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中山熟悉西方民主制度,民初将委员会纳入了党政组织结构。但鉴于历史教训以及保证个人主导党政的权威,他反对领导体制采用委员制。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后,改弦更张,在国民党制度顶层设计中采纳了民主集中制的委员会,但其仍有局限性。自"新制"(即所谓"纯然的委员制")在国民党中央确立后,党政军各级各类委员会大量设立。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民党早期军队政工制度的演变:1924-192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沛 《安徽史学》2008,3(4):57-66
在孙中山的“党治”理念及苏联“党军”体制影响下,中国国民党于1924年改组后积极倡行“党在国上”、“党在军上”的政治制度,在黄埔军校教导团时代,即仿效苏联红军实施以党代表为中心、以政治部为具体实践单位、辅以自上而下建立党部的三位一体的政工制度。1925年7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这一体制在黄埔军校生为主体的军队内基本保留。因国共间的猜忌,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随着“清党”运动而产生重大变异,党代表制废除,政治训练部地位下降,军队党部更是形同虚设。试图控制军队的国民党,却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军人反控,形成了事实上的“以军干政”、“军强党弱”现象,成为此后影响民国政治走向的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3.
岑沫 《文史春秋》2011,(10):20-35
100年前,中国伟大的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了实现他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和三民主义,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统一国家,自1907年冬始到1922年夏止,曾多次亲临广西,联络会党,领导起义,统一两广,督师北伐,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形成了“以俄为师”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思想,宣传和实践他的民主共和、富民强国、振兴中华的宏愿。在广西许多地方留下了这位伟人的革命足迹与思想光辉。值此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特撰本文,再现风云激荡岁月中的孙中山先生在广西的革命历程,以资读者缅怀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