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杭侃 《收藏家》2002,(3):M002-M002,3-7
几年前,李娜一首荡气回肠的《青藏高原》,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勾起无数厌倦了尘世的喧嚣,渴望着能够“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净,在雪山之崩把我的魂唤醒”的生灵对雪域高原的向往。但是,种种条件的限制,使真正能够前往西藏,身临其境领略其独特魅力的人成为少数。上海博物馆正在举办的“雪域藏珍”西藏大型综合文物精华展,对于向往西藏的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良机,更何况即使是亲自到西藏,也很难有机会一次目  相似文献   

2.
我在西藏工作生活40年,主业是绘画,但热衷于收藏。在1990年亚运会艺术节上,《中国西藏》、《雪域文化》二家杂志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西藏民间艺术藏品展”,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展览,我多年搜集的300件西藏民俗文化藏品首次展示于世人,引起不小的反响,进一步鼓舞了我的收藏热情,此后,我便对收藏走火入魔,一发而不可收。10年  相似文献   

3.
去年6月20日,中国藏学出版社和中国西藏杂志社,联合举行了《廖东凡西藏民间文化丛书》的新书发布会和作品研讨会。会上中国藏学出版社推出了我近年写作的七本书。其中六本书是《拉萨掌故》、《节日四季》、《灵山圣境》、《藏地风俗》、《神灵降临》、《雪域众神》,另外一本是我西藏生活24年的回忆录:《我的西藏故事》。  相似文献   

4.
时间飞逝,从西藏支教归来已有3个多月了。这些日子以来,我几乎每天都会想起在那片雪域高原上所经历的一切,我可爱的学生,纯朴的西藏教师,共同在西藏支教的战友们,这是我人生中永远值得纪念的时光。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3月,《雪域山水藏地人:我的西藏生活》(以下简称《雪域》)付梓出版,这本书完稿于金志国先生离开西藏的次年——2004年。时隔15年,金老师终于将他的西藏往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世人。全书分为"20世纪70年代的故事""辽阔雪域""变化的年代""西藏童话""转山拜湖朝圣路""居家拉萨"六个章节,洋洋洒洒25万余字,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西藏面貌。翻看之际,熟悉的金老师的形象即刻浮现在脑海。"噔、噔、噔!"金老师爱穿皮  相似文献   

6.
曾凡祥 《世界遗产》2010,(3):100-107
2010年7月下旬,我来到千山之宗、万水之源的秘境雪域西藏,怀着神圣与神奇走进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感受着闪耀在雪域高原的人类遗产文化之光。  相似文献   

7.
西藏对人们有一种强烈的神奇感,那里的民族风情、深邃文化、宏伟寺庙、宗教仪规、洁白雪域、高山大湖等,都独具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旅游者。到西藏去,是我多年来的一个美妙梦想,最近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冬去春来,人们说着:春天的风把世界吹绿了,唯有真爱在这世界上永远流传 我爱你多年,却不必告诉你,当你徜徉在雪域高原上,我如水的目光会永远相随,洒遍你身后的山山水水!若你在西藏的胸怀中安然沉睡,影子会荡漾在我泪水汇成的弯弯小河隐约如回忆,清晰如誓言! 西藏是一个神奇的梦想,西藏是一段玄妙的咒语,西藏是一汪永恒的思念,西藏是一首  相似文献   

9.
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人们心目中,西藏的一切都是神奇的。这不仅是因为西藏是世界第一高原,地理环境独特,更重要的是西藏的雪域文化独具奇异的特色.发出非常诱人的光采,使人神往。因为对西藏所知甚少,有些人甚至产生种种误解。这些都需要对西藏的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多作介绍,多多调查,多多写作。西藏的文化报刊《邦锦梅朵》(《邦锦花》)、《雪域文  相似文献   

10.
援藏随笔     
王福荣 《福建旅游》2004,(10):43-44
作为福建世纪神国际旅行社的援藏导游员,我随全国援藏导游队于今年四月九日踏上了雪域高原——西藏。经过10天短期集中培训,我被分配在西藏环宇国旅,承担导游援藏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走向世界的西藏文学艺术西藏文联主席强巴平措素以世界屋脊著称的雪域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特别是那些充满民族智慧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说唱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无不张扬着一种民族文化的精魂,为看似荒脊一片的雪域高原增添了一份厚重的...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给西藏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叫斯朗·丹增曲培(以下简称丹增),藏族人,1971年2月出生在拉萨。我的少年时期在雪域高原长大,初中之后在内地的西藏中学读书,已扎根湖北三十余年。我的一家是一个"团结族",我是藏族,我妻子陈娟娟是汉族。我们家也有"团结族"的传统,我爸是汉族,我妈是藏族,在西藏我们把这样的家庭叫"团结族",意为"民  相似文献   

