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兰西公学院教授、法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皮埃尔·罗桑瓦龙所著《法兰西政治模式——1789年至今公民社会与雅各宾主义的对立》一书于2004年由法国瑟伊出版社出版,~①中文版由三联书店于2012年出版。~②法国的政治模式在西方独树一帜。近代早期,法国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与此相适应的是:法国的贵族势力相对而言遭到打压,城乡个体缴纳的直接税构成了维持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因此可以说法国形成了两极化社会(近年来,对这一观点,法国学界也有人提出异议)。这种政治形态为开始于1789年的大革命中一波高过一波的激烈革命运动以及具有恐怖色彩的雅各宾专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世纪,法国继续上演一幕幕风起云涌的激烈革命。对于这样一种政治文化,罗桑瓦龙指出,两极化模式的特质表现为雅各宾主义的革命思潮。在这本书中,他以中间体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待中间体的态度为研究主线,认为国家对中间体采取了政治一元论和社会多元论的策略,从而在19和20世纪使雅各宾主义获得了重建和重构。依据这样一种路径,在公权力得到加强和扩展的同时,法国的政治模式也发生了缓慢的、但却是深刻的改变。罗桑瓦龙声称,他的这一研究视角是对两个世纪以来法兰西模式整体变迁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对法国民主现代性的一种宏观构思。鉴于罗桑瓦龙在这本书中所讨论的中间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特邀请4位研究法国史的学者对这本书进行笔谈,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对中间体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法兰西公学院教授、法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皮埃尔·罗桑瓦龙所著《法兰西政治模式——1789年至今公民社会与雅各宾主义的对立》一书于2004年由法国瑟伊出版社出版,~①中文版由三联书店于2012年出版。~②法国的政治模式在西方独树一帜。近代早期,法国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与此相适应的是:法国的贵族势力相对而言遭到打压,城乡个体缴纳的直接税构成了维持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因此可以说法国形成了两极化社会(近年来,对这一观点,法国学界也有人提出异议)。这种政治形态为开始于1789年的大革命中一波高过一波的激烈革命运动以及具有恐怖色彩的雅各宾专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世纪,法国继续上演一幕幕风起云涌的激烈革命。对于这样一种政治文化,罗桑瓦龙指出,两极化模式的特质表现为雅各宾主义的革命思潮。在这本书中,他以中间体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待中间体的态度为研究主线,认为国家对中间体采取了政治一元论和社会多元论的策略,从而在19和20世纪使雅各宾主义获得了重建和重构。依据这样一种路径,在公权力得到加强和扩展的同时,法国的政治模式也发生了缓慢的、但却是深刻的改变。罗桑瓦龙声称,他的这一研究视角是对两个世纪以来法兰西模式整体变迁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对法国民主现代性的一种宏观构思。鉴于罗桑瓦龙在这本书中所讨论的中间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特邀请4位研究法国史的学者对这本书进行笔谈,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对中间体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法兰西公学院教授、法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皮埃尔·罗桑瓦龙所著《法兰西政治模式——1789年至今公民社会与雅各宾主义的对立》一书于2004年由法国瑟伊出版社出版,~①中文版由三联书店于2012年出版。~②法国的政治模式在西方独树一帜。近代早期,法国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与此相适应的是:法国的贵族势力相对而言遭到打压,城乡个体缴纳的直接税构成了维持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因此可以说法国形成了两极化社会(近年来,对这一观点,法国学界也有人提出异议)。这种政治形态为开始于1789年的大革命中一波高过一波的激烈革命运动以及具有恐怖色彩的雅各宾专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世纪,法国继续上演一幕幕风起云涌的激烈革命。对于这样一种政治文化,罗桑瓦龙指出,两极化模式的特质表现为雅各宾主义的革命思潮。在这本书中,他以中间体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待中间体的态度为研究主线,认为国家对中间体采取了政治一元论和社会多元论的策略,从而在19和20世纪使雅各宾主义获得了重建和重构。