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姑井在明代早年成谜是有文献依据的。明朝时有个叫黄谏的人,于天顺四年(1640年)被贬为广州府判,这年他拟了一篇《学士泉记》的碑文,其中有这么一段:"人谓大北门九眼井甚甘,予日汲之。  相似文献   

2.
翻开世界近代史,曾发生过4次大海难。第一次是1865年4月29日,美国的“苏尔泰那”号轮船在密西西比河上爆炸,罹难者1450人。第二次是1912年4月,英国的“泰坦尼克”号轮船在北大西洋触冰山沉没,罹难者1517人。第三次是1936年10月16日,中国一艘兵舰在长江沉没,罹难者1200多人。第四次则是本文要记叙的民国时期1948年12月3日的“江亚轮”海难事件,  相似文献   

3.
1987年11月中旬,南京市秦淮区金沙井38号原太平天国官衙建筑维修时,在于头进房屋的东、西隔墙内发现三通清同治年间颁刻的官府告示碑.碑皆青石质地,长方形竖立,除一通中部有裂痕外,其余皆完好无损.兹将碑文断句、标点,分别抄录介绍,分析如下:(一)东墙碑刻: 通高163、宽72、厚16厘米,楷书阴刻碑文,镌刻时间为清同治八年二月九日(即公历1869年3月21日).碑文所载内容为:江苏巡抚丁日昌为查禁江苏境内官吏、胥役下乡相验命案藉端滋扰索取事颁布的告示,以及新开相验命案各款章程.由署江宁知县陆某奉札抄录颁刻.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4.
2020年,直播的井喷之年。它有多火,看涌入的腕儿有多大就知道了。罗永浩,“中国第一代网红的独苗”,知识型“意见领袖”,三个行业——网络博客、智能手机、电子烟——的“冥灯”,4月1日高调入驻抖音。首场直播,观看人数4871万。  相似文献   

5.
日本对渤海史的研究启始于本世纪初的日俄战争。第一篇文章是关于旅顺口的“鸿胪井碑”。由于文献史料的缺乏,“鸿胪井碑”与战后发现的贞惠公主墓志、贞孝公主墓志就成为研究渤海史的重要金石文献。但是,“鸿胪井碑”现深藏在日本皇宫内,人们看不到。所以关于“鸿胪井碑”是个什么样子,碑文书写在碑石的哪个地方,总是弄不清楚。笔者有幸在近年新看到了关于这个碑石的资料,以此为素材,再次探讨“鸿胪井碑”的实体,及应给与什么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6.
游我国避暑胜地承德,两块赫然耸立的巨碑吸引住我,它们是乾隆御制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文记载了我国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返回祖国的壮举和清廷对他们的隆重接待。回来翻阅《辞海》(1979年版)“卡尔梅克人”词目,见其中写道:“卡尔梅克人,苏联伏尔加河下游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居民,部分在西西伯利亚、中亚等地。共13.7万人(1970)。中国文献中称为土尔扈特,为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由中国向西北迁移……”读着读着,不禁感到诧异。承德碑文不是说全部  相似文献   

7.
“大公报号”滑翔机是中国第一架滑翔机。当抗战刚进入第三个年头,1939年10月20日,在祖国的大西南的成都,“大公报号”滑翔机首次正式飞上天!这一天,在成都隆重地举行了“大公报号”滑翔机献机仪式暨飞行表演。出席大会的有戴季陶、陈立夫等。陈立夫在大会上讲了话,他高度赞扬了《大公报》对中国航空事业所作的贡献。驾机表演的是中国滑翔第一人,时任滑翔训练班主任韦超。时隔不到一个月,即11月18日,“大公报号”滑翔机运抵陪都重庆,在珊瑚坝机场举行飞行表演。那天,山城重庆,“万里晴空,薄有雾气”。“山城的每一…  相似文献   

8.
北宋“契丹出境”碑,座落在濮阳县城内御井街路西。碑上刻着宋真宗赵恒所作“回銮诗”,所以也称“回銮碑”。因年久风雨剥蚀,碑首已毁,仅存碑身,而且下部字迹多已脱落,上部文字还能分清。碑体高2.3米,宽0.84米,厚0.26米,碑文系阴刻行草书,字体秀丽流畅,题曰:“契丹出境”。这一碑是记载宋、辽“澶渊之盟”历史事件的唯一实物。1963年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将此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11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视察河南,接见豫北各县县委书记时,曾询问过宋真宗所登的  相似文献   

9.
张景碑     
张景碑又称“张景造土牛碑”。现存卧龙岗汉碑亭内。东汉延熹二年(159年)所立。此碑身四周皆残,顶部碑穿隐约可见,穿内有晕弦痕迹。碑文为隶书。现存通高1.25、宽0.54、厚0.12米。残存12行,满行23字,计229字,可识者225字。无撰书人姓名。碑文的文体属于汉代公文体裁。文中“告宛”“告追皷贼曹掾”,凡三言“告”等,按“告”字在汉代公文中,多为上级官吏对所属下级官吏的指示用语。碑文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为南阳郡太守丞“(告宛)”  相似文献   

