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江荣 《丝绸之路》2013,(8):143-147
更多不一定更好,这是人类在全球性生态危机面前对工业文明与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理性反思。生态文明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高瞻远瞩,生态理性、生态伦理与生态价值是生态文明范式的概念要件。本文以生态价值对经济价值的辩证否定为研究主线,逻辑与历史相自洽地考察了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具体内涵,突显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作为理论概念的整体性、时空性与社会性特征,得出了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中才能高扬生态理性、确立生态伦理、端正生态史观、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吴玉敏 《攀登》2010,29(1):66-71
生态文明是人类正在追求的新的发展高度和境界,体现着人类正沿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演进之路向着人类与自然真正和谐相处的目标迈进。环境伦理观照了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道德意义,关注了生态环境之于人类的全方位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和生存态度与生存方式的重新而重要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必然包括环境伦理的建设内容,中国的环境伦理建设问题需要从细微处加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国著名生态诗人W.S.默温不仅关注着自然生态,致力于环境保护运动,还深切关注着人类的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其诗歌创作流露着鲜明的生态意识及生态诗学思想。本文主要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默温的诗歌,管窥诗人对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的危机的焦虑,探讨其诗作中的生态意识及诗意栖居的生态期望。  相似文献   

4.
花会娟 《黑龙江史志》2013,(19):248-248
<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影响人类自身未来发展的极其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阐发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统一的。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人靠自然界生活。所以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春丽 《沧桑》2011,(4):78-80
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人们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显得越来越迫切。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经典论述中。本文通过对这些经典论述的诠释,解读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生态问题日益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一问题不能仅仅依靠科技、经济、法律手段来解决,还有待于人们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经》中蕴含着人类最原始的生态哲学思想,从生态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当今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从形成《诗经》生态思想的背景出发,对305首诗歌进行具体、系统的分析,挖掘其反映先民有生态思想的信息,重点探讨《诗经》中的生态思想,并具体阐述这种生态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当代价值,以期今人能够从中获到保护生态的意识,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7.
祁建立 《沧桑》2009,(4):130-131
从文化的层面来看,城市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人工环境。人类文化思想的变革,必然会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生态城市理念的产生,是生态人文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反映。因此,生态城市的发展也需要有人文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是城市地理学家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关于人口城市化的动因,目前学术界众说不一,各持己见,各具其理。本文从人类生态学角度参与人口城市动因机制的再探讨,将人类生态位理论引入城市系统的研究,认为城市与农村生境之间的人类生态位适宜度之差值便是驱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之"势",是促进人口城市化过程的动因;并认为控制城市规模,阻止或延缓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办法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从而提高农村生境的人类生态位适宜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也日趋严重,这引起了人类的普遍关注和忧虑。于是有识之士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认真分析儒家文化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力求建立一个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良性循环体系。  相似文献   

10.
苏多杰 《攀登》2002,21(1):91-95,102
通过分析三江源城镇化的双重任务,提出了三江源城镇建设和生态经济发展应根据自身的实现,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创造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型城镇。  相似文献   

11.
袁威怡  王欢  盖薇  兑佳 《旅游纵览》2015,(4):223+237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都受到阻碍。而随着循环经济、生态旅游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话题不断加热,旅游产业成为了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地方经济的最好解决方式。事实上,站在旅游的角度来看,要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应从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入手,根据地区的生态和旅游情况,给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确定好其发展模式,并不断进行创新。本文就旅游产业的特征和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在旅游视域角度下的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创新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赵喆 《旅游纵览》2015,(3):239-240,242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完善,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旅游业也由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就要在生态、环保等角度对自身产业加以完善。生态旅游业作为传统旅游行业的升华,将引导着旅游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但在发展自然经济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中,笔者就针对当前我国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在对现存管理机能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之后,提出了一些改善旅游事业发展的措施,希望能为以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祝鹏 《风景名胜》2021,(7):0179-0179,0181
发生在 2019 年 9 月,持续到 2020 年年初的澳大利亚丛林大火,对澳洲经济、财产等多方面造成了数以万计的损失,对人类生态、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此严重的火灾拷问着人类对于生态治理对策的有效性,以及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紧迫性。探讨分析澳大利亚丛林大火并对其背后的生态问题反思,有利于我们基于当下全球大环境下对生态问题的进一步认识,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改善治理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4.
森林对于人类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着国家生态安全,维系着人民幸福安康,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然而,与林草资源发展与保护相关的制度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白,"林长制"的提出是保护林草资源和生态安全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制度创新与重大举措.因此,"林长制"是问题导向萌发的制度,也可以说"林长制"是因...  相似文献   

15.
靳国胜  王文旭 《攀登》2008,27(5):75-78
生态安全问题是最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及人类社会整体生存安全的大问题。我国的生态安全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双重压力,而且生态安全恶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处理这些问题时,既要从国际环境法的角度加以考虑,又要从国内环境法的角度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6.
强发赟 《风景名胜》2021,(8):0057-0057,005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除了注重建筑的质量以外,还对城市的生态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国家又进一步加大了管控力度,而水利工程又是众多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关乎着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关乎着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吴静 《攀登》2020,39(4):73-79
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发展的规律性共识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与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儒家生态智慧关怀和尊重天地万物的思想意识,是将所有的生命与物种普遍纳入道德关怀之内。这种关怀是提升生命体悟和道德修养的境界,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人性与道德层面的价值支撑。在对"天人关系"的体认中,儒家生态智慧以"天人和谐"为价值旨归,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理念,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这种生态观念表现为对待自然始终保持着一种"仁爱"之情,其"道德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同自然界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基本一致。同时,把自然的欣欣向荣视为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繁荣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8.
李洋 《神州》2014,(14):134-13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断启发着人类对自然的思考,是解决自然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环境恶化的趋势,我国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为指导,提出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李学军 《攀登》2009,28(1):59-61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与进步,是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结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必须在全社会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生态文明产业、完善生态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张昊 《风景名胜》2021,(4):0036-0036,003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城市绿化。为了搞好城市绿化,为了建设好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增多,相关施工队伍与日俱增。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队伍的施工能力参差不齐,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施工技术不合理、管理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本文将对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就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和养护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