800米。主巷道东南出中山大道,西北出三新横街:东北有4条支巷通前进五路,西南有3条支巷通前进四路。永康里是民国初期汉口建成的最大里份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屈大钧小传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介子、华夫。番禹沙亭乡人。生于明崇祯三年九月初五(1630年10月10日),出生地是在广州市荔湾区西场村(即今西场大街西侧)①。沙亭乡在番禺市化龙镇北面涌边,清属茭塘。屈氏为当地名族,今化龙镇南仍保存着屈氏大宗祠。其先世自珠玑巷迁人,屈新南《屈氏族谱》卷一称:“番禹屈氏始祖禹勤,字元励,号诚斋,原岭南道南雄府始兴县沙水里珠玑巷人。其先出于楚,宦游入岭南,遂居焉。生宋元丰戊午二月十八日,受学庵祖东先公于英州门下,登徽宗崇宁四年乙酉乡荐。大观二年已丑进士,授迪功郎,…  相似文献   

8.
正新华路南接解放路,北接南明桥,是在明中叶以后才形成的一条小街。1935年拓宽、延伸到陈家坡前,接湘黔公路。这条路曾叫南明路、市南路、马棚街、马房街、中正路,1949年以后改成新华路。现在的新华巷原叫龙井坎。从彭家巷到兴隆巷这段路叫大庙街。从兴隆街到南明桥,叫马棚街。原来新华路所在是一座栽满梓树林的小山坡。龙井坎和马棚街分别在东、西面的坡脚,大庙街在半坡。整条路沿街房  相似文献   

9.
四川各地的古代桥梁数以千计,雕刻精美、造型别致的要算泸县的龙脑桥了。(图见封底)龙脑桥在泸县城北福集区九曲溪河上,河水自北向南流经福集镇后归于沱江。桥的东端山坡上原建有龙脑寺,桥依寺名,均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①桥为石墩石梁式平桥,桥墩由四层灰砂岩石条垒砌而成,每块石条长310、宽80、高125厘米,最上一块石条的中部凿成凹形,以便在桥墩间安放石板作梁。整座平桥用墩座十四座,总长54米(图一),桥墩首朝上游,并凿有分水,以杀水势。石梁板共三十块,每块长360、宽95、高60厘米,每段由两块并列安置在桥墩槽口内(图二、三),使桥面平整,石梁不左右滑动,增加其稳定性能。平桥的所有构件不用榫卯衔接,都是利用石块自身重量垒  相似文献   

10.
三国、西晋时期,江浙一带佛教颇为流行,这从越窑生产的青瓷器中可窥一斑.绍兴市文管会藏有一批这一时期的越窑器,下面详加介绍:1、青瓷四系罐 西晋.1976年3月出土于绍兴县皇甫乡三条溇村.口径13、高26,5、底径20厘米(图版肆、1).直口圆唇,广肩,平底内凹.肩部压印波浪纹、弦纹及网格纹带,并在网格纹上堆贴四条状系和四佛像、佛像头饰螺状肉髻,有背光,着通肩紧身衣,跌坐式,下饰莲花座(照片二).灰  相似文献   

11.
耿承山 《旅游》2002,(9):44-45
梅兰芳原籍江苏泰州,祖父梅巧玲是“同光十三绝”之一,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班主.成丰初年北上学戏.举家来京。光绪甲午年梅兰芳出生于李铁拐斜街。庚子事变,家道中落.卖掉老宅,搬到不远的百顺胡同。后来又搬到珠市口东大街鞭子巷三条(今锦绣巷三条)。1916年梅兰芳以两千多两银子在前门外芦草园(今北芦草园胡同)典租两所四合院,拆去两院的隔墙连成一片。名人好友经常相聚。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市城内,有条言子巷,因其巷长中又有一条闹市街,故分为东、西言子巷。此巷是为了纪念先哲、孔子十大弟子中唯一南方人的“南方夫子”言偃而命名的。 在东言子巷中,至今仍有一幢千年古宅——言子故居。  相似文献   

