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一向讲究“功力”的境界。所谓的“功力”,来自中国画形式语言长期演练后所形成的笔墨状态。在外在上,它通过种种笔墨形态刺激视觉,让人们感受到通过笔力渗透出的练达、稳健、厚重;在内在中,则通过形式语言程式化的“限制”和“规律”,隐喻出中国社会文化条件下人文精神的传承,将传统笔墨语言的审美经验继续  相似文献   

2.
山西籍的书画大师董寿平,毕生为弘扬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其作品笔墨功力深厚、意蕴悠长,充分反映出大自然造化之美,其意境通过笔墨传神,笔墨又将意境升华,是笔墨意境的高度凝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艺坛上,石涛可以说是一个被褒奖最多的古典画家之一。主张变革称他为“现代艺术之你”,主张艺术反映生活视他的《画语录》“看重探讨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更有表现主义在他的作品中看出了水墨恣肆与“本能宣泄”的互通,而精研笔黑则从他的“蒙养”中体会笔墨功力……  相似文献   

4.
微名人     
《名人传记》2020,(2):64-65
李苦禅画有精品,有神品。精品可以功力得之,神品则功力不逮者固必不可得,而功力即具者亦不可必得。会须意兴所至,信手挥洒,心纸无间,笔墨契合,才情风发,妙造自然。——李苦禅袁隆平从2003年开始,在十六七年的时间里,袁隆平一直在街边一家不起眼的小理发店里理发。因为担心自己的出现会引起围观,影响理发店生意,他每次都是趁店里没人的时候才去。理发师曹女士称,袁老都是自己给自己设计发型,剪完会俏皮地说“哈,我又年轻了”。  相似文献   

5.
张彬 《收藏家》2000,(11):43-47
清代绘画艺术承元、明余绪,文人画日益占据主流。清初,以摹古创新深受皇家喜爱的“四王”画派,占有领导地位。他们以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为代表,以摹古为主旨,崇尚董源及元四家画法,追求笔墨韵味,有着深厚的技巧功力,影响了整个有清一代的山水画风。由于王时敏与王鉴最先开所谓“山水正宗”,而成于王原祁,且三人居住地均是江苏太仓,所以,画史称为“娄东派”。王翚创造了一  相似文献   

6.
文磊 《收藏家》2007,(3):I0003-I0004
李可染先生说:“用十年的功夫打进去,用十年的功夫打出来。”徐国雄先生对李可染这句话是非常认真地去感悟的。他学传统,一学就是二十年,而且不遗余力。他画竹,确实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枝一叶见笔墨,一枝一叶见功力的。  相似文献   

7.
砚边杂谈     
“弱冠”之年,凭着自学的一点技法,面对大自然的阳光、雨雾、春山、秋月,我习惯于凭“感觉”画画。“而立”之年,对国画山水的语言符号有了初步了解,这让我鼓起了青年人常有的热情,为了迅速建立自己的“风格”,在“创新”理念的诱导下,我苦苦地耕耘着。“不惑”之年,我对“传统”的笔墨规律有了深层的理解,有了“功力”,就有了表现的主动权,这时,我在体味运用不同的技法组成不同画面的快感。今天,接近“知天命”之年,随着自己对(社会、自然)认识观的逐渐成熟,我也习惯于确立自  相似文献   

8.
汉字的书法艺术,最能体现书法家的学养、阅历与个性。比如毛泽东的书法大气磅礴,周恩来的书法俊雅隽永.而民族英雄岳飞泣血书成的《出师表》,字里行间就充满金戈铁马杀伐之声。欣赏韩秉成的书法作品,更加深了我这种直观感觉与艺术判断。正如书家不事张扬处事沉稳的禀性风格一样.他的书法作品功力深厚,笔墨凝练,神形皆备,内敛锋机,富于变化,大胆出新,品读一篇篇书法新作,分明就是“字如其人”、“功夫在字外”的最好见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齐白石先生的后人中,女画家齐秉慧是令人瞩目的一位。四十余年来她从祖父那博大精深的人生阅历和美轮美焕的系列名作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和深刻的启迪。在悉心的浏览中,她不倦地思索;在刻苦的临摹中,她不断地感悟;在频繁的写生中,她不停地追求……齐白石说过:“凡大家作画,要胸中先有所见之物,然后下笔有神。”齐秉慧深知,贴进生活才能胸有万象,祖父的淳淳教诲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她尽情挥洒的笔墨之中了。难以计数的写生画稿和创作草图,深化了她对生活的理解,强化了她的笔墨功力。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花卉中的秋菊冬梅、芙蓉牡丹,水族中的青…  相似文献   

10.
考察董其昌一生的艺术历程中,禅宗对其产生的影响是明显的。本文通过对董其昌山水画笔墨、章法的解读剖析并总结其形式语言的特征,认为董其昌山水画中笔法、墨法和皴法所呈现的洁净、明透和单纯,画面在空间、走势和虚实上自由感性的主观呈现,和禅宗追求个体心性的体验有不少契合之处。其山水画形式语言所具有的形式感和抽象性特征,正是禅宗影响下神与形迹、具体而微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韩京彦 《丝绸之路》2013,(22):62-63
作为中国画的一种艺术形式,水墨人物画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在水墨人物画的多元时代,我们应在继承传统笔墨精神、适应新时代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当代社会笔墨意蕴和笔墨精神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古人在“钱”、“文”上煞费笔墨,写下不少诗文。现撷录若干,与泉友商学。  相似文献   

