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法理 《江淮文史》2013,(3):100-102
1948年夏季我从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来到南京。秋季,我考取中央大学外文系研究生,住进了中央大学南高院的宿舍。南高院是南京高师旧址,不在今天的南京大学(今天的南京大学所在地那时是金陵大学,南京师大那时是金陵女大)。大约在1947年,郭斌龢、景昌极两位先生出版了他们翻译的《柏拉  相似文献   

2.
邓瑞全 《文献》1999,(2):247-257
在1948年底的政权交替之际,北平知识界面临选择.是留下来迎接新政权,还是收拾书箧南下,去寻找另外的出路.那些具有较大影响的学者们的去留,倍受人们关注.胡适走了,陈垣留下来了.1949年5月11日,陈垣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给胡适之先生一封公开信》,这位一向不问政治的史学大师却突然谈起了政治,向世人发表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看法,阐述自己留下来的理由.5月17日,《进步日报》转载了这封《公开信》,在海内外知识界引起巨大震动.  相似文献   

3.
周维强 《古今谈》2006,(2):44-47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浙江的包括杭州大学等在内的3所高校被并入浙江大学,从那时起,“杭州大学”这个名字就从今日中国的高校名录里消失了。它已成了历史。  相似文献   

4.
周小粒 《世界历史》2012,(3):41-52,158,15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英国政府为了延缓殖民地独立的进程,在英国工党的推动下制定了《1948年英国国籍法》。该法案对法律和传统习俗都进行了重大变革,明确规定无论英国及其殖民地公民还是独立后的英联邦国家公民,都能以英国国民的身份自由移民进入英国。这一法案不仅为二战后大规模有色移民的涌入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还加强了英帝国和英联邦的凝聚力,对战后英国的政治和社会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948年4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援华法》,规定在12个月之中向中国国民党政府提供4.63亿美元的援助。这是战后中美关系中的重要事件,是马歇尔使华失败后美国政府内部关于对华政策历时一年多的辩论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张立 《文博》2001,(6):79-80
我新近藏得一本毛泽东的《论查田运动》。书高18厘米、宽12.7厘米,纸质较差,内文纸的纤维毕现,甚至一厘米左右的麦草(?)随处可见。书为“晋绥新华书店翻印,一九四八年四月出版”。封面的毛泽东像为木刻,但与本人形象相去甚远,不知谁人所为。书计30页,共收录了毛泽东的三篇著作:《查田运动是广大区域内的中心重大任务》(“载  相似文献   

7.
智效民 《江淮文史》2013,(6):130-138
大约十年之前,我在山西太原工人文化宫的旧书摊上淘到一套1947年创办的《世纪评论》合订本(分上、下册)。阅读这份杂志,可以窥见当时中国政治面临的诸多问题。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遗产》2010,(4):110-110
世界遗产地和生物多样性地区之间的整合《世界遗产公约》的诉求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社会的迎合海洋世界遗产:保护海洋中“最好中的最好”,现在就是时候。  相似文献   

9.
《独立评论》与抗日救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九·一人”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抗日救亡成了最大的时代主题。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社会各界对日态度软硬不一、强弱各异,大体而言,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当局,推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与“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妥协方针;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深明民族大义者,则坚持全民族抗战的积极路线。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自由主义思潮孕育下成长起来的一批知识分子,本着士人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以深切的爱国激情和冷静的学术理智继续张扬着前辈们一贯高举的“救亡”与“启蒙”大旗。在30年代初空前的国难时艰中,他们一面…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后的第八个月,胡适等人创办了一个时事政论性刊物——《独立评论》。该刊前后五年,出版200余期,发表文章千余篇,发行遍及国统区。《独立评论》标榜“独立精神”,就当时时事、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方而的重要问题发表了大量评论,在当时国统区有较大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政治态度上出现了重大变化,该刊对胡适此时的政治态度有系统的、真实的记录。本文着重就胡适与《独立评论》政治倾向的两重性作一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11.
历时近十年 ,总计 1 2卷、总字数超过 1 80 0万字的大型工具书———《华侨华人百科全书》 (以下简称《全书》)即将全部面世。《全书》的编纂出版是国内外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一件盛事。为此 ,本刊在本期特辟有关专题 ,来记录和反映这一重大事件。本专题包括本刊编辑对《全书》主编周南京教授的访谈 ,《全书》部分顾问的感言和祝贺 ,《全书》副主编、各卷主编的感言以及专家学者对《全书》的评论  相似文献   

