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提起元上都的营建,刘秉忠是无法绕开的人物。刘秉忠,字仲晦,1216年生于河北邢州(今邢台市),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他曾被忽必烈倚为重臣,为忽必烈取得汗位立下不朽功勋;在忽必烈建立元朝及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他谏言忽必烈"采汉法,以儒治国",提出"马上取天下,不可马上治"的治国理念,对于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忽必烈为自己建立了富丽堂皇、绿野辉映的宫廷园林,其令人眼花缭乱的飞放畋猎、赏奇玩珍、乐舞杂艺等娱乐活动,将蒙元帝国的强大国力彰显无遗,忽必烈个人雄健与雅致兼具的性格亦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忽必烈既享九五之尊的威严,同时又能谋远虑思近忧,将个人娱乐生活中极易膨胀的私欲进行合理压制。  相似文献   

3.
元朝(1271—1368年)是蒙古族著名首领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裔元世祖忽必烈于一二七一年建立的。它是继汉、唐以后又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忽必烈在选择都城时,曾询问过先锋元帅霸突鲁,《元  相似文献   

4.
忽必烈在六盘山皈依佛门与此后实行大元帝师制度,是蒙元史上、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忽必烈借路吐蕃、皈依佛门,忽必烈主持佛道大辩论、八思巴在此次辩论的重大作用,忽必烈颁布珍珠诏书、八思巴开通万里驿路,以及八思巴建立萨迦政权,忽必烈实行大元帝师制度等,全面分析了这一历史事件的作用与意义。从此,藏传佛教得到蒙元帝王的崇信和支持,其自身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藏传佛教的思想文化,逐渐与蒙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蒙元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流。八思巴辅佐元世祖辅治西藏,为元朝实现对西藏地区的有效政治统治、在西藏地区贯彻实施元朝中央的行政区域制度,奠定了藏族统一于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统元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汗位,为取得汉人支持,效仿汉制建立政权。在建立中书省后,忽必烈又建立了六部体系。但是,忽必烈并非一开始就直接采用六部体系,而是创造性地建立左、右三部体系,后又在至元元年、五年、九年数度析分为"吏礼、户、兵刑、工"四部体系,直到至元十三年统一全国后,六部体系方才确定。史料虽对元初的六部设置有所记载,但彼此之间互有矛盾,其变化时间、变化过程、变化原因多语焉不详,甚至与蒙元初期一度因战争需要而临时设立的"行六部"存在混淆,需要考辨明晰。  相似文献   

6.
赵倡文 《文史春秋》2012,(10):64-64
姚枢是元初的一代大儒和政治家,胸怀天下的忽必烈听说姚枢非常有才能.就于公元1250年把姚枢召到自己麾下。来到忽必烈的帐下,姚枢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向忽必烈推荐儒家伦理纲常和程朱理学的同时.极力劝说忽必烈采用汉人的法则治理汉地.成为忽必烈幕府中重要的谋士之一,并且还在忽必烈争夺汗位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7.
正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大胆启用人才,其中提拔最快的,要算阿合马。只不过,忽必烈提拔阿合马,走的不是正常程序,而是"带病提拔"。阿合马一开始是察必皇后下属一名使人,忽必烈在全国招揽人才,皇后就推荐了阿合马。忽必烈经过简略面试,就任命阿合马"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转运史",掌管国家财政赋税,成为元朝财政权臣。忽必烈没有  相似文献   

8.
蒙哥即位后,将灭亡南宋的任务交给了忽必烈。由于南宋政府在淮河沿线实行坚壁清野,忽必烈为了解决军粮问题而远征云南。忽必烈平定云南后,对南宋实现了战略包围,但他获取军粮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蒙哥对忽必烈产生了怀疑,解除了他的兵权。  相似文献   

9.
<正> 拉施特《史集》第二卷《忽必烈合罕纪》(商务印书馆1985年7月第1版)叙述忽必烈所建立的十二行省时谓:“第十一,京兆府省,为唐兀惕地区的[一座]城。”(P.333)又同卷《铁穆耳合罕纪》也载:“唐兀惕  相似文献   

10.
忽必烈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必烈在中国历代帝王中不属于默默无闻的。对他的评价,也牵涉到对元代前期历史地位的看法。本文仅就忽必烈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提出初步认识,就教于诸位同志。忽必烈即位前,代表着蒙古皇室和贵族的利益,东征西讨,和一般的蒙古统治  相似文献   

11.
八思巴初会忽必烈年代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汉、藏文史料的记载 ,八思巴初次觐见忽必烈是在 12 5 3年忽必烈驻营于六盘山时。但由于个别史料存在歧异之处 ,遂有学者提出 12 5 1年、 12 5 3年两次会见说。本文对史料的歧异处作了辨析 ,根据相关人物此段期间的活动 ,证明八思巴与忽必烈的初次会见必在宪宗三年 (癸丑 ,公元 12 5 3年 )四月至八月忽必烈出征大理途中驻扎六盘山期间。  相似文献   