依据这样一种路径,在公权力得到加强和扩展的同时,法国的政治模式也发生了缓慢的、但却是深刻的改变。罗桑瓦龙声称,他的这一研究视角是对两个世纪以来法兰西模式整体变迁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对法国民主现代性的一种宏观构思。鉴于罗桑瓦龙在这本书中所讨论的中间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特邀请4位研究法国史的学者对这本书进行笔谈,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对中间体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法兰西公学院教授、法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皮埃尔·罗桑瓦龙所著《法兰西政治模式——1789年至今公民社会与雅各宾主义的对立》一书于2004年由法国瑟伊出版社出版,~①中文版由三联书店于2012年出版。~②法国的政治模式在西方独树一帜。近代早期,法国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与此相适应的是:法国的贵族势力相对而言遭到打压,城乡个体缴纳的直接税构成了维持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因此可以说法国形成了两极化社会(近年来,对这一观点,法国学界也有人提出异议)。这种政治形态为开始于1789年的大革命中一波高过一波的激烈革命运动以及具有恐怖色彩的雅各宾专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世纪,法国继续上演一幕幕风起云涌的激烈革命。对于这样一种政治文化,罗桑瓦龙指出,两极化模式的特质表现为雅各宾主义的革命思潮。在这本书中,他以中间体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待中间体的态度为研究主线,认为国家对中间体采取了政治一元论和社会多元论的策略,从而在19和20世纪使雅各宾主义获得了重建和重构。依据这样一种路径,在公权力得到加强和扩展的同时,法国的政治模式也发生了缓慢的、但却是深刻的改变。罗桑瓦龙声称,他的这一研究视角是对两个世纪以来法兰西模式整体变迁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对法国民主现代性的一种宏观构思。鉴于罗桑瓦龙在这本书中所讨论的中间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特邀请4位研究法国史的学者对这本书进行笔谈,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对中间体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近代早期欧洲国家形成与军事活动之间的关系是西方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学者约翰·布鲁尔提出“财政-军事国家”概念,强调行政机构扩大、财政税收增加与军事力量膨胀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很快成为分析近代欧洲国家形成与军事活动的重要框架,但它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夸大了近代早期国家的能力、忽视了对财政资源的使用状况。近年来,一些西方学者试图对“财政-军事国家”概念进行补充与修正。“承包人国家”概念挑战了“公共”与“私人”的二元对立,着眼于国家将部分战争工作承包给私人,强调了私人部门在近代早期欧洲军事活动中的关键作用。“财政-军事体系”则采取了跨国的视角,关注国家、次级主权政治体和私人之间在军事活动中的互动,通过一系列“财政-军事中心”交易战争所需的人力、资金、物资、专家、服务和情报,从而勾勒出一个遍及欧洲的战争资源网络。这些研究极大地拓展了近代欧洲军事史和国家形成的视野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全球史与跨国史的范式被应用于法国革命史研究,相关成果层出不穷,为学术传统悠久的大革命史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球史与跨国史视野下的法国革命史研究侧重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与法国本土的互动、帝国间的全球竞争、跨国启蒙运动等角度探讨革命的起源以及发展动力问题。在20世纪后期的革命史学中,以经济与社会因素为中心的正统派逐渐让位于强调意识形态与政治文化的修正派。新近出现的全球史与跨国史范式,在保留政治与文化因素的同时,试图在更广阔的空间内重新考察经济与社会结构问题之于大革命的意义。本文通过爬梳相关著述,探析全球视野下的法国革命起源学说,解读殖民地与大革命的关联,归纳全球转向下不同法国革命史研究路径的特征与得失。  相似文献   

7.
近代早期苏格兰王国的政治力量出现了严重的对立和分化,形成了亲英格兰派和亲法国派,造成了政治共同体的长期分裂。苏格兰新教思想的传播激化了苏格兰王国的政治矛盾,使宗教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苏格兰推行了一系列议会改革,确立了新教的合法性和男爵为第四等级,调整了与法国和英格兰的关系,从而对苏格兰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8.
