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990年)5月16日,是张自忠将军殉国的五十周年。张自忠将军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军衔和职务最高的中国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已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943年5月,周恩来同志在张将军殉国三周年之际曾撰写专文,对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做了高度评价:“……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  相似文献   

2.
王宠惠(1881-1958),字亮畴,原籍广东省东莞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法学家,曾担任国际联盟海牙国际法庭的法官,被人誉为“法学泰斗”。他早年留学欧美,交好于孙中山,抗战爆发前从海牙归国后又一直追随蒋介石,因而得以两度进人民国外交界,在南京临时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先后担任外交总长和外交部长。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他刚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下文均称为“南京政府”)不到半年时间,中日两国间紧张严峻的形势便将他推到了国民党抗战外交的前沿。 事变爆发时,国民党党政要员正在庐山参加暑期训练。事变的消息传到庐…  相似文献   

3.
卢沟桥事变与国民政府外交张圻福卢沟桥事变爆发至今,已整整58个年头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漫长的八年抗战,既有战场上的腥风血雨,又有外交上的尖锐斗争。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外交涉和斗争,曲折、复杂,时受国际国内斗争的制约而波澜起...  相似文献   

4.
我祖籍是河北省献县西城镇(现西城乡)杨家村.从小在家就读,1936初考取北平宪兵教练所.从此,离开老家步入军队行列. 1936年底,训练期满,我被分配到北宪兵第四大队第十三中队服役.十三中队的防区是平汉铁路的北平西站至长辛店车站,队部设在长辛店.中队长刘焕然中校留我当文书,我要求到分队去见习.刘队长同意后交给我一项重要任务,到宛平县分队去专负责监视日军行动,并指定每天和丰台邹祥麟分队长联系.我就带着这项特殊任务到宛平县分队当了一名特殊宪兵,使我亲睹了卢沟桥事变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5.
卢沟桥事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有关卢沟桥事变研究的著述,相继出版多种。其中专著有:《卢沟桥事变前后》(沈继英、柳成昌著,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卢沟桥事变与华北抗战》(马仲廉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版);《七七事变》,(胡德坤著,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卢沟桥  相似文献   

6.
萨苏 《大江南北》2017,(7):22-24
卢沟桥,作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纪念地,吸引着中日两国史学界和民间的目光。然而,更值得讨论的是卢沟桥枪声的战略意义。我们首先看一下,七七事变之前双方是怎样的态势,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7.
沙平 《贵阳文史》2007,(6):72-74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掀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当时,驻平津、华北一带的日本侵略军称为“中国驻屯军”,司令为田代皖一郎中将,其兵力为—个步兵旅团,旅团长是河边正三少将,下辖两个步兵联队。在北平地区的是第一联队湘当于团),联队长牟田口廉大佐(上校),副联队长森田彻中佐(中校),该联队驻丰台的是第3大队(相当于营),大队长是一木清直少佐(少校)。卢沟桥事变时,旅团长河边正三去秦皇岛附近检阅步兵第二联队,  相似文献   

8.
罗存康 《纵横》2012,(7):13-17
2012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爆发75周年纪念日。作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起点,其在民族解放战争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从卢沟桥战火燃起的那一天,世界人民就在关注着它,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学家,都在研究它、分析它。随着各种史料不断浮出水面,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愈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本期,我刊特别邀请中国抗日纪念馆副馆长罗存康,对卢沟桥事变中鲜为人知的部分史料进行梳理,旨在重现那段铁血铮铮的历史,彰显我中华不屈不挠的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美国进步作家斯诺在中国四处奔走,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并不顾个人安危,将受日军搜捕的爱国人士藏在家中,设巧计掩护邓颖超自日军占领下的北平脱险,亲临硝烟弥漫的前线进行战地采访…… 《卢沟桥事变前后的斯诺》将这一切生动地重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0.
卢沟桥事变已经整整过去了60个年头。作为被侵略方的中国人,过去的时间再长也不会忘记那段历史;而作为侵略方的日本,至今还有人为当年的侵略者开脱罪责。荣维木同志的《卢沟桥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的阴谋》一文以大量出自日方的史料揭露了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扩张的本性。的侵略者开脱罪责。  相似文献   

11.
曲家源著《卢沟桥事变起因考论——兼与日本有关历史学者商榷》是研究卢沟桥事变起因的专著。该书为“毋忘国耻历史丛书”之一,1992年6月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作者围绕卢沟桥事变最初发生时的所谓“第一枪”问题、“一士兵失踪”问题、“进城搜查”问题等几个争论焦点,详尽介绍日本自战后以来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运用博弈论模型对卢沟桥事变从一个"地方性"事件演变为中日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这一过程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卢沟桥事变发生伊始,中日两国都不同程度地想避免卷入全面战争,但是由于双方在卢沟桥事变后所采取的对策使得他们陷入了"谁是懦夫"的困境中,最终导致了全面战争的爆发.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卢沟桥事变,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就某些细节问题,似有进一步关注的必要。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日双方对事变的态度及其表现,作一初步的探讨,以求得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日本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被迫奋起抵抗,七七卢沟桥事变最终导致全国性抗战的爆发。以往的抗战史研究中,往往把八一三事变作为“全国进入抗日战争”的起点,这一观点与历史事实不完全相符,值得商榷。史实表明,卢沟桥事变,既是蒋介石说的抗日的“最后关头”,也是全国性抗战的起点。国民政府对卢沟桥事变情势发...  相似文献   

15.
卢沟桥事变后中日高层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进行全面抗战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市商会的社会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冀察政务委员会、北平市政府被日本扶植的北京地方维持会所取代,北平地方市面混乱,民生凋蔽.北平市商会①作为北平地方商人团体,在国家政权出现断层、民众生计岌岌可危之际进行了一系列维持民食民生的社会活动.本文旨在突破已有商会史研究局限于政治范畴、纠缠于理论框架讨论的状况,通过利用档案、旧报刊等新材料,关注商会的社会活动,考察此一时期商会作为重要的商民团体的社会角色以及商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北京研究会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于1992年7月28日—30日联合举办了卢沟桥事变55周年学术研讨会,9个省市的51名学者出席,并有日本、韩国及美国的学者参加。这次学术会的主题是“卢沟桥事变与中华民族的觉醒”。45位学者在会上报告了自己的论文,与会者对论文进行了讨论,有的问题观点分歧引起了激烈的争辩。在三天的研讨中,与会学者  相似文献   

18.
卢沟桥事变前夕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臧运祜中日两国学者在关于卢沟桥事变的研究中,其最大分歧或争论的最终焦点是有无计划及预谋的问题。①这除了对于事件本身的研究之外,在近代中日关系的过程中,如何认识与研究卢沟桥事变前的日本对华政策,乃是重要环节或关键所在。鉴...  相似文献   

19.
有关卢沟桥事变战场的地名,笔者几年前曾写过《卢沟桥事变战场考》一文,但不够全面,近年来我们又搜集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现在续写一篇考略文章,以作为对前文之补充。丰台卢沟桥事变的制造者日本华北驻屯军河边正三步兵旅团第一  相似文献   

20.
金富军 《文史春秋》2009,(11):13-16
1928-1937年,清华大学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有人称为“黄金十年”。1937-1946年,清华大学辗转南迁长沙、昆明,与北大、南开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联合三校俊彦创造战时高等教育奇迹。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后,清华大学经历了一个大动荡、大转折关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