13.
我从事文物考古20年之久。几乎踏遍万里雪域高原,克服了种种困难,甚至差点翻车送命。其中最感兴趣,难以忘怀的就是西藏西部阿里;在内地人眼里,西藏是神秘美丽而远不可及,高不可及的“世界屋脊”。在西藏人眼里,阿里是一块充满了历史文化之谜,宗教之  相似文献   

14.
余玮 《中国西藏》2014,(1):64-67
"我梦回的地方,经幡四处在飘扬,太阳的光芒把你照亮,雪山和草原把你守望;我梦回的地方,你是神圣的西藏,经筒里摇出的祝福,时时在游子耳边回响……"梦萦魂牵、气薄云天的歌曲《梦回西藏》,让首批援藏干部杨纪朝激动难抑,宛若自己的青春随着歌声的翅膀回到了雪域高原。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杨纪朝动情地说:"西藏的确比较艰苦,对我是一次严峻  相似文献   

15.
一、从事新闻工作的回忆我的籍贯是许昌县椹涧乡军张村,1966年支边进藏工作,在西藏米林、昌都两地工作7年,1974年后在拉萨新闻部门工作,2011年3月从西藏退休回到河南。现在,我每天用电脑看新闻写博客,这已经成了我的例行“公事”,就像家常便饭一样。然而,有谁知道我们这些“老西藏”(新闻人)是怎样写作稿件和发送稿件的呢?谁都知道,西藏是个遥远、偏僻、高寒而又神秘的地方。尽管西藏已经和平解放60年,实行民主改革50多年,雪域高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在拉萨《西藏日报》当摄影记者,用自己的摄影镜头,记录了民主改革前西藏的一些真实画面。当时我有机会在拉萨和拉萨以外的地区进行采访,祖国雪域高原的迷人风光使我深深陶醉,流连忘返。我拍摄过喜玛拉雅山高峻挺拔的雪峰,拍摄过雅鲁藏布江喷...  相似文献   

17.
西藏近40年来,特别是中央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6年来,这里的经济确实发展了,城乡面貌确实改变了,雪域人民的日子正在变得富裕起来。我是一个藏族人,又在拉萨生活和工作了几十年。这些变化都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身经过的,我想把它告诉关心西藏、愿意了解西藏的朋友们!从拉萨的变化讲起拉萨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也是西藏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z始建十吐善赞普松赞干布时期,至今已有1363年的历史。那里有西藏历史和文明的象征布达拉宫、大昭寺,还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和古建筑。但是,我想坦率地说,当1951年我来到拉萨的时候,这座城…  相似文献   

18.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揭开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1959年发生的一场叛乱,提前改变了西藏百万农奴的命运, 西藏顺利完成民主改革。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光阴如箭,而今雪域日新月异。我叶已告老退休,但对西藏仍旧时时怀念。常翻看从前所摄的一些老照片,聊以寻觅旧梦。值此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之际,将四十年前在西藏拍摄的照片整理发表,并撰文叙旧。  相似文献   

19.
传播雪域文化的友好使者———中国西藏歌舞团访瑞士演出侧记刘军19在弗里堡国际民间艺术节上的中国西藏歌舞团。传播雪域文化的友好使者———中国西藏歌舞团访瑞士演出侧记□刘军藏族艺术家才旦卓玛在艺术节上表演。97年8月16日至28日,以西藏自治区对外文化协...  相似文献   

20.
正雪域之巅,天高云淡,遥忆当年,壮志凌云。曾记否?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风起云涌;1955年,西藏设关提上日程,势在必行;1959年,西藏筹备建关,31位勇士们整装出发……1962年5月10日,新中国西藏地区海关机构正式建立。这是人民海关事业在雪域高原的伟大胜利!从此彻底结束了百年来,西藏海关被帝国主义操纵,西藏作为英印资本家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屈辱历史。也正是从这一刻起,党和人民掌握了西藏对外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