杨领  马瑞映 《历史研究》2023,(5):183-204+224
西方学界的“军事革命”研究,是“新军事史”范式下的分支领域,集中考察近代早期欧洲社会文化转型、现代国家形成及世界格局转型,致力于以军事因素阐释现代世界起源。在社会文化史路径下,“军事革命”研究关注欧洲贵族与士兵境况及“军事启蒙运动”,并与其他“新军事史”研究形成互补关系;在“国家形成”论题中,“军事革命”研究与历史社会学存在跨学科关联;而在全球史视野下,“军事革命”与欧洲崛起之间的因果关系遭到质疑和挑战,亚洲“军事革命”转而成为新的研究重点,“军事革命”因此超出欧洲范围成为全球史研究重要领域。“军事革命”研究的发展体现了西方学术革新进程,为国内学界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意识20世纪末,西方新财政史兴起,论证了财政这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政治的关系最为紧密,将欧洲历史按照财政史进行了重新分期(陆连超:《新财政史:解读欧洲历史的新视角》,《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当前,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受到中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著名经济史家熊彼特认为:"从国家财政入手的这种研究方法,在用于研究社会转折点时,效果尤为显著。"[熊彼特:《税收国家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从路易十四时代起,法国绝对君主制国家试图对特权团体征收国家直接税,而法国教会对政府的新税收政策进行了最为成功的抵制。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法国教会内部严密的组织性、它的特权与旧制度的财政体制的共生关系,以及支撑整个等级特权制度、王权亦不能僭越的传统价值观。作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教会与王权在税收特权问题上的斗争突出地反映了绝对君主制国家改革的局限性,以及法国大革命在实现社会和政治整合方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喜读新出的法国史专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兴衰史》端木正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出版有关法国史的学术著作数量不算很多,质量却在显著提高。我国史学家的注意力也从过去偏重大革命史和巴黎公社史,转向更广博的近现代史范围。在孙娴同志所著《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史》(社会科...  相似文献   

12.
辛益 《史学月刊》2005,1(11):59-69
法兰西近代民族国家建立的进程,开始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结束于1830年的七月革命。塔列朗的政治活动贯穿于这一进程的始终。他在大革命期间,推动教会资产国有化,参与起草《人权宣言》;在督政府时期,以较新的外交理念促成法国外交部的改革;在拿破仑帝国时期,参与了重要条约的谈判,并力图遏制拿破仑的称霸政策;在波旁王朝复辟时,起草了“1814年宪章”,尽力维护大革命的成果;在七月革命中,抛弃了复辟王朝,支持承认大革命现实的路易.菲利浦登上王位,并出任驻英大使出席伦敦会议,为解决欧洲重大外交问题付出了努力。事实证明,他并非如一般史家所描述的那样,是一个以自身利益为行为准则,没有信仰的政治变色龙,而是一个以法兰西民族国家利益为行为准则的政治家。他为法兰西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一开始,法兰西民族的高卢祖先说便是一种历史想象和一种有意识的构建.18世纪早期,贵族坚持法兰克征服者说,严重动摇了中世纪以来流行的高卢人与法兰克人的同宗说,也为近代法国埋下了种族斗争的导火线.大革命以及后大革命时期,高卢祖先被高度政治化,成为时人与旧制度进行彻底切割的一个有力工具.法兰西民族和日耳曼民族在19世纪的冲突与战争,更令法国学界备感构建高卢祖先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学界逐渐抛弃种族决定论,而以社会政治因素作为构建高卢祖先说的主要因素.高卢祖先说可谓是应近现代法国民族政治共同体建设的需要而构建的,高卢祖先最终"战胜"抑或"吸纳"法兰克祖先,成为法兰西民族唯一的集体祖先的过程,正是法兰西民族的政治民族属性不断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黄艳红 《史学集刊》2020,(2):105-117
在16—18世纪西方各国的竞争中,财政动员能力对竞争的走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财政动员主要包括税收和公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考察尼德兰革命期间的联省共和国和西班牙、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的财政史可以发现,各国的政治—社会结构对财政动员的效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体现在税收体制的合理性和公债信用之上,而公债信用之优劣也直接反映在公债利率上。相比而言,英国与联省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使其税收更具合法性基础并提升了其公债信用,从而能够更好地动员民间财政资源;西班牙和法国王权受制于其政治—社会结构,在国际竞争中受其低效的财政动员的拖累。  相似文献   

15.