12.
《每周评论》与五四运动翟俊涛《每周评论》刨刊于1918年12月22日,其发起者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它是五四时期政治指导刊物之一,对五四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在五四运动爆发前,《每周评论》一至二十期主要宣传了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思想.初...  相似文献   

13.
1927年3月24日,国民革命军江右军分三路纵队进兵南京,搜剿不及撤退溃散城中的数万直鲁败兵。从上午8时左右起,南京发生抢劫外国人事件,在宁外人有个别伤亡。下午3时37分,停泊在南京下关江面的一艘英国军舰和两艘美国军舰向下关美孚油行小山周围及城内发炮轰击,达一个多小时。这就是当时震惊中  相似文献   

14.
15.
黎虎 《安徽史学》2004,(3):104-105
拜读了耿云志先生的大作<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①之后,感到其中与我个人有关的一些事实有说明、澄清的必要,谨请借贵刊一角惠以刊布.一、文章说:"最近,昔非先生的哲嗣,北京师范大学的黎虎教授突然来信并寄一包复印的材料,要我为纪念其先父百岁诞辰写一篇文章,而且题目都给我定好了,就叫做<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所称"题目都给我定好了,就叫做<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并无其事.  相似文献   

16.
正南京云锦的正式发端,约始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作为一个独立的丝织品种登上历史舞台。经南朝后近800年的积淀,在元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成为皇家御用品。南京云锦在1500多年的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吸取了各族人民织锦技艺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立风格和鲜明特色,由皇室、官府的专用品发展成大众喜爱的商品。  相似文献   

17.
橘朴是伪满洲国时期重要时事评论周刊《满洲评论》的主编,也是左右该时评周刊言论倾向长达14年之久的灵魂人物。日本研究界认为:“没有橘朴就没有《满洲评论》”。橘朴在华生活近40年,对中国古代思想、近代社会以及近代民主主义思潮等都有深入的研究。本文分析了作为中国思想研究者的橘朴,在《满洲评论》中透视的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认识;考察了他发表在《满洲评论》上的文章:梳理了作为新闻人士的橘朴对中国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正>《湘江评论》是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时期创办的一份宣传新思想的周报。厘清这一时期毛泽东与《湘江评论》诞生过程的关系,从《湘江评论》把握青年毛泽东的思想特点,考量《湘江评论》对其产生的影响,对于正确认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嬗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初,由胡适和他的几个朋友共同创办的同人刊物《独立评论》,在当时享誉全国,于知识界影响甚大。一般略微熟悉中国近代史无人不知。但当年具体管理这份发行量很大的杂志的全部庶务工作(包括校对、付印、收发等事宜)的人,却几乎无人记得。此人即是黎昔非先生。黎先生原是中国公学的学生。他尊师爱友,热忱敬业,对公益事业具有高尚的献身精神。这是非常可贵的,对于这样一位值得敬佩的前贤,我们不应让他的名字被埋没。胡适先生当年对黎昔非的工作非常满意,不止一次地在《独立评论》的《编后记》中对他表示感谢之忱。2002年是《独立评论》创刊70周年,又是黎昔非先生诞辰100周年,特写此,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20.
1983年3月7日,中国文联主席周扬在中央党校作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的报告。这篇报告因谈到了“异化”和“人道主义”,受到了胡乔木、邓力群等同志的批评。此后,“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成了当时“反精神污染”的一项主要内容。作为“反精神污染”的重要成果,胡乔木发表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长篇文章。但是,也有不少同志不同意胡乔木这篇文章的观点。事情已经过去了20多年,人们已经淡忘。但是,最近有人又拿出胡乔木这篇文章中的观点来质疑“以人为本”。薛德震同志为此写了一封信。本刊全文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