13.
在国画大师齐白石门下,有一位“女中豪杰”——这就是今年80岁的著名画家姚陆其。 这位早年投入齐白石门下的姚陆其,专攻花卉草虫等写意技法,由于她天资聪慧,勤奋刻苦,画艺精湛,成为白石老人得意弟子之一。 几经苍桑,迄今已有70余年绘画生涯的姚陆其,已成为当代杰出的女国画家。她的作品继承了中国古代绘画传统,笔墨功力极深,又融合现代意识,颇富有感染力。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欢迎。 在谈到她的少年时代启蒙教育时,姚老爽快地说:她是湖南人,她的父亲姚鸿钧是民国初年南派著名山水画家,曾被誉为“南山子”。父亲还曾是清末的举人。除担任公职…  相似文献   

14.
<正>在“明四家”中,仇英曾与唐寅同为明初三大家之一周臣的学生。周臣(1460—1535),字舜卿,号东村,擅人物山水,笔墨严整工细。其所画人物,古貌奇姿、绵密萧散。现藏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流氓图卷》,绘流民十二人,各具意态,笔法上也是各技纷呈,充分展现了画家“非院体之院体画”的描摹功力。其中右起第十人,赤足,手执一物,左肩右斜一陶瓶,褴褛衣衫刚好遮蔽极小部分身体(图1)。此图笔力遒劲,显现肌肉健硕、骨骼劲峭。只见人物腰身微曲,以数道曲笔凸显人物饥肠状态,显流民之窘状。人物面部表情描绘生动活现、笔触果断,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博物馆藏《清明上河图》(以下简称“辽博本”)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是仇英真迹,其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以下简称“张本”)为蓝本,用青绿设色的方式刻画了明代江南城市的别样风致。然通过对辽博本进行细致观察、考鉴即可发现,其空间、笔墨,乃至样式、风格,都与“位置古雅,设色妍丽”[1]的仇英临古真迹有极大差距。本文就综合图像分析和形式分析两大方法,通过阐释辽博本的绘画时空、样式塑造、笔墨风格以及画家境遇等要素,证明其虽为明代绘画作品,但并非仇英真迹。  相似文献   

16.
《江淮文史》2010,(3):F0003-F0003
吴子钧1948年生于江西丰城,籍贯安徽庐江。自学成才,作品质朴浑厚,笔墨凝重,浓淡相宜,讲究章法,画路广。传统功力深厚,坚持艺术创新走自己的路。无论人物、山水,画面静雅,高古,意境深远,气势弘大。佛像画显示了独特的佛教文化内涵和崇高的艺术品位,受到美术界的称赞和好评。作品在全国报刊上发表和国内外参展,并被毛泽东纪念堂、  相似文献   

17.
我和蔡先生相识近四十年了。蔡云先生是一位在京城画坛辛勤耕耘四十余载的画家。四十余年他伏案不辍,耕耘不止,以其笔墨功力博得赏识者称赞。他创造的工笔重彩古典仕女画,早已家喻户晓,国内外同行评价他的作品有形质飘洒、钟灵毓秀之感。古代仕女画在我国有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有盛有衰。唐宋两代是仕女画繁盛时期,“仕女形象神生状外意具形中”,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了明清仕女画均逊前代。当今由于技术的广泛运用,各种风格流派的涌现又形成了百花争妍的新格局,蔡云的重彩仕女画是百花之中的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最值得提出的大事莫过于西洋画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确立了在中国画坛上的地位。民国时期的留洋画家北有徐悲鸿、庞薰琴等;南有颜文樑、陶冷月、刘海粟、关良、吴粹中、林风眠等,这些画家或留欧或留日,吸收西画之精华,博采众长,奠定了近代中国绘画的基础。而其中大部分画家通过长时间探索糅合了西画的写实、透视与色彩,并用中国本民族的绘画语言笔墨技法的表现形式,合中西绘画神韵于一身。徐悲鸿以其扎实的写实功力,运用中国画墨法的变化,形  相似文献   

19.
朱晶 《神州》2011,(9):159-159
由于艺术家主观意志和感的参与,中国画除了运用线务的流动转折,墨色的干湿浓淡来表现物象,还追求一种更高的审美境界,即“无笔墨处之妙镜”。无笔墨处,就是一幅画的整个构图中的“虚白”。可见虚白在中国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禅逸一词出现于近代,主要用来形容宋代开始出现的一批禅画家。牧溪作为禅逸画风的集大成者,在日本被称为“画道的大圣人”,在中国近代也有“墨气深沉集大成者”的美誉。其笔墨中的自由洒脱、不费装缀,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均有所体现。本文从《六柿图》这一作品出发,从笔墨、构图、题材等方面探讨其禅逸画风的具体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