10.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使这座冀东工业重镇夷为墟土,24万多人殁于瓦砾,16万多人顿成伤残,被称为“20世纪人类十大灾难”之一。地震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急电全国火速救援。10万解放军星夜驰奔,5万名医护人员急赴救援,省、市党政领导现场指挥,展开了惊天动地、彪炳史册的抗震斗争。值此抗震30周年之际,特向读者推出《抗震救灾颂党恩》一文。  相似文献   

11.
韦顺 《江淮文史》2009,(5):118-127
“君以一九又二年六月十八日生,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卒。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这是鲁迅先生1934年4月3日为他悉心培养的文学青年韦素园手书的碑文。从中我们看到,韦素园短暂的人生只有30年,而这30年中又有五六年是在病榻上度过的。  相似文献   

12.
却却 《纵横》2014,(9):42-48
长沙无心阁城楼下有—个警世钟,钟旁的石碑碑文如下: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实行“焦土抗战”政策。1938年11月12日,日军逼近长沙,长沙警备司令部奉命制定放火焚毁长沙的计划,并预定以天心阁举火为号。13日凌晨,南门某处突然起火,放火队员误以为信号,便四处点火,一场旷世大火骤然而起。  相似文献   

13.
周奋 《炎黄春秋》2002,(10):14-15
1955年4月16日夜晚,东海长江口外夜雾迷茫,细雨霏霏。“民主三号”颠簸着在雾海中航行。“民主三号”是上海海运局的一艘客轮,吨位3500多吨,上下五层舱,客舱四层。当时载客1300多人,货物3200多件。当H下午4时,离开上海港16铺码头,向宁波港驶去。出了吴淞口,海域起雾了,风力5——6级,中浪;天下着细雨……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15日,是《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同志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60周年。 这个口号反映了一段让人荡气回肠的历史:1950年六七月间.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造成1300多万人受灾.4300余万亩土地被淹。党中央接到灾情报告后,十分重视。7月20日,毛泽东做出了“根治淮河”的指示。  相似文献   

15.
据1966年全国在校大、中学生的统计,大学生为53万4千人,中专生为47万人,中学生为1249万8千人(燕帆,《大串连》,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如此庞大的青少年人群,因“革命”而有资格、有机会“乘车不要钱”、“住宿不要钱”、“吃饭不要钱”,(称“三免费”)在以北京为轴心,以各大省会城市为连贯的天南地北间或奔走呼号,或游山玩水,不仅是文革运动的卓诡,恐怕在人类迁移史上也属特异的绝殊。  相似文献   

16.
陈徒手 《炎黄春秋》2013,(12):41-46
1966年8月文革势头迅速升温,毛泽东等领导人号召革命师生进行“串联”,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希望以此打开运动的僵局,通过外力迫使领导层分化并抉择。来京串联的决定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下发的,刹时间热情高涨的外省市高校师生纷纷涌向首都。据仓促成立的北京市委外地师生接待处粗略估计,从8月12日至16日留京人数高达13万人,8月29日达到30万人,而且来京人数越来越多,离京的人数反而见少。几十万人员突然来京,接待单位毫无准备,仓皇失措,在安排饮食、住宿方面均发生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7.
大足县北山佛湾给2号龛《韦君靖碑》(图一)是记载唐末昌州剌史韦君靖“功业”的碑文。该碑建于唐高宗乾宁二年(895年),碑文为韦君靖幕僚前守静南县令胡密所撰。碑高2.73米,宽3.40米,直行阴刻,正文51行,共1352字,较为详尽地记载了韦君靖(图二)的生平事迹和唐末四川的政治、社会状况,尤其是唐末东川的形势。《韦君靖碑》(以下简称“碑”)还记录了韦君靖首先在大足县北山开凿佛像和建造佛塔的  相似文献   

18.
卖文与藏书 封建时代,有官职或有钱的人死后,其子女们要在他的坟前立一块石碑。碑的正面叫“碑阳”,书写着死者的官职和姓名;碑的背面叫“碑阴”,撰写死者一生的事迹、行状。撰拟这个“碑文(即碑阴)”文稿时,要请有名的文学家。书写碑文时,更要聘请有名的书法家。 刘春霖身为状元,书法又著名,因而经常  相似文献   

19.
唐山记忆     
北京时间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3.8秒——人类将永远铭记这一时刻——这是唐山大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那场浩劫距今已整整30年。那一天,唐山,这座有近百万人口的城市,顷刻间被夷为平地,24万余人死亡,16万余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对于那次刘骨铭心的伤痛,老唐山人多少年来一直深埋记忆的最深处,很少愿意详细提及。然而,这确是无法回避的历史。在唐山被强震夷为平地的一刹那,市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第一批从浩劫中惊醒的人们在做些什么?为探寻答案,记者寻访幸存者及有关人士,“挖掘”出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  相似文献   

20.
8月29日10时06分,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厂区内875号柴油储罐发生火灾。这是自去年“7·16”中石油储油罐输油管线爆炸后,大连所经历的第4场大型储油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