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小凡 《丝绸之路》2022,(4):99-104
中国古典诗歌的吟诵为古代文人所特有,以其兴发感动的独特作用,为表达内心情感的有效工具,吟诵被认为是诗歌创作的本质和基本要素。在经历了唐代中期诗人“苦吟”的高度发展之后,成为古代文人所普遍使用的读书方式。但在中国语言文字改革之后,变成了一种濒临灭绝的小众文化,现在是被文学和音乐学领域致力恢复的一种古文表达方式。它与现在所谓朗诵不同,也与文人的歌唱不同,是以其不需记谱,通过依照汉字声调与腔调的结构而创作吟诵调的方式,和见字即能唱的即兴表达特点,而构成的一种为古代文人特有的读书方式。本文依照文人吟诵文化的演化过程来论述其特点和性质,探析吟诵如何成为古代文人所特有的一种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2.
建水话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方言,其声韵调系统和普通话十分接近,但也有自己的特点。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从语音学的视角,比较客观、科学地剖析建水汉语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李艳芳 《神州》2012,(11):244-244
学堂乐歌是我国清末明初新式学堂里开设的“乐歌”课和音乐课教唱的歌曲。它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的歌曲形式,是西方音乐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4.
胡欣 《神州》2013,(36):178-178
中国方言大致可以分为7大方言,有北方方言,吴语,闽语,粤语,赣语,客家话,湘语。湘语,或称湘方言是指在湖南使用。按是否保留浊声母分类,可分为老湘和新湘两类,其中浊声母已基本清化的部分新湘语相对接近官话,但也有部分与官话差异较大的新湘语保留有部分全浊音及特有语音和词汇。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发展,以及地域文化差异的减少现在的湘方言与其他的语言一样也存在这相当多的问题,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也需要去通过一系列举措,传承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从事诗词格律的教学与研究,需辨认古人声字。章根据遵义方言的特点以及普通话和遵义方言声调的对应关系,提出了遵义人辨认入声字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林海燕 《神州》2012,(31):11-11
吉林方言属于东北方言,在音系上和普通话比较接近,但在声韵调等方面均不够标准。本文选取吉林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较大的声母作为切入点,对声母的偏误类型做以举例并提出培训意见。  相似文献   

7.
朝鲜族音乐素享盛誉。不但内容、形式丰富多采,独具特色,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朝鲜族音乐是同朝鲜半岛音乐一脉相承的,是在本民族音乐基础上,吸收、融合了汉族及古代扶余、渤海等音乐文化而形成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丰富、完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按照本民族传统分类,朝鲜族音乐共分为:民谣、歌乐、舞乐、器乐、“板索哩”(说唱音乐)和唱剧六类。下面分别做一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8.
《血色湘西》是一部典型的使用普通话语音、方言词汇和方言语法来表现剧情的成功之作。台词中包含的许多方言现象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的,所以本文就台词中的方言词"逮"字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从方言的研究角度解剖新兴的广播电视语言。  相似文献   

9.
《血色湘西》是一部典型的使用普通话语音、方言词汇和方言语法来表现剧情的成功之作。台词中包含的许多方言现象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的,所以本文就台词中的方言词“逮”字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从方言的研究角度解剖新兴的广播电视语言。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1月1日,龚琳娜新专辑《唐宋东西》发布。由龚琳娜和老锣创立的中国新艺术音乐借鉴西方音乐的表现手法,将中国古典音乐与诗词的"韵"的缠绕与"气"的铺开完美统一,碰撞出这个时代精神领域的激情与力量。歌曲采用流行电子乐的制作方式,用将不同时代的诗词混合创作的方式演绎,在突出中国传统音乐韵味的前提下,融入了  相似文献   

11.
涵泳音乐欣赏是沉潜音乐之中,通过对音乐的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其中个味,再循序升华为潜移音乐文化是实现音乐欣赏的最高诉求。以古代歌曲的音乐与诗词契合表现形式,梳理历史文化与音乐文化的结合;以民歌,去引导民俗文化与音乐文化的撞击,以时代之音的变奏,去实现创新与开拓的塑造,以阳春白雪让学生在典雅音乐中熏陶;以大合唱和组歌使学生感受黄钟大吕的洗礼。从而实现音乐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2.
上面曲例均为满族传统歌曲。种类较全,流传地区较广,时间跨度大,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保持了满族传统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用满语演唱的歌曲更为突出)。 满族传统歌曲在音乐上的民族特点,大体可归纳下面几点。(例证除上引各曲外,为了更有力地论述某一特点,有的另引较为突出的曲例)。 (1) 调式与调性。 满族传统音乐调式是以中国传统的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所构成。以宫调式  相似文献   