13.
梓里村位于华县城西南杏林乡正西,距离陇海铁路华县站约二公里。 1980年10至12月,我们在梓里村考古发掘实习时,在梓里村Ⅱ区清理汉墓和古墓(M15)各一座;又在梓里村北至张家渠澜村间的断崖上,清理残汉墓三座。因M15没有任何随葬器物,墓葬填土中出土物很少,该墓葬的确切年代不能推定,故略去。现在,仅将四座汉墓简报于下: 四座汉墓中,除M4保存完好外,其余三座都被近代严重破坏,随葬器物仅残存了一部分。一、墓室形制结构、葬具和葬式  相似文献   

14.
从张庄桥墓出土铜器谈“蜀西工”诸问题郝良真70年代初,文物工作者在邯郸市南效张庄桥村北发掘了二座砖拱多室墓①。其中,在一号墓出土了1件鎏金银铜酒樽;在二号墓出土了1件带刻铭的铜酒樽托盘和1件铜酒樽盖。三器现藏邯郸市博物馆。该墓出土的这三件铜器,均通体...  相似文献   

15.
1978年5月,山东曲阜县陵城公社北宫村大队社员孟庆德、张风亭、孔繁忠三人,在村西北一公里许清皇庄高地生产动土时,挖出白釉黑花瓷人四个,已全部献给国家,经县文管会鉴定,系宋代瓷俑。这四件瓷俑,皆以白、黑、红三彩釉色装饰。其中坐俑二个,一男一女;站俑二  相似文献   

16.
1986年5月4日,孟津县西虢乡姚庄村村西砖瓦窑厂出土一面元代八卦铜镜。镜为圆形,方钮平顶,直径22厘米。图案分内、中、外三区。围钮一圈饰八卦纹,八卦外圈注有元阳、二阳、三阳、四阳、元阴、二阴、二阳(误铸,当为三阴)、四阴字样。中间一圈铸有八个“寿”字,“寿”  相似文献   

17.
1957年7月中旬我与李輝柄、郭仁两同志調查了巩县窑址。現将調查情况簡单介紹如下: (一)窑址情况窑址位于县城南,出西門后沿官厢南行,一里許至铁路,再沿鉄路西行一里至铁桥,桥南为白冶河,桥北为黄冶河。下桥后沿白冶河南行,沿岸可看到很多碎片,窑址即位于河岸两侧。这次共調查了三处: 一、小黄冶距鉄桥三里,在河左岸轉角处,历年涨水冲激痕迹依稀可辨。碎片堆积层夹在河床中,厚一米,长二米。河內的碎片为数也不少。碎片以白釉为多,三彩次之,单色兰彩、黑褐釉、綠彩又次之。二、铁匠爐村从小黄冶南行約五里,遺址位  相似文献   

18.
在福州的鼓楼区。有一条古城的中轴线,俗称南街(今福州八一七北路)。在南街的西侧有一条与其平行的古街叫南后街,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就位于南后街的东两两侧:西边为“三坊”,东边为“七巷”,从北到南依次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富巷、吉庇巷,占地面积共40.2公顷。它是我国东南现存的最大的古民居街区,至今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民居和园林建筑百余座.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其古老的坊巷格局又为国内仅存。然而,三坊七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屏位于安徽黟县县城西南4公里处,因村西南背倚南屏山而得名,明代已形成叶、程、李三大宗族齐聚分治的格局。全村只有1000多人,却有36眼井、72条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村中至今仍保存有相当规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庐江县出土春秋青铜器——兼谈南淮夷文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这批青铜器是1988年8月中旬由庐江县岳庙乡十八桥村莫庄自然村知识青年莫作青发现的、并于10月送交安徽省博物馆入藏.这批文物发现于一条倒塌的田埂下,共山土青铜器4件:兔首鼎、盘口鬲形盉、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