12.
在蒙古灭亡金朝之后,其统治者忽必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辽阔的元帝国。虽然元朝的统治阶级是蒙古贵族,但是北方金朝遗留下来的一大批儒士却在其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书与人     
《南方人物周刊》2008,(27):91-91
《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与成吉思汗以武功震撼世界不同,其嫡孙忽必烈,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的帝国的缔造者还以文治著称于天下。  相似文献   

14.
正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曾发动了六次海外大征伐,他在迫使高丽臣服的同时派出使者诏谕日本归顺。当时的日本对元朝的威胁,采取的是强硬的回绝态度。不可一世的忽必烈决定以武力征服日本,但两次远征日本均告失败。准备第三次远征日本时,遭到朝中好多大臣的反对,其中有一位礼部尚书直谏元世祖,列举事例劝阻他罢征日本。敢于直言上书的  相似文献   

15.
元代路总管府的建立及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一 )元代路总管府制度的形成 ;(二 )各地总管府的建立过程 ;(三 )元代路级管理体制。本文认为 ,金末战乱和世侯割据打乱了金代路级管理体制 ,元初忽必烈整顿地方机构 ,实行“军民分治” ,集地方民政、财政、司法之权于总管府 ,从而建立新的路制。忽必烈在建立新的路制过程中 ,重新析分中原地区路级政区 ,后又因地制宜地把这一制度推行到南方和边疆地区。元代诸路在职权及政区划分上都与前代不同。由于众建诸路以及行省制的建立 ,元代路已失去地方一级政区的地位 ,路级地方管理体制显得零乱复杂。  相似文献   

16.
查洪德 《文献》2005,(4):213-217
元代僧人、政治家刘秉忠是一位很具特色的人物,在元初政坛,他是一位不动声色的风云人物,对一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也为当时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秉忠(1216-1274)字仲晦,初名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17岁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后去职,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蒙古乃马真后元年,从禅宗大师海云法师晋见忽必烈,留忽必烈幕府.秉忠博学多能,善谋划.曾上万言策,进说忽必烈:"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建言革除弊政,建立制度,如定爵禄,减赋税,劝农桑,兴学校等.后从忽必烈征云南、征鄂州.秉忠为元朝营建上都、大都,立朝仪,定官制,建议以大元为国号等.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令其还俗,复刘姓,赐名秉忠,授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知枢密院事等.卒赠太傅赵国公,谥文贞,成宗时改谥文正,赠太师.  相似文献   

17.
近日,笔者阅读了英国浪漫主义大诗人柯勒律治的著名诗作《忽必烈汗》,感到很有意思,特向读者朋友介绍一二。 柯勒律治(772~1834)原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后来离校参加了皇家龙骑兵。他在年青时代曾热心支持法国大革命,后来还想去关国建立一个美好的乌托邦。 《忽必烈汗》是柯勒律治记述他的神奇梦境的一首诗,全篇只有54行。据其“前言”所述:他从未去过蒙古大草原,但颇受阅读《马可波罗游记》等描绘东方世界的游记。1797年的一天,他读了一本《珀切斯游记》,其中有“忽必烈汗敕命在草原上营造一处豪华宫阙,并开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 ,蒙古汗国是在兼并草原诸部的基础上 ,按游牧民族传统建立起来的 ,具有浓厚的家产制政治特点。这体现在国家分封制结构和汗位继承方式上。忽必烈虽然打败了阿里不哥 ,但作为全蒙古大汗 ,他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全体宗亲的承认 ,拖雷系与窝阔台系以及拖雷系内部的阿里不哥裔、蒙哥裔、忽必烈裔之间此伏彼起的斗争 ,也说明蒙古汗国分裂的事实。进而认为 ,元朝是从蒙古汗国分裂出来并经过扩张后建立的国家 ,与西方蒙古四大汗国建构历程相似。四大汗国与元朝并无宗藩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19.
忽必烈早年的活动和手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易州《兴国寺朗公长老开堂敕》石刻的时代背景,就碑主智朗及其师海云与早年忽必烈的交往活动进行了考察,并揭示出碑阴忽必烈手迹的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忽必烈(1215-1294年),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的第四子,蒙哥的弟弟)。1232年,父亲拖雷逝世,丧父之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早年就走向成熟。史书记载说.忽必烈18岁以后政治上已趋于成熟。他从青年时代就喜欢听别人讲述前代帝王的经历和业绩,在他的王府中,聚集了一批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如窦默、姚枢、刘秉忠、史天泽、董文用等人。这些著名文化人.不但为忽必烈灌输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帮助他了解中原汉地各方面的情况,而且成了忽必烈的重要幕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