13.
刘丽荣  刘忠林 《神州》2011,(23):118-119
临川方言的句法研究相对于临川方言的语音和词汇的研究来说是比较薄弱的。这可能是在研究语言变化时,句法是比较稳定的。因此临川方言中的一些句式与普通话相比没有很大的差别,而句法研究这一领域被研究者所忽视。事实上,临川方言中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句式,如下文所要分析的"v+得+o+补语"句式。  相似文献   

14.
刘丽荣  刘忠林 《神州》2011,(10):118-119
临川方言的句法研究相对于临川方言的语音和词汇的研究来说是比较薄弱的。这可能是在研究语言变化时,句法是比较稳定的。因此临川方言中的一些句式与普通话相比没有很大的差别,而句法研究这一领域被研究者所忽视。事实上,临川方言中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句式,如下文所要分析的“v+得+o+补语”句式。  相似文献   

15.
寻迹贵阳方言,可发现贵阳方言除了包含来自其他地方方言的组合外,还保留了一些原古黔中地区通用的黔台语及一些古代方言,如今都还在贵阳方言中运用。"大杂烩"的贵阳方言堪称多彩。贵阳话属于中国北方方言西南官话。西南官话包括了云贵川渝全部及陕甘桂湘鄂以及琼的部分地区,贵阳方言以贵阳方音为主,但是,贵阳话同时也杂处在普通话和其他地方方言互相影响的大环境之中。寻迹贵阳方言,可发现贵阳方言除了包含来自其他地方方言的组合外,还保留了一些原古黔中地区通用的黔台语及一些古代方言,如今都还在贵阳方言中运用。"大杂烩"的贵阳方言堪称多彩。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苏夏在他的《歌曲写作导读》里说:“诗是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歌曲是美化加工了的语言”。[1]由此可见,语言因素对歌曲曲调有重要的影响。“民歌同一切民族文化一样,都是产生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劳动之中,”[2]“民歌的创作过程和它的演唱、流传过程是不可分割的”。[3]传统民歌的传承主要靠口头世代流传,与方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的语言差异,形成了我国丰富和风格不一的传统民歌。  相似文献   

17.
毕节方言词汇的构成较为多元化,既有普通话转借词语;又有四川方言、贵阳方言、湘赣方言、吴方言词语;还有少数民族语词和英语语汇。这些词语共同组成了毕节方言词汇,其中又主要以普通话词语和四川方言词语为主。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移民的影响,文化教育的影响,地域因素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书讯     
《中国西藏》2004,(4):80-80
《藏语语音史研究》作者江荻。该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藏语语音历史演变的专著,全书共分6章,分别阐述了藏语语音史研究的方法、藏族历史地理分布及政体变迁、藏语方言音系、藏语韵母及元音的发展、藏语声母及辅音的发展、藏语声调的产生与发展,并初步阐释了藏语语音史上一些特别的音类变化现象。该书还将境外的藏语西部方言(克什米尔——拉达克、桑噶尔、巴尔提、普里克)和南部方言(不丹的宗卡语)统筹考虑,突破了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将藏语仅划分为三大方言(卫藏、康巴、安多)的局限,可以更全而地了解藏语的各类演化现象。大32开,220千字,书号ISBN7-105-05255-4,定价18.00元。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9.
<正>吟诵是以地域方言为主,介于唱和读之间的对汉语诗文有节奏、有声调的传统诵读方法,是旧学中普遍采用的读书方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吟”为吟咏,指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或理解为声调抑扬地念。赵元任说,“吟就是叹诗叹文章,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诵”字在《周礼·春官宗伯下》有:“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东汉郑玄注:“以声节之曰诵”;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将“诵”与“读”互训。由此“诵”可理解为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  相似文献   

20.
一、音声相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1] (二章) "音声相和",河上公章句的解释是:"上唱下必和也."王弼无注.今人或解为"音,单音.声,和声.和,和协".[2]"音:指音调有高低的乐音.声:指音调简单的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