从复辟王朝到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国政府逐渐放弃了对谷物流通的监护体制,使得谷物自由市场在19世纪60年代形成。这并不是单纯废除管制,而是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一方面,政府放弃对谷物市场的粗暴干预,把供给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和面包师,通过关税政策和钱柜等中间体组织调控谷价;另一方面,政府退居幕后,通过宏观调控、法律保护、财政支持的手段刺激农业生产,推动铁路建设,为全国统一谷物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这是法国历史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稳定的谷物生产与流通监控网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当代法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法兰西模式的萌芽。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世纪法国王室的"圣德尼崇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宗教氛围浓郁的中世纪西欧,几乎每个社会群体都拥有自己的守护神(庇护圣徒),法国王室亦不例外,它也常年沐浴在其守护神圣德尼(Saint Denis)的圣光之下。通过对"圣德尼崇拜"发展历程的考察可以看出,这一崇拜的确立虽非一帆风顺,但在法兰西王权和圣德尼修院的合作经营下,圣徒德尼终究成为法兰西君主的守护神、国家的守护神以及王权象征物的守护神。正是在"圣德尼崇拜"这一官方意识形态的辅佑下,法兰西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法兰西王权开始走向绝对化。然而,绝对化的法兰西王权最终灰飞烟灭,隆崇的圣德尼修院最终亦败落凋零。  相似文献   

17.
日本近代早期,思想界呈现相对活跃的局面。思想家们吸收了西方政治学说中的近代化理论,针对日本长期流行的有关国家、政府性质和职能的传统政治思想,提出了非传统的近代化国家观。对国家起源的论证摆脱了传统的君主是"神"或君权神授、国家权力天然形成的观念,到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中寻求原因。对于国家的性质、国家与政府的职能等问题也进行了不同于传统的深入阐释,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近代化理念。这为日本创建一种相对近代性的政治体制奠定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8.
在中世纪法国 ,滋养象征主义的土壤极为丰厚。法国王室百合徽章作为象征符号 ,发轫历程较为明晰 ;但在论及其渊源和象征内涵时 ,学术界则存在较大分歧。王室百合与基督教神学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但是 ,随着王权的逐步强化 ,王室百合的神学色彩渐趋弱化 ,而其政治色彩则趋于浓重。法兰西王室百合的发展史曲折地反映了王权和神权之间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同时也反映了法兰西王权由弱到强的历史行程。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30日至7月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与会学者百余人,提交学术论文70篇。现就本次会议讨论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一、近代文化与社会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它的发展变化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乃至国际环境都紧密相联。研究中国近代文化离不开对中国历史与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的考察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耿云志考察了清末以来的文化转型与社会变革的关系问题,论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觉醒带动文化趋新…  相似文献   

20.
史学精粹     
<正>李金铮:《小历史与大历史的对话:王笛〈茶馆〉之方法论》(《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3期)在中国近代城市史、日常生活史研究领域,王笛的《茶馆》是一部极具影响的著作。其方法论价值尤其值得关注。在问题意识上,该著既从茶馆史研究本身进行突破,更追求宏大的理论意义,关注国家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冲突。在理论与方法上,打破传统史学路径,凸显了微观史和新文化史的叙事风格和民众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在结构上,